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语文

重庆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试题总分:150分

3、试卷页数:共 10 页

第Ⅰ卷

  1. (本大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字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夹(jiā)袄 彳亍(chìchù) 肆业 衣衫褴褛
    B、山阿(ē) 谄(xiàn)媚 嘻笑 殒身不恤
    C、横亘(gèn) 镣(liào)铐 砥砺 敷衍塞责
    D、消弭(mí) 蜕(tuì)变 落寞 义愤填赝
  2.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某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出入教室,他对此在校刊上发表了一篇短小精悍的评论。
    B、11月28日,嘉言懿行的马善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的称号,成为重庆的骄傲。
    C、无论是条件优越的城市,还是相对艰苦的山区,到哪里他都能安之若素。
    D、只要不挑战法律、道德底线,整不整容是个人自由,无可厚非,别人无权说三道四。对重庆“花样奶奶”们整形整容,我们应当理解宽容,而不是妖魔化。
  3. 下列几个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交谈中,许多人常常会因为话说得难听,落人口实,从本来有理的一方变成理亏的一方,

②如果话说得不中听,

③也会由“受害方”转为“施害方”,引起舆论的谴责。

④所以说,即便是有理,

⑤最终受到公众的指责。

⑥“话说得难听,有理也自减三成。”

  1. ①②③④⑥⑤ B、①⑥②④③⑤ C、⑥①⑤④②③ D、⑥①②⑤④③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纪实的叙事手法成功塑造了胸怀伟大、内心丰富、视野开阔的领导形象,受到观众好评如潮。

B、中国邮政定于2014年11月10日发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非正式会议》纪念邮票一枚。

C、年关将近,我市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处罚力度,为的是避免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D、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关于思考、关于创造的水平。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辉耀世界,流传千古。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寻其根而溯其源,这个根源就在先秦。

  “先秦”这一概念由来有自,非比寻常。考“先秦”之称,始见于《汉书·景十三王传》。汉景帝共十四个儿子,除王皇后所生武帝刘彻外,其余十三子皆封王,故《汉书》为之合传。其中河间献王刘德乃栗姬所生,此子甚为杰出,史称其“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优秀成分之一的“实事求是”,其最早出处即见于此。传载:“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说到这里,先得明白,中国古代文化在秦统一后遭遇两次浩劫。先是秦皇焚书,事在秦始皇三十四年(统一后8年,公元前231年),接着是秦汉之际项羽火烧咸阳。秦皇焚书主要针对的是各国史书及“《诗》、《书》、百家语”等,至于本国史书《秦记》则除外,还允许博士官因其“所职”有所存留,并且明令不烧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及至项羽火烧咸阳,大火三日不绝,那才真是烧得一干二净。经此两大浩劫,古籍散亡磨灭殆尽。汉兴,乃重视文化建设,诏令天下,广开献书之路。“修学好古”的献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古文先秦旧书”的。值得注意的是,唐代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时,特别为“先秦”下注,可见他认为唐人对“先秦”之称不甚了了,故需加以注释。颜注:“‘先秦’,犹言‘秦先’,谓未焚书之前。”这就说明,“先秦”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而且具有文化的内涵。按其所注,“先秦”乃指秦代以前,而又特指尚未焚书以前。有无上限呢?他没有讲。其实,“先秦”本有广、狭二义。

  广义的“先秦”,指秦以前的各个时代,直至远古。华夏文明上下5000多年,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3000多年。周朝800年,夏、商更渺茫。孔子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其后代)不足征(为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其后代)不足征也。文(典籍)献(熟知史实的贤人)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也。”(《论语·八佾》)这说明,那个时代留传下来的文字资料不多。

  至于狭义的“先秦”,则专指秦代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总约500余年;而又主要指战国时期,尤其是秦以前300年。留传至今的先秦古籍,大都产生于这一时期。所以从文化学术的意义上说到“先秦”,便主要指春秋战国特别是战国时期。

