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语文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7届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Z-x-x-k.Com]

语文

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阅读题 共76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点,是要求文艺作品服从于道德伦理政治,提倡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直到唐代中叶,都持有相似的观点。白居易更是主张文章和诗歌要“为君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禅宗的兴起,打破了这个格局。由于禅宗主张“心即是佛”,内心便是一个可以作无穷探索的宇宙,而中唐从“安史之乱”中醒来的知识分子们,不再想对人世作进取征服,而只想享受心灵的安适,便纷纷投向禅宗,于是,不是人物或人格,更不是人的活动、事业,而是人的心情意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这形成了一个新的审美趋向。

苏轼便是这个审美趋向的典型人物。他身为北宋文坛的泰斗,却从未有过如韩愈那种“好为人师”的不可一世;在艺术上,则用实践反对白居易的“泛政治化”的主张,开创了一种远离忧愤,不似孤峭,也非沉郁的质朴无华,宁静自然的韵味情趣的风格。

这种风格的思想基础,依然是禅宗自然适意的生活主张,大千世界不过是心的外化物,重要的不是焚香礼佛、坐禅念经的外在形式,而在于向内心的探索。苏轼将这种理论用之于文学,便出现了“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的说法。所以,苏轼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这种风格的另一体现,是苏轼将“平淡”解释为是“绚烂之极也”,而这种平淡,还应该包含“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丰富内涵。他的两首脍炙人口的小诗,说明了这种审美趣味,一是写西湖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岂非说明最美的审美对象,正是姿态横生的自然存在?另一首是写李花,“不得梨英软,应惭梅萼红。西园有千叶,淡伫更纤秾”。在东坡先生的眼中,纯白的李花虽然没有其他花卉的绚丽色彩,却是更强烈、更浓烈地传递出春天的信息。这不正是平淡为绚烂之极的生动写照吗?曹雪芹先生就在《红楼梦》中让他笔下的人物,写出了“淡极始知花更艳”这样的绝妙好辞。

苏轼先生在评人论文时,也贯彻了这种美学观点。在黄州,他是一个待罪的不自由的官身,可他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自称“闲人”;在《方山子传》中,他称颂一个任侠居山,弃冠服、绝仕进的异人。在当时的“太平盛世”中,把这样的人当作理想的人格标本,明显地与其作品一样,是一种退避社会,只求内心安宁的生活态度。

所以,在古往今来的诗人中,就只有陶渊明最符合苏轼的美学标准了。他那“心远地自偏”的处世哲学才是苏轼最为加以注目而赞叹的。整个南北朝,陶诗并不很被看重,终唐之世,李白杜甫也未加青目。直到苏轼,才被抬高到了独一无二的地位。《苏东坡全集》里,和陶诗的作品就有120首之多。他发现了陶诗那种“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诗歌真谛,和在极为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表达出的牧歌式的情调,认为是美的极致,艺术的顶峰。之后,陶渊明的地位被确立,陶诗也以苏化面目流传下来。可是,人们只关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潇洒而忽略了“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金刚怒目”,不正证明了禅宗的影响力么?

(摘自2014年5月4日《新民晚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点提倡所谓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要求文艺作品要为道德伦理政治服务。

B.白居易主张文章和诗歌要“为君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说到底,也是主张写文章要为道德伦理政治服务。

C.禅宗的兴起,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格局,中唐以后经历“安史之乱”的知识分子都投向禅宗,彻底抛弃了传统的审美观点。

D.禅宗主张“心即是佛”,内心便是一个可以作无穷探索的宇宙,受此影响,人的心情意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由此形成了新的审美趋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反对白居易的“泛政治化”的主张,在艺术上开创了一种远离忧愤,质朴无华,宁静自然的韵味情趣的风格。

B.苏轼的创作风格是以禅宗自然适意的生活主张作为思想基础的,表现在其文学创作上就是作品如行云流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C.苏轼所主张的“平淡”,不只是“绚烂之极也”,还应包含“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丰富内涵,这种审美趣味在他诗中得到了体现。

D.曹雪芹在创作上深受苏轼审美趣味的影响,因而在《红楼梦》中让他笔下的人物.写出了“淡极始知花更艳”这样的绝妙好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自称“闲人”,在《方山子传》中称颂了一个任侠居山,弃冠服、绝仕进的异人,并把这些对象当作理想的人格标本。

