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语文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1.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①一场名为“ALS冰桶挑战赛”的活动正在互联网线上线下如火如荼地进行。活动规则极为简单,挑战者要么在24小时内向美国ALS(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公益协会捐出100美元,要么往自己头上浇一桶冰水,并录下视频上传至网络,同时向自己的三个朋友发起挑战。
    ②关于“冰桶挑战”的起源,一个广为认可的说法是,美国一位身患ALS的波士顿大学棒球手弗雷特及其朋友们发起了这项活动。活动的目的在于筹款,并让世人对这种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有更多的了解。据悉,目前针对ALS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存活期一般是2至5年。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就是ALS病的患者。
    ③借助于社交网络的力量,“冰桶挑战”迅速传播。美国《大西洋月刊》15日称,Facebook上参与这个话题的网友已达1500万人次。参与者包括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金刚狼”休·杰克曼、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等。名人效应带来连锁反应。短短两周内,ALS协会已经收到近400万美元的捐款,是2013年同期的4倍。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被点名,但并没有选择湿身,而是选择用捐款来支持该活动。这几天,这桶冰水已浇至中国。在新浪微博上,“冰桶挑战”是排名第一的热门话题,短短几天,阅读量已达数亿。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优酷土豆CEO古永锵、奇虎董事长周鸿祎、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等都完成了各自挑战。可以想象的是,国内掀起的“冰桶”热,动静也不会小。
    ④然而,在“冰桶”热背后,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舆论。一部分网友不屑于一些名人在传播公益的同时夹带“私货”,批评该活动是炒作多于公益;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不管形式如何,只要达到目的就好。笔者以为,单从宣传角度来看,该活动确实达到了目的,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病症,唤起世人的同情心。从这点上说,该活动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营销。“冰桶挑战”有别于传统的公益项目,它借助于社交网络和短视频的快速传播能力,给公益植入了互联网基因,使得未来其他公益活动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但另一方面,尽管活动参与者的初衷或许不错,不过指名道姓击鼓传花式的传播方式,虽说造成了很大影响,实际上却是一场“刻奇主义”的胜利。
    ⑤“刻奇(Kitsch)”一词来源于德语,原意为“媚俗”或者“自媚”。因昆德拉的作品而广为人知。后来,“刻奇”被用于形容一种网络现象,可以理解为“虚假的崇高”“灵魂的虚肿症”。“刻奇”的一种结果就是,当某个东西被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便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场情感洪流,就会被定义为居心不良。我们在网上常见的诸如“不转不是中国人”“你必须懂的10条做人道理”等这些提法,都是“刻奇”的表现。
    (摘编自2014年08月21日《中国青年报》)
    1.下列关于“冰桶挑战”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冰桶挑战”规则非常简单,挑战者要么往自己头上浇一桶冰水,并录下视频上传至网络,要么在24小时内向美国ALS公益协会捐出100美元。
