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语文

2019年贵州省贵阳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八)(含解析).docx

2019年贵州省贵阳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八)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诗情,咏不完的“飞花令”

如果生活真的“有毒”,诗歌或许就是一味对抗浮躁的“解毒剂”;未必人人都有诗才,但至少可以存有一份诗心。

为你写诗,写一辈子。媒体报道,94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冯端先生,至今已给妻子陈廉方写了60年情诗。相知相守的温暖、诗歌传情的浪漫,感动了无数网友,也让单身族们艳羡不已。

光阴流转,日久最见真情。也许,写一首情诗并不难,但数十年的坚守与执着殊为不易,最终书写出沉甸甸的爱。也正因此,在妻子眼中,冯老先生就像一块“璞”,尽管貌不惊人,内心却晶莹剔透。在冯端夫妇爱到“欲罢不能”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有个“飞花令”环节,选手须按要求轮流吟咏含关键字的诗句。对于两位老人而言,他们既质朴又浪漫的诗意人生,不正宛若一场围绕着情字、吟咏不尽的飞花令么?

诗由情而生,情因诗更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吟咏优美诗句,堪称中国人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真情实感一旦与诗歌结合,便容易激发奇妙的化学反应。那些饱含真情的诗篇,不仅让天各一方的两颗心灵相互融通,更流传久远,让更多人感到温暖。如今,无论是风花雪月的元宵佳节还是源自西方的情人节,当热恋男女已经熟练掌握了互赠鲜花与巧克力的技巧,不知还会否有人送给对方一首真挚动人的情诗?

“东坡饮酒,秦观夜话;稼轩论剑,清照煮茶”。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有的人因醉心于古典诗词而从传统文化中得到了滋养,也有不少人罹患了某种“春节综合征”。平时因为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深度沟通,无形中累积了不满和怨气,假期里相处时间相对长了,反而容易因琐事而脾气暴躁、触发矛盾。难怪有人直呼,“春节有毒”“感情经不起假日考验”。如果生活真的“有毒”,诗歌或许就是一味对抗浮躁的“解毒剂”。当你“想静静”的时候,不妨打开一本尘封已久的诗集,挑出几首,念给你的恋人,发给你的好友,寄给你的亲人。那么,不论五律还是七绝、中文还是西语,相信对方都能从中读出你的真情。

有人说,“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的确,未必人人都有诗才,但至少可以存有一份诗心。而真正的诗心,无关年龄,无关金钱,无关地位,它只关乎一点,那就是源自内心的对真善美的热爱。正如冯端夫妇,在他们的生命体验里,房子、车子、票子等物质享受永远不会居于主流;而从一位妻子的视角出发,丈夫创作的专属情诗远比钻石更美好、更珍贵、更恒久。

“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诚哉斯言。处身于社会生活中的广袤原野,如果每个人都愿捧着一颗真心、葆有一份诗心,在诗意中传递一份真爱,那小王们就不难在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大大拓展自小王的精神疆界。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02月15版)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未必都有诗才,但存一份诗心是可以做到的。诗歌可能是一剂对抗现代人“浮躁症”的良药。

B.中科院院士冯端先生,至今已给妻子陈廉方写了60年情诗,这些情诗的价值远比房子、车子、票子珍贵。

C.真情实感一旦结合诗句,便会激发奇妙的化学反应,让天各一方的两颗心灵相互融通,并且能流传久远,让更多人感到温暖。

D.当今社会,不少人因为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深度沟通,无形中累积了不满和怨气,埋下了家庭矛盾的隐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无数网友能够冯瑞先生的事迹感动,单身族们能够投去艳羡的目光,说明相知相守的温暖和诗歌传情的浪漫值得小王们追求和拥有。

B.真正的诗心是源自内心的对真善美的热爱,与年龄、相貌、金钱、地位、名誉等外在功利的内容没有关系。

C.在某些时候,小王们挑几首诗歌,无论它是什么形式,寄给小王们的亲友,吟诵给小王们的恋人,相信对方都能感受到小王们的真情。

D.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人的诗心需要被激活,但真正的诗心和年龄、金钱、地位是有关的。冯端先生的事迹,可以称得上是激活诗心的因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端先生之所以在妻子眼里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璞”,主要是因为他用数十年的坚守与执着书写出对妻子沉甸甸的爱。

B.如果小王们能够两位老人那样,围绕着“情”字吟咏不尽的“飞花令”,那小王们的人生也可能会充满浪漫的诗意。

C.诗由情而生,情因诗更浓。吟诗优美诗句这种堪称中国人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会比互赠鲜花与巧克力的技巧更加真挚动人。

D.如果小王们每个人都愿怀着一份诗心,在诗意中传递一份真爱,那小王们就不难在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安宁,找到精神的慰藉。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陈忠实 生命对小王足够深情

