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学介绍>大学学费

2023北京工业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2023年北京工业大学各专业学费:经济统计学专业5000元/年;社会学类专业5000元/年;金融学专业75000元/年;数学类专业5000元/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5000元/年;法学专业5000元/年;;具体看以下表格:

北京工业大学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参考)

注:数据来自于2022年招生计划(仅供参考),一般学费无太大变化。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2023北京工业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学制学费
机器人工程(蜀山校区)四年5400
经济统计学四年5000
社会学类四年5000
金融学四年75000
数学类四年5000
国际经济与贸易四年5000
法学四年5000
机械类四年5000
材料类四年5000
能源动力类四年5000
计算机类四年5000
土木类四年5000
交通运输类四年5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四年5000
英语四年5000
应用物理学四年5000
应用化学四年5000
化学生物学四年5000
生物技术四年5000
统计学四年5000
工业设计四年5000
测控技术与仪器四年5000
通信工程四年5000
电子信息工程四年75000
电子科学与技术四年5000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四年5000
自动化四年5000
软件工程四年75000
信息安全四年5000
物联网工程四年75000
数字媒体技术四年50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5000
土木工程四年5000
生物医学工程四年5000
建筑学五年5000
城乡规划五年50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年5000
会计学四年5000
工商管理四年5000
智能建造四年5000
机器人工程四年5000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四年5000
人工智能四年5000

北京工业大学各项奖助学金目录及资金对象申请条件

奖学金

助学金

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北京工业大学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多项措施,通过缓缴学费,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洗涤用品礼包、免费被褥、手机等,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畅通绿色通道,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困难,顺利完成学业。我校还设有多种助学金项目。目前,我校助学金体系包括国家助学金、社会助学金及校内助学金。国家助学金主要包含国家一等助学金、国家二等助学金、普通高校家庭困难学生饮水、洗澡、电话补助、义务兵学费补偿及物价补贴等资助;社会助学金现阶段主要有兴大助学金、爱心成就未来助学金、希望工程“学子阳光”助学金、新长城助学金、“华泰汽车”助学金、“阳光温暖回家路”春节交通补助、贫困农家学子圆梦助学金等资助;校内助学金为学生勤工助学岗位补助。

北京工业大学介绍

北京工业大学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东临东四环南路,南抵左安东路,西邻西大望路,北望平乐园小区;另有三地分校区。学校占地面积8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12月学校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
学校共有25个教学院所: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应用数理学院、计算机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软件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实验学院、激光工程研究院、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体育教学部、交通学院。
学校现有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硕士、工商管理、建筑学、应用统计、国际商务、工程管理等6个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类别;53个本科专业。拥有光学工程、材料学、结构工程3个国家重点学科,3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27个、行业重点实验室3个。2012年获批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学校现有建筑勘察设计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目前,学校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教师中有全职两院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256人,硕士生导师1375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10人,入选“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简称“海聚工程”)36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3人。学校现有在校生3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2800余人,研究生8900余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7800余人,留学生800余人。
建校53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已为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培养了12万余名毕业生(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近2万人),他们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骨干作用。北京工业大学已经成为北京市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科技创新与研究开发的重要力量,成为展现北京市属高校发展建设成果的示范窗口。
励精图治铸就辉煌历史,奋楫直行谱写时代新篇。北京工业大学将继续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宗旨,科学谋划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落实《北京工业大学“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特色发展和开放办学三大战略,基本实现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转变。
学校将继续秉承“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校训,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育人质量的提高,努力将北京工业大学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首都“世界城市”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