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语文

09年辽宁高考语文试题(辽宁卷)

word格式版本下载地址:09年辽宁高考语文试题(点击下载)

文档格式版本:如下

2009年辽宁高考语文试题

第一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还被用来说明文学的发展等,因此准确理解它们的意义十分重要。

文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错或者色彩错杂,由此引申出华丽、有文采的意思。而质字,凡事物未经雕饰便叫做质犹如器物的毛坯、绘画的底子,因此含有质朴、朴素的毒思.这一对词语最初不是用于评论文学,而是用来采评论人物的。《论语,雍也》记载,孔子曾说过质胜主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这段话中的文、质,人们一般解释为:质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则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文、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扑,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日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

以文、质二宇论文学、论社会政治生活,与用它们来论人物有着密切关系.《韩非于。难言》论述向国君进谏之难: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这句话可能就是本诸《论语》,其中繁于文采即文;以质信言即质,分别指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再后来,东汉班彪说《史记》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很可能也是从《论语》的话而来.质而不俚是说文

风质朴而不至于俚俗鄙野。文质相称是说文饰润色恰到好赴,无过与不及之弊。魏晋以后文论中用文、质二字,多敷情况下也都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而言;只有少数场合可理解为近似于今日所谓的形式和内容。

总乏,古代文论中经常出现的文、质这对词语,大致上具有一以贯之的含义。古代批评家要求文学作品能移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当他们不满于文坛风气过于靡丽时,便强调质的方面:而当文风过于质朴时,又有人出来强调文的方面。文、质这对概念,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审差要求和他们对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

(摘编自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

1、下列有关文和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和质这一对概念在评论作家作品、概括时代文学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

B在中国古代,文是华丽有文采之意,质含有质朴、朴素之意,这两个字从一开始就是用来评论人物的。

C人们一般认为,文质彬彬就是形式和内容互相协调,其中质是指内在的道德,文是指外在的表现。

D.孔子认为,文有文华之意,质是质朴之意,文质柞彬,然后君子就是文华与质朴相配得当才能成为君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文和质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野和史也没有本末内外的关系。

B韩非子说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其中以质信言是指以质朴的语言进谏,鄙则与孔子话中的野意思相同。

C班彪说《史记》文质相称,这可能是借用了《论语》的意思,从文学角度对《史记》外部风貌作出了高度评价.

D魏晋以后文论中文、质二字的古义也大都沿用了孔子的意思,只有少数场合可以大体理解为形式和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难言》指出,如果分别采用文或质不同的风格,就无法达到向国君进谏的目的。这是文、质涉及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例子。

B文和质这一对概念的含义,不但在古代文论中大致上是一以贯之的,它跟最初评论人物时的意义也是一脉相承的。

C从古代文论来看,如果人们在文学创作中兼用华美和质朴的语言-那就会使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文质彬摧的动人风貌.

D当古代批评家不满于文坛风气,要求加强文或质的时候,就意味着当时文坛可能已经过于质朴或过于蘼丽了。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