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学介绍>大学学费

2023深圳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2023年深圳大学各专业学费:哲学专业5510元/年;金融学类专业5510元/学年元/年;经济学专业5510元/年;金融学专业5510元/年;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5510元/学年元/年;新闻传播学类专业5510元/学年元/年;;具体看以下表格:

深圳大学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参考)

注:数据来自于2022年招生计划(仅供参考),一般学费无太大变化。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2023深圳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学制学费
机器人工程(蜀山校区)四年5400
哲学四年5510
金融学类四年5510元/学年
经济学四年5510
金融学四年5510
中国语言文学类四年5510元/学年
新闻传播学类四年5510元/学年
数学类四年6853元/学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四年5510
法学四年5510
生物科学类四年6853元/学年
社会学四年5510
材料类四年6853元/学年
电子信息类四年6853元/学年
自动化类四年6230元/学年
计算机类四年6853元/学年
土木类四年6853元/学年
交通运输类四年6853元/学年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四年6230元/学年
生物医学工程类四年6230元/学年
建筑类五年6230元/学年
学前教育四年5510元/学年
教育技术学四年6230元/学年
汉语言文学四年5510
汉语国际教育四年5510元/学年
英语四年6230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四年6061元/学年
德语四年6230
工商管理类四年5510元/学年
法语四年6230
日语四年6230
西班牙语四年6230
新闻学四年5510
广告学四年5510
网络与新媒体四年5510
历史学四年5510
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6853
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年6853
物理学四年6853
化学四年6853
海洋科学四年6230元/学年
生物科学四年6853
生物技术四年6853
心理学四年6853
统计学四年6230元/学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6230
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年6853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四年6230
通信工程四年6853
电子信息工程四年6853
电子科学与技术四年6853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四年6853
自动化四年6230
软件工程四年685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6853
土木工程四年6853
核工程与核技术四年6230
环境工程四年6230
生物医学工程四年6230
建筑学五年6230
城乡规划五年6230
风景园林五年6230
临床医学五年6960
口腔医学五年6960
预防医学五年6960
药学四年6960
护理学四年6960元/学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年81500
会计学四年5510
工商管理四年5510
行政管理四年5510
电子商务四年81500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四年6230
机器人工程四年6230
金融科技四年5510

深圳大学各项奖助学金目录及资金对象申请条件

奖学金

优化设置奖学金项目,突出学业导向和学术拔尖创新。目前设有:1.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用于奖励高等研究院理工创新实验班和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大一新生获全额学费奖金(6000元/人/学年);大二及以上年级:一等奖12000元/人/学年;二等奖6000元/人/学年;三等奖3000元/人/学年。2.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学年,国家助学金3000元/人/学年。3.学校奖学金:特等奖5000元/人/学年,一等奖3000元/人/学年,二等奖2000元/人/学年,三等奖1000元/人/学年。4.社会奖助学金:由社会捐赠设立,例如:好日子奖学金:每年100万元,每人10000元(包括研究生及本科生);腾讯创始人创新奖学金:每人15000元;永旺奖学金:每人5000元;深圳农村商业银行新生助学金:每人5000元。以深圳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公布为准。

助学金

建立健全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强化资助育人导向。2016-2017学年,学校本科生奖助学金发放总额近4000万元,获奖助近13000人次。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2016-2017学年勤工助学岗位(校本部)设置8500多个,酬金超过1200万元,特殊困难学生生活补贴近2000人次,做到应助尽助。以深圳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公布为准。

深圳大学介绍

【学校排名】
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广东高校第3名,中国内地第65名,国际排名年度提升百余位。
2017全球PCT专利申请量:全球教育机构第11名,连续两年居中国高校第1名。
福布斯2018全球亿万富豪榜深圳大学上榜校友总财富近6000亿,问鼎2018中国最具财富创造力大学排行榜冠军。

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特区大学建设。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建校35年,深圳大学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学校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齐全、设施完善、师资优良、管理规范的综合性大学。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校推出了《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区大学文化。2017年,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成立了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刘宇一艺术院。
深圳大学现有后海、西丽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72平方公里。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校园总建筑面积154.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8.5亿元。图书馆馆舍51202㎡(含西丽校区图书馆一期),全校纸本资源400.79万余册;数据库257种,含全文电子图书232.55万册,全文电子期刊12.48万种。现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8个。
深圳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4949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7564人,硕士研究生7132人,博士研究生253人。在职硕士研究生1340人,成人教育学生18784人,留学生837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7个教学学院,两所直属附属医院,96个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8个,其中工程硕士具有授权的领域12个。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在中国高校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位列第84位。学校发起组建“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加盟高校达120所,上线课程259门,选课学校累计103所,认学分学校累计54所,选课人次突破40万。2017年本科生获各级各类竞赛奖727项,其中国际级175项、国家级241项、省部级237项。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果丰硕。现有教职工3464人(不含附属中学),其中专任教师2263人、技术人员557人、管理人员644人。有在站博士后806人,专职研究人员274人,访问教授126人。有外籍教师228人。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1人(含短聘4人),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科学院院士5人(短聘),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3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诺贝尔奖(生理和医学)获得者1人(短聘)。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1个,中组部“千人计划”57人(含青年千人33人、外专千人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2人(含短聘1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
学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科研项目与经费增长显著。2017年,科研总经费超过10亿元;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1项,跃居全国第23位、广东高校第2位;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1项,位居全国第37位、广东高校第3位。SCI收录论文2280篇,SSCI收录论文202篇。获科研奖励2160项。获专利授权327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11项。学报理工版获第四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奖;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论文转载量居全国高校学报第23位。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师资建设、国际文化交流”,现与境外233所高校建立联系,遍布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学生交换、教师研修、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全面提升国际交流质量和层次。学校国际交流奖学金丰厚,覆盖面广,每年发放总额超过300万元人民币,单项奖金高达10万元人民币。
学校以高教改革、创新教育著名,形成了鲜明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色,培育出马化腾(腾讯)、史玉柱(巨人)、周海江(红豆集团)等一大批创新创业型杰出校友,为特区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福布斯2018全球亿万富豪榜,深圳大学8位上榜校友总财富近6000亿,问鼎2018中国最具财富创造力大学排行榜冠军(中国校友会网)。学校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每年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投入超过千万,提供“创意-创新-创客-创业”全链条扶持,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经验和做法得到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可和推介。
深圳大学将继续立足深圳,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国际,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引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实现深圳大学的协调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一流大学。
(数据更新于2018年4月)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