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文综

2017天津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7天津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2017天津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7天津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第Ι卷(选择题共44分)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最终被隋唐开始的科举制所替代。这种变化的结果是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B.小农经济取得重大突破

C.儒学开始成为选拔标准D.官僚政治替代贵族政治

2.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说到:“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

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

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之言论旨在强调

A.理学之名出现于宋代B.为学应注重经世致用

C.孔孟之道为儒学的根本D.理学造成思想界因循守旧

3、在雅典,对于将于次年任职的议事会成员、执政官等重要官吏,首先由500人议事会

审查其资格,而后再由陪审法庭审查,最后决定权在于陪审法庭。这说明雅典民主

A.体现了小国寡民的特点B.保证公民对国家官吏实施有效监督

C.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D.体现了雅典公民的自由和平等

4、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其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

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

料中人们认识的变化主要表明

A.五口通商危害减弱B.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影响加大

C.民族危机日益深重D.人们的国家主权意识逐渐增强

5.以下四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照片,按其所反映主题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017天津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①新政协会议召开②解放军横渡长江③毛泽东与蒋介石会谈④决胜台儿庄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③②①

6、从1894年中状元,到1926年在破产风波中凄然去世,张謇这三十余年可谓生活在政

治让人极其失望的年代,他说,“我知道,我们政府绝无希望,只有我自己在可能的范

围内,尽可能的心而已。”让张謇失望的这一时代的根本问题是

A.官僚资本的剥削、吞并和排挤   

B.帝国主义加紧对华资本输出

C.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阻碍   

D.广大民众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7、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自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下列关于第一届“人大”认识正确的是

①背景是“三大改造”的深入开展

②确立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③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邓小平在1984年讲话中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了,

原因之一就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这段话能够用于说明

A.“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行B.改革开放取得初步成效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D.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9.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

恢复自由贸易,这些措施的实施均有利于苏俄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加快工业化进程

C.改变所有制结构D.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

10.近现代西方的经济政策和理论经历了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混合经济的重大变革。

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经济政策的调整

A.实质是生产技术进步的表现B.实质是生产方式变化的表现

C.实质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D.逐渐合理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1.1905年5月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表示“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

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

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主要表明当时孙中山

A.萌生了节制资本思想B.完全了解西方的弊端

C.彻底认清了中国国情D.已成为了社会主义者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下面表格中: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12.(22分)中国近代的外交是屈辱的。但是,随着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外交也逐步走向自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抗战支援了苏联和美国的“先欧后亚”战略,使他们有可能集中力

量在欧洲战场先战胜希特勒。在最后打败日本法西斯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更是起了不容抹杀的巨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盟国在最后战胜法西斯及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等重大国际事务上,没有中国的参加,是难以真正解决的。

——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下编》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中国取得世界大国地位的原因,并概括中

国世界大国地位的体现。(4分)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并分析其实行的国内背景。(6分)

材料三1955年4月24日,亚非会议举行最后一次全体会议,在《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中提出了10项原则,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亚非会议是世界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里程碑。在万隆精神的鼓舞下,亚非国家汇成一股新型的政治潮流,为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奠定基础。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万隆会议中作出的外交贡献;概括万隆会

议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4分)

材料四20世纪70年代中国以加入政治性国际组织为重点,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逐步加入联合国专门组织和附属组织,并与国际奥委会、欧共体等建立合作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国参加国际经贸和科技组织的活动剧增,先后加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亚洲开发银行等组织。中国还开始参加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逐步签署了一系列裁军、军控文件和协议。

——据王逸舟《中国外交六十年》、王玲《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组织的比较研究》等整理

(4)依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有哪些新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新发展的国际国内背景。(8分)

13.(18分)近现代世界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

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启蒙思想家在牛顿革命的

启发、激励下所进行的种种思考……牛顿革命确立了充分尊重经验事实的理性化或科学

化的思维传统,这种科学思维的普及和最初效应,还是一系列领域的飞跃发展。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牛顿的科学成就和影响。(4分)

材料二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克

伦普敦是纺纱工兼织工;只有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初步地将科学与

技术结合起来。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技术

的影响。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依据材料二,分别说明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工业