    B.美国一位身患ALS的波士顿大学棒球手弗雷特发起了“冰桶挑战”活动,“冰桶挑战”活动的目的在于筹款。
    C.借助于社交网络的力量,“冰桶挑战”迅速传播;名人效应又带来连锁反应,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等名人的参与为ALS协会带来了更多的捐款。
    D.“渐冻人”病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存活期只有2至5年,让世人对这种罕见疾病有更多的了解,也是“冰桶挑战”活动的目的之一。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段介绍“冰桶挑战”活动的规则及起源,指出了“冰桶挑战”活动所承载的公益性。
    B.③段指出“社交网络”有力推动了“冰桶挑战”的迅速传播,表明由于名人效应引起的连锁反应,媒体给予关注,多方助推使得“冰桶挑战”成为热门话题。
    C.④段提出舆论对于“冰桶挑战”有不同看法,作者认为,单从宣传角度来看,该活动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营销,但其传播方式却是一场“刻奇主义”的胜利。
    D.⑤段紧承④段,提出“刻奇主义”一词的来源及含义,并借此指出“冰桶挑战”是一场网络媚俗,表明作者对这场活动所持的态度是否定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冰桶挑战”搭载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社交网络,快速在社交网络中传播,尤其是借名人效应,使得它在短时间内成为热门话题。
    B.从“冰桶挑战”活动的规则看,它实则是以一种崇高绑架别人意志的“刻奇主义”,尤其是名人,一旦被点名,便身不由己。
    C.从“冰桶挑战”活动的目的看,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举措实则是一种最符合“冰桶挑战”活动本意的做法。
    D.当某个东西被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便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这类网络现象中的“刻奇”表现是虚假的崇高和灵魂的虚肿。
  2. 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未冠,以词业称。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
    端拱初,举进士高第。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迁秘书丞,俄徙知果州。时寇党尚有伏岩谷依险为栅者,其酋何彦忠集其徒二百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诏书招谕之,未下,咸请发兵殄之。道曰:“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其党岂无诖误邪?”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①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谕以诏意。或识之曰:“郡守也,尝闻其仁,是宁害我者?”即相率投兵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券归农。
    天禧元年,知虢州。秋,蝗灾民歉,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又设粥糜以救饥者,给州麦四千斛为种于民,民赖以济,所全活万余人。二年五月,卒,讣闻,真宗轸惜之,诏其子奉礼郎循之乘传往治丧事。
    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曰:“此当分赡孤遗。”及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独者,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道为赎之,嫁士族。搢绅服其履行。好学,嗜弈棋。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享年六十四。
    (节选自《宋史·查道传》)
