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语文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2018下期高2017级高一半期考试

语 文

出题人:陈红梅 审题人:杨娟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78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大大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国家价值追求、社会理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还包括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文化软实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实力实现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表现形式。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它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就是重视提升硬实力而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重视提升硬实力是对的,文化软实力也一定要以硬实力为基础。事实上,硬实力的提升会极大地推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正确的态度是,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寓软实力于硬实力之中,既见物又见精神。

(摘编自舒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其中文化是最核心的要素。

B.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既可抵御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又可提升国家的影响力。

C.提升国家软实力其实就是要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来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

D.硬实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只要打好硬实力基础,就能有效提升软实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分别从概念、作用、产生以及与硬实力的关系四个方面来阐述文化软实力。

B.文章深入论述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突出了软实力的价值。

C.论述文化软实力在国内、国际的作用时,作者对其在国内所产生的作用论述较细。

D.文章既从理论上阐释文化软实力,也针对现实中的错误认识指出如何提升软实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一个国家只知提升硬实力,从不重视软实力,那么它将很难有强大的凝聚力。

B.如果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不能被认同和接受,就很难产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C.一个国家即便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也会渐渐丧失其优势。

D.如果大量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使本国文化具有多国文化要素,就会得到国际认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义 工

小城东南的十字路口新开办了一家“国学”馆,据说是由本市一所大学的教授来加持。国学馆的名号叫做“鸿德”,“鸿德”两字是行书,如云卷云舒;“国学馆”三字是隶书,肃穆厚重。门面还特别加了楹柱,上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国学”可是个热词,自然而然吸引了不少人。当然,基本都是一些成功人士。县里的某些领导,本地的房地产大亨,开厂子、开公司的老板等等。他们让自己的子孙辈去国学馆,一则是为了多读些书:一定要赢在起跑线上嘛;二则是为了自己的门面:成功人士,怎么能在新事物上落伍呢!每到读书的时候,他们基本就是开着豪车把孩子送过来,然后去健身,或者凑在一块侃侃生意经,甚至回家睡个回笼觉。

凤影也把女儿送到国学馆了。姐妹们有的就对她表示不解:“凤影啊,这国学离咱们十万八千里呢!咱们该干啥?逛商场,练瑜伽,做美容。现在啥也不缺了,就得抓住青春的小尾巴,嗯?”姐们儿说完,还煞有介事地摸了摸凤影的脸蛋,自己拿个姿势转了一圈。大家就笑,凤影也微笑着,说一句:“我喜欢呢!”

凤影送女儿去国学馆,除了冬天或雨天开那辆电动汽车,平时就开二轮电动车,从来不开汽车。把女儿送到馆外,凤影也不走,就在外面等着。这样凤影也高兴,就像信徒到了千年古刹前,站在门外也会觉得沐浴了辉光。凤影是个读书的好苗子,阴差阳错做了商人。可是,店里闲了,夜里静了,凤影就喜欢读书、听书。读了书、听了书,凤影就觉得做什么都是一种修行,都是一种修炼。也觉得自己把很多事看得淡了,眼睛看得远了,店里店外都是一个大世界。

“凤影啊,你可真行!人家国学馆雇不起勤杂工吗?你一个成功人士,咋给人家干上扫地、擦桌子的粗活来了?”一次聚会,一个姐妹冲着凤影嚷嚷,“喊你去玩你不去,喊你去看大片你不去,直说忙啊忙,原来是忙这啊。这国学是不是能够把人变成傻子啊?那我明天也开一个!”这位姐妹脾气直,嘴也快,大家就都冲着她直努嘴。凤影依然是笑一笑,轻轻地拍拍姐妹的肩膀,还是那句话:“我喜欢呢!”

凤影跟国学馆的负责人提出做义工,人家确实很惊愕。他们在各县城几乎都开了国学馆,可是没有哪个成功人士来做义工。只有为了挣个小钱来做杂役的老太太;嫌钱少,也做得没滋没味的。人家就提出免了女儿的听课费,凤影拒绝了。凤影做义工,是因为她喜欢这个“义”字,也是为了听教授讲课。

教授讲“德不孤,必有邻”,凤影就点点头;教授讲“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凤影就微微一笑;教授讲“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讲“我欲仁,斯仁至矣”,讲“智者乐,仁者寿”,凤影就觉得讲到自己心坎里;教授讲“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凤影就觉得这句话更有深意。教授讲完了,凤影总会觉得意犹未尽。

有一件事也让凤影特别高兴,女儿告诉她,别人说父母是老板,女儿就说,我妈妈是“义工”。凤影就把女儿紧紧地抱在怀里。

一条消息发过来:“姐姐,我做义工的事,你可别忘了跟人家说一声啊!”

