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学介绍>高校名单

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学校有哪些

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学校名单有:成都理工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疆大学、长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北石油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地质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等。具体看以下表格。

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学校有哪些

注:国家级特色专业是中国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具体而言,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学校名单

序号学校名称专业名称备注说明入选批次
1成都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天然气第一批
2西北大学石油天然气第一批
3吉林大学地质学第一批
4东华理工大学
第二批
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第二批
6新疆大学
第二批
7长江大学
第二批
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第二批
9东北石油大学
第二批
10桂林理工大学
第二批
11河北工程大学
第二批
12河北地质大学
第二批
13西南石油大学
第三批
14合肥工业大学
第三批
15福州大学
第三批
16长安大学
第三批
17青海大学
第三批
18西安石油大学
第四批
1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新能源第七批

成都理工大学介绍

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成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由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于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原名成都地质勘探学院,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同时抽调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部分干部教师组建。学校组建后,原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系、二系部分、三系先后成建制迁入。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2000年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2010年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重新签署共建协议。

截至2021年5月,学校占地2887亩;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设有研究生院和20个教学学院、2个研究院。有教职工3454人,全日制在校生36267人,其中本科生30392人,博、硕研究生5601人。

西北大学介绍

西北大学,简称“西大”,坐落于陕西省会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长安联盟创始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由清朝光绪帝御笔朱批设立。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据2020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太白、桃园、长安三个校区总占地2360余亩,设有24个院系、89个本科专业;拥有24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专职院士5人;全日制在校生2.5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万余人,研究生9000余人,留学生1000余人。

吉林大学介绍

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简称“吉大”,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亚太国际教育协会、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吉林大学始建于1946年,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60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大学。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2004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转隶并入。截至2019年6月,学校6个校区7个校园占地61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下设46个学院;教师6624人,在校全日制学生72376人;本科专业13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