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学介绍>大学学费

2023黄淮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2023年黄淮学院各专业学费:商务经济学专业4400元/年;金融工程专业4400元/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4400元/年;汉语言文学专业4400元/年;英语专业4400元/年;翻译专业4400元/年;;具体看以下表格:

黄淮学院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参考)

注:数据来自于2022年招生计划(仅供参考),一般学费无太大变化。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2023黄淮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学制学费
机器人工程(蜀山校区)四年5400
商务经济学四年4400
金融工程四年4400
思想政治教育四年4400
汉语言文学四年4400
英语四年4400
翻译四年4400
商务英语四年4400
网络与新媒体四年4400
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5000
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年5000
物理学四年5000
应用化学四年5000
统计学四年5000
机械电子工程四年5000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四年5000
通信工程四年5000
电子信息工程四年5000
电子科学与技术四年5000
自动化四年5000
软件工程四年18000
物联网工程四年50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5000
土木工程四年5000
制药工程四年5000
化学工程与工艺四年5000
食品科学与工程四年5000
食品质量与安全四年5000
建筑学五年5000
城乡规划五年5000
生物工程四年5000
园林四年5000
医学影像技术四年5500
护理学四年5500
工程管理四年5000
会计学四年4400
市场营销四年4400
电子商务四年4400
计算机应用技术三年16000
护理三年4800
助产三年4800
康复治疗技术三年4800
大数据与会计三年16000
助产学四年550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年5000
机器人工程四年5000
智能制造工程四年5000
人工智能四年5000
新能源汽车工程四年5000

黄淮学院各项奖助学金目录及资金对象申请条件

奖学金

奖、助学金设置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台湾忠信德育奖学金和驻马店移动公司和驻马店联通公司等企事业单位资助奖学金。学校通过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院教育发展基金、勤工助学、双汇助学金和驻马店军分区等资助的助学金。1、对特困新生开设“绿色通道”“绿色通道”是指:学院对新入学的经济困难学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确保其顺利入学,然后再根据核实的经济困难程度,采取“奖、贷、助、补、减”等不同资助措施,帮助贫困学生克服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业。2、勤工助学和困难补助学院设有困难学生救助基金,为困难学生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家庭困难的学生经本人申请,可获得学院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利用课余时间从事一定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对家庭特别困难,表现优秀的学生,经本人申请,还可给予困难补助。3、医疗保险为了配合学生公费医疗制度改革,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可参加学生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学生每年交很少费用后,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住院或生病住院,均可获得保险公司的相应赔偿。

助学金

黄淮学院介绍


黄淮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公办、本科、全日制、综合性大学,已有4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现设有17个教学院(系),目前学校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6万人,已形成了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普通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并重的“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国际化”办学格局。
学校坐落在河南省省级园林城市驻马店市,这里风景如画,嵖岈山、薄山湖、铜山湖,绿山秀水,争奇斗艳;这里文人汇萃,李斯、干宝、桓宽、范缜,文史俊杰,各领风骚。学校占地2145亩。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京广铁路、石(石家庄)武(武汉)高铁、沪(上海)陕(陕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极为便利。
学校现有教职工11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40多人,博士、硕士550多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管优秀专家、省级骨干教师等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0多人。学校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聘请60多名兼职教授,定期来校讲学。近3年来,学校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63项,承担横向课题39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258项,获得国家专利12项。学校主办的《天中学刊》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学校拥有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是教学和科研的有力保障。2011年我校被评为“河南发展(成长)最快的院校”。
学校实施“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国际化”办学模式。与国内150多家大中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同时,与英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8所知名大学和台湾地区4所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加入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国际合作办学,有近1000名学生被国外知名大学录取,实现了出国深造的梦想。
培养模式先进,学生业绩突出。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按照“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依托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坚持以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为载体,以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大学生骨干基层挂职锻炼团”等5个学生社团被命名为国家级优秀团队。我校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潘泳研制发明了“苹果皮520”,被誉为“苹果皮之父”,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现已注册成立自己的“衍生可以公司”,成为IT行业的精英。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