凤影笑了,马上回复:“今天我就跟人家说。别着急啊。”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首段描写国学馆名号、字体、楹柱上的对联,看似闲笔,其实是渲染厚重的文化氛围,也暗含了国学的人文价值。

B.“一则是为了多读些书……怎么能在新事物上落伍呢!”这一句表现了一些人的功利、浮躁、虚荣,作者对此进行了鞭挞讽刺。

C.小说塑造主人公形象,主要采用了侧面描写;写次要人物,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富于个性化。

D.小说最后用两件小事结尾,一件表现凤影对女儿的慈爱,一件表现她的作为对周边人的影响,小中见大,非常巧妙。

5.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第七段大量引用了《论语》中的句子,似乎不符合小说的体裁特点,其实自有它的深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绿色食品标准分为AA级和A级两个技术等级。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A级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摘编自360百科、百度百科)

材料二:

中、外有机食品市场状况对比分析

种类食品市场份额进出口销售渠道监管与认证
国外原产品
加工品
较大进口
出口
农户直销、联销
专卖店、超市
监管机构健全
认证制度严格
中国原产品极小进口大型超市为主有监管机构
缺乏认证制度

(摘编自《2015年我国有机食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2015年7月)

材料三:

10月30日,第16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进入第二天,西安市曲江会展中心的A、B3、B4三个展馆人头攒动。西安展团农产品上贴着的“二维码”信息,让许多人对绿色食品有了新的认识,只需扫一下,便可知道农产品的身份信息。

“葡萄在离开园区时便进行了检验检测,数据就写入了监管平台,通过二维码方便消费者查询。对企业来说虽然多了一道工序,但这个小小的贴标却起到了防伪的大作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西安荣华农业一位负责人说。

(摘编自赵辉《陕西:绿色农产品也有“户口簿”》,2015年11月2日《西安晚报》)

材料四:

绿色、有机农产品颇受市场追捧。绿色食品比普通农产品价格高出10%至30%,有机农产品要高出50%以上。表面上看,这样的价格很合适,但绿色农产品的成本比普通农产品高不少,有机农产品的成本更是普通农产品的两倍以上。

一些农企意识到品牌是让绿色农产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并开始着手打造绿色产品流通渠道。进入超市为打造品牌的第一步,但超市设置了各种进场门槛,这些费用让企业吃不消。为了破解进入超市不盈利的局面,很多电商企业应运而生。“我们通过互联网让农民的生产过程透明化,以此重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阿卡农庄总裁江宇虹说,农庄将客户锁定为中高端消费者,采用预付费种植方式,实现了以销定产。目前,700家绿色食品企业已进驻工行融e购,在线销售额近9000万元;中绿生活网对接企业1000家,签约额达3500万元;从全国范围来看,进入阿里和京东平台的农户数量更多。绿色、有机食品行业未来会成为食品行业中的朝阳行业。

(摘编自乔金亮《如何让绿色农产品叫好又叫座》,2017年7月4日《经济日报》)

7. 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我国的有机食品,产品种类相对来说比较少,并且仅局限在原产品上,在食品市场中所占份额还非常

小。

B.相对国外有机食品市场,我国有机食品销售渠道单一,大多集中在大型超市,还有很多销售渠道待开

发。

 C.虽然我国有机食品市场有监督机构,但还缺乏统一认证制度,还不能够为有机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保驾

护航。

 D.对比国外有机食品的发展状况,我国有机食品产业还很不成熟,但未来市场很广阔,发展潜力很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从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看,所有的有机食品全都属于绿色食品范畴,符合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

B.有机食品是一种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它和其他绿色食品的区别是不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生产资料。

C.有机食品并不是比普通食品营养价值更高,而是在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污染更少,食品更安全。

D.绿色农产品搭乘信息化快车,既方便生产过程的监管,又可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信任,促进产品销售。

E.有机食品受到市场认可,但仍存在生产成本高、品牌意识缺乏、产品利润低、消费者信任不足等问题。

9.根据材料三和四提供的信息,你认为我国绿色、有机食品行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请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

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弟义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节选自《旧唐书》)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B.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C.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D.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 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2. 开成二年:这是用当时的皇帝年号来纪年。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3. “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
  4. “迁”是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的词语之一,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左迁”指降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B.令狐楚因为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C.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D.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2)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远怀舍弟颖、观等①