  春秋之末,礼崩乐坏,王纲解纽。诸侯争战不休,天下大乱。及至战国之时,七雄并立,各国奋发图强,争为霸主,竞相走上改革之路。变法之风,吹遍天下。旧制度走向崩溃,新制度逐渐产生。领主经济转化为地主经济,封君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时代,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在新、旧体制交替的混乱状态中,人们的思想、道德失去了维系,相对地获得了自由的空间。“诸侯异政,百家异说”(《荀子·解蔽》),天下失道,处士横议。诸子百家纷纷登场,各自代表不同的政治利益,放言争辩。他们大都敢想敢讲,无所忌惮,形成了空前活跃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春秋战国时期不但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产生了灿若繁星的大批“巨人”,而且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和学术领域里的“百花齐放”在历史上闪耀着特异的光辉。

  思想的解放促使创新精神勃发,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结出了文明的硕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壮观景象。不仅哲学和经济学、政治学、史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语言学等社会科学成就辉煌,艺术也相应地有了划时代的进步,而且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以及农学、医学等自然科学也大放异彩。虽然这些学科门类当时大都没有完全独立,未能自成体系;各类著述或者残缺不全,甚或早已失传,但凭现在所能见到的资料,参以《汉书·艺文志》的著录,以及历年来出土文物的实证,也可大体推见当时文化之灿烂。

  特别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墨子创立的墨家,集法家之大成的韩非子以及兵家、农家、杂家、纵横家等各个思想流派,在先秦时期畅言高论,“各引一端,崇其所善”(《汉书·艺文志》),争辩切磋,相反相成,蔚为文化大观,创造了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精神财富。虽然由于后世统治者的推崇,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占有主导地位,但多向多元发展仍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核心的内容亦可谓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乃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这些文化基因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生成,并且融进了民族的精神命脉,在代代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先秦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个特出的高峰。其后两汉之经学,隋、唐之佛学,宋、明之理学以及清代之考证学,都在承前启后地不断更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它的根就在“文化昂进”的先秦时期。

《灿烂的先秦之文化寻根说先秦》熊宪光

5、下列对“先秦”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先秦”之称,始见于《汉书·景十三王传》,其中记载:“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

B、因为颜师古认为“先秦”不仅是个历史概念,而且具有文化内涵,所以,他在为《汉书》作注的时候,特别为“先秦”作注“‘先秦’,犹言‘秦先’,谓未焚书之前”。

C、“先秦”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个概念,文化学术的意义上说到“先秦”,主要指狭义的“先秦”。

D、“先秦”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个特出的高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之所在。

6、下列有关“先秦”时期的文化现象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文化在秦统一以后遭遇了两次浩劫。秦皇焚书,烧尽所有国家的史书及《诗》、《书》、百家语等,但保留了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至项羽火烧咸阳宫,才真正烧得一干二净。

B、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十分混乱,人们的思想、道德失去维系,相对的获得了自由的空间,这才有了灿烂的文化。

C、先秦时期,思想学术领域硕果累累,不仅社会科学成就辉煌,艺术也有划时代的进步,自然科学也大放异彩。

D、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所蕴含的中国思想文化多向多元发展的特征,即使是遭遇了后世儒家思想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局面,仍然传承发展下来,成为中国文化之根。

  1. 联系本文并结合你所学的知识或了解到的社会现实,谈谈一个时代若要创造辉煌的文 化必须具备哪些条件。(5分)
  1.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①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密州,有盗窃发,安抚司遣三班使臣领悍卒来捕,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诬民,入其家争斗杀人,且畏罪惊溃,将为乱。民奔诉轼,轼投其书不视,曰:“必不至此。”散卒闻之,少安,徐使人招出戮之。

元祐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②,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漕河失利,取给江潮,舟行市中,潮又多淤,三年一淘,为民大患,六井亦几于废。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吴人种菱,春辄芟除,不遣寸草。且募人种菱湖中,葑不复生。收其利以备修湖,取救荒余钱万缗、粮万石,及请得百僧度牒以募役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磔裂诡异:磔裂,这里指文风不正 ;诡异,这里指文章内容怪癖 。②葑:这里指茭白,草本植物,可食用。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难道

B、昔吾有见,口未能言 看见

C、徐使人招出戮之 慢慢地

D、活者甚众 救活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德于民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收其利以备修湖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为当轴者所恨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10、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博学多才,参加礼部考试曾以一篇文章打动欧阳修,欧阳修本想提拔他为第一名的,但怕此文是自己的门客曾巩的,就只给了个第二名。