    注释①间关:辗转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得鳜尺许以馈                       馈:进献
    B.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           治:追究
    C.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                  第:住宅
    D.贫甚,质女婢于人                   质:人质
    5.下列各选项中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B.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C.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D.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查道小时候性格沉稳,不苟言笑,喜欢写字作文,后来以词业著称。好学,喜欢弈棋。因奉养母亲竭尽孝道而闻名当世。
    B.查道举进士高第,得道寇准的赏识。知果州时候,尚有以何彦忠为首的贼党伏岩谷依险为寇,查道以仁德感化,使他们归顺为农。知虢州时,遇蝗灾,查道千方百计赈灾,救活了一万多人。
    C.查道性格淳厚,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胥吏有过失的,他不笞罚;和人相交,情意恳切,十分周到;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的人,待之更加厚道,大多给以周济。
    D.查道对亲族朋友有情有义。居京师时,家里贫穷,也要供养亲族之茕独者;倾其所有为父亲友人办丧事、择婿嫁女,自己生活却极为节俭。
    7.将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5分)
    ②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者,或出己钱偿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8-9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 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8.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9.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6分)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的句子“ , ”说明善于利用已有的条件是君子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2)《诗经·氓》中弃妇自诉在夫家时非常辛苦,早起晚睡,天天如此的句子是“ , ”。
    (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人生活闲适愉快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道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3.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囚 装
    【埃及】纳吉布·马哈福兹
    每当火车进站的时刻,香烟贩贾贺夏总是第一个来到札格吉喀城火车站。在这个他认为方便兜售香烟的好地方,他无比精神地来回奔忙于月台上,用两只小眼睛熟练地搜寻着顾客。
    至于对他从事的这一行业,他当然和大多数人一样,会自叹命苦,而不禁怨天尤人。假若他对工作能有所选择的话,他愿意当一个有钱人的司机,这样他便能够穿着入时,享受佳肴。还有他愿意选择司机这一行的特殊理由是:有一次,他看到基尔(一位有钱人的司机)在街上不仅对女佣娜巴维亚大献殷勤,并且得意洋洋地向她求婚道:“我不久就会带婚戒来。”而她也媚态百般地微笑,并假装是在整平头巾似的把它解下来,以便露出她那一头黑溜溜的头发……看到这一幕,贾贺夏内心不禁热血沸腾,妒火中烧,因为他早就为她那一对乌黑的眼睛着了魔。
    他也经常在她来回于工作的路上,百般地试图和她照面接触。直到有一次,他和她单独在巷中碰到了,他便重复着基尔对她说过的那句话:“我不久就会带婚戒来。”但是她却掉过头去,皱皱眉头,轻蔑地说:“你还是给自己弄双木屐吧!”