革命科技发明的中心是哪些国家?(4分)

材料三大战的爆发及其结果却使美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1940—

1941年,美国政府成立了国防研究委员会、科学研究发展局,以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战前美国政府提供科研经费只占全国科研经费的19%,而战时则增加到83%。……大战爆发后,英国的科技人员通过政府派遣和自愿前往的方式流向美国……德奥意等国的科学家则因不堪忍受法西斯的种族歧视或思想禁锢而前往美国。……来到美国的科学家们出于反法西斯的正义感,都为战胜法西斯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积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

(3)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原因及影响。(7分)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曾预言:“21世纪的竞争是科

学技术的竞争。”世纪之交,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纷纷针对各自情况,将发展科学技术列入首要政策议程,以迎接并推动知识经济的到来。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4)依据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下出现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并分析其特点。(3分)

14.(16分)美国的对外政策是随着其综合国力的上升逐步变化的。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我们对待外国应遵循的最高行动准则是在扩大我们的贸易关系时,应尽可

能避免政治上的联系。……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我们则没有,或关系甚疏远。因此欧洲必定经常忙于争执,其起因实际上与我们的利害无关。……我们真正的政策是避开与外界任何部分的永久联盟。

——摘自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华盛顿提出的美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并分析他提

出这项原则的理由。(3分)

材料二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

2.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3.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

14.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

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的背景和目

的。(5分)

材料三1935—1937年,美国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

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美国又于1941年

3月通过《租借法》,授权总统可以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出售、转让、交

换、出借军事设备和其他物品。

——《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在1935—1941年间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

原因。(5分)

材料四杜鲁门主义远不止是援助希腊、土耳其的一项具体的政策声明,而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扩张美国势力的宣言。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转变的完成,它标志着美国开始由局部扩张转为全球扩张。

——《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4)指出材料四中二战后初期美国的霸权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实施的目的。(3分)

2017天津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第Ι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题4分,共计44分。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ACBDDCCBAD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本卷共3道题,12题22分,13题18分,14题16分,共56分。

12.(22分)(1)原因: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二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上升。(2分)

体现: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并成为常任理事国。(2分)

(2)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分)国内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

义革命胜利,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任务;新中国诞生。(4分)

(3)贡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引申发展为10项原则。(2分)影响:推动了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奠定基础。(2分)

(4)发展:参与国际组织的类型、深度与广度方面有了更大发展;由重视政治到越来越多地重视经济;并且承担了诸如军控等更多的责任。(4分,答出两点即可)

国内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分)国际背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潮流;联合国逐渐摆脱美苏控制。(2分)

  1. (18分)(1)成就:建立经典力学体系。(1分)

影响:发现自然世界存在客观规律,冲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思想束缚;推动了反封建的

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确立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并引发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革命。(3

分)

(2)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只是初步结合(或发明多来自工场手工业时

代积累的技术和经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2分)中心:美国、

德国。(2分)

(3)原因:美国政府对科学研究的重视与指导;世界各国大批科学家涌入美国并肩合作;反法西斯战争的推动。(3分)

影响:促使了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为美国在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奠定了基础。(4分,答出两点即可)

(4)模式:新经济。(1分)特点: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

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2分)

14.(16分)(1)原则:孤立主义。(1分)理由:他认为欧洲在政治上与美国没有共同利益,无明显的利害关系。(2分)

(2)背景: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惩罚战败

国家,以获取自身的利益和权力;美国成为一战后世界经济霸主。(3分)目的:美国企

图攫取一战后的世界霸权。(2分)

(3)变化:由严守“中立”政策到支持反法西斯国家。(2分)

原因:德国、日本等法西斯国家的扩张严重威胁英美等国的利益;德、意、日法西斯的

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反法西斯国家处于不利地位,迫切要求联合抗击,捍卫独立与自由。(3分)

(4)政策:美国提出“冷战政策”;(或答“杜鲁门主义”)(1分)目的:对抗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最终称霸世界。(2分)

2017天津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2017天津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7天津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2017天津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