B、苏轼在密州任职时不相信官府兵卒借捕盗之名横行杀人,还把百姓的诉状扔在地上说:“一定不至于这样。”慢慢杀了告状的百姓。

C、苏轼调任杭州恰逢大旱,他想尽办法救杭州百姓于饥荒和瘟疫之中,救活了很多人,是个心怀百姓的好官。

D、苏轼在白居易的基础上疏浚西湖,不仅解决了宋兴以后困扰百姓的饮水、航运等民生问题,还美化了西湖,体现了他在水利工程方面的才华。

第II卷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1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4分)

②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3分)

(2)用分隔号(/)给下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3分)

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归隐

汪元亨

山翁醉似泥,村酒甜如蜜。追思莼与鲈,拨置名与利。鸡鹜乱争食,鹬蚌任相持。风雪双蓬鬓,乾坤一布衣。驱驰,尘事多兴废;依栖,山林少是非。

(1)这首元曲运用了哪些典型的修辞手法?请指出来并做简要的分析。(4分)

(2)作者借这首元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诗经》)

(3) ,固前圣之所厚。(《离骚》)

(4) ,耳著明月珰。(《孔雀东南飞》)

(5)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兰亭集序》)

(6)纵一苇之所如, 。(《赤壁赋》)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

流浪的河流

吴梦川

  (1)河流在大地上流浪,人从河流那儿学会了流浪;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

  (2)八年前,当我由蜀地入秦塞,落户古城流中①时,曾固执地把自己称为异乡人。我在一个叫芦家沟的地方,和一条唤做冷水的河流度过了两年相依相亲的幸福时光。

  (3)冷水河很瘦,瘦得只有细细一脉,不堪一握。河上没有浪花和漩涡,没有惊涛拍岸,没有虹桥卧波,也无扁舟自横,它那么安祥,从不弄出一点声响来;它更像一道无名的野水,有点荒凉,但却是清澈的、快乐的、自由的,并由此显出清秀和灵气来。

  (4)每当黄昏来临时,我便独自一人越过校园的红砖墙,绕过一块块碧绿的菜畦,走向冷水河:红艳欲滴的夕阳正缓缓坠下,鸳鸯翩翩飞过平野田畴,薄薄的雾霭浮起来,罩住烟树远村,然后是淡淡的一弯弦月升起来,在湛蓝的苍穹撒下清凉的光辉……

  (5)这异乡的美景使我着迷,也在我的心上扯出了淡淡的乡愁。我想起了青绿的巴山蜀水,想起了嘉陵江汹涌澎湃的涛声。我在沙滩上久久地徘徊,这条异乡的河便用凄清的沉默包容了一个异乡人的孤独和忧伤。

  (6)我不知道冷水河的源头在哪里,我只听说它发源于溶洞,是地下水,冷冰冰,所以叫做冷水河。我也不知道它流向何方,我只是凭着主观臆想,认定它先经芦家沟流入汉江,然后汇入长江,最后经东海融入太平洋。这是理论的路线,也是现实的途径,嘉陵江走的也是这条路径,它们在长江融为了一体,它们殊途同归。

  (7)这一结论却让我感到羞惭,异乡人的称谓立即变得矫情可笑。河流是一个整体,它拒绝人类用条块划割的方式把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它蔑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那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强加给它的。

  (8)事实上,水才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段,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间才能完成它的生命运程,海洋也仅仅只是一种生命形态。

  (9)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

  (10)这是生存的智慧,是流浪的目的,也是河流的精神内核。

  (11)真的,在大地上,我再也没有见过像河流这样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如此紧密和谐统一起来的强大的存在了!

  (12)我想,人类对于流浪的诱惑多半是源于远方的诱惑,他们看到河流流向不可知的远方,远方就成了希望和桃花源的象征,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流浪,走向远方。

  (13)河流启动了人类的流浪意识,遗憾的是他们只学会了流浪形式而非实质,他们便只能无谓地颠沛流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疲惫而艰辛,却找不到生活的目的和方向;于是一代代人重复祖先的模样叩问苍天,问他们从哪儿来向哪儿去,可上苍能解决什么问题?何不去问问河流,河流会用感性的流动方式告诉人类:强大的生命源自强大的精神内力,内心的虚弱贫瘠必然会导致生命的衰竭。

  (14)人类常常太看重物质的力量,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谁也不能否定物质的力量;而无形无踪的精神总是无法给急功近利的人带来直观的好处,它只会潜藏在平凡的身躯和褴褛的衣衫里。

