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学介绍>大学学费

2023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2023年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各专业学费: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19000元/年;园林工程技术专业19000元/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19000元/年;建设工程管理专业19000元/年;工程造价专业19000元/年;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19000元/年;;具体看以下表格: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参考)

注:数据来自于2022年招生计划(仅供参考),一般学费无太大变化。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2023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学制学费
机器人工程(蜀山校区)四年5400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三年19000
园林工程技术三年19000
建筑工程技术三年19000
建设工程管理三年19000
工程造价三年19000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三年19000
机电一体化技术三年19000
电气自动化技术三年19000
新能源汽车技术三年19000
计算机应用技术三年19000
软件技术三年23800
数字媒体技术三年19000
国际金融三年19000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三年19000
大数据与会计三年19000
工商企业管理三年19000
市场营销三年19000元/学年
电子商务三年19000
旅游管理三年17000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三年19000
会展策划与管理三年19000
文物修复与保护三年21000
商务英语三年19000
商务日语三年19000元/学年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三年23800
法律事务三年19000
应用英语四年32800
消防救援技术三年19000
大数据技术三年19000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三年19000元/学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四年32800
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四年32800
网络工程技术四年32800
软件工程技术四年32800
企业数字化管理四年32800
现代物流管理四年32800
法律四年32800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各项奖助学金目录及资金对象申请条件

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为激励优秀学生不断进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院建立以“奖、助、贷、勤、补、减”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奖励、资助体系,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同时,确保做到“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一、国家奖助学金1、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的,奖励特别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奖金一次性发放到位。2、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奖金分两次发放。3、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用于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资助金额为每人每年3000元,奖金分10个月发放。(资助金额从2011年9月开始由原来的每人每年2000元上调为每人每年3000元)二、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国家悬赏贷款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等的银行贷款。申请金额原则上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贷款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的利息由贷款本人全额支付,还款期限最长可延至毕业后六年。三、勤工助学为了更好地实现勤工助学的资助功能和育人效果,学院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努力为全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充足的岗位,并不断丰富岗位层次,优化岗位结构。学院建立勤工助学基地,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1500多个,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了部分生活费用,改善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条件。据统计,2015年学院共有4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10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920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367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142名学生获得学院奖学金,1240名学生获得三好学生,581名学生获得优秀学生干部,188名学生获得学习成绩优秀奖,80名学生获得优秀辅导员助理,41名学生获得优秀信息员,学生处助学中心共计安排1573人次学生参加勤工助学。2015年共有4314人次获得资助,资助金额达到685.45万元(此数据不包含勤工助学)。

助学金

为了更好地实现勤工助学的资助功能和育人效果,学院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努力为全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充足的岗位,并不断丰富岗位层次,优化岗位结构。学院建立勤工助学基地,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1500多个,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了部分生活费用,改善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条件。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介绍

学院简介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创建于1996年,在200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9年顺利通过广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
学院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已经形成工科、管理、人文三大专业群共43个专业。现有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工商管理系、经济管理系、财会系、应用外语系、艺术设计系、公共教学部和思想政治教学部共8系2部,同时,设立了三大研究院:微电商研究院、机械自动化研究院、华南养老产业研究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一万多人。
学院以重知识、更重能力、尤重品德为校训,将打造未来中小企业家的摇篮作为培养目标,积极构建文化素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创新教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拓展校企深度融合、工学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学历层次逐步提高,教师素质稳步提升,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适应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建成。各系部均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学科带头人,先后有多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肇庆市优秀教师”、“肇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学院占地面积1200多亩,校园总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8000多万元,图书馆馆藏丰富,中外期刊一应俱全。学院基础设施完备,生活配套设施齐全,配套建有现代化图书馆、标准田径场、各类球场、学生文化活动中心及其他文体活动场所。
学院坚持政校企协同机制,服务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2013年与肇庆国家高新区、长春理工大学及相关企业合作创建了“长春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肇庆分园”和“光电技术公共实验室”,成为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平台。实施“一园一链”——大学科技园和电子商务链的发展战略,通过“两镇两业”——在星湖校区建设创业小镇面向现代服务业、在大旺校区建设银杏小镇服务先进制造业的建设路径,形成融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实训教学、社会培训、职业鉴定、技能竞赛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基地。该基地主要由光电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3D打印技术、无人机技术4个开发中心组成,争取在三年内建设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职业教育示范基地。
学院先后被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等主管部门评为“中国最佳工商类大学”、“中国最具前景的大学”、“改革开放30年中国十大品牌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首批“广东省大学生创新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共青团广东省委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殊荣。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