B.苏轼把陶渊明看作是最符合自己美学标准的人,对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的处世哲学最为推崇,他有120多首和陶的诗歌。

C.整个南北朝,陶渊明的诗并没有被人们看重,整个唐代,李白杜甫的诗地位也不高,是苏轼将陶渊明的地位抬高到了独一无二的地步。

D.苏轼发现了陶诗那种“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诗歌真谛,并认为陶诗用极为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表达出的牧歌式的情调,达到了艺术的顶峰。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宇文庆,字神庆,河南洛阳人也。庆沉深有器局,少以聪敏见知。周初,受业东观,颇涉经史。既而谓人曰:“书足记姓名而已,安能久事笔砚,为腐儒之业!”庆善射,有胆气,好格猛兽,宇文直甚壮之。后从武帝攻河阴,先登攀堞,与贼短兵接战,良久,中石乃坠,绝而后苏。

帝劳之曰:“卿之余勇,可以贾人也。”复从武帝拔晋州。其后齐师大至,庆与宇文宪轻骑而觇,卒与贼相遇,为贼所窘。宪挺身而遁,庆退据汾桥,众贼争进,庆引弓射之,所中人马必倒,贼乃稍却。及破高纬,拔高壁,克并州,下信都,禽高湝,功并居最。周武帝诏日:“庆勋庸早著,英望华远,出内之绩,简在朕心。戎车自西,俱总行阵,东夏荡定,实有茂功。高位缛礼,宜崇荣册。”于是进位大将军,封汝南郡公,邑千六百户。

初,上潜龙时,尝从容与庆言及天下事,上谓庆日:“天元实无积德,视其相貌,寿亦不长。加以法令繁苛,耽恣声色,以吾观之,殆将不久。又复诸侯微弱,各令就国,曾无深根固本之计。羽翮既剪,何能及远哉?尉迥贵戚,早著声望,国家有衅,必为乱阶。然智量庸浅,子弟轻佻,贪而少惠,终致亡灭。司马消难反覆之虏亦非池内之物变成俄顷但轻薄无谋未能为害不过自窜江南耳庸、蜀险隘,易生艰阻,王谦愚蠢,素无筹略,但恐为人所误,不足为虞。”未几,上言皆验。

及此,庆恐上遗忘,不复收用,欲见旧蒙恩顾,具录前言为表而奏。上省表大悦,下诏回:“朕之与公,本来亲密,怀抱委曲,无所不尽。话言岁久,尚能记忆,今览表奏,方悟昔谈。何谓此言,遂成实录。古人之先知祸福,明可信也,朕言之验,自是偶然。公乃不忘,弥表诚节,深感至意,嘉尚无已。”自是上每加优礼。卒于家。

(节选自《隋书·宇文庆传》,有改动)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司马消难反覆之虏/亦非池内之物/变成俄顷/但轻薄无谋/未能为害/不过自窜江南耳

B.司马消难反覆之虏/亦非池内之物变成/俄顷但轻薄无谋/未能/为害不过自窜江南耳

C.司马消难反覆之虏/亦非池内之物/变成俄顷/但轻薄无谋/未能/为害不过自窜江南耳

D.司马消难反覆之虏/亦非池内之物变成/俄顷/但轻薄无谋/未能为害/不过自窜江南耳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东观”是东汉的藏书室与史学馆,后因此指称国史修撰之所。

B.“邑”有城市的意思,也指古代帝王诸侯分给臣子的封地。

C.“潜龙”一语为典故名,常常用来比喻圣人在下位,隐而未显。

D.“表奏”属于古代文体范畴的概念,泛指臣下进呈宰相的文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宇文庆在年少时因聪明敏捷而出名,同时这个人为人低调,有器量,有远见。

B.因宇文庆多次的军功,周武帝非常赏识他,任命他为大将军,封号汝南郡公。

C.皇帝曾就国家命运、人才选用以及农业生产等问题与宇文庆进行过深入交流。

D.因多年以后,宇文庆还清晰地记得皇帝当年与他的谈话内容,皇帝深为感动。[Z-x-x-k.Com]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书足记姓名而已,安能久事笔砚,为腐儒之业!(5分)
    译文:
  2. 其后齐师大至,庆与宇文宪轻骑而觇,卒与贼相遇,为贼所窘。(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水调歌头  定王台

