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地理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2015-2016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教师:朱万宏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5分,共计75分)

1、读“某等值线图”,图中数值a<b<c,据此回答1~3题。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1.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温线分布图,则影响其弯曲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

A.纬度位置 B.沿岸暖流 C.地形 D.夏季风

2.若该图为等高线图,且该地区为我国东南某地区,则( )

A.①处坡度小于②处 B.②处为山脊

C.①处山坡降水较多 D.③处山坡比①处山坡马尾松长势好

3.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图,则( )

A.①处吹偏南风 B.②处易出现锋面

C.③处降水较多 D.该地区天气晴朗

读“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昏线的组合图,回答4~5题。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4.该地区( )

A.位于南半球 B.该日昼长夜短

C.图中河段无凌汛现象 D.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 )

A.巴西利亚附近的草原一片葱绿

B.青岛的海滨浴场人满为患

C.长江河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D.中国长城站出现极昼现象

下图为27°N某山地1月5个不同坡度R值随坡向变化曲线(R为起伏地形下太阳辐射与水平面太阳辐射之比)。其中坡向从正北开始,顺时针方向度量,即正北为0°,正东为90°,正南为180°,正西为270°。读图回答6~7题。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6.同一坡度,1月地表获得太阳辐射差异最小的是(  )

A.东坡和西坡   B.东坡和南坡 C.西坡和北坡   D.南坡和北坡

7.该山地南坡(最大坡度在60°以上)太阳辐射随坡度增加的变化趋势是(   )

A.一直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一直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读下面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回答8~9题。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8.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风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  )

A.赤道附近大陆东岸B.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

C.赤道附近大陆西岸D.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9.图乙所示年份的上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A.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B.冬、夏季风均偏强

C.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D.冬、夏季风均偏弱

下图为世界四大渔场附近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10~12题.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10.四渔场中成因与其他三大渔场不同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1.有关洋流性质和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寒流 南半球大洋东岸     B.寒流 北半球大洋东岸

C.暖流 南半球大洋西岸     D.暖流 北半球大洋西岸

12.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净化速度,缩小了污染范围

B.在③④⑤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降水增加

C.⑥⑦洋流交汇处对海轮航行有利

D.在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范围广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13~14题。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13.下列关于该处地质事件发生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下沉沉积—岩浆入侵—挤压褶皱—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B.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发生断裂—岩浆入侵—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C.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岩浆入侵—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D.下沉沉积—岩浆入侵—发生断裂—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14.图中①、②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的是( )

A.石英岩、大理岩    B.石英岩、石灰岩   

C.板岩、花岗岩      D.板岩、大理岩

下图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右图为某区城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15~17题.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15.欲使直径为 0 .1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为( )

  1. 0.1cm/s   B.0.5cm/s   C.0.7cm/s   D. 30cm/s

16.表中 P 、 Q 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A.侵蚀、搬运 B.搬运、堆积 C.侵蚀、堆积  D.搬运、侵蚀

17.能够反映右图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 )

A.甲   B. 乙  C.丙 D.丁

18.下列四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关系的是( )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A.① B.② C.③ D .④

19.下图为某区域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4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该船逆水航行

B.②处风平浪静

C.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

D.④地森林密布

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此回答20~21题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20.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21.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22.读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可知,自然带(   )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A.中低纬度地区垂直地带性表现明显

B.①在40ºN山区5000米以上有分布

C.②在南半球分布范围远大于北半球

D.④所属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下图左图为“我国200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状况图”,右图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回答23~24题。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23.关于左图中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人口数量增长较缓

C.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24.左图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右图中的(  )

A.Ⅰ阶段 B.Ⅱ阶段 C.Ⅲ 阶段 D.Ⅳ阶段

 读英国伦敦城市地域发展示意图和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2526题。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25.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伦敦地区城市特点的是(   )

城市占地面积扩大 城市人口增长 城市绿地增加 城市功能区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6.20世纪中后期,伦敦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较多,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

