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地理

重庆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秘密★启用前

2015年重庆一中高2017高一下期期末考试

地 理 2015.7

地理试题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候鸟的季节性迁徙 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河流的季节性封冻 D.树木年轮宽窄不等

图一是“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昼,回答2~3题。

2.关于图中各点的自转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

A.角速度:①=②=③=④

B.角速度:①=④>②=③

C.线速度:①=②=③=④

D.线速度:①>②>③>④

3.图示时刻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4.(原创)重庆2015年6月高考期间以阴雨天气为主,

此时段重庆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出现梅雨天气,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准静止锋 C.台风 D.冷锋

图二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序号所代表的环节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⑥⑦

6.关于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能影响地表径流

B.促使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C.“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水”是指地表径流环节

D.城市化不会影响局部地区的水循环

图三示意某一水平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大气水平受力而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7~8题。

  1. 若该水平面位于北半球近地面,

P1>P2,则O点的风向为( )

A.①B.④

C.⑤D.⑥

  1. 若该水平面位于南半球高空,

P1< P2,则O点的风向为( )

A.③B.⑧

C.⑦D.②

图四是“全球洋流模式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洋流为寒流    ②b洋流为寒流 

③c处不可能有大渔场   ④d洋流为西风漂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影响欧洲西部温和多雨的洋流是( )

A.a B.b C.e D.d

图五是三座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甲位于南半球,

乙、丙均位于我国。回答11~12题。

11.图中山地所处的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 )

A.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丙、甲 D. 丙、乙、甲

12. (原创)下列关于甲乙丙山地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能位于40°S B.乙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C.丙可能位于我国华北地区 D.丙可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图六为四种地貌类型图,读图回答13~15 题。

13.图六所示地貌类型中,由风力沉积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 (原创)图六所示的地貌类型中,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较好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如果某聚落所在区域广泛分布④地貌,则制约该聚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地形 C.热量 D.水资源

图七是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箭头处所示的边界属于( )

A.陆地区域边界 B.板块消亡边界

C.海洋区域边界 D.板块生长边界

17.在此类边界处,常常形成( )

A.高大的山脉 B.岛弧

C.裂谷 D.深邃的海沟

  1. (原创)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发现广东
    等沿海省份的人口中,来自四川等中西部地区
    的外来人口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①四川等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②四川等地的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③政府安排四川等地人口外迁 ④生态移民较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下列各组城市的形成,主导区位因素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大庆、克拉玛依 B. 巴西利亚、华盛顿 C. 桂林、鞍山 D.拉萨、麦加
    图八是我国沿海某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交通 D.科技
    21.(原创)随着该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其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有( )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河流水质下降 ③海洋生物物种增多
    ④城市人口增加 ⑤赤潮次数增多 ⑥城市热岛现象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②⑤
    图九为某地区地形、河流、公路、居民区分布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为了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最需要研究的地图包括( )
    1.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乙、丁

23.①②两居民区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较平坦 B. 河流交汇处 C. 自然资源较丰富 D. 人口较稠密

陕西是我国优质苹果产业基地。2014年某果业公司与当地农民签订了生产收购300吨符合欧洲人口味的“粉红女士”优质苹果的合同,出口欧洲市场,但由于当地农民生产管理中因苹果套袋、疏果、喷施高毒农药、大量施用氮肥等原因导致苹果着色、果体大小、农药残留量超标、酸度不够,致使合同只完成了30吨的出口订单。据此回答24~25题。

24.该果业公司生产收购“粉红女士”苹果主要原因是( )

①市场需求  ②饮食习惯  ③环境条件优越  ④劳动力成本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5.陕西苹果能出口到欧洲市场主要得益于( )

①欧洲市场需要陕西苹果  ②交通的发展

③保鲜技术的提高  ④苹果生产成本低、质量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图十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的大小。

26.下列工业部门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

A.家具制造厂、航天工业、水产品加工厂、啤酒厂

B. 甘蔗制糖厂、微电子工业、制鞋厂、印刷厂

C. 炼铝厂、毛绒玩具厂、玻璃厂、石油加工工业

D. 食品厂、服装厂、饮料厂、电子装配厂

重庆市渝北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图十一所示。据此完成27~28题。

27.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A. 光照条件 B. 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 土壤条件

28.该村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 B. 交通 C.政策 D. 技术

  1. 从大气环境保护角度,印度东北部工业区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应布局在城市的( )
    1. 东北和东南   B. 西北和西南 C.西北和东南  D. 东北和西南

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宁至拉萨段全长1956千米,2006年7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

30.(原创)修建青藏铁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

  1. 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2. 高寒、冻土等恶劣的自然环境
  3. 修路技术的提高
  4.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II卷 综合题 (共40分)

31. 图十二为某城市规划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计划合理新建化工厂、钢铁厂和微电园区,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14分)

(1)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合理布局的不同城市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分别为( )(2分)

A.文教区、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B.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

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文教区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

(2)甲乙丙中化工厂宜布局在 处;钢铁厂宜布局在 处,理由是 ;微电园区宜布局在 处,理由是 。(12分)

32.图十四是某区域示意图,该城市周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了乳牛业、林果业和谷物农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 ①地最适宜发展 ,③地最适宜发展 。 (4分)

(2) ②地最适宜发展 ,理由是 。 (4分)

33.图十三是两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 (原创)种植水稻可以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 )

(2分)

A. 水稻种植生产规模大 B. 水稻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低,地区适应性强

C. 水稻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 D. 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2) 图乙中①②③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和 。(6分)

(3)简述图甲所示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10分)

命题人:周小平 审题人:党丽娟

重庆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