南宋·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①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②楚望:唐宋  时按各地的位置规模、发展状况,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等级。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郡。③陵阙:皇帝的陵墓。

8.结合全词,分析“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两句的作用。(5分)

答:

9.词的下阕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赏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 鲍照在《拟行路难》中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的两句是

(2)杜甫在《蜀相》一诗中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的两句是 “             ,          ”。

(3)孟浩然在《夜归鹿门歌》中写诗人孤独一人,与尘世隔绝,与山林作伴的隐居处的境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写诗人山中见到石径盘旋、山花迷人,在倚石暂憩之中,忽觉暮色降临的两句是 , 。

(5)杜甫在《登岳阳楼》一诗中叙述自己凄凉落寞身世的两句是

(6)韦庄在《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一词中分别写江南景色之美和江南生活之美的两句是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道大题里的小题。如果多做,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鉴赏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儿”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

  叶三五十岁整生日,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叶三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

  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

  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Z-x-x-k.Com]“好不好?”

  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

  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唔!你怎么知道?”

  “花是乱的。”

  “对极了!

  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季陶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

  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

  “不对?”

  “‘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

  “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

  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

  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

  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

  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

 “不卖。”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

  “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

  叶三说:

  “不卖。”

  客人只好怅然而去。

  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塑造的叶三,为人勤快、诚实守信、阅历丰富,对绘画艺术有热情。如果不卖果子,而当一个画家,也一定会很出色。

B.“紫藤有风”,“花是乱的”一段,汪曾祺借助白描语言的神力,让一个果贩与一个鉴赏家的形象精致地叠合在一起,可谓神来之笔。

C. 从情节和结构来看,很难在作品中找到一般小说那种清晰的线索,强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甚至很难概括出一个故事梗概,颇有“散文”的特征。

D. 小说语言独具特色:准确、干净、不失华丽,大量使用短句,使语言凝练又明快活泼,形成汪曾祺独到的文风。

E.季陶民“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半斤水果”,这看似闲笔,实则表现出季陶民旷达超脱且率性脾气。

(2)小说题目是“鉴赏家”,但却用了很大篇幅写叶三卖果子。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3)小说是通过哪些情节来塑造叶三的鉴赏家形象的?请结合文本作概括。(6分)

⑷小说结尾写叶三的儿子将画装在棺材里埋了,作者的安排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聂耳与国歌

张宪法

聂耳自幼喜爱音乐,酷爱滇剧和花灯,一支简陋的竹笛也能吹得精彩缤纷,甚得亲友疼爱。他母亲会唱许多优美的云南民歌,包括在昆明等地民间广泛流传的洞经调、花灯调等,给孩子们讲故事时,常常情不自禁地唱起来,动听的歌曲与歌曲里的故事总是让小聂耳着迷。他从母亲的歌里认识了发起讨袁护国运动的蔡锷。蔡将军的壮举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聂耳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吹笛子,后来又学会了拉二胡,弹三弦和月琴,开始显露音乐方面的天赋。读书期间,作为组织者和骨干,聂耳经常参加学校的演出活动,也经常参加社会上的各种演出活动。

初中毕业后,聂耳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并开始学习小提琴。1928年,聂耳正式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6岁那年,聂耳背着家人偷偷参军,后来投考黄埔军校不果,被军队遣散,转而读书、演戏、作曲,但尚武精神、爱国的热忱,始终根植于他的心中。1929年暑假回到家乡,举办游艺晚会,演出了《高矮人对话》《卖花姑娘》等一批新剧。

1930年,聂耳在上海加入了“反帝大同盟”,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1931年4月,聂耳考入明月剧社当小提琴师,并开始作曲。由于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他的技艺有了很大的提高。“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灾难深重,明月剧社仍在轻歌曼舞、粉饰太平,客观上造成了消磨人们斗志的不良影响,聂耳对此大为不满。1932年7月,他发表文章对此进行批评。

