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地理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范集中学2015年10月考高二地理试卷

分值:100分 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2分×30题=60分)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索契冬奥会于2014年2月7日20时14分(东四区区时)正式开幕,此时北京时间为2月8日0时14分。图2为“北半球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第1题。

1、“时间去哪儿了?”索契和北京两地产生时差的原因是

A.纬度差异 B.地球自转

C.大气运动 D.太阳活动

2015年9月3日,中国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阅兵据此回答2~3题。

2、盛大阅兵式举行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先快后慢 D.最快

3、阅兵式举行时,有关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4、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

A、0° B、23°26′ C、66°34′  D、90°

5、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B.对外开放程度

C.生活消费水平 D.资源丰富程度

6、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A.专业化程度高 B.商品率高 C.单位面积产量高 D.机械化水平高

7、下列经济活动不属于商业贸易环节的是

A.生产    B.收购    C.调储    D.销售

8、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通常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

C.区域有明确的界线 D.区域之间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

9、有关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人们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B、各种区域都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划分的

C、各种区域面积和形状不一定相同,但都具有明确的边界

D、同一区域内部自然环境相似,不同区域间自然环境不具有相似性

10、在一个区域的内部往往表现出

A、显著的差异性 B、明显的相似性 C、基本的不连续性 D、完全的相同性

11、在不同的区域间存在有

A、显著的差异性 B、明显的连续性 C、基本的相似性 D、相同的特色

由于区域所处位置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右图回答12~13题。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12、关于两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气候温和多雨,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B.两国均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C.乙国人少地多,农业侧重于精耕细作

D.甲国畜牧业发达,种植业以水稻、小麦为主

13、关于两国经济发展相似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所在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B.传统工业的发展都依赖于便利的海运,以“临海型”布局为主

C.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都以第三产业为主

D.农业都以种植业为主

14、区域发展先后经历了

A、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B、初期、成长、转型、再生四个阶段

C、初期、转型、成长、再生四个阶段D、初期、转型、再生、成长四个阶段

15、有关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B、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C、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D、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16、关于区域发展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日趋复杂,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 B、区域内部人地关系仍然基本协调

C、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 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

17、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铝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D、人地关系已趋于缓和

18、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丰富的煤铁资源 ②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

③丰富的水能资源 ④优美的环境条件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听天由命”反映我国古代某些人的思想,据此回答19~20题。

19、这句话反应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

20、该思想最初形成于

A、农业社会时期 B、工业社会时期 C、人类社会早期 D、后工业化时期

21、世界各国进行国际协作,共同解决酸雨蔓延的问题,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2224题。

22、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颜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3、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4、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A.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垃圾分类投放,研制不能自然分解的包装袋

C.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 D.使用无磷洗衣服

中共十八大报告论述了“生态文明”,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据此完成25题。

25、“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完成26~30题。

26、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A.地势低平 B.地势坦荡

C.沟谷发育 D.波状起伏

27、该自然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的堆积作用B.风力的侵蚀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D.地壳垂直运动

28、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无关的是

A.季风气候    B.过渡性地理位置  

C.人口增长 D.植树造林 

29、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A.平整土地,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C.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30、下列土地利用措施不利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是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B.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C.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D.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二、判断题(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1分×10题=10

31.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3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源于地面辐射。

33.工业地域都是由生产上具有联系的企业在一定区域集聚而成的。

34.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明确的界线。

35.各类区域的划分一般采用相同的指标和方法。

36.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区域内部不存在差异性。

37. 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不同的。

38.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39.科学发展观符合“谋求人地协调”的人地关系思想。

40.经济发展强调“绿色GDP”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植被覆盖率。

三、综合题(共30

41、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1)写出下列自然区的名称:

A+B: C: D:

(2)依据 和 等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分成三大自然区。C自然区与D自然区的分界线为 、阿尔金山和祁连山等山脉。

(3)B地区的主要地貌单元是 。

(4)图中①____ __(山脉)②____ __(河流)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线.例如,一月平均气温______℃等温线东段大致与其走向吻合。

(5)荒漠化最严重的是 区。(填写字母)

42、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图中A表示人的管理调控,B表
    示 系统, C表示 系统,D表示 系统。
  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 的可持续发展;
    ② 的可持续发展;
    ③ 的可持续发展。
  3. 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 ,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 。

43、阅读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黄土高原某地

材料二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黄土高原多年的研究成果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

植被覆盖率(%)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
201555—30—20
403080—50—40
6060—50—3095—89—80
8075—60—5098—89—80
≥9070100—95—90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1)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问题是 。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2)从材料二表中可得知: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的关系是 。

(3)材料二反映了植被可以 ( )

A.使地表水下渗减少B.使侵蚀增加

C.使含沙量增加D.使径流量大幅度减少

(4)黄土高原的治理可以采取的工程措施有那些?(6分)(至少答3点)


范集中学2015年10月考高二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

1~5 BABBD 6~10 CAAAB 11~15 ABCBD

16~20 CABAC 21~25 BABBC 26~30 CCDBD

31~35 AABBB 36~40 BAAAB

41、(每空1分,共11分)

(1)东部季风区 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地形 气候 昆仑山

(3)平原

(4)秦岭 淮河 0

(5)D

42、(每空1分,共9分)

(1)经济 社会 生态

(2)经济 社会 生态

(3)基础 条件 目的

43、(前3题每空1分,共4分;第4小题,每空2分,共6分)

(1)水土流失 植被破坏

(2)正相关,植被覆盖率高,径流减少率高

(3) D

(4)保塬工程、护坡工程、固沟工程(6分)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