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学介绍>大学学费

2023海口经济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2023年海口经济学院各专业学费:经济学类专业36900元/年;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36900元/年;建筑类专业39900元/年;英语专业36900元/年;旅游管理类专业36900元/年;新闻学专业54900元/年;;具体看以下表格:

海口经济学院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参考)

注:数据来自于2022年招生计划(仅供参考),一般学费无太大变化。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2023海口经济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学制学费
机器人工程(蜀山校区)四年5400
经济学类四年36900
外国语言文学类四年36900
建筑类四年39900
英语四年36900
旅游管理类四年36900
新闻学四年5490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34900
通信工程四年34900
电子信息工程四年34900
数字媒体技术四年349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34900
土木工程四年34900
交通运输四年36900
风景园林四年39900
工程造价四年34900
会计学四年35900
审计学四年35900
财务管理四年35900
市场营销四年35900
人力资源管理四年35900
物流管理四年45900
电子商务四年35900
旅游管理四年36900
会展经济与管理四年36900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三年19800
建筑设计三年23000
园林工程技术三年19800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三年19800
电气自动化技术三年19800
民航运输服务三年23800
空中乘务三年23800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三年19800
计算机网络技术三年19800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三年19800
金融服务与管理三年22900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三年25900
大数据与会计三年25900
国际经济与贸易三年22900
国际商务三年22900
现代物流管理三年19800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三年23800
会展策划与管理三年19900
商务英语三年22900
商务日语三年22900
应用韩语三年22900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三年2590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年35900

海口经济学院各项奖助学金目录及资金对象申请条件

奖学金

学院对优秀学生实行奖学金制,主要由成杰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海南省优秀贫困生奖学金、学院奖学金构成,其中最高奖金额为10000元/人.年;对生活困难的学生实行助学金制,分别有国家助学金、学院助学金和学院“爱心助学金”。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按规定在生源地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助学金