1932午8月,聂耳毅然离开明月剧社,来到北平,希望从北平日益高涨的革命热情中找到前进的方向,[Z-X-X-K]北平的生活对他在思想上、艺术上走向成熟有着重要影响。他找到著名的小提琴教授托诺夫学习小提琴。由于聂耳住在又黑又潮、蚊虫很多的小屋,练琴时会招来许多蚊子,他只好到院子里的槐树底下练琴。聂耳还十分注重学习北方的民间音乐,曾几次到天桥上去听民间艺人的演唱,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艺术积累。同时,北平学生和群众的爱国运动热潮深沉地吸引着他,他满怀热情地参加了北平的进步文艺运动。

1933年,聂耳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入党到遇难的两年时间里,聂耳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中国现代乐坛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印迹。他创作了《码头工人歌》《大路歌》《开路先锋》《卖报歌》等鼓舞群众的歌曲和《梅娘曲》《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等优美的抒情歌曲。再加上他根据其他歌曲和民间音乐整理改编的乐曲如《金蛇狂舞》等,共有37部作品。在一生中最光辉灿烂的时期,他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令人叹服。

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义勇军进行曲》。“九一八”事变后,日寇步步紧逼,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受左翼文艺运动的影响,中国电通影片公司决定将田汉编写的《风云儿女》拍成电影,讲述知识分子从梦幻艺术生活毅然投身于抗日斗争的事迹。影片的主题歌由田汉作词,由聂耳负责作曲。聂耳接到歌词后,以饱满的热情立即开始谱曲。在谱曲的过程中,因田汉已被捕入狱,他便同导演许幸之等人商量,把“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改为“冒着敌人的炮火”,末尾因旋律需要,聂耳又在“前进,前进”之后加上了“前进,进”。聂耳吸收《国际歌》《马赛曲》的音调特点,又进行了民族化的创作,还精心安排了原来长短参差不齐的散文式歌词,一气呵成,使歌声显得非常豪壮明快、坚决有力。

1935年4月,当得知反动派要逮捕聂耳的消息后,党组织决定让他离开上海,取道日本赴苏联。不幸[Z-x-x-k.Com]的是,7月17日,还不满24岁的聂耳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溺水遇难。

1935年5月24日,电影《风云儿女》正式上映。“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首歌曲吹响了抗日救国的进军号角。它唱出了当年民族危机的深重,它唱出的战斗口号声响彻了神州大地,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这首响彻云霄的革命战歌,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响亮地唱出了时代最强音。

抗日战争爆发后,这首歌曲迅速传播到国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前夕,美国国务院制定的盟国胜利日广播的节目表中,有中国的《义勇军进行曲》、美国的《美丽的阿美利坚》和法国的《马赛由》等。《义勇军进行曲》成为“盟国胜利凯旋之歌”。

新中国建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聂耳能取得如此高的音乐成就,与他的音乐天赋和幼年时母亲的言传身教有莫大的关系,他从母亲的歌里认识了蔡锷,由此确立了救国的壮志。
    B.在读书期间,聂耳就以组织者和骨干的身份积极参加各种进步的文艺演出,并在1928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变为坚定的革命青年。
    C.1931年4月,聂耳考入明月剧社当小提琴师,并开始了歌曲创作。由于明月社于民族灾难深重的时期仍然粉饰太平,聂耳发文痛批后离开该社。
    D.北平的生活经历对聂耳来说有决定意义,在此期间,聂耳无畏环境的艰苦,向托诺夫学习,向民间艺人学习,使自己在思想上艺术上走向成熟。
    E.把“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改为“冒着敌人的炮火”,是因为“炮火”不仅表现出敌情的紧急,更重要的是能唤起一种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
  2. 聂耳初中毕业后有过哪些进步文艺行为?请简要概括。(6分)
  3. 作者为聂耳写传记,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写作重点?请简要分析。(6分)
  4. 聂耳的人生经历表现出他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74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①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在驻地北京会议中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是有正义感的人,都会对艺人吸毒、违规现象____ 。

