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学介绍>大学学费

2023聊城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2023年聊城大学各专业学费:经济学专业待定元/年;金融工程专业8800元/年;法学专业待定元/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4400元/年;教育学专业待定元/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待定元/年;;具体看以下表格:

聊城大学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参考)

注:数据来自于2022年招生计划(仅供参考),一般学费无太大变化。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2023聊城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学制学费
机器人工程(蜀山校区)四年5400
经济学四年待定
金融工程四年8800
法学四年待定
思想政治教育四年4400
教育学四年待定
汉语言文学四年待定
英语四年待定
日语四年待定
广播电视学四年待定
历史学四年待定
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待定
物理学四年(学费待定)
化学四年待定
生物科学四年5000
车辆工程四年待定
机械电子工程四年1040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待定
金属材料工程四年待定
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年待定
电子信息工程四年待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四年待定
软件工程四年待定
网络工程四年10400
土木工程四年待定
制药工程四年待定
化学工程与工艺四年待定
园林四年待定
口腔医学技术四年待定
会计学四年待定
工商管理四年待定
人力资源管理四年待定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年10400
人工智能四年10400
智慧农业四年待定

聊城大学各项奖助学金目录及资金对象申请条件

奖学金

我校实行奖学金制度,鼓励优秀学生学习,具体为: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英才奖学金:1000元/年校园十佳奖:1000元/年一等奖学金:1000元/年二等奖学金:800元/年三等奖学金:500元/年单项奖学金:80-100元/年省级三好、优干:500元/年

助学金

我校对困难学生实行资助,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具体为:1、国家助学奖学金:1000-3000元/年2、校级优秀特困生:1000元/年3、勤工助学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参加校内勤工助学活动,每人每月补助60—180元。4、助学贷款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学校的协助下,向金融机构申请每学年最高限额6000元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5、学校每学年对于孤儿、烈士子女等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学费减免。6、学校每年接受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捐助,专项用于学生奖励和资助。7、学校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力支付学费的新生开通“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后缓交学费的办法。

聊城大学介绍

聊城大学是山东省属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聊城市。1970年山东师范学院迁至聊城办学,1974年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建立,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聊城师范学院,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聊城大学。
学校占地近3000亩,校舍面积75.3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39.7万册,电子图书资料47108GB。建有设施齐全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网络中心、体育场馆、校史馆、博物馆等设施。校园环境优雅,湖光山色,四季常青,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教学相长、学风浓厚,享有“学在聊大”的美誉。
学校拥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硕士等专业学位培养资格。现设有25个学院、90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等12大学科门类,拥有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全日制在校生32971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950人,教授19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17人;现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特聘专家、海外特聘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8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1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1人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高等学校首席专家、齐鲁文化英才等,37人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聘请中国科学院吴培亨院士、魏江春院士、石钟慈院士等为学校“双聘院士”。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因材施教、分类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构建学生自主选择、多样化发展的专业平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2个、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4个,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3门,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7个,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72项。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16万余名毕业生。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绩优秀,2015年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学术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基础文理学科、教师教育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协调发展,教师教育学科优势特色明显的学科专业布局。拥有分析化学、光通信科学与技术两个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23个山东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010年以来,获批国家级课题199项,省部级课题405项,132项科研成果分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学校以服务社会为使命,紧紧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紧密结合山东省“蓝黄”战略和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材料科学、生命科学、汽车工程、农学等新兴应用型学科专业,联合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成立了生物制药研究院、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色金属研究院等高水平产学研平台,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与20多个国家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6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开展了包括教师交流、学生交流、合作办学等在内的30多个交流合作项目,常年开展学生交换留学项目。与约旦费城大学合作开办孔子学院。
学校立足山东,侧重鲁西,辐射中原,面向全国,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秉承“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崇教、尚学、敦厚、奋进”的聊大精神,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办学兴校以教师为本、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学校管理以服务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亮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内涵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