  (15)我感谢河流,感谢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那些流动的水。因为日夜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的水,它们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

  (16)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故乡。

   ①流中:地名。

14、“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故乡”中的“那里”指的是哪里?(2分)

15、 阅读2~14自然段,然后梳理这部分内容的行文思路。(6分)

16、 3、4自然段细致地描写冷水河的美景,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17、 作者认为人类应该从河流的流浪中学习到哪些智慧?(6分)

18、“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其实,自古以来,有识之士从水那里获得了许多智慧,除本文提到的以外,你还能从水那里获得哪些智慧?(6分)

六、(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9、对对联:根据给出的一联,补写出另一联。(每小题2分,共4分)

(1)、上联: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望舒彷徨雨巷欲逢愁怨姑娘

(2)、上联:月色映荷塘诗情一片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两句话,将这段文字补充完整。(4分)

中国古典诗词,如历史夜空中的点点繁星,文化长河中的粒粒珍珠,闪耀出诗人思想精神的光芒,流转出诗人人性人情的华彩,无声而有力地抓住了每一位读者的心灵:陶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隐逸者的风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典的诗作,滋养着读者的内心,给予人们享受与思考。

2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4分)

9131020分,首列西部货物快运列车载着服装、鞋帽等16吨日用品驶离兰州东车站,向着天水车站一路飞奔而去。这是兰州铁路局继成功开行敦煌号高品质旅游列车后,顺应国家加快西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又一具体实践。

七、写作(本大题60分)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因为不安,所以青春;因为茫然,所以青春;因为彷徨,所以青春;因为孤独,所以青春;因为忐忑,所以青春。”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

每个人都要经历青春,也一定会留下很多思考,请以“青春的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


2014-2015学年(上)重庆市主城区六校联考高2017级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答案:

1、C 2、A 3、C 4、B

5、B 颠倒因果 原文是因为颜师古这样作注,后人才得出“‘先秦’不 仅是个历史概念,而且具有文化内涵”的结论的。

6、 A 有两处错误:A的内容不是“先秦”的;“烧尽所有国家的史书······” 有误,本国的没烧。

7、(5分,答对一点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4分,举例1分,1例即可)

①有一批杰出的人才(这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②宽松包容的政治环境(人们敢想敢讲,无所顾忌)【注意:不能答战乱连年、动荡不安的时代】

③自由解放的思想意识(思想、道德相对地获得了自由)

④时代的需要/求贤若渴、尊重人才的时代(各国奋发图强,竞相改革)

实例: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B

D

B

(1)(每个分句1分)

①苏轼怕不被他们所容忍,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4分)

② 苏轼到达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3分)

(2)断句:(3分)

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翻译:龙门山,在黄河以东的地界。禹治洪水来到这里,把山从中凿断,成为一扇门的形状,大约有一里光景。河水从中间汹涌地流下,两岸连车马都不能通行。每年暮春三月,就有无数黄颜色的鲤鱼,从江海和河川争先恐后游到龙门来。一年当中,能够跳上龙门的,不过七十二尾。刚刚跳上龙门,就有云和雨伴随,天火又从后面去烧它的尾巴。尾巴一烧掉,它就真个变成龙了。(农历一季的第一个月称为“孟”,第二个月称为“仲”,第三个月称“季”)

12、(1)(4分,答对一种2分,答对其中两种即4分)

比喻:把山翁的醉态比作烂泥,把村酒比作蜂蜜,形象地写出了开怀畅饮的山翁洒脱自在的生活;“鸡鹜乱争食,鹬蚌任相持”,用“鸡鹜争食”“鹬蚌相持”作比,生动形象地写出尘世间的名利是非之争。

对偶:对仗工整,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对比:“追思莼与鲈,拨置名与利”,“驱驰,尘事多兴废;依栖,山林少是非”将尘世追名逐利的奔走与作者归隐山林的自在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厌弃,对归隐生活的喜爱。

用典:“山翁醉似泥”典出李白《襄阳歌》“笑煞山翁醉似泥”,山翁泛指隐居的人;“追思莼与鲈”典出张翰见秋风起而思家乡的莼菜、鲈鱼,于是挂冠归田,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归隐思想。

