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助考>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_古文虚词选择题

语文高级教师刘继鹏

要想在高考中准确解答古文虚词选择题,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足够的积累,即充分地把握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仔细审题,要辨清题目所指,是词的用法,还是词的意义,或者是意义和用法,否则就会答非所问。三、认真进行语法和语境分析,注意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因文析词,不可马虎,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我们试以上海近年来的试题为例,给同学们作些具体的示范,希望能对广大高中生尤其是高考生有所帮助。

先看2007年秋考第19题: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作《师说》以贻之

B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

C欲以立身扬名耳

D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第一步,审题。题目要求是判定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所以必须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分析,不可偏废。虚词用法相同,有时意义却不相同,比如以作介词用时,有凭、拿、把、用等不同意义,我们必须依据句子来辨析清楚。

第二步,调动积累。以常作介词来用,有把、拿、用,依据、凭、靠,由于等意思;以也常作连词,可以表并列(有时同而)、表因果(因为)、表承接(就)、表修饰、表目的(用来)等。以有时作动词,是认为的意思。

第三步,具体分析。A句,作师说的目的是贻之,所以,这个以是连词,意为用来。B句中的是(此)是并、冀之士异统的原因,所以这个以也是连词,但意思却是因为(有人把这个以看作表原因的介词由于也无不可)。C句欲以(之)立身扬名耳中省略的之,是立身扬名的条件或凭借,所以是介词靠、凭的意思。D句中卜居清旷的目的是乐其志,所以这个以是连词用来。由此判定A和D意义和用法相同

再看2008年秋考第18题: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项城为叛军困

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D为君翻作《琵琶行》

第一步,审题。此题只考虑用法,不涉及意义。

第二步,调动积累。为常用作介词,可以表对象,有向、对、替、给等意义;可以表原因,是因为的意思;可以表目的,是为了的意思。也常作动词,有是、做、任等意思。有时还作名词用,是行为的意思。如果为在疑问句末,就是疑问词,如何辞为?

第三步,具体分析。依据古代汉语知识,可知直接跟在所后面的词,不是动词就是介词,例如所作所为、所以。由此可以判定B句中的为是动词。A、C、D句中的为都与行为动作的对象有关,所以都是介词。因此,选定B。

三看2008年春考第19题: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鲧窃帝之壤

B岂帝之所爱耶

C余恐学者之至于斯

D而唯异书之信

此题也只要考虑用法,而不论其意义,所以只要作出准确的语法分析,就可以顺利解决了。A,鲧窃帝之壤中窃的宾语是壤,而这个壤是帝之壤。所以帝之壤是个偏正短语,之是结构。B项岂帝之所爱耶中,帝为名词,所爱是动词,构成主谓短语,所以这个之处在主谓之间(这是按标准答案分析的,对此项有不同看法,这里就不讨论了)。C项学者之至于斯是恐宾语,而这个宾语也是一个主谓短语,所以这个之也是处在主谓之间的。而D项的唯……之……(唯……是……如惟利是图)是古文宾语前置的标志,所以这个之是表示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这样,我们就准确地选出了B、C。

如果我们能够如此分析,那么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2009年秋考的第19题,选定C项,因为两句中的为都表判断,都是是的意思。

以上内容来源自高考必中网//www.win789.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