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学介绍>大学动态

长安大学王晓峰个人简介(长安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生导师王晓峰)

长安大学王晓峰个人简介(长安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生导师王晓峰)

一、个人简介:

王晓峰,男,1977.4、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中国地理学会会员、陕西省地理学会理事、陕西省人口学会理事。先后主持、参加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人口委重大专项、国土资源部和陕西省自然基金等项目多项;InternationalJournalRemoteSensing、MiningScienceandTechnology、自然杂志、干旱区地理、干旱区资源环境、西北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合作出版学术专著5部;并先后获得陕西省自然科技二等奖两项、陕西省社会哲学二等奖一项。目前从事3S集成应用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

二、学习(时间、学校、专业、学位)经历、工作经历:

2004.9–2007.6,陕西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

2001.9–2004.6,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硕士

1997.9–2001.6,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士

2012.2–2014.7,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博士后

2010.11–至今,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信息系,副教授

2007.7–2010.10,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信系,讲师

三、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

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自然科学类)高新研究项目、基于植被群落结构的流域土壤侵蚀遥感评价研究、310827162026、2016.1-2017.12、主持、在研。

国防科工局高分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研究应用示范系统(一期)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变化研究示范(30-Y30B13-9003-14/16)、2014.1-2016.6、参加、在研。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景观格局动态演变的生态效应研究、2014JM5211、2014.7-2017.7、主持、在研。

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安全研究-以陕北府谷县为例、2013G1271098、2013.51-2015.5、主持、结题。

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陕北生态脆弱能源富集区的功能区划技术研究、CHD2010JC103、2011.1-2012.12、主持、结题。

国家自然基金,41040011、生态导向的陕北能源工矿区主体功能区划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2011.1-2011.12、主持、结题。

长安大学校科技发展重点项目、陕北农牧工矿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2008Q05、2008.1-2009.12、主持、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多目标决策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水资源时空优化配置研究、41471452、2015.1-2018.12、参加、在研。

全国生态环境十年(2000-2010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专项: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STSN-09-02、2012.7-2014.7、参加、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元胞自动机面向生态的水土资源综合配置研究-以陕北延河流域为例、41001374、2011.1-2013.12、参加、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干旱河谷景观特征研究、31000222、2011.1-2013.12、参加、结题。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黄土高原南部土地资源演变过程中的人文自然因素研究、2009JJD770025、2009.9-2012.12、参加、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河谷平原土地生态安全动态与可持续发展途径、40771019、2008.1~2010.12、参加、结题。

长安大学校科技发展重点项目、陕北农牧工矿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2008Q05、2008.1-2009.12、0.8万、主持、结题。

13.陕西省自然基金、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模拟和生态风险防范研究、2007D16、2007.1~2008.12、参加、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脆弱生态区土地利用变化及与生态安全定量分析、40371003、2005.1~2007.12、30万、参加、结题。

教育部重点项目:西北黄土高原城郊水土资源动态过程与生态安全机制研究、101158、2001.2~2003.12、10万、参加、结题。

四、近五年发表的主要论文、著作和专利:

X.WANG,Z.RENandK.TAN.TheEco-EnvironmentalEvaluationwithRemoteSensingintheMiddle&UpperAreasofYellowRiverDrainageBasin.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J].2007,28(17):3937–3951.

WangXiaoFeng,ZhaoYongHua.ThedynamicofYulinDistractwaterandsoillossbasedontheRSandGIS[C].2010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ultimediaTechnology,ICMT2010,2010.

XiaoqingJia,BojieFu,XiaomingFeng,GuohuaHou,YuLiu,XiaofengWang.ThetradeoffandsynergybetweenecosystemservicesintheGrain-for-GreenareasinNorthernShaanxi,China.EcologicalIndicators.43,2014,103–113.

YongHuaZhao,XiaoFengWang.DrivingforcesoflandscapechangeattheupriverofMinjiang[J],China.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2011-05.

ZhaoYongHua,WangXiaoFeng.TThespatial-temporalchangesoflanduse/landcoverintheupperreachesofminriverfrom1986to2000[C].2010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BioinformaticsandBiomedicalEngineering,iCBBE2010.

Tan,Kelong,WangXiaofeng,WanYuqing.AnalysisofecologicaleffectsofcomprehensivetreatmentintheTarimRiverBasinusingremotesensingdata[J].MiningScienceandTechnology,2011,2104:519-524.

ZhouLuhong,LiYani,WangXiaofeng.TheAnalysisofDominanceDegreeofLandUseinIrrigationDistrict——ACaseStudyofJinghuiquIrrigationDistrictinShaanxiProvince[J].AsianAgriculturalResearch,2012,401:54-57.