    因为嫉羡基尔的工作,他怀抱着希望去努力工作,并忍受艰辛。这天傍晚,他又带着香烟盒子到车站来兜售香烟。火车像一团云雾,由远而近。贾贺夏赶紧跑向乘客拥挤的车厢,却惊讶地看到车门边有武装的士兵,以及许多外国面孔,他们漫不经心地朝窗外望着。他们是一群被掳的意大利战犯,正被解送到战俘营去。
    贾贺夏困惑地立在那边,检视着这些满布尘灰的脸孔,刹那间,他觉得有点失望了。因为他知道,这些梦想着香烟的可怜虫是没有钱来满足他们的烟瘾的,他对他们投以不屑的眼光。然而在转身回去时,他却听到有人用外国腔的阿拉伯语叫道:“香烟!”他用惊讶而怀疑的眼光看了看那个人,接着用食指和大拇指互相搓摩着比划了一下:钱呢?那个阿兵哥会意地点了点头。贾贺夏小心地走过去,站在他手够不到香烟的地方。这位阿兵哥静静地脱下了夹克,晃了晃夹克说:“我拿这个当钱吧!”
    有点吃惊的贾贺夏半带兴趣地检视了镶着黄色纽扣的灰色夹克。他的心急促地跳着,但是为了表示自己不是那么单纯愚笨,同时也不想显露出自己受到这位意大利仁兄诱惑的心,他不慌不忙地拿出一包香烟,并伸手要去拿夹克。阿兵哥皱了皱眉头叫道:“一件夹克换一包香烟?换十包吧!”贾贺夏摇了摇头表示拒绝。士兵又道:“那七包啦!”他又同样地摇了摇头,并装作要离开。阿兵哥又对着他叫:“过来吧……我拿四包就好。”他理也不理,并且点燃了一支烟,悠然自得地抽着,以表示对阿兵哥的交易没兴趣。当士兵降到两包时,贾贺夏拿了夹克,给了他两包烟。
    他用心满意足的眼光检视了一下夹克,露出了胜利的微笑。他把贩烟的盒子放在椅子上,穿上夹克并扣上纽扣。虽然衣服宽松,他也不在意。他得意地拿上香烟盒子,在月台上骄傲地穿梭着,同时眼中浮现出身着长袍的娜巴维亚的形象,心中暗想:如果现在你看到我,你绝不会再对我不屑而掉头离去吧,基尔也不再有什么可以炫耀的了吧!
    然而,他想到基尔身穿的是全套西服,而不是只有一件夹克。那么要怎样来弄到一条裤子呢?他想了一下,想到把头伸到火车窗外的那些犯人头脑里大概都有同样的念想吧,心头涌上了贪婪之情,并慢慢走向火车,放胆地叫着:“香烟!香烟!一条裤子换一包烟……”他如此重复地叫着。当一个阿兵哥要脱下夹克时,他赶快上前示意他且慢,接着便指着他的裤子,表示那才是他所要的。阿兵哥不屑地耸了耸双肩,脱下了裤子,达成了交易。贾贺夏喜出望外地回到原来的坐处,穿起裤子来。
    很快他就穿戴完毕,现在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十足的意大利士兵了,或许还有什么欠缺的吧?如果想要和基尔一样的穿扮,那么也要有双鞋子才行。于是他拿起烟盒,快步朝火车走去并叫道:“香烟……一双鞋子换一包香烟……”但是在他还没找到新的交易者时,火车要开动的汽笛鸣了起来,所有的卫兵也跟着忙起来。
    贾贺夏停住了脚步着急着,双眼布满痛苦与懊恼。当火车开始动起来时,在车前的卫兵看到了他,怒气冲冲地先用英语,然后用意大利语向他咆哮:“赶快上车,你这个犯人,上车!”贾贺夏一点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转过身背对着卫兵离去。卫兵握紧拳头向他恫吓,并用枪瞄准了这个毫不理会他的年轻人……向他开枪。震耳欲聋的枪声响了,接着,便是一声痛苦悲凄的喊叫,香烟盒子从贾贺夏的手上掉了下来。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香烟贩贾贺夏社会地位低下,受人歧视,他想像他的情敌基尔那样做个有钱人的司机,但没有人愿意提供给他这个机会。
    B.小说多处运用了心理描写,展现了贾贺夏思想变化的过程,突出了该人物的多重性格,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贾贺夏和基尔两人都对娜巴维亚求过婚,得到的却是两种不同的结果,这说明埃及女性在爱情婚姻上很重视身份,很现实也很功利。
    D.意大利战犯在被解送至战俘营的途中没钱买烟,只好用所穿衣裤来交换香烟,这一内容是对战争罪恶的控诉,表现了作者的反战思想。
    E.小说结构安排精巧缜密,环环相扣,悲剧性的故事发人深省:只有掌控好自己的欲望,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2)作品中的贾贺夏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分析作品中哪些情节暗示了结局的合理性。(6分)
    (4)这篇小说以“囚装”为题目,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方面的考虑,请结合全文,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棱角先生”张奚若

