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资讯>高考分数线

2022年东北财经大学在贵州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7~2021年分数线)

2022年东北财经大学在贵州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已经发布:东北财经大学2022年在贵州本科一批录取分数理科最低分489分,本科一批录取分数理科最低分470分,本科一批录取分数文科最低分559分,本科一批录取分数文科最低分603分。具体详见如下表格:

2022年东北财经大学在贵州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7~2021年分数线)

2022年东北财经大学在贵州录取分数线(最低分+最低位次)

1.理科:

年份学校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东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本科一批489 / 29541451
2022东北财经大学本科一批470 / 38738451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qishengzy.com/

2.文科:

年份学校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东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本科一批559 / 7663549
2022东北财经大学本科一批603 / 2106549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qishengzy.com/

东北财经大学在贵州的历年录取分数线(2017-2021)

考生们可以根据往年东北财经大学的录取分数和最低位次进行预测和指导志愿填报,看看2023年多少分可以上!!

1、2021东北财经大学在贵州录取分数线

年份科目学校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1文科东北财经大学本科一批607 / 2540556
2021理科东北财经大学本科一批536 / 13695456
2021文科东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本科一批561 / 8984556
2021理科东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本科一批487 / 32093456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qishengzy.com/

2、2020东北财经大学在贵州录取分数线

年份科目学校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0理科东北财经大学本科一批576 / 9804480
2020理科东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本科一批489 / 40620480
2020文科东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本科一批551 / 8788548
2020文科东北财经大学本科一批600 / 2270548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qishengzy.com/

3、2019东北财经大学在贵州录取分数线

年份科目学校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19文科东北财经大学本科一批610 / 1399542
2019理科东北财经大学本科一批563 / 10010470
2019文科东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本科一批543 / 9564542
2019理科东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本科一批489 / 3492147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qishengzy.com/

4、2018东北财经大学在贵州录取分数线

年份科目学校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18文科东北财经大学本科一批638 / 1517575
2018理科东北财经大学本科一批575 / 9724484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qishengzy.com/

5、2017东北财经大学在贵州录取分数线

年份科目学校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17理科东北财经大学本科一批503 / 18801456
2017文科东北财经大学本科一批619 / 1390545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qishengzy.com/

东北财经大学简介

东北财经大学,简称东北财大、东财,位于海滨城市大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育部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经济学、管理学为优势特色,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发展的财经大学;入选国家“2011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共享财务专委员会成员单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全国财经一流学科建设联盟创始成员,中英合作办学机构联盟牵头单位,美国CFA协会大学项目合作伙伴,澳洲注册会计师公会认证高校。东北财经大学始建于1952年,原名为东北财经学院;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与沈阳师范学院、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辽宁大学;1959年,原东北财经学院的主体,即计统系与财政系,以及部门经济专业的一部分教师从辽宁大学迁出,与辽宁商学院合并,成立辽宁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截至2020年4月,学校占地650204.9平方米;开设41个本科专业;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6个;全职教职工1778人;全日制在校生1.6余万人,其中本科生9631人、研究生5946人。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