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学介绍>大学学费

2023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2023年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各专业学费:金融数学专业4000元/年;法学专业3800元/年;社会工作专业3800元/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3800元/年;学前教育专业3800元/年;小学教育专业3800元/年;;具体看以下表格: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参考)

注:数据来自于2022年招生计划(仅供参考),一般学费无太大变化。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2023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学制学费
机器人工程(蜀山校区)四年5400
金融数学四年4000
法学四年3800
社会工作四年3800
思想政治教育四年3800
学前教育四年3800
小学教育四年3800
汉语言文学四年3800
应用语言学四年3800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四年3800
英语四年4300
俄语四年4300
历史学四年3800
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4000
物理学四年4000
化学四年4000
地理科学四年4000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四年4000
生物科学四年4000
生物技术四年400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4000
网络工程四年8500
物联网工程四年40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4000
水利水电工程四年4000
动物科学四年4000
动植物检疫四年4000
财务管理四年4000
文化产业管理四年3800
电子商务四年4000
旅游管理四年3800
酒店管理四年3800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各项奖助学金目录及资金对象申请条件

奖学金

我校年平均发放助学金85多万元,享受面为85%。其中一等2000元/人·年,二等1300元/人·年,三等300元/人·年。对特困学生和临时发生困难的学生定期和临时发放补助。另有赛仓香港助学金、赛仓奇正助学金、“中国建设银行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成才计划”奖学金、香巴拉助学金、深圳助学金、赛仓大明女子助学金、赛仓百力·正茂助学金、玛曲助学金、马俊文助学金、隆宝缘救助贫困大学生助学资金等社会助学项目,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我校设有勤工俭学指导中心,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各类勤工助学活动。我校已执行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符合条件者落实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了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校设立有国家奖学金和专业奖学金,单项奖和学生综合奖。每年平均发放国家奖学金16万元,国家励志奖学金130万元。同时,所有国任学生可按综合测评等级享受专业奖学金约219万,其中一等奖学金2500元/人·年;二等奖学金2200元/人·年,享受面15%。单项奖有:创新风奖、学习优秀奖、学术科研奖、优秀学生干部奖、文体活动优胜奖和专业技能奖。学生综合奖有: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

助学金

我校年平均发放国家助学金24万元,享受面为5%。学校还设有“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基金”,对一般困难学生、贫困学生、特困学生和临时发生困难的学生定期和临时发放补助,享受面为学生总数的30%,资助金额为100~250元/人。另有“赛仓—香港助学金”、“赛仓—奇正助学金”、“韩国特别助学金”、“加拿大信望爱助学金”、“香巴拉助学金”、“深圳助学金”、“赛仓—大明女子助学金”、“玛曲助学金”、“马俊文助学金”等社会助学项目。随着社会助学工作的不断发展壮大,我校将60%以上社会资助金用于帮助重点特困生完成学业,越来越多的贫困生将得到来自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全方位资助。学校还设有勤工俭学指导中心,指导和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各类勤工助学活动。我校已执行新的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政策,可对符合条件者落实助学贷款。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介绍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位于内地通往藏区的门户——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的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市,是安多藏区民族宗教文化中心。
学校前身是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84年10月。1986年5月16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在甘南视察时亲笔题写了校名。2009年3月,学校升本改建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甘肃省唯一一所省属民族师范院校。2013年5月,确定为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
学校占地近千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5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室总面积4.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6亿多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9700余万元;馆藏各类图书文献115万册,纸质图书62万册。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47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85个。校园网实现全覆盖。
学校现有教职工682人,其中专任教师499人。教授52人,副教授14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8%,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6%。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555”人才工程1人,甘肃省“园丁奖”12人,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3人,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2人。
学校招生以甘肃为主,面向青海、四川、云南、西藏、内蒙、宁夏、陕西、山西、贵州等10个省区。现有各类普通在校学生11000人,由藏族、回族、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等18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70%,是内地藏族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
学校现设有16个教学院系(部),25个本科专业,15个专业方向,涵盖教育学、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建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8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建有2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级重点研究培育基地。现有甘肃省藏文古籍文献编译中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华大典·藏文卷》编纂工作站、安多藏文化研究中心、河洮岷文化研究中心、西北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中心、高寒生态系统研究所等14个研究机构。升本以来,学校教师发表论文1537篇,其中在SCI、EI、CSSCI发表82篇;授权专利49项;出版专(译)著百余部,教材近百部;承担科研项目275项,其中国家及部委项目15项、省级项目57项、横向项目14项;获省级以上奖励36项。
近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立足自身办学基础和发展优势,确立了“以阳光品质办阳光大学”的办学理念,确定了跨越建设,转型发展、深化内涵、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明确了发展目标。
办学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把握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紧紧贴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紧紧围绕自身实际和差异优势,以发展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求保证,完善培养体系,突出办学特色,拓展办学功能,创新发展思路,加快应用型转型步伐,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内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民族大学。
办学定位:在服务面向上,立足藏区,面向全省及周边民族地区;在办学科类上,以教师教育为主,兼顾本地区特殊应用人才的培养;在办学层次上,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兼顾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努力培养充分适应民族地区要求的“政治可靠、扎根基层、业务适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学特色:民族师范教育特色:建立适应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教育专业体系;突出藏汉双语人才培养,做强以民族基础教育为主要方向的教育学科。藏区文化特色:发挥甘南作为安多藏文化中心的区位优势,做强藏文化学科,将学校建设成为安多藏区文献典藏中心、科学研究中心和文化传播中心,形成体现藏区社会文化特点的专业和专业方向。高原经济特色:以服务区域的支柱产业为导向,做强高原生态与民族区域经济学科,形成一批与高原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专业,为藏区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建校以来,学校党委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立足高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有效发挥了人才培养的基地、科学研究的平台、文化传承的窗口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阵地的作用,先后为民族地区培养2万余名合格人才,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9年、2014年学校两次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命名为全省首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3年被确定为甘肃省第十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5年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