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备考>高考复习

2017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货币

高一政治是经济常识部分,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高一政治中我们可以学习到生活与消费,供求关系及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内容,学习这些知识对于我们开展日常经济生活,了解国家经济政策都有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好好学习这部分知识。下面是由高考必中网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

高一政治知识点汇总: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东西。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现实生活中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它需要现实的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

纸币是金属货币的代表,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导致通货紧缩。

(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1、货币与财富

从一定意义上看,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2、结算与信用工具

人们在日常经济往来中,通常使用两种结算方式,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帐结算。常用的信用工具有:信用卡、支票等,这些结算工具具有现金结算不能比拟的优越性,更简便、实用、高效和安全。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3、外汇和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汇率是经常变动的,而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我国和世界的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一政治知识点汇总:信用工具与外汇

信用卡与支票

①信用卡:

含义:银行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作用: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②支票:

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种类:现金和转帐支票在我国主要分为转帐支票(付款单位或个人开票后,收款到银行把款转入自己帐户)和现金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

外汇和汇率

(1)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的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