海口经济学院介绍

学院概况:
海口经济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公共)管理专业和特色专业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办于1974年,其前身先后是海口市业余大学、海口职业大学、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院2008年3月升格,同时实施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并由目前的高职(专科)教育逐步过渡到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所综合性本科高校。
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一万多名,占地面积2288亩(含桂林洋高校区1735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室146间,多媒体教室37间、语音实验室20间、座位5992个;教学用计算机2422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150万元;图书馆馆舍3.27万平米、阅览座位2128个、馆藏适用图书136.6万册;拥有2500多人的现代化大剧场、音乐厅与演播厅;还有一个七千多座位的标准田径运动场(塑胶跑道)和近30个灯光篮球场、排球场与网球场。
学院下设经济贸易、涉外经济、公共管理、旅游、艺术、信息工程、应用技术、继续教育、国际教育9个二级学院,基础课、体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公共外语课4个教学部;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新闻学等15个本科专业;会计、金融管理实务、空中乘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电脑艺术设计、播音与主持、商务日语、电子商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程造价等27个专科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四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院坚持用真诚和待遇吸引人,用事业和环境凝聚人,用精神和制度激励人,努力营造“凝聚、和谐、平等、包容”的新型人际关系,人才引进措施有力,一批批优秀的人才纷纷加盟。学院董事长曹成杰是“海南省杰出人才”、省市人大代表;院长李秀生教授曾是长期担任过国家重点大学党政一把手的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科技专家;党委书记张文瑞来校工作前系中共海口市委常委、海口警备区政委。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85名(含外教);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218名、硕士以上学历者19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名,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名,海南省高校教学名师2名,省级先进教育工作者4名,“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十佳”3名。同时还聘请了20多名博士后为兼职教授、30多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
自2000年初开始,学院由政府与企业联办。联办改制以来,学院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快速发展,而且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从2001年起,学院在历年全省高职高专办学条件与教学质量检查中、在全省高校实验室与图书馆建设评估中,都得到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与表彰。2005年12月,学院接受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评定为“优秀”等级,这是海南迄今唯一获得优秀等级的专科院校。学院的计算机、公共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包括2001年以来的大学生英语口语历次演讲比赛,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06年5月,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开教学比赛,我院教师王莹、陈玉书分别获得专科组第一名和第二名。2007年12月,学院接受省教育工委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又被评为“优秀”等级。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2003—2008年连续六年公布的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都在94%以上,位居全省高校之首,2006年,被评为“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学院党委曾三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其事迹被编入《先进性在海口》一书中。2007年4月设在学院的“海南省第五十八职业技能鉴定所”荣获“全国优秀职业技能鉴定所”称号。可以说,历经九年的不懈努力,学院已经打下了较为厚实的办学基础,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业已成为海南高职院校的“领头羊”,大特区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一面旗帜。
学院秉承“科研兴校”的发展思路,制定学院科研发展规划,成立了高教研究室、经济、旅游、艺术与中华诗词音乐研究所。在海南高校中率先与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建了旅游研究基地;各二级学院在自主创新的同时,积极与校外研究机构、产业界密切合作,形成和健全了以科研处为一体,四所一基地与院部为两翼,较为系统的、具有特色的科研组织架构,综合科研成果显著。近几年来,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1300多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和被SCI、EI发表和检索的论文91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62部,自编教材52部(册)。在省厅级以上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205篇。已批准立项的省级以上研究项目6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项,有的课题成果获国家专利。获奖著作、论文、艺术作品、多媒体课件有290部、篇(件),其中获省级一等奖以上63项;董事长曹成杰与傅治平教授合作的专著《教育中人的发现》获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著作类)二等奖、全国第六次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副院长张伯敏等教授的15项科研成果获省、市政府出资的奖励。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学院出版有《海口经济学院学报》、《高教研究通讯》、《海口经济学院报》、《竹根泉》等报刊。在2008年全国高职高专学报年会上,学院学报荣获优秀学报一等奖。
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努力构建“五双五互”教育教学新体系,确立学生与社会零适应及与岗位零距离的“双零”培养目标;坚持封闭式管理与开放式办学相结合、从严治校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制度约束与学生自治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适应、竞争、创新和创业能力;试行部分专业与相关单位联合招生或联合培养,使学生毕业时既获得国家颁发的学历文凭,又能取得相关行业的技术等级或职业资格证书。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依托海南的区位优势与学院的体制优势,实施校企联合,拓展“订单式”培养,先后与海南航空、深圳航空及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亚喜来登度假酒店、博鳌索菲特大酒店、道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海口港、海南电视台、海口电视台、海南洋浦实业公司等63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大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近万名毕业生以其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而广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许多学生尚在实习阶段,就被用人单位“订购”。
学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启迪思维、追求真知、健全心智、完善人格”为教育目标,以“独立思考、成功实践”为校训,以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哲学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与体能素质”为己任,学生素质高、获奖多。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学生参加省以上各类比赛获奖达三百多人(次)。比较突出的有:2003年,学院学生吴鹏举在省内所有本专科院校的选拔赛中获得代表海南省参加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口语演讲比赛资格,是全国100名选手中唯一的高职高专学生;李璇、许珊珊在海南省第二届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中分别获得冠、亚军;杨娟等4位同学获得“椰岛公主”称号;魏玮在首届中国大学生和平大使总决赛中获得季军并与陈思、熊璠一起获得“世界大学生和平大使”称号;丁琪继2005年荣获世界超级模特环球大赛中国总决赛季军后,2006年9月又获得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季军;同年9月张旭、姚粟、郭巧在海南省第三届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大赛中一举夺得前三名,11月姚粟、张旭又分别获得第三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大赛三等奖和优胜奖。
学院代表队每年参加全国大学生“高教社杯”数学建模大赛成果丰硕,2005-2008年共获得国家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省级一等12个、二等奖26个、三等奖18个。在2007-2008年两届“海南省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中,我院选手共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2个,其中王露同学代表海南参加全国大赛总决赛,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大赛特等奖和最佳表现奖,创海南省高校学生参加全国同类比赛历史最好成绩。在“第八届全省大学英语演讲比赛”中,4名选手分别获得大赛高职高专组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2007年6月在海南省电子设计竞赛中,学院代表队获得一、二、三等奖各1个;9月,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海南赛区)中,学院代表队又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2008年,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学院参赛的6个队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学生李艺丹在“首届北部湾城市形象大使总决赛”中夺得冠军;2007年8月,许平作为世界旅游形象大使中国区冠军代表中国与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在2007年首届世界旅游形象大使总决赛中获得第四名;杨秋焕在“第八届CCTV模特大赛”中进入前八强;张翔宇在“法国时尚电视国际模特大赛”中国总决赛(海南赛区)中获得冠军;刘芬同学连续三年代表海口市政府参加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版《城市之间》比赛,取得了好成绩,本人也获得“海南省优秀大学生”称号;2007年1月宋樯依获得当年环球旅游小姐国际大赛中国总决赛冠军,2008年又与王茜朋、张媛媛两位同学成为开、闭幕式礼仪引导员和贵宾引导员,作为“民族之花”的杨佳佳参加了开幕式国歌合唱和闭幕式节目表演……广大学子们的出色表现,为学院赢得了广泛赞誉。
学院还构建了“专升本”与“专接本”立交桥,为有志深造的优秀专科学子提供更高层次的受教育机会。学子们连续五年在全省“专升本”统考中成绩突出,遥遥领先于全省同类高校。
2006年3月1日,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袁贵仁在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省教育工委书记方晓宇陪同下视察学院;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中央及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和省、市主要领导汪啸风、卫留成、罗保铭、王为璐、肖若海、陈辞的陪同下亲临学院视察,对学院的党建工作、荣辱观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校园建设等给予了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2007年12月,教育部派出专家组来学院进行升格本科学院考察;2008年1月17日,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投票表决,学院升本获得通过;2008年3月26日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学院由专科升格为本科。从此,学院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学院升本同时也成为海南第一家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院校。在学院基础上组建综合性的海口大学已被列入海口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南中国海的壮阔,五指山的雄伟,万泉河的秀丽,南渡江的妩媚,赋予了海口经济学院无穷的魅力。学院将一如既往地以“教育设施高标准、教学质量高水准、学院形象高品位”的崭新风貌,开创更好更快发展的新局面,奋力朝着海口大学的宏伟目标前进。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