王晓峰,傅伯杰,苏常红,王茸茸,赵永华,李团胜.西安市城乡建设用地时空扩展及驱动因素[J].生态学报,2015,21:.

王晓峰,吕一河,傅伯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安全[J].自然杂志,2012,05:273-276+298.

王晓峰,曹建农,卫新东,员学锋,赵永华,李团胜,罗广祥.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产能核算研究——以陕西省扶风县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89-93.

王晓峰.任志远.基于RS/GIS榆林地区沙漠化动态变化研究[J].中国沙漠.2009,29(4):623-627.

王晓峰.榆林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评[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9,31(3):302-305.王晓峰,任志远.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3):487-490.

王晓峰.基于RS和GIS的榆林市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08,36(3):101-104.

王晓峰.陇南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特征分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03:59-62.

王晓峰,任志远.陇南脆弱地区生态环境动态评价[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3):97-100.

王晓峰,任志远,莫宏伟.陕北长城沿线地区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04:82-85

王晓峰,任志远.近14年榆林北六县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6,06:201-203+207.

王晓峰,任志远,王录仓.陇南地区脆弱生态环境动态评价[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97-100.

王晓峰,任志远,谭克龙.陕北长城沿线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6,02:243-247.

王晓峰,任志远,黄青.农牧交错区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陕北神木县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3,04:402-407.

[21]胡秀芳,赵军,查书平,鲁凤,王晓峰.生态安全研究的主题漂移与趋势分析[J].生态学报,2015,21:.

[22]李团胜,郑亚云,汪晗,陈国华,马超群,姚华荣,王晓峰.2005-2011年宝鸡地区种植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时空格局[J].湖北农业科学,2014,07:1546-1550.

[23]张东海,任志远,王晓峰,白江涛,刘宪锋,冯雪铭.基于MODIS的陕西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3,01:29-35.

[24]谭克龙,王晓峰,高会军,程维明.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生态要素变化的遥感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3,04:604-610.

[25]胡秀芳,查书平,鲁凤,王晓峰,杨楠.基于Fuzzy与熵权法的南通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281-288.

[26]谭克龙,万余庆,王晓峰,孙顺新,陈香菱.基于遥感技术的煤炭勘查方法研究[J].中国地质,2012,01:218-227.

[27]徐茜,王晓峰,任志远,李晶.草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固碳释氧量的估算[J].测绘科学,2012,05:132-134+144.

[28]奥勇,王晓峰,孔金玲.曹妃甸近海表层悬浮泥沙遥感定量监测研究[J].测绘科学,2011,01:77-80.

[29赵永华,贾夏,王晓峰.泾河流域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变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79-85.

[30]蒙晓,李晶,任志远,王晓峰.草地退化后陕北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模式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1,03:140-144+160+2.

[31]赵永华,张玲玲,王晓峰.陕西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时空差异[J].应用生态学报,2011,10:2662-2672.

[32]赵永华,王晓峰,张渭军.陕西省耕地资源变化分析[J].人民黄河,2010,10:3-5.

[33]赵永华,王晓峰.泾河源头区农林景观变化研究[J].人民黄河,2010,12:160-162.

[34]郭彩玲,王晓峰.中国东部海域发生海啸的可能性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7,01:7-11

[35]任志远、李晶、周忠学、王晓峰.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口发展功能区划研究[M].科学出版社,34万字,2012.1.

[36]奥勇,王晓峰.遥感原理与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教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8万字,2009.9.

[37]任志远,李晶,王晓峰.城郊土地利用变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动态[M].北京:科学出版社,53.9万字,2006.6.

[38]谭克龙,高会君,卢中正,周日平,邱少鹏,王晓峰.中国半干旱生态脆弱带遥感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8万字,2007.3.

五、个人荣誉及获奖:

2013年长安大学毕业论文校级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2012年合作编写“遥感原理与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教程”获得长安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

2011年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三;

2009年获得陕西省第九届社会科学奖(专著)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三;

2009年获得长安大学优秀党员;

2007年获中国土地资源学会优秀科技论文奖;

2006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五。

六、招收研究生的主要专业及研究方向:

自然地理学专业,招收方向资源环境遥感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招收方向GIS空间建模理论与方法、遥感信息处理与分析

七、联系方式:

E-mail:wangxf@chd.edu.cn

Tel:029-82339082

长安大学的相关推荐

长安大学2024年在上海选科要求 各专业选考科目范围要求

长安大学2024年在安徽选科要求 各专业选考科目范围要求

长安大学2024年在浙江选科要求 各专业选考科目范围要求

长安大学2024年在福建选科要求 各专业选考科目范围要求

长安大学2024年在山东选科要求 各专业选考科目范围要求

2022长安大学第二轮双一流学科名单公布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