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学介绍>大学学费

2023西安科技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2023年西安科技大学各专业学费:法学专业5000元/年;汉语言文学专业5000元/年;英语专业5000元/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5250元/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6480元/年;应用化学专业6000元/年;;具体看以下表格:

西安科技大学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参考)

注:数据来自于2022年招生计划(仅供参考),一般学费无太大变化。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2023西安科技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学制学费
机器人工程(蜀山校区)四年5400
法学四年5000
汉语言文学四年5000
英语四年5000
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5250
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年6480
应用化学四年6000
地理信息科学四年6000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四年6000
工程力学四年6000
车辆工程四年6480
机械电子工程四年648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6480
测控技术与仪器四年6480
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年6000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年6000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四年6000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四年6000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四年648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6480
通信工程四年6480
电子信息工程四年6480
电子科学与技术四年6480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四年6480
自动化四年6480
软件工程四年6480
网络工程四年6480
物联网工程四年6480
智能科学与技术四年648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6480
土木工程四年6480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四年6000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四年6000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四年6480
测绘工程四年6480
遥感科学与技术四年6000
能源化学工程四年6000
化学工程与工艺四年6480
地质工程四年6000
资源勘查工程四年6000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四年6000
采矿工程四年6480
矿物加工工程四年6000
环境工程四年6000
建筑学五年6000
城乡规划五年6000
安全工程四年6480
消防工程四年6480
工程管理四年50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年5000
会计学四年5000
工商管理四年5000
物流管理四年5000元/学年
工业工程四年5000
电子商务四年500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年6480
预科班一年5000
智能制造工程四年6480
少数民族预科班一年5000
应急技术与管理四年6480

西安科技大学各项奖助学金目录及资金对象申请条件

奖学金

学校设有优秀新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优秀本科生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共计26项,每年奖励额度超过800万,覆盖学生数占全校学生的24.5%,优秀新生奖学金最高额度20000元/人。通过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学杂费减免、校外机构资助、特困生绿色通道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国家助学金最高资助额度3500元/年,每年资助额度近3000万。

助学金

1.济困助学措施校友助困基金:学校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年资助10名,奖学金金额2000元。勤工助学:学校为经济特困学生提供部分勤工助学岗位,给予适当的报酬。学校执行国家贫困生资助的相关政策,评定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自强助学金、国家助学金。2.学校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协助贫困学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积极联系银行,为贫困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

西安科技大学介绍

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独立的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学校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文明校园”、“平安校园”、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108万㎡,有雁塔和临潼两个校区,设有研究生院和18个学院(部)。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8个省级优势(重点)学科,涵盖45个二级学科。拥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3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现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5门省级精品课程、6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8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现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8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1个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和1个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授权点,5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理、文、管、法、经、艺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全日制在校生2.3万余人。
学校有教职工20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教授、副教授50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硕士学位者1070余人。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10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2人,陕西省“百人计划”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8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9人。学校还有一支由200多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双聘院士10人。
“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科研项目360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73项;科研经费总额6.3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1项;获得专利授权1388项(其中,发明专利211项)。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荷兰、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学校是“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创始院校之一,开展了“1+2+1中美双学位项目”、“1+1+1中美双硕士学位项目”、“双博士学位项目”,与澳大利亚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及台湾、马来西亚高校交换生项目、赴美带薪实习项目、假期海外研修项目、外国短期留学生来校学习等多种合作项目。
50余年来,在教育部、原煤炭工业部、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几代西科人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了8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为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西安科技大学将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已有1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