杜甫

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②。

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云天犹错莫③,花萼尚萧疏。

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

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

【注】①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②阳翟,今河南禹州;荆南,今湖北荆州。杜甫安史之乱后曾流落荆州。③错莫:纷乱昏暗。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第一、二句“阳翟”对“荆南”,以空间的远隔写出了诗人与弟弟们天各一方。

B.第三句中的“仍”字表现出兄弟分隔时间之久,空间之远,写尽诗人内心的无奈。

C.第五、六句写春风又起,冰霜消融,物候变换中暗寓着时光流逝、老去无为的感慨。

D.第七、八句写云天昏暗,属远景;花萼稀疏,属近景。两句写出诗人愁情无所不在。

E.全诗诗意蕴藉,真挚感人,虽无一字写思念之情,却处处紧扣题中的“怀”字来写。

15.为什么“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这两句是如何表达感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

(2)草拂之而色变,________。(《秋声赋》)

(3)《卫风·氓》中,描写桑树还没落叶时桑叶的形态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4)《卫风·氓》中,写女子婚后日夜辛苦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离骚》中,写屈原要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来自我修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共72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徜徉其间,峰峦叠峰,峪壑幽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

②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因坚持传统教学的理念在国内中国画界脱颖而出,在教学上主张筑基于传统文脉,以经典解读、研习为桥梁,连通造化与心源。

③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④正所谓一叶知秋,一本书的遭遇也颇能反映社会的变迁。这部几乎为人遗忘达三十年之久的著作今天再版问世,正是我国巨大政治变革的反映。

⑤电子游戏是近年来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娱乐方式,有的人为此起早贪黑、夙兴夜寐,其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⑥一部反映西南联合大学的电影《无问西东》日前在各大影院上映,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到电影院观看的人座无虚席。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8.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安徽寿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县,制订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B. 西成高铁开通后,成都到西岳华山的时间已缩短到 4个多小时,喜爱旅游的成都市民现在到华山旅游,一个周末的时间便可华山“论剑”归来。

C. 有些流行经典也不一定不无价值,不过从文化积累与精神建构的建构的角度考虑,中学生还是应该用

主要精力多读一些经典作品为宜。

D.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公司终于扭亏为盈,而且业绩有了近3.6%左右的增长,这都得益于公司新领导的大胆决策和上下的齐心努力。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 我家昨晚在本小区丢失小花狗一只, 如有收留或发现线索者, 请马上送还主人。

B. 火车晚点了,不敢劳动大驾到车站迎接,各位只须在家恭候即可,我们马上就到。

C.父亲季尧是著名学者,儿子季舜也新晋教授,朋友真诚赞美季氏父子说:“季氏伯仲,一门双杰,虎父无犬子!”

D. 重阳佳节将至,我代表家父、家母真诚邀请伯父、伯母在适当的时间到寒舍做客。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谚语,虽然大多没有严格的科学依据,但对我们的生活却很有指导意义,比如“”就是如此。这里说的“百步走”是指散步,,因为,它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胃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需要注意,“饭后”,而是指进食完20~30分钟以后。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一场大病痊愈之后,我反省了自己,对生活方式与健康有了更真切的认识:如果平时多多锻炼,一个人就不会生病,只要多吃蔬菜,就能保证身体营养的均衡,体重降下来了,身体也就健康了。

①并不是多多锻炼就不会生病。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清·张潮在《幽梦影》中言“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声音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岁月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要求:①写一篇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兼用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②字数不少于800字;③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作和抄袭。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7级高一下期半期考试语文答案

1.B(A项,文化软实力源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但这并不能证明约瑟夫·奈的理论就由四个部分构成,也不能表明文化是核心;C项,“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和“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目的关系;D项,最末一段指出“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

2.B(文章没有对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进行比较。)

3.D(原文强调“兼收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兼收并蓄”不仅限于吸收国外文化,且吸收国外文化不一定就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4.A(B 项,“作者对此进行了鞭挞讽刺”说法错误。原文并没有对此进行讽刺,只是陈述客观事实。C 项,“主要采用了侧面描写”分析错误,本文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主要”一词不准确。D 项,两件事都表现了凤影的作为对周边人的影响。)

5.①质朴,低调,不张扬。送女儿去国学馆不开汽车。(1分)

②性格温和,热情,宽厚大度。姐妹说话尖刻也不恼怒,仍然微笑面对;朋友有求,热心帮助。(2分)

③热爱国学,自觉修身,思想境界高。为了能够听教授讲课,甘愿去做义工。(2分)