聂晶
    文化名人中,张奚若是有名的“棱角先生”。早年与张奚若同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金岳霖先生,在晚年的《回忆录》中说道:“张奚若这个人,王蒂瀓曾说过:‘完全是四方的,我同意这个说法。’四方形的角很尖,碰上了角,当然是很不好受的。可是,这个四方形的四边是非常之广泛,又非常之和蔼可亲的。同时,他既是一个外洋留学生,又是一个保存了中国风格的学者。”金先生的这番话,贴切地概括了自己“最老的朋友”。
“‘万岁那是皇上才提的
    张奚若是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硕士,1924年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政治系主任。他是位很有个性的学者,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秉持独立的人格。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的张奚若,其“海归”作风实为教授中典型。
    曾是张奚若学生的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中这样写到:“有人流传大学里的政治系是‘升官系’,经济系是‘发财系’。于是,身为政治学系主任的张奚若执意把政治系定为政治学系,以避嫌。”名字一改,报考政治学系的人便多了起来。张奚若在学校的迎新会上,毫不留情地给新生泼了凉水:“如果你们来政治学系目的是想做官,那你找错了地方。国民政府不大喜欢西南联大的政治学系。如果你来此的目的是想当一个学者,我可以老实告诉诸位,4年时间培养不出一个学者来。你在此读4年书,可以获得一些基本知识和读书方法,毕业后你可以独立继续钻研。”张先生不仅对新生严厉,就是对即将毕业的学生,也照样不留情面:“毕业后希望你们能继续研究政治学。为了生活自然要找工作,那么可以教教书。最不希望你们去做官。”张奚若先生的话,严厉是够严厉,但也是对学生们最恳切的忠告。
    当然,张奚若并不只是严师。何兆武先生这样回忆道:“张先生有时候发的牢骚挺有意思。”让何兆武先生印象最深的是张奚若先生的那句感慨:“现在已经是民国了.为什么还老喊‘万岁’?那是皇上才提的。”
蒋介石应该下野
    无论是做学者,还是当政治家,张奚若都是一身正气,直言不讳。他的出现,让政府、让国人多了一面镜子。
    在一次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等四校联合举办的时事讲演会上,张奚若担任主讲。面对六七千名听众,他对国民党展开了猛烈抨击。张奚若说:“在报纸上马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名词‘赤匪’,假如共产党可以叫做‘赤匪’的话,我想国民党就可以叫‘白匪’。其实‘白’字还太好了,太干净了,他们简直就是‘黑匪’!”他还给国民党政府下了“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的定论。因此,中国要有光明的前途,只能是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的个人独裁。他说:“为了国家着想,也为蒋介石本人着想,蒋应该下野。假如我有机会看到蒋先生,我一定对他说,请他下野。”在听众的一阵哄笑声中,他才正式开讲。讲演中,他说:“现在中国害的政治病是政权为一些毫无知识的、非常愚蠢的、极端贪污的、极端反动的和非常专制的政治集团所垄断。这个集团就是中国国民党。”
    1937年蒋介石在庐山举行国事谈话会时,聘请张奚若参会,蒋介石对张奚若可谓是“国士”之礼遇了。但不久之后,张奚若却与蒋介石发生了冲突。一次在例行的国民参政会上,张奚若以参政员身份发言,言词激烈地抨击了蒋介石的独裁和国民党的腐败。蒋介石顿感难堪,于是打断他的发言,插话说:“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一怒之下,张奚若拂袖而去。等到下一次参政会再开会时,政府给他寄来开会的通知和路费,张奚若当即回电一封:“无政可议,路费退回。”这与民国另一大知识分子傅斯年在国民党大会上痛骂宋子文的“壮举”可以媲美,宋子文只是国民党的一个要人,而张奚若顶撞的可是最高元首。张先生不畏强势的正派作风,由此可见一斑。
新中国国号的缔造者
    1949年6月15日,张奚若以民主教授的身份出席了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会上与会者对于新中国的“国号”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有人说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好,也有人提议用“中华人民民国”。就在各方争论未果时,张奚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还是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名好。他说:“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人民这个概念已经把民主的意思表达出来了,不必再重复写上‘民主’二字。”
    代表们就张奚若的提议又展开了讨论,几个回合下来,大家都认为张奚若的提法好,一致同意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于是,张先生便成了新中国“国号”的缔造者。
    张奚若的好友徐志摩曾称他为“一位有名的炮手”,在徐志摩眼里“奚若这位先生是个‘硬’人。他是一块岩石,还是一块长满着苍苔的(岩石)。他的身体是硬的;他的品行是硬的;他的意志,不用说,更是硬的……”
如今,张先生早已远去,他留给后人的,除了为数不多的文字外,还有不尽的怀念。像张奚若先生这样有学问又有独立人格的人,现在我们已很难遇到。“棱角先生”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也留在我们的期盼里。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文章中称张奚若为“棱角先生”,忠于事实,是对其中肯的评价,亦褒亦贬。
B.金岳霖在《回忆录》中说:“他既是一个外洋留学生,又是一个保存了中国风格的学者。”这是对张奚若的贴切而全面的概括。