②想想当年深圳等特区刚建立时社会有过多少争议和困惑,今天关于上海自贸区网络防火墙的那点小议论实在是____。

③生物识别技术已成为人们的新宠,智能手机中的指纹识别技术就属其列,你对此可别 ,这关乎你的银行卡里的钱。

A.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 嗤之以鼻

B.嗤之以鼻 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

C.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 嗤之以鼻

D.嗤之以鼻 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2015年国庆黄金周,上海警方为了更精准地掌握重点区域的客流量变化情况,Wi - Fi嗅探、视频监控自动识别、客流眼等高科技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

B.黄粉虫竟然可以以塑料为食,中美联合团队的这一最新研究成果不仅为微生物降解塑料提供了科学证据,也为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C.记者从江苏省南京市地方志办了解到,用时近一年,由来自南京三所高校的大学生地方志志愿者寻访并绘制的南京敌后抗日烈士陵园手绘地图正式出版。

D.印尼国有企业部部长表示,中国方案是目前万隆高铁项目唯一的选择,国企部已成立了专门小组与中方就项目的细节进行商谈,并将于月底签署协议。

15.填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上世纪五十年代,曼德拉和同事奥利弗·坦波在约翰内斯堡开设了“曼德拉——坦波律师事务所”,为请不起律师的黑人提供免费或低价的法律咨询和辩护服务。 , 因此,很快就声名远播,成当地最受欢迎的黑人律师。

A.虽然曼德拉对业务不是特别精湛,但他有着挑战种族隔离制度的巨大勇气

B.因为不仅曼德拉有着挑战种族隔离制度的巨大勇气,再加上他业务精湛、辩术过人

C.由于曼德拉不仅有着挑战种族隔离制度的巨大勇气,而且业务精湛、辩术过人

D.不管曼德拉是否有着挑战种族隔离制度的巨大勇气,其业务和辩术别人都无法超越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7个字。(5分)

对于网络信息安全,不仅个人要防范,企业也要防范,。我国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能力在不断提升,未来,关键的核心技术、重要的装备,__。毕竟使用别人的

硬件和设备很难保障我们的信息安全,其中有可能有“后门”和“漏洞”。通过“后门”,对方可以窃取我们的信息;即便没有后门,③,依然有可能被他人利用“漏洞”攻击、进行控制。

② 。

③ 。

六、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顾城在诗里说:“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电视剧《北京青年》中也有一句台词:“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在天涯你在海角,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在玩手机。”

阅读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

1.C【解析】以偏概全,文中说的是从安史之乱中“醒来的”知识分子“纷纷投向禅宗”,所以不能说“都”投向禅宗;另外,“彻底抛弃了传统的审美观点”也是言过其实,故C项错误。

2.D【解析】D项系无中生有,“曹雪芹在创作上深受苏轼审美趣味的影响”在文中无据,故D项错误。

3.C【解析】C项偷换概念,“整个唐代,李白杜甫的诗地位也不高”错,文中说的是“李白杜甫也未加青目”,意思是李白杜甫也没有看重过陶渊明的诗,故C项错误。

4.A【解析】断句时要理顺上下文的大意,注意主谓短句,同时注意“亦”“之”“但”“未”“耳”等词语的提示作用。

译文:司马消难是反复无常的家伙,也不是甘心当池中之鱼的人,时刻都有可能叛变,但是此人轻薄无谋,不足以成为大的祸害,只不过会自己逃窜到江南罢了。故A项正确。

5.D【解析】“泛指臣下进呈宰相的文书”应是“泛指臣下进呈帝王的文书”,故D项错误。

6.C【解析】“人才选用以及农业生产”无中生有,故C项错误。

7.(1)读书只足以记个姓名罢了,(我)怎么能长久操持笔砚,从事迂腐儒生的职业呢?(“而已”“事”“腐”各1分,句意2分)

(2)不久北齐大兵压境,宇文庆和字文宪率轻骑侦察敌情,突然和敌兵相遇,被敌人包围,形势窘迫。(“觇”“卒”“为……所……”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宇文庆,字神庆,是河南洛阳人。宇文庆性格深沉,有器量,年少时即以聪明敏捷出名。北周初年,就学于东观学府,广泛涉猎经史典籍。不久,他对人说:“读书只足以记个姓名罢了,(我)怎么能长久操持笔砚,从事迂腐儒生的职业呢?”字文庆善长射箭,有胆略有气概,喜欢格斗猛兽,宇文直认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壮士。后来字文庆跟从武帝攻打河阴,他率先攀登城上的矮墙,和敌人短兵相接,过了好久,被城上石击中才坠落,昏死后又苏醒过来。