6.①内容本身就是故事情节,这种写法使得文章简洁深刻;②《论语》是国学经典,引用这些句子,更能突出小说的主题;③用《论语》中的句子,揭示国学的核心内容,并且增强了小说的厚重感;④凤影听课听到这些内容,心有触动,表明凤影对国学有了深刻的认识和领悟,更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满分)

7.C(C项中“还不能够为有机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理解错误。从材料二看,我国有监管机构,但缺乏认证制度,这些监管机构就是为有机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这样表述就彻底否定了其作用。)

8.BE(B项,原文中“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不是仅限于“含有化学成分的生产资料”。E项,有机农产品包括有机食品,它存在品牌意识不足的问题,但一些农企已经意识到品牌意识是其发展的关键,说“缺乏品牌意识”有些严重了。)

9. ①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生产和销售过程的监管,赢得信任;②降低生产成本;③利用网络,优化销售渠道;④打造消费者信赖的品牌。(每点1分,其他答案如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0.C

11.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

12.C(做了朝廷命官”错,李商隐在令狐楚摩下是担任了巡官,但并非朝廷命官.天成二年,他才考中进士,脱下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参考原文第一段“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

13.(1)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本来是武将的后代,李德裕平时待他很好,那时李德裕掌权,起用他为河阳主帅。

(2)但他们都不持操行,恃才怪异偏激,为当时宦途中人所鄙薄,所以不能进而为名宦,坎坷终身。

参考译文: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李叔恒,十九岁中进士第,官位终于安阳县令。祖父李俌,官位终于邢州(今河北邢台)事参军。父亲李嗣。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孤楚出镇河阳,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十二岁还不到。令孤楚因为他少年英俊,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汴州,李商隐跟随为巡官,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开成二年,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县尉。会昌二年,他又以书判中拔萃科。

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掌书记,得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本来是武将的后代,李德裕平时待他很好,那时李德裕掌权,起用他为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既为王茂元干事,李宗闵之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绹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品行不端。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年,白敏中掌执朝政,令狐在内署,共同排挤李德裕,并逐出京师。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随郑亚在岭南多年。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掾曹,让他管草写笺奏。第二年,令狐做宰相,李商隐多次写信陈说内心苦衷,令狐不理睬他。卢弘正出镇徐州,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正遇河南府尹柳仲郢镇守东蜀,用他为节度判官、检验工部郎中。大中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郑州,没多久也就病死了。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奏章,遂即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和祭奠之辞。他和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同时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文思清丽,温庭筠超过他。但他们都不持操行,恃才怪异偏激,为当时宦途中人所鄙薄,所以不能进而为名宦,坎坷终身。

14.C E(C项,“老去无为”的感慨属无中生有,此处应为“时光流逝、归乡无期的感慨”。E项,“虽无一字直写思念”有误,“忆渠”属于直接抒情。)(对一项2分,对两项5分。) 
15. 第一问:这是因为在元日庙会上,我们家兄弟相聚、欢乐和谐,这在动荡的时局中实为难得。 
第二问:用了以虚写实(虚写)的手法。对住昔相聚情景的追忆之中,蕴含着现实中兄弟分隔的悲伤。(或:用了以乐衬哀的写法。往昔相聚时,兄弟情深让邻人称羡,这一派欢乐的景象反衬出眼下天各一方的悲伤,以乐景衬哀情,使悲情更深一层。) 
(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手法1分,分析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附:如果答“对比的手法,用过去的亲人欢聚与今日的天各一方作对比,抒发了兄弟分隔的悲伤之情”也可给分,但这不是从全诗的角度来分析的,只是这两句中的对比。看考生的表达,可酌情给分。) 

16.(1)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2)木遭之而叶脱 (3)其叶沃若

(4)兴夜有朝矣 (5)集芙蓉以为(6)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7.D (①乐不思蜀: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②脱颖而出:对象是形容人。③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④一叶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⑤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非常勤奋。 ⑥座无虚席:形容出席的人很多。与前面“的人”重复。)

18.B (A项成分残缺,“按照”后面缺少中心词,应加“目标”。 C项A.否定不当,去掉后一个“不”;句式杂糅,删掉“为宜”。 D项,语义重复,“近”“左右”取其一即可。)

19.D (A项“马上送还”有强迫命令的口吻 B项“恭候”不当 C项“伯仲”指兄弟,语义理解错误。)

20. ①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只答“饭后百步走”不得分) ②散步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如和“消化”不沾边则不得分) ③不是指刚吃完饭(如与原文不连贯,应酌情扣分)(每空2分)

21. ②并不是多吃蔬菜就能保证身体营养均衡。

③并不是体重降下来了身体就健康了。

(每空各2分,言之成理即可。)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