C.张奚若一身正气,直言不讳,敢于对国民党猛烈抨击,主张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D.在新政协筹备会上,张奚若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看法不妥协,最终成为新中国“国号”的缔造者。
E.在文章结尾处,作者说“‘棱角先生’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也留在我们的期盼里”,表达了对张奚若的赞颂,同时希望这个社会能出现更多像张奚若这样的人。

(2)阅读全文,概述张奚若为什么被称为“棱角先生”。(6分)


(3)结合文本,概括本文材料运用的特点。(6分)


(4)你如何看待张奚若的“棱角”?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用冷冻臭牛肉制作“小牛排”,将过期鸡肉等捣碎制成“美味”鸡块……事发后,某知名快餐连锁企业在回应中依然 ,声称“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与安全的食品”。

(2)“轮椅歌手”杨学峰虽不能笑,也不能走,有时甚至连话也说不清楚,但面对镜头与话筒,他 ,信心十足。

(3)有人认为,韩寒投身商业电影创作,是对锁住他的舆论高墙的突围。如果中国有才华的人更愿意从事实业,而不是在舆论场上 ,那么我们国家的创新就更有力量。

A、侃侃而谈 振振有词 夸夸其谈

B、振振有词 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

C、夸夸其谈 侃侃而谈 振振有词

D、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 振振有词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空气净化器的净化原理主要有两种办法,即高压静电除尘和通过活性炭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但两种办法都不能完全清除甲醛。

B、中午还是阳光灿烂,但到下午5时左右,老天突然变脸,市区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据气象部门监测,这次特强沙尘暴瞬间风力达11级,地表能见度0米。

C、孩子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盈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推波助澜。

D、在哈佛大学这扇简朴的校门下,370年来进出的许多人的一举一动决定着政治走向与经济命脉,乃至世界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开始和结束。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朴学又称考据学。清代朴学的兴起,首先与清代文化的高度成熟关系密切, ,

, ; , , ,这种学术上的争论最终促进了朴学的繁荣。

①清代人认为宋明理学空谈义理,把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丢掉了

②文化高度成熟的一个表现是图书典籍的极大丰富

③要想真正把握孔孟的精神,只有回到儒家原典中去寻找依据

④这直接带来了清代图书事业的繁荣

⑤学术界对宋明理学的反对,也是其兴起的重要原因

⑥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人专注于校勘,辨伪工作,从事文字训诂的学者越来越多

A.②④⑥⑤①③ B.②④⑥⑤③① C.⑤①③④②⑥ D.⑤③①④②⑥

16. 英国《太阳报》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最后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选出了四个最佳答案:

①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

②正在用沙子筑造城堡的儿童;

③为婴儿洗澡的妈妈;

④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医生。

请根据上述文字,用一句话概括这四种人的共同特点。(不超过30个字)(5分)

17.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6分)

2015的新年钟声还在耳畔,你们的高中生活已近尾声。三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三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在暖色; , ;

, 。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同学们,你们正迈着坚定的步伐,渴望通过汗水升华稚嫩的青春。老师祝你们在今年的六月鹏北海,凤朝阳,用执着写就自己的高考传奇。

六、作文(60分)

没有阅读习惯的人,就时间、空间而言简直就是被禁锢于周遭的环境中。他的生命完全公式化,他无法逃脱这个监狱。但当他拿起一本书,他立刻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到另一个国家,或另一个时代,讨论一个从未想过的问题。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都成为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上,在谈吐中,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