(2)(3分)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纷争的世俗的厌恶(1分)和对隐逸生活的喜爱(2分)。

13、(6分)

(1)焉用亡郑以陪邻

(2)雨雪霏霏

(3)伏清白以死直兮

(4)腰若流纨素

(5)亦足以畅叙幽情

(6)凌万顷之茫然

14、(2分)“那里”是指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

15、(6分,每点2分)

(1)对冷水河的描写,

(2)引发对河流流浪和归宿的思考。

(3)比较河流的流浪和人类的流浪。

16、(3分)

结构上:引出后文的感悟(为后文的感悟做铺垫)。(1分)

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冷水河美景的喜爱和对河流的倾慕,(1分)引发了作者探寻河流的归宿和对河流流浪的思考。(1分)

17、(6分,每点2分)

(1)河流的流浪是一种成长。/将流浪作为一种成长。/河流的流浪是一种奔向成熟的生命过程。

(2)河流在流浪的过程中呈现出对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的智慧思考。/在流浪的过程中思考如何使弱小的个体生命变成强大的整体。

(3)河流用感性的流动方式告诉人类:强大的生命源自强大的精神内力。/要想使生命强大必须要有强大的精神内力。

18、(6分,答对一点给3分,答对两点给6分,答本文理解的思想不得分)水滴石穿,学习水的韧性与坚持;水遇阻改道,学习水的灵活变通;“上善为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学习水的奉献与淡泊……

19、(4分,每小题2分,所给答案仅供参考,学生答案符合本题要求即可)

(1)上联:志摩流连康桥作别西天云彩

(2)下联:蓝天衬白云画意无穷

20、(4分,每句2分)

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忠贞者的执着;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有志者的豪迈;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慈悲者的情怀。

21、(4分)首列西部货运快列由兰州开往天水。

22、作文(60分)

审题立意上要注意,本题不是写青春,落笔要在青春的“痛”上。青春的痛可能是这个时期的不安、恐惧、彷徨、迷茫、孤独、忐忑、挫败、忧伤······命题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对青春期遇到的痛的关注和思考,是对心灵的关照。可以写个体的痛,也可以写群体的痛。能记录描述具体的痛,便是扣题入格的作文,能对这痛进行分析、思考或感悟,就更高一层了。

文言翻译

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能答应我这样做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 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当时文章晦涩怪异的弊习很重,主考官欧阳修想加以改正,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想定他为进士第一名,但怀疑是自己的门客曾巩写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殿试中乙科。后来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了。”听到的人开始哗然不服,时间久了就信服此语。

改任密州知州,有强盗作案,安抚司派三班武官带领骄悍的兵卒来捕捉,兵卒凶暴横行,至于诬陷百姓藏有宫禁之物,进入人家争斗杀人,而后又畏罪逃散,将要作乱。百姓奔走告诉苏轼,苏轼把控诉书扔在地上不看,说:“一定不至于这样。”逃散的兵卒听说了这件事,稍为安心,苏轼慢慢地派人招引他们出来杀掉。

元祐四年,因积累了一些议论政事的话,被当权的人所恨。苏轼怕不被他们所容忍,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杭州原来近海,当地泉水咸苦,居民稀少。唐代刺史李泌首先引西湖水造了六口井,百姓用水充足。白居易又疏通西湖水流入运河,从运河流入田亩,灌溉田地达一千顷,百姓因此殷实富裕。湖水中有很多茭白根,从唐朝到吴越钱氏,每年都疏浚治理,宋朝立国后,停止了,茭白根积为田,剩下水面没有多少了。运河的便利丧失了,靠江中的潮水供水,船在市中行驶,潮水又多淤泥,三年淘挖一次,成为百姓的大灾难,六口井也几乎荒废了。苏轼看到茅山一条河专门接受江中潮重庆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不留寸草。苏轼还募人在湖中种菱,使茭白根不再生长。收取的钱准备用来修湖时使用,取来救荒剩余的钱一万缗、粮一万石,和请求得到的剃度僧人文牒一百份来招募工役。堤筑成后,又种了木芙蓉、杨柳在堤上,看上去就像图画一样,杭州人称之为“苏公堤”。苏轼二十年中两次到杭州,对百姓有功德,家家有他画像,人们饮食时一定向他祝福。又造了生祠来报答他。

建中靖国元年,在常州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