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学介绍>大学学费

2023汉江师范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2023年汉江师范学院各专业学费:经济与金融专业4000元/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4000元/年;科学教育专业4000元/年;学前教育专业5200元/年;小学教育专业4000元/年;汉语言文学专业5200元/年;;具体看以下表格:

汉江师范学院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参考)

注:数据来自于2022年招生计划(仅供参考),一般学费无太大变化。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2023汉江师范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学制学费
机器人工程(蜀山校区)四年5400
经济与金融四年4000
思想政治教育四年4000
科学教育四年4000
学前教育四年5200
小学教育三年4000
汉语言文学四年5200
英语四年5200
日语四年4000
商务英语四年4000
网络与新媒体四年4000
历史学四年4000
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5200
物理学四年5200
化学四年4000
应用化学四年4000
生物科学四年4000
统计学四年400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5200
信息工程四年5200
软件工程四年5200
网络工程四年5200
环境工程四年4000
审计学四年4000
财务管理四年4000
行政管理四年4000
物流管理四年4000
电子商务四年4000
旅游管理三年4000
大数据与会计三年4000
小学语文教育三年4000
小学数学教育三年4000
小学英语教育三年400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年5200

汉江师范学院各项奖助学金目录及资金对象申请条件

奖学金

助学金

汉江师范学院介绍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197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以教师教育为主,涵盖文、理、法、经、管等学科的全日制省属普通专科学校。其前身是创立于1954年的郧阳师范学校,1975年开始设立大专班,1977年为华中师范学院郧阳分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郧阳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现有十堰、丹江两个校区,校园面积1076亩,校舍面积40万平方米。主校区位于十堰市中心城区北京路与上海路交汇处(北京南路18号);丹江校区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市师专路1号。2005年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人才培养优秀学校”、湖北省首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连续四届荣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学校设10个教学系,开办45个专业,2011年面向全国21个省(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现有教职工620人,专任教师427人,其中正、副教授160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50多人,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达54%,具有高级职称的达30%。聘有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00余名知名学者、博导为客座教授;聘请有7名外籍专家常年在校任教。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图书馆藏纸质图书71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文献数据库4个。设置了磁盘阵列系统,建有声像阅览室、远程教育实验室,全面实行了计算机管理。拥有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设6个楚天技能教学岗位,9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结构,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就业竞争力,2008年启动2+1、2.5+0.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0年调整师范专业培养方案,强化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节、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英语演讲赛等各类技能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学校生源数量充足、质量高,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
  学校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人文社科领域特别是以武当文化、汉水文化为主的地方文化研究中有较大优势和特色。近年来,学校科研工作与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保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十堰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相结合,研究成果丰硕,在推介武当文化、车城十堰、丹江水资源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省部级项目近百项,经费600余万元。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近300篇,SCI、EI、人大复印资料等重要索引及收录80余篇,出版着作20余部,5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市政府奖励。学校多次主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与法国、英国、日本、罗马尼亚、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选派学生赴国外攻读学位的机制。
  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生在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中,水平得到提高,能力得到锻炼,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着,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质量得到保证。
  在新的一年里,学校将继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革发展的方针,深入贯彻《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国务院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师范类专业,建设区域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专业的培养力度,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本地区最为靓丽、最有文化、最显特色、最富市场竞争力、最具社会影响力的高等院校。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