一、1.【答案解析】C 解析:A项,表述不全,少了“同时向自己的三个朋友发起挑战”。B项,应为“弗雷特及其朋友们”。D项,“只有”与原文表述不一致。

2. 【答案解析】D 解析:“表明作者对这场活动所持的态度是否定的”有误,原文作者只是就该活动的一个方面表达了批判态度。

3.【答案解析】B 解析:以偏概全,规则中的后者实则是一种“刻奇主义”。

4.D      5.C      6.C

翻译:①于是不穿官服独自骑马带几名仆人,连短刀也不拿,辗转山林沟壑一百来里,径直奔向贼寇的住地。

②手下小吏犯有过错,从来没有鞭打责罚过。百姓中有被告发拖歉赋税的,查道替他代缴,

查道,字湛然,安徽翕欠州休宁人。查道幼年时沉稳不合群,很少言谈嬉笑,但喜欢接近纸笔墨砚。未成年时便以诗词著称于世。后来,陪伺母亲由长江以北迁到长江以南居住,以孝闻名于天下。一次,母亲生病,想吃鳜鱼羹汤,当时正值数九寒冬,买不到鳜鱼。查道到河边哭泣祷告河神,戳开河中坚冰,得到一尺多长的鳜鱼献给母亲,不久,母亲的疾病痊愈了。
    端拱初年,查道考中进士。因寇准推荐他的才干,被提拔为著作佐郎。淳化年中,四川强盗反叛朝廷,这时,朝廷任命查道担任遂州(今四川遂宁市)通判。有出使四川的使者,得到了查道好的政绩便上报朝廷,皇上下诏书优厚地嘉奖了他。后来,查道升任秘书丞,不久又调任果州(今四川南充市)知州。当时强盗们在山间岩洞据险架设栅栏(以抵御官军),头目何彦忠聚集200多党徒,盘踞在西充(今四川西充县)大木槽一带,剑拔弩张,(势与朝廷为敌)。朝廷打算招安他们,但诏书还未下达。大家都请示查道派兵剿灭,查道说:“他们是愚民,因为害怕承担罪过,打算(拼死抵抗)以苟延残喘一会儿啊!那些喽啰们难道没有(因一时糊涂而)误入歧途的吗?”于是,查道乔装打扮,单人独骑,不带一尺兵器,只带几个仆人,辗转穿越于山林沟壑中,行走100多里,径直来到强盗盘踞的地方。强盗们惊慌害怕,拉满弓严阵以待。查道(到后)镇定自如,盘腿坐在胡床上,明白地告诉他们朝廷招安的意图。其中有认识查道的人说:“此人是果州知州,听说很仁慈,这样的人难道会害我们吗!"强盗们随即抛下兵器罗列跪拜在查道脚下,大声呼喊请求赦免罪过。查道全部发给证明文书让他们回家当农民。
    天禧元年,查道被调到虢州任知州。这年秋天,虢州遭遇蝗灾,百姓歉收。查道来不及上奏批复,便打开官府粮仓赈救灾民,又设粥棚施粥救民,并拿出种麦4000斛作为百姓开春的种粮。老百姓多亏他的救助得以保全性命一万余人。天禧二年五月,查道死。讣告传到京师,真宗十分痛惜,下诏书让其子奉礼郎官赵循之坐传车前去治办丧事。
    查道为人淳朴厚道,犯而不校。手下小吏犯有过错,从来没有鞭打责罚过。百姓中有被告发拖歉赋税的,查道替他代缴,不予追究。一次外出巡查,路边有甜枣,仆从摘来献给查道,查道按照枣的价值将钱挂在枣树上然后离开。查道少儿时曾在地上画了一座大宅院,说:“这宅院应该分给孤独无依的人。”当官后住在京城,家中仍然贫困,因为亲戚族人中的孤独者大多居住在他的家中,所得俸禄,因散施而随得随完,连留下一丝一毫的心意也没有。和人相交,情意恳切,十分周到;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的人,待之更加厚道,大多给以周济。
当初,查道科考,因贫穷没有盘缠进京,亲戚族人集资三万钱馈赠他。后来,查道路过滑台,前去拜见父亲的朋友吕翁,不巧吕翁已死,吕家贫穷无钱下葬,吕翁的哥哥将要卖掉自己的女儿来帮助埋葬。查道拿出包袱中所有的钱财给予吕翁哥哥赎女,并为他的女儿选择女婿,另外出资作为嫁妆。有一位故人死了,因家中很是贫穷,打算将自己女儿抵押给人作丫鬟。查道替他赎回了女儿,嫁给士族人家为妻。同朝官员们都佩服他的操行。查道好学,喜好与人下棋。平常生活喜吃蔬菜素食,有时一天只吃一餐,默坐静养整天。衣服用具十分低下节俭。享寿64岁。

答案8.【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之情,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9.【答案】手法:对比。
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10.(1)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夙兴夜寐,靡有朝矣;(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1)BE

