国家是一个由领土、人民、文化和政府组成的组织体。 一般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象征,它是一种拥有治理一个社会的权力的国家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内拥有外部和内部的主权......
01月05日 · 高中政治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
01月02日 · 对立统一规律高中政治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把握,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要求我们在......
01月02日 · 高中政治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依据,一是人民代......
12月27日 ·
我国国体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我国国体是什么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体就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就是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具体的说......
儒家思想主张什么儒家的思想主张是:1.互敬互信;2.仁而有序;3.微言大义;4.重义轻利;5.格物致知。互敬互信:伦理学上儒家注重自身修养,其中心思想乃“仁”。......
12月27日 · 高中政治
秦始皇除完成新的政治体制外,还进行经济、文化的改革,如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井田制即封建庄园制,宣布土地私有,直接向农民征税;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建设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
12月20日 · 高中政治
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而不是部分,部分就是部分而不是整体,二者不能混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许多矛盾构成的复杂矛盾体系,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
12月17日 · 高中政治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相对,构成真理发展过程中辩证性质的一对哲学范畴。有两种理解和使用的方式:一指真理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两种普遍属性:一指两种不同类型的真理,“完全”......
12月15日 · 相对真理高中政治绝对真理
客观性和无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即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客观内容,并体现出人类思维的至上性;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条件性、有限性,即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世界的正确认识都是具体......
12月15日 · 高中政治
原理: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方法论要求: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
滥竽充数属于社会惰化群体现象,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属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
12月15日 · 社会惰化群体现象高中政治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术语来表述,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概括起来,矛盾同一性......
12月14日 · 矛盾的同一性高中政治
唯物论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方法论:(1)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基础,规律是客观的。......
12月14日 · 高中政治方法论唯物论
方法论,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它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说......
12月13日 · 方法论高中政治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逐渐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
12月13日 · 高中政治
存在即合理这句话本身是没有什么错误的,但要看个人理解,可能在理解上会出现错误。存在即合理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意思是:宇宙的本原是绝对精神,它自在地具备着一切,......
量变是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事物成份的排列组合的变化。质变是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向另一种质的转变;量变是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量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
1、真理原则侧重于客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2、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3、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
12月13日 · 价值原则高中政治真理原则
一个事物整体的存在,即为肯定;在整体的存在里,阻碍其自身发展的部分存在,需否定。这肯定与否定统一起来,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这是为什么说斗争带来进步的原因。也是为什......
12月12日 · 对立统一高中政治对立统一规律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
12月12日 · 高中政治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矛盾的三对特性四大理论:即:......
12月12日 · 高中政治对立统一规律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的多样性原理,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对立统一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
12月11日 ·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物质世界是普......
12月11日 · 唯物辩证法高中政治
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消灭、创造、违背它,否则将会受到惩罚。普遍性是指任何......
12月10日 · 高中政治
生产力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生产资料是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需要使用的资源或工具。一般可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生产资料是生产......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事物......
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
12月10日 · 高中政治生产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当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生产力的发展就要求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消灭过时的旧生产......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指导方法论,方法论贯彻世界观。世界观更根本。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宇宙)总的根本的观点。方法论是......
12月09日 · 高中政治
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