武帝慰问他说:“你的多余勇气,还可以卖给别人。”宇文庆又跟从武帝攻克晋州。不久北齐大兵压境,宇文庆和字文宪率轻骑侦察敌情,突然和敌兵相遇,被敌人包围,形势窘迫。宇文宪脱身以逃,宇文庆退守汾桥。群敌争相逼进,字文厌拉开弓射击,每射必有人马倒下,敌人这才渐渐退却。在攻破高纬、攻拔高壁、攻克并州、夺取信都、擒住高湝这些战斗中,守文庆功劳最大.周武帝下诏说:“宇文庆功勋卓著,英名广播,奉行王命的功绩,铭记在朕的心中。战车从西出发,他一直总管行阵,东夏被平定,确实有丰功伟绩。理当加赐高官厚禄,显荣册命。”于是升官为大将军,封为汝南郡公,食邑一千六百户。

当初。高祖还没有登基的时候,曾经和宇文庆闲谈天下大事,高祖对宇文庆说:“天元帝确实没有广积帝德。以面相来看他的寿命也不会长。加上法令繁琐又苛刻,又纵情声色.依我看来,大概将享位不久。况且皇室诸侯势力微弱,又都命其离朝居于封地,全无加固根基

的良策。既已自行剪除羽翼,又怎么能长久享国呢?尉迟迥是贵戚,早就树立起声望,国家一旦有什么事端,他必定会成为乱臣。然而(他的)智术平庸器量浮薄,子弟们轻佻浅陋,贪婪而缺少恩惠,最终招致身亡族灭。司马消难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家伙,也不是甘心当池中之鱼的人,时刻都有可能叛变,但是此人轻薄无谋,不足以成为大的祸害,只不过会自己逃窜到江南罢了。庸关、蜀地险要狭隘,很容易成为坚固的屏障,王谦愚蠢,一向不会筹划方略,只是怕被别人所利用,他本人不值得担心什么。”不久。高祖的话一一应验了。现在,宇文庆怕高祖忘掉了这些话,再不任用他了,(他)为了表明过去曾受恩宠眷顾,将高祖以前说的话记下来写成表章(呈给皇上)。皇上看了奏章后非常喜悦,下诏书说:“朕与公,本来就很亲密,抱负心意,没有什么不谈的。但说这些话是多年以前,公还能记忆,今天看了表奏,(我)才追忆起昔日的交谈。怎么说的那些话,现在都成了实录。古人预先知道吉凶祸福,确实是可信的,朕的话被验证了。自当属于偶然。公竟一直不忘,充分表现了公对朕的忠诚,朕深感公的好意,对公的嘉尚没有止境。”从这以后,皇上常常给予他优厚的待遇。后来,宇文庆死在家中。

8、①结构:承上启下,收束了上片的怀古,引出下片的伤今(2分)。②内容:指出从来繁华难久,盛衰无常,定王台的变迁就是历史的见证;由此联想到人世沧桑、朝代兴废,触发了反观现实的深沉思绪(3分)。(意思对即可)

9、①借景抒情。开头三句写登台望远,但见老树枯枝在秋风中瑟缩,浩浩大江默默向东流淌。借苍凉冷落的深秋景色,渲染出定王台的残破衰败,抒发对南宋王朝满目疮痍、国势日颓的感慨。②直抒胸臆。“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抒发有心报国、无路请缨以致老大无成、徒然白首之悲。③以景结情(情景交融)。“徒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写萧瑟的秋风和昏暗的落日,营造了寂静悲凉的气氛,增添了词人的无限忧愁,表达了深沉的亡国破家之痛。(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10、(1)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4)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依石忽已暝

(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6)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11、(1)(5分)选B给3分,选C给2分;选E给1分。(A项中的假设有过于肯定之嫌,会评画不见得可以当画家;C项中“不失华丽”有误。E此小题的细节,能体现出画家的率性,“旷达超脱”语意略重。另,此细节还有为叶三送果的情节做铺垫的作用。)