(2)答案示例:①勤奋努力,不放过每一次挣钱机会。每当火车进站的时刻,贾贺夏总是第一个来到火车站。②精明又贪婪。在进行香烟与衣服的交易时,巧妙地利用了对方的急躁心理;用香烟换夹克占了便宜后又接着去换裤子,还想换鞋子。③嫉妒心强,喜欢攀比,爱慕虚荣。总拿自己与基尔对比。在完成香烟与夹克的交易后,穿上夹克,在月台上骄傲地穿梭,并且觉得自己能够得到娜巴维亚的欢心。④有追求,有目标,向往美好的生活。在艰辛的生活环境下,他总是怀抱着希望去努力工作;他渴望通过香烟交易的完成,改变自己在娜巴维亚眼中的形象和心目中的地位。(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答案示例:①意大利战犯没有钱来买烟,为下文香烟与衣裤的交易做了铺垫。②用来做交易的衣裤都是意大利战犯从身上直接脱下来的,为卫兵误认贾贺夏的身份提供了前提。③他看到车门边有武装的卫兵以及他和意大利战犯进行交易时用手势沟通,为他后来因听不懂英语和意大利语被卫兵射杀埋下伏笔。(每点2分)

(4)答案示例:从主题思想的角度看,以“囚装”为题,突出一个“囚”字,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囚装”是造成主人公贾贺夏的悲剧的直接原因。但这只是一个表象,囚禁并结束贾贺夏生命的深层原因更值得深入思考。贾贺夏没有控制住自己的虚荣心、贪婪的欲望,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作为反面教材,贾贺夏的经历提醒读者,要做一个能掌控自己欲望的人。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囚装”是贾贺夏拿来与情敌基尔抗衡的行头,小说通过对得到“囚装”的过程的描写,将贾贺夏时而妒火中烧,时而天真稚拙,时而精明老练,时而得意忘形的贪婪、爱攀比的形象很丰满地展现了出来。同时,他交换“囚装”时的得意与穿上“囚装”后的悲剧形成对比,在对比中突出贾贺夏的性格特征和悲剧命运。

从情节结构的角度看,是“囚装”促成了贾贺夏意外地和战俘们完成了两笔交易,并促使他为梦想中的生活筹划第三笔交易。也正是“囚装”戏剧般地结束了贾贺夏的生命。“囚装”贯穿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并推动着情节向前发展。

(从以上任意两个角度分析即可,每个角度4分,共8分)

12(1)C E(A无贬义,B不全面,D“力排众议”和“不妥协”不准确)
(2)①他是位很有个性的学者,敢于坚持自己主张,秉持独立的人格。
②在政治上他一身正气,直言不讳。他的出现,让政府、让国人多了一面镜子。
③他的品行是硬的,他的意志也是硬的。(每点2分)
(3)①从选取角度看,选取能表现其“棱角”的材料,突出其品质。
②从组材角度看,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
③从材料特点看,多处引用他人的回忆性质的文字或熟悉他的人的话。(每点2分)
(4)“棱角先生”是张奚若独立人格、独立个性的准确概括。
①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的张奚若,其“海归”作风实为教授中典型。给学生严厉但最恳切的忠告。
②敢于顶撞最高元首。张先生不畏强势的正派作风,令人钦佩。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名和利而舍弃了独立的人格,希望我们这个社会有更多有个性、有棱角的人存在,这样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才有希望。(观点2分,结合文本4分,联系现实2分。)

  1. 答案:B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实,说个不休。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夸夸其谈:指说话和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2. B (A 、结构混乱,“空气净化器的净化主要有两种办法”或“空气净化器的净化原理主要有两种”。C、残缺,在“高盈利”后加“的方向”。D、“决定命脉”搭配不当。)
  3. A

16、参考答案:从事有意义的活动让人愉悦,劳作是愉悦的起点、保证

17、【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的能力。题目要求考生在规定的语境中,拟出恰当的比喻句,并且与所给出的语句组成排比格式,还要注意前后呼应。

①在第一条横线上要写出的比喻句:“三年像……”与前后的语句构成排比。②“像……”是难点,因为还要在第二条横线上将其扩展,且要用“有……也有……”的格式。③第三条横线上填写的语句要与第一、二条横线所写的内容呼应,还要与其前后语句构成排比。

【参考答案】:三年像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三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乐曲渐趋高潮。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