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文综

天津市河西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三)文综历史试卷

河西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三)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

本试题分第Ι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Ι卷(选择题 共44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第Ι卷的表格中1—11题的位置。

2.本卷共11小题,每题4分,共计44分。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长儒指出:“唐代科举从形式上看和过去的举孝廉有继承关系,只是当门阀盛时被举为孝廉的人必定出于世族,而唐代并无此限制。”材料表明科举制

A.使君主专制得到加强B.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C.加强了思想的统一D.促进了政治的发展

天津市河西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三)文综历史试卷2.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右图

所示:

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经营更趋市场化B.减少犁耕依赖

C.生产日趋专业化D.注重精耕细作

3. 1875年,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宪法规

定总统

A.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 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C. 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D. 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1.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
    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
    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2. 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等局厂中,设立了总办、会办、提调若干

人,并且受总督、巡抚的监督和总理衙门的节制。这表明

A.洋务企业已经完成了近代转型B.洋务企业具有封建衙门性质

C.洋务企业已从封闭走向开放D.洋务企业培养了科学技术人才

6. 1969年,中共高层对国际问题达成普遍认识:“反华大战不致轻易发生,中苏矛盾大

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基于该认识,中国

A.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争取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D.加入不结盟组织共同反霸

7. 1983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出,去年国有企业首钢创利润4.1亿,交国家2.862亿元

后,在当年新增利润中拿的太多。首钢领导则认为,企业去年上交利润又递增了6%,

不应该 “只知取蛋,不想养鸡”。材料说明当时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急需

A.政企分开,建立企业承包责任制 B.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C.搞活企业,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释放活力,取消计划管理体制

  1. 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
    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
    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B.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2. 霍布斯鲍姆把1914—1991年这一时期定义为“极端的年代”,他认为经历1914—1945
    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这
    些经济上的“改革与重组”共同之处是
    A.奉行凯恩斯主义B.适当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C.发展“混合经济”D.发展新经济
  3. 关贸总协定规定:“缔约国之间通过谈判,在互惠基础上互减关税,并对减让结果进行约束,以保障缔约国的出口商品适用稳定的税率。”这有利于
  1. 进一步削弱发达国家的利益
  2. 缓解其成员国间的贸易不平等状况
  3. 维护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1. 消除关税壁垒,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11. 1872年,詹天佑随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留美期间,他深感中西方发展的差距,决

心学好西方科技,报效祖国。詹天佑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成功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

B. 设计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C. 创造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设计修建京张铁路

D. 支持保路运动和推动铁路建设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下面表格中: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

河西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三)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第Ⅱ卷的答题范围内。

2.本卷共3道题,1223分,13题19分,14题14分,共56

12. (23分)中日关系在近代历史中一直处于侵略与被侵略的状态中,循着历史的轨迹揭开这段历史,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训是我们今天的责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自身有着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没有的一些特点:(1)它自古以来是一种弱势文明,因而它善于模仿和吸收其他文明的长处,……但却又毫无感恩报答之心;(2)日本文化中没有“绝对正义感”,更多的是功利主义,一切都从自己的实际利益出发;(3)日本文化中还有一种非理性的鄙外主义心态,……日本的鄙外主义其矛头往往首指中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日本侵华的重要事件及由此给中国领土主权带来的影响。(4分)
    材料二 在1919年1月28日的辩论中,中国代表顾维钧发言。他以流利的英语慷慨陈词:“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之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其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固无讨论之余地。”他把孔子比作耶稣,山东比作耶路撒冷,阐明中国之不能放弃山东犹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以此争取西方代表的同情。
    ——熊志勇《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代表顾维钧的发言是在哪一国际会议上?简述山东问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5分)
    材料三 1936年8月7日,首相、外相、陆相、海相、藏相召开“五相会议”,制定了《国策基准》这个文件提出:外交与国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制定《国策基准》的国际背景和目的,并指出1937年日本由此发动的侵华军事行动。(8分)

材料四 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阶段的中国抗日战争,

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起的作用要远远超过英法等国家。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外相松冈力主先北进而后南进,但多数人反对,理由是日本的大部分兵力正用于中国,北进实际上办不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侵略者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于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

