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学介绍>大学学费

2023重庆医科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2023年重庆医科大学各专业学费:英语专业6250元/年;生物信息学专业4625元/年;应用统计学专业4625元/年;医学信息工程专业4625元/年;生物医学工程专业4625元/年;基础医学专业6250元/年;;具体看以下表格:

重庆医科大学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参考)

注:数据来自于2022年招生计划(仅供参考),一般学费无太大变化。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2023重庆医科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学制学费
机器人工程(蜀山校区)四年5400
英语四年6250
生物信息学四年4625
应用统计学四年4625
医学信息工程四年4625
生物医学工程五年4625
基础医学五年6250
麻醉学五年6250
临床医学五年6250
精神医学五年6250
医学影像学五年6250
眼视光医学五年6250
口腔医学五年6250
预防医学五年6250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四年6250
中医学五年6250
针灸推拿学五年6250
中西医临床医学五年6250
药学四年6250
药物制剂四年6250
临床药学五年6250
中药学四年6250
中药制药四年6250
法医学五年6250
康复治疗学四年6250
医学检验技术四年6250
医学实验技术四年6250
医学影像技术四年6250
口腔医学技术四年6250
卫生检验与检疫四年6250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四年6250
护理学四年625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年5625
公共事业管理四年4625
护理三年6000
儿科学五年6250
智能医学工程四年6250

重庆医科大学各项奖助学金目录及资金对象申请条件

奖学金

为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学校建立了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学生资助管理体系,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及重庆市关于学生资助工作的有关政策,认真落实“奖、贷、助”等各项学生资助措施,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1.奖学金:用于奖励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内的各类奖学金(详见“重庆医科大学本专科招生网站”)。(1)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2%);(2)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3)校内一等奖学金1000元/人(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4)校内二等奖学金600元/人(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0%)。2.助学金:用于资助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中的、品德优良的、学习勤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包括国家助学金和校内的各类助学金(详见“重庆医科大学本专科招生网站”)。国家助学金(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5%):国家一等助学金4000元/人、国家二等助学金3000元/人、国家三等助学金2000元/人。3.助学贷款: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详见“重庆医科大学本专科招生网站”)。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负责发放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经政府同意由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办理的、由政府提供利息补贴和风险补偿的助学贷款。对当年入学的新生,可在入学前到生源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也可在入学后在学校助学贷款办公室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4.社会捐资助学:学校积极开拓社会捐资助学渠道,校外企事业单位、个人和社会团体到我校设立多项奖学金、助学金等学生资助项目。5.另外,学校还按照国家学生资助相关政策设立了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特殊困难补助等学生资助项目,并开通了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确保新生顺利入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助学金

为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学校建立了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学生资助管理体系,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及重庆市关于学生资助工作的有关政策,认真落实“奖、贷、助”等各项学生资助措施,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1.奖学金:用于奖励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内的各类奖学金(详见“重庆医科大学本专科招生网站”)。(1)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2%);(2)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3)校内一等奖学金1000元/人(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4)校内二等奖学金600元/人(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0%)。2.助学金:用于资助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中的、品德优良的、学习勤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包括国家助学金和校内的各类助学金(详见“重庆医科大学本专科招生网站”)。国家助学金(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5%):国家一等助学金4000元/人、国家二等助学金3000元/人、国家三等助学金2000元/人。3.助学贷款: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详见“重庆医科大学本专科招生网站”)。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负责发放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经政府同意由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办理的、由政府提供利息补贴和风险补偿的助学贷款。对当年入学的新生,可在生源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4.社会捐资助学:学校积极开拓社会捐资助学渠道,欢迎校外企事业单位、个人和社会团体到我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学生资助项目(详见“重庆医科大学本专科招生网站”)。(1)“联邦医学教育奖学金”2000元/人;(2)“迈瑞奖学金”2000元/人;(3)“重庆医科大学海外校友基金会助学金”1000元/人。5.另外,学校还按照国家学生资助相关政策设立了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等学生资助项目,并开通了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确保新生顺利入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重庆医科大学介绍

学校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原名重庆医学院,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而成。1985年更为现名。学校先后隶属于卫生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现隶属于重庆市人民政府。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重庆医科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地方重点大学。
学校由位于渝中区的老校区和位于重庆大学城的缙云校区组成,校园总面积2550亩。其中,缙云校区占地21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
学校具有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45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200余人,本科生17000余人,留学生570余人。
重庆医科大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博士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后工作站5个;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12个,二级学科76个;现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验动物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1个,另设有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学校开设30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其中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10余个专业为国家级、市级特色专业。
学校设有19个学院、系、部,以及研究生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00余人,博士生导师209人,以及“973”首席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等高层次人才近百人。
现有附属医院6所(综合性医院4所,儿童医院、口腔医院各1所)。在《2010年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全国仅80所)中,附属儿童医院、附属第一医院分别排名第40位和第54位。其中,儿童医院位居全国儿童医院第3位。医院开放床位6500余张,年门诊量550余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21万人次。另有3所附属医院正在建设阶段。此外,有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31所教学医院分布在重庆及四川等地。
学校坚持自主创新,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计划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0余项。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10余项,其中2008年、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奖以及省部级奖励50余项。学校独立研制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属世界首创,是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实现产业化以来,海扶系列设备已在全国1000余家医院投入使用,出口欧盟、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3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学校申请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球形聚焦集声系统”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成为该基金会成立以来最大的资助项目。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近年来与美、英、法、加、澳等多个国家10余所高水平大学开展研究生、七年制和本专科生联合培养和交流,以及科学研究项目合作。与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联合培养七年制学生。
建校56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医疗服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为我国的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以及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全体重医人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正在为建设国际化、开放型的高水平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主校区地理位置图
主校区地图


缙云校区地理位置图
缙云校区鸟瞰图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