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学介绍>大学学费

2023湖州师范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2023年湖州师范学院各专业学费: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4800元/年;金融工程专业4800元/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4800元/年;知识产权专业4800元/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4800元/年;计算机类专业5500元/年;;具体看以下表格:

湖州师范学院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参考)

注:数据来自于2022年招生计划(仅供参考),一般学费无太大变化。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2023湖州师范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学制学费
机器人工程(蜀山校区)四年5400
中国语言文学类四年4800
金融工程四年4800
国际经济与贸易四年4800
知识产权四年4800
思想政治教育四年4800
计算机类四年5500
科学教育四年5500
学前教育四年5500
生物工程类四年5500
小学教育四年5500
教育技术学四年4800
英语四年4800
俄语四年4800
日语四年4800
新闻学四年4800
历史学四年4800
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5500
物理学四年5500
化学四年4800
生物科学四年4800
应用心理学四年480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5500
材料化学四年5500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四年550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5500
电子信息工程四年55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5500
建筑学五年5500
临床医学五年6300
口腔医学五年6300
护理学四年6300
财务管理四年4800
行政管理四年4800
电子商务四年4800
旅游管理四年480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年5500
本科预科班一年4800
少数民族预科班一年4800

湖州师范学院各项奖助学金目录及资金对象申请条件

奖学金

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等帮困政策及措施:1、(1)湖州师范学院实行优秀学生奖学金评比制度:专业奖学金分三个等级:一等奖占学生总数5%,每生每学年奖2000元;二等奖占学生总数10%,每生每学年奖1200元。三等奖占学生总数15%,每生每学年奖800元;单项奖学金设有:学习优秀奖、技能奖、科技奖、创新奖、文体活动奖等单项奖学金。(2)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报国家奖学金和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名额由浙江省教育厅下拨。国家奖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省政府奖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2500元。国家、省政府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1500元。2、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根据国家规定的资助政策,采取以下措施给予资助:(1)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对象是入学前户口所在地在浙江省境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就学地国家助学贷款。学校协助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向银行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最高不超过每人每学年6000元);学校设有学生帮困基金,对家庭经济有特殊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学校设立多种勤工助学岗位,优先安排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共同扶助特困生完成学业。

助学金

湖州师范学院介绍

湖州师范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6年的钱塘道第三联合县立师范讲习所,1958年开始高等教育,199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湖州师范专科学校、湖州师范学校和湖州教师进修学院合并成立湖州师范学院。2000年5月,原湖州卫生学校并入湖州师范学院。2005年11月,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以“明体达用”为校训,是浙江省文明单位。
学校区位:学校位于历史悠久、山水清远、交通便捷的浙江省湖州市。湖州东邻上海、南靠杭州、北接南京,与苏州、无锡隔太湖相望,是太湖周围唯一因湖得名的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区位优势明显。
学校规模:现占地1665亩,校舍总面积3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2万平方米。现有东、中、西三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四季景色宜人。现有商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理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等11个下属学院,另设有1个独立学院——求真学院。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5000余人,成教在册函授学生4000人,教职工1200人。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750人,拥有正高职称人员100人,副高职称人员220人,博士硕士480人。近年来有5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人获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其中1人为一等奖;省151人才工程和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8人;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百名“两课”优秀教师1人、浙江省优秀教师等省级先进个人60人次。
学科专业: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等10大学科门类,拥有基础数学、文艺学、理论物理、教育经济与管理4个省级重点学科。现有本科专业43个,其中拥有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和小学教育3个省级重点专业,物理学、计算机科技与技术、音乐学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现有《复变函数》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古代文学》等17门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学校生源充足,学生就业率高,2008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5%,居全省高校前列。  
科技工作:科研成果丰硕,近三年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0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出版专著40多部,发表论文3000多篇,其中在国家一级刊物和国际权威刊物发表及SCI收录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获市厅级及以上奖励100余项。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师大博士生导师顾明远教授受聘学校学术委员会首席顾问和兼职教授。  仪器设备。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备。拥有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级文科实践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医学与生命科学实验中心、网络与教育技术实验中心等10多个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有细胞工程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应用电子技术研究所等16个校级研究所。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000万元。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藏书量100余万册,国内外期刊2000余种。
国际交流: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韩国、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进行校际互访、学生交流、教师进修、专家讲学等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和科研合作。学校目前已开展了留学生教育,招收了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学生来校学习汉语和中医。
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学校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建设综合性大学为主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力实施四大战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和谐共进,在2010年前后,力争把学校建成以文理学科为基础,工、经、管、教育学科为重点的多学科协调发展,地方特点鲜明的教学型综合性大学。

已有2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