——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上卷

  1. 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军民在19399月到194112月的反法西斯战争中
    做出的贡献。(4分)
    材料五 根据军事法庭宪章,法庭有权审理三种犯罪:破坏和平罪、普通战争犯罪及违反人道罪。犯有这三种罪行的战犯通常分别被称为甲级战犯、乙级战犯和丙级战犯。……此次审判就是“东京审判”,中国派出法学界权威、立法院立法委员梅汝璈出任法官。
    ——熊志勇《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2. 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审判”是指哪一法庭?说明审判的法律依据是哪一国际公约?(2分)

13.(19分)中共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杀伐,无割大陵,……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

——《管子杂篇·七臣七主》

(注:管仲的“春禁”,就是春天不杀伐,不开挖大丘陵,不砍大树,不开凿大山,不放大火,不杀大臣,不征收谷赋。)

(1)概括材料一中管仲的观点。(2分)

材料二 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2)英国在工业化时期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据材料二分析其出现的原因。(3分)

材料三 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MTCO2

英国德国法国美国
1850年122.715.219.619.8
1870年228.776.750.698.7
1890年353.3208.497.9402.1
1900年420.1327.0129.4663.3

注:MTCO2指百万吨二氧化碳。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该趋势说明了什么。(5分)

材料四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写成《寂静的春天》一书,将滥用DDT等长效有机杀虫剂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揭示于美国公众面前……1970年4月,由美国一些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名流发起的一场声势空前的“地球日”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保运动……80年代,西方国家基本上控制了污染,普遍较好地解决了国内的环境问题。……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主张成为人们的共识。

——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加快环境保护进程的因素及对我国的启示。(9分)

14. (14分)近代民族观念与古代民族观念有很大的区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明)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三《正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对“亡国”与“亡天下”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以及“亡国”与“亡天下”之辨的积极意义。(4分)

材料二 西欧历史上缺乏君主专制主义的强劲传统,因为有罗马教廷、神圣罗马帝国、各封建君主国以及无数各自为政的封建领地的存在……王权的孱弱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因为它不仅意味着民族的苦难,而且还将阻碍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人文主义者但丁从人的尘世幸福这一人文主义理想出发,首次明确的提出了国家必须统一、王权必须强大这个时代命题。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但丁为什么首次明确提出国家统一的时代命题?(6分)
    材料三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
  2. 根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的目的。(4分)


河西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三)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参考答案

第Ι卷(选择题 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题4分,共计44分。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BDCCBCBAAD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本卷共3道题,12题23分,13题19分,14题14分,共56分。

12.(1)事件: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分)影响: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中国被迫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3分)

(2)巴黎和会。(1分)过程:英法美控制的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引发中国的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的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并最终在中国人民的压力和美英的调解下,日本归还山东主权给中国,但是保留一部分特权。(4分)

(3)国际背景:1929—1933年,爆发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德、日等国分别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3分)英法等国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对法西斯的侵略实行纵容的绥靖政策,美国中立的实质也是纵容侵略。(1分)

目的:称霸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分)军事行动:日本发动“七七事变”,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平津相继失守。(2分)

(4)贡献: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拖住日军主力;使苏联避免两线作战,避免英美荷等国家在太平洋战争中过重的损失。(4分)

(5)法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分)法律依据:《非战公约》。(1分)

13.(1)观点:保护环境,注重民生和仁政。(2分)

(2)原因: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等。(3分)

(3)趋势:总体呈增长趋势,美、德两国的增长速度超过英法。(2分)

说明: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3分)

4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经济全球化加速,世界

系加强;全球性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突出;西方各国政府主导力量的加强;90代以来“新经济”的出现;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民间环保运动的推动;(答出三点即可,6分

启示: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相应法律法规,依法治理污染;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国际间合作,相互借鉴经验等。(答出三点即可,3分)

  1. (1)差别:“亡国”是指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指整个民族的沦亡。(2分)积极意义:否定王朝认同、强调文化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利于传承华夏文明;为中国近代反专制思想提供了有力的武器。(2分)

(2)原因:中世纪的意大利、德意志等欧洲国家普遍存在分裂割据、罗马教权强大等问题,给人民带来苦难的同时,也阻碍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2分)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分)资产阶级追求现世的幸福,具有人文主义思想。(2分)

(3)目的: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4分)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