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学介绍>大学学费

2023广州理工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2023年广州理工学院各专业学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9800元/学年元/年;小学教育专业29800元/学年元/年;汉语言文学专业29800元/学年元/年;日语专业28800元/学年元/年;商务英语专业29800元/学年元/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9800元/学年元/年;;具体看以下表格:

广州理工学院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参考)

注:数据来自于2022年招生计划(仅供参考),一般学费无太大变化。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2023广州理工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学制学费
机器人工程(蜀山校区)四年5400
国际经济与贸易四年29800元/学年
小学教育四年29800元/学年
汉语言文学四年29800元/学年
日语四年28800元/学年
商务英语四年29800元/学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29800元/学年
通信工程四年29800元/学年
电子信息工程四年29800元/学年
软件工程四年待定
网络工程四年29800元/学年
物联网工程四年29800元/学年
数字媒体技术四年29800元/学年
土木工程四年待定
工程管理四年29800元/学年
工程造价四年29800元/学年
财务管理四年29800元/学年
市场营销四年28800元/学年
物流管理四年28800元/学年
电子商务四年28800元/学年
互联网金融四年29800元/学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年29800元/学年
机器人工程四年待定
智能制造工程四年29800元/学年
人工智能四年29800元/学年

广州理工学院各项奖助学金目录及资金对象申请条件

奖学金

助学金

我院对于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有较完善的济困助学体系扶助他们完成学业。可根据相关政策条例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活困难补助和减免学费,学院亦可提供图书馆、电教室、饭堂、体育馆等岗位进行勤工俭学。

广州理工学院介绍

广州理工学院(Guangzhou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坐落在广州市白云区帽峰山风景区南麓,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前身为2000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的民办天河职业学院,2001年5月经教育厅批准更名为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2006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转为独立学院,2011年12月通过学士学位评估,2018年12月经教育部同意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2020年6月30日经教育部同意转设为广州理工学院,成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工科特色鲜明,工、管、经、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立足广东,面向华南,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致力培养知行合一、信息化素养较高、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机电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建筑工程、工商管理、经济管理、外国语、艺术、马克思主义(通识教育)、国际教育、继续教育等11个二级学院,中兴通信工程、蓝盾网络空间安全、智能制造与机器人3个产业学院,43个本科专业,其中21个工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3000多人。教职工63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530多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160多人,拥有一批专家、博士、海归学者、双师型教师、企业特聘专家。
学校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道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创新强校与质量工程。现有广东省重点学科2个、省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质量工程38项、省教改项目40项。省质量工程项目中,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项、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6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项、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项目1项、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金课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精品教材1项、省级产业学院1个。建成校内实验室138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11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亿元。坚持开放办学,拓展国际教育合作,与21所国外高校实现合作交流。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打造帽峰创谷,推动双创教育和学科竞赛。近五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280多项,省级奖励800多项。2019年男子足球队获得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决赛第六名、省足球联赛亚军。学校2019年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入选省高雅艺术进校园单位。
学校坚持产学研结合、科教融合,突出应用研究、校本研究、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现有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粤港合作BIM工程技术中心1个,建立以教师工作室为载体的教学科研学术团队58个。近年来,获得省厅局级以上项目130余项,纵向到校经费1100.8万元,横向项目120余项,合同经费突破1600万元。教师公开发表论文1029篇,专著和教材110部。加大应用研究力度,着力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2019年获广州市知识产权试点学校立项。师生获授权专利213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4项;高新技术产品认定14项,科技成果转让7项,其中3项实现产业化,工业机器人集成与应用产品生产500多台套,销往12个省市20多所中职高职院校,实现产值达5000多万元。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实施大部制管理,积极实施“三全育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声誉良好。在全国15个省区招生,历年录取率100 %;2020年第一志愿录取率100%,文理科高出省线20分、24分。近五年,最终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7%以上,稳居全省高位。累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46000人,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创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依山而建、环境优雅。距离广河高速出口200米,4条公交专线直通市区,体育设施完备,后勤保障完善,学生社区小区化管理,是青年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校园。
新时代,新征程!站在历史新起点上,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大力彰显“新工科”办学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朝着国内知名、广东一流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既定目标,击节而歌、筑梦前行!
(信息更新至2021年5月15日)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