(2)(6分)①体现叶三有一种脱俗的生活情趣(用本真的眼睛和心灵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有生活见闻积累和高超的审美能力);②叶三赏画的见识和鉴赏力,正是在卖果子生活中逐渐获得和养成的,为下文品评季陶民之画,能一语中的做铺垫(为他是个懂艺术的鉴赏家做出铺垫);③新鲜的果子是他和季陶民交往的纽带,借此也可传达出他对季陶民的知己之情。④他作为“鉴赏家”的对美纯粹深沉、不涉功利的爱的品质,正是卖果子生活中乐观的、热情的、智慧的、诚实的人生态度的反映。(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

(3)(6分) ①叶三看画时,惊呼吸气的地方正是画家的得意之笔。②叶三能看出季陶民紫藤画里有风。③叶三能指出荷花画中的错误。④叶三与画共存亡。(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

(4)(8分)答案要点一:他的做法值得称赞。这是他重友谊、重知己的表现,是全文的升华。是他们懂得对方,珍惜对方的表现。正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里的精神是和先人一脉相承的,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8分)。

      答案要点二:他的做法欠妥。这是叶三自私的做法,会让季陶民作品永远不见天日,不再有被欣赏、认可的机会。这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痼疾之一,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将《兰亭序》带进坟墓,却让作品永远不见天日。(8分)

   (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提出观点1分。联系文本分析3分,举出恰当拓展事例2分,联系拓展事例的分析2分。)

12、(1)CE(选E给3分,选C给2分,选D给1分;选A、B不给分)

【解析】A.“由此确立了救国的壮志’’错,属无中生有。B.在读书期间,原文只是说聂耳参加学校和社会上的各种演出活动,并未明确为“进步的文艺演出”;“转变为坚定的革命青年”属于无中生有,刻意。拔高。D.“有决定意义”语意过重,原文为“有重要影响”。

(2)①暑假回到家乡,举办游艺晚会,演出《卖花姑娘》等一批新剧。②发表文章,批评明月剧社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轻歌曼舞”“粉饰太平”,消磨人们的斗志。③在北平,满怀热情地参加了北平的进步文艺运动。④创作了《码头工人歌》《大路歌》等鼓舞群众的歌曲,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并精心修改歌词。(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①《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作品中的重要代表作,聂耳为《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体现出了聂耳优秀的人格精神和饱满的爱国热情。(2分)②《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华民族的危急关头,起到了唤醒民众、鼓舞抗战热情的作用,是时代的最强音。(2分)③《义勇军进行曲》具有国际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分)

(4)①积极向上,参加活动。读书期间,经常参加学校和社会上的各种演出活动。

②追求进步,热爱祖国。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学生和群众的爱国运动热潮深深深地吸引着聂耳,他满怀热情地参加了北平的进步文艺运动。③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他向托诺夫学习小提琴,住在又黑又潮、蚊虫很多的小屋,练琴时会招来很多蚊子,他就到院子里的槐树底下练琴。④博采众长,精益求精。他注重学习北方的民间音乐,创作《义勇军

进行曲》时,吸收了《国际歌》《马赛曲》的音调特点,并进行了民族化创作。(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3、B【解析】三个成语都含有“轻蔑”之意。“嗤之以鼻”语义重,有时可以表示“讥笑”之意,符合①句的语境。“不足挂齿”意思是不值得提起,用在②句表比较。“不屑一顾”含有“因认为不值得看而不看”的意思,与③句中的语境吻合。

14、C【解析】A.偷换主语,第三分句的主语应是“上海警方”。B.成分残缺,应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技术提供了新思路”前添加“开发”。D.语序不当。“中国方案是目前万隆高铁项目唯一的选择”应改为“中国方案是万隆高铁项目目前唯一的选择”。

15、C【解析】横线后面的关联词是“因此”,应该写“很快就声名远播,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黑人律师”的原因。A、D只肯定一个方面,“最受欢迎”的依据不够,应删除这两项。B.“不仅”应放在“曼德拉”之后,句子才通顺,“再加上”与“不仅仅”不能搭配。

16、①国家更要防范。②要逐步从依赖外国到自主创新。③如果我们没有掌握核心装备。(写出一句1分,写出两句3分,写出三句5分)

17、略。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