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助考>高考经验

2015年高考经验:如何增强物理学习记忆能力

众所周知,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物理,属于理科类的东西。需要理性的分析,所以学习物理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如何把握好物理学科,有许多知识是需要我们去记忆的。因此培养高中物理学习记忆能力非常重要。高考必中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几种记忆物理速成的几个方法:

高中物理学习记忆方法

一、联想法

联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联想的特点是思路开阔、富有延展性、灵活性,联想能使脑神经细胞兴奋,在大脑皮层留下清晰的印迹,因而,记忆十分牢固。坚持使用这种记忆方法,有助于发展想象力,培养创造精神。如在高中教材:"弹性碰撞"一节里,讲述了"一个运动钢球(m1)对心碰撞另一个静止钢球(m2)"的规律,推导出了两钢球碰撞后的速度表达式:

在实际处理问题时,只要记住①、②两式就能解决这一类碰撞问题,而不必要每次解题都要重新推导①、②两式的来龙去脉。学习中学生应用这两式来讨论有关问题时,常常将式中分子项的脚标搞混乱。为澄清这种混乱,可把碰撞现象与公式联系起来看,"由于是m1去碰m2,我们就可把①式中的分子项m1-m2视为m1→m2,即把减号-形象地看成为动作指向的箭头→,把m1-m2形象地读作运动球m1→(去碰)静止球m2(或称:主动球m1→(去碰)被动球m2)",作了如此联想后,即使以后遇到题目叙述为"运动的B球去碰静止的A球",也能迅速正确地写出表达式来。对于②式中的分子项,则只要记住它是"主动球动量的2倍(2m1v1)"即可。除此之外,①、②两式的分母均相同,无所谓记忆的困难。

二、实验记忆法

物理实验能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符合认知规律的表象;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得到科学方法训练。例如:做一个覆杯实验,大气压存在的事实让学生久久不能忘怀;用弹簧测力计拉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毛刷,摩擦力的方向栩栩如生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实验多种感觉器官将知识信息传入神经中枢进行思维加工,同时输出反馈信息、控制观察和操作器官,让学生获取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信息,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和增强记忆的目的。实践证明:从实验中得到的知识比死记硬背学到的知识效果好得多,记忆准确、牢固。

三、归纳、总结记忆法

物理现象的千变万化是有其规律的,只有找到事物之间的变化规律,抓住事物变化的本质,就可以理解其事物变化的原因。而物理记忆以理解是记忆的基础,以对知识的系统化为捷径,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寻找物理变化规律加以归纳总结,理解越透彻,记忆越牢固。例如: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可以归纳为:①电路要闭合;②是部分导体;③一定切割磁感应线。又如:光的反射定律可以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四、趣味记忆法

在教学中,强调理解记忆,并不排除机械记忆。有些内容本身没有什么需要理解的,或限于学生知识水平无法理解,只能运用机械记忆。为防止枯燥记忆,可采用编顺口溜、口诀,韵语歌谣等形式帮助记忆。在《杠杆》教学中,作力的力臂是一难点,可以编顺口溜:作力臂,并不难,找到点(支点),找到线(力的作用线),作垂线。这样易读易记,朗朗上口,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降低记忆难度,提高记忆效率。

高中物理记忆的特点

一、物理记忆以表象为载体

表象是人们过去已经感知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人们在活动时,痕迹的再现或恢复就成为表象。如,我们要理解G=mg这个公式,就可以借苹果落地的图像痕迹为载体加以理解:苹果有质量,在地球上有重力,苹果才始终落地。

二、物理记忆以理解为基础

由于物理知识抽象、简洁,单从字面上记忆是无效的。实践证明:只有理解了物理知识,才能有效记忆。不理解的知识是不可能长期储存在记忆库中的。如有的学生把v=s/t误写成v=t/s,只要我们对照速度的定义便知道哪一个公式有误。

三、物理记忆以对知识的系统化为捷径

物理记忆应该突出重点,关键点;应该记住具体知识的前提下,把分散的物理知识系统化,形成合理的物理知识结构。结构化的物理知识具有简化信息,增强知识的操作性和产生新的命题的功能。这种对物理知识的加工和组织,是对记忆的简化和升华。

高考必中网小编推荐你继续浏览:高中政治学习方法指导经验总结给新一届高三家长心得经验谈2015年高考经验:高三考生应该警惕问题2015年高考经验:如何提高思考力和执行力2015年高考经验:应该如何有效利用高中最后的寒假2015年高考经验:高三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