B.城区人口老龄化,死亡率升高

C.中心区居住环境恶化,城市居民向外迁移

D.经济危机导致市中心区经济的衰退    

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图完成2729题。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27.四个区域中农业地域类型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8.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        

B.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

C.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   

D.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

29.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粮食商品率高   B.乙——机械化水平低

C.丙——水利工程量大  D.丁——市场适应性强

30.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A.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

B.热带作物种植业;茶叶园艺农业;灌溉农业;立体农业

C.茶叶园艺农业;立体农业;灌溉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

D.灌溉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立体农业;茶叶园艺农业

综合题(共两大题,共计25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摩洛哥是非洲经济落后,发展缓慢的国家。如图是摩洛哥位置、地形、城市分布图。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材料二 摩洛哥的阿拉伯人身材一般都很高大,男子经常穿一种袍服,头上包着一条厚厚的头巾。袍服很宽大,既可当作大衣、外套,又可当毯子和睡衣。头巾天气炎热时可防暴晒,天气寒凉时可以御寒,起风时又可防止风沙的吹袭。女子一般穿直垂脚踝的白色裙袍,整个身体,连同脸部被层层包起,只露两只眼睛。

  1. 据图描述摩洛哥主要地形及分布特点。(3分)
  2. 据图归纳摩洛哥城市集中分布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5分)
  3. 根据材料二,从摩洛哥阿拉伯人的民俗服装,说出当地气候显著特点。(3分)

32.伊犁河谷地——西域的绿色走廊,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地方。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伊犁河谷享有粮仓之称。春季,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映着大地的嫩绿,描绘出绿的世界;夏季,成片的油菜花和向日葵花将大地装扮成花的海洋。

(1)据图分析中国境内伊犁河流域地形分布特点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

(2)在山体的垂直变化中,有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2分)   

(3)“在新疆,哈萨克人放羊,维吾尔族人卖羊,汉族人吃羊。”试分析这三个民族在该地区各自的聚居地及主要从事的行业。(6分)

2015-2016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5分,共计7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CCBCAABBACDDCDC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CBCCADABAACCBDD

二、综合题 (共计25分)

31、(1)多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高原分布在东部、南部。(每点1分,共3分)

(2)特点: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西部(西北部)沿海地区。(1分)

原因:北部、西部为地中海气候,气候温和宜人;地形绝大多数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每点2分,共4分)

(3)光照强;温差大;风沙大。(每点1分,共3分)

32、答案:(1)半封闭地形(朝西开口),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植被覆盖率高;

河流水量丰富;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北部)的冷空气使冬季较温和;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挡来自塔里木盆地(南部)的风沙入侵。(答对3点可得6分)

(2)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水分少,只适合草甸生长,从而形成“阴阳脸”。 (每点1分,共2分)

(3)哈萨克人:聚居在山地牧场,从事畜牧业;

维吾尔人:聚居在绿洲(城市或冲积扇),从事商业;

汉族人:聚居在绿洲(城市或冲积扇),从事工商业。(每点1分,共6分)

2015-2016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5分,共计7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CCBCAABBACDDCDC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CBCCADABAACCBDD

二、综合题 (共计25分)

31、(1)多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高原分布在东部、南部。(每点1分,共3分)

(2)特点: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西部(西北部)沿海地区。(1分)

原因:北部、西部为地中海气候,气候温和宜人;地形绝大多数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每点2分,共4分)

(3)光照强;温差大;风沙大。(每点1分,共3分)

32、答案:(1)半封闭地形(朝西开口),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植被覆盖率高;

河流水量丰富;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北部)的冷空气使冬季较温和;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挡来自塔里木盆地(南部)的风沙入侵。(答对3点可得6分)

(2)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水分少,只适合草甸生长,从而形成“阴阳脸”。 (每点1分,共2分)

(3)哈萨克人:聚居在山地牧场,从事畜牧业;

维吾尔人:聚居在绿洲(城市或冲积扇),从事商业;

汉族人:聚居在绿洲(城市或冲积扇),从事工商业。(每点1分,共6分)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