鲁 颂

2016年的春夏之交,天还是那个天,原也还是那道原,而写下那道原并注定会载入史册的那个人,却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

1942年伏天,陈忠实出生于西安东郊一个只有三四十户人家的小村里。他的太爷爷是一位私塾先生,留给他的是一堆手工抄写的“旧书”,那仿佛印上去的工整端庄的汉字书法,给了他对祖辈以及文字最初的震撼;他的父亲只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识字,会打算盘,能在劳作的空闲里,读古典小说和秦腔剧本,还能在年关、红白事时为乡亲书写对联。几十年后,陈忠实仍很感佩父亲的“文化意识”:“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小王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

困窘的生活里,他却喜欢文学了。迷上文学,不仅大大出乎白鹿原下土里刨食的父母的意外,也让陈忠实自己颇感奇怪。通常情况下,乡里人供给孩子读书的目的很现实,而爱好文学是被视为浪漫而又不着边际的事情,怎么会发生在一个穿着粗布衣服吃开水泡馍的人身上呢?多年以后,陈忠实把这归结为天分﹣﹣一根对文字敏感的神经﹣﹣天生对人情冷暖敏感,对语言、故事敏感。文学的兴趣由此发端。除了作文老师要求的记叙文议论文外,陈忠实开始尝试诗歌、小说的创作,并显示出很高的天分,甚至闹出一篇诗稿被老师怀疑抄袭的事件。

1962年,陈忠实高中即将毕业。先是因为腿上一块小小的疤痕,失去了空军招收飞行员的资格;接着因为父亲的阻挡,失去了当兵的机会;最令他不可思议的是当年的高考居然名落孙山,而导致败北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居然是他最拿手的作文。

这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两选一:一为“雨中”,一为“说鬼”。陈忠实说自己“鬼使神差”地放弃了拿手的记叙文“雨中”而选了不太擅长的议论文“说鬼”,“说”得如何姑且不论,关键是还没写完,终考的铃声就响了。为此他不仅紧张地尿了一裤子,而且彻底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在大学、兵营和乡村三条人生道路中,他在最不想去的这条逼仄的乡村之路上落脚了,12年的艰难求学生活画了一个圆圈,最终又回到原点,虽有遗憾,却使年轻的陈忠实沉静下来:“小王的人生参照系是中国最庞大的人群﹣﹣农民,小王悬空的心便落到鸡鸣狗叫猪哼哼的村巷里。”当捷径都已堵死,“反而把未来人生的一切侥幸心理排除干净了;深知自修文学写作之难,却开始了:一种义无反顾的存储心底的人生理想,标志是一只用墨水瓶改装的煤油灯。”

他断断续续地写他谙熟于心的农村题材小说。1973年,他写作并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接班以后》,尽管也逃脱不了演绎和图解政策的时病,但就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能见出作者的功力。

1976年,《人民文学》发表了陈忠实的小说《无畏》,这部被认为是“迎合当时潮流的反‘走资派’小说”,在粉碎“四人帮”后,不仅给陈忠实带来了新一轮的麻烦,而且使他很长一段时间“陷入在真实的又不想被人原谅的羞愧之中”。陈忠实称那是一段充满“自虐式的反省和反思”的日子。他在文中说,是自己主动辞去的行政职务。转到郊区文化馆工作,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安静读书,“用真正的文学来驱逐、涤荡小王的艺术感受中的非文学因素”。

就这样,陈忠实面壁两年,1979年,终于捧出了荣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信任》.他也以此得以重新站上新时期的文学前沿。

此后的日子里,陈忠实不负众望,完成了9部中篇、80多篇短篇和50多篇报告文学作品。然而,随着写作的深入,陈忠实对自己的创作有了新的思考和新的追求,对自己以前的作品也有了新的评判。这种对自己作品的重新审视,甚至让他一次又一次怀疑自己天分,蛰伏已久的自卑感又重新抬头。

而恰在此时,路遥接连发表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以及《平凡的世界》等震撼人心的作品,获得包括茅盾文学奖等在内的许多重要奖项。对此,陈忠实说:“慢慢地,小王开始对这个比小王年轻好几岁的作家刮目相看。……当他的作品获得文学最高奖项时,小王再也坐不住了,心想,这位和小王朝夕相处的、活脱脱的年轻人,怎么一下子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小王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无形压力。小王下定决心要奋斗,要超越,于是才有了《白鹿原》。”

多年后,回顾自己走过的路,陈忠实感慨:“生命对小王足够深情。”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男,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作,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已发行逾160万册,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评论家肖云儒说:“正是这些经历,让陈忠实对农村和农民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也构成了《白鹿原》创作的底色。”西方学者评价说:“由作品的深度和小说的技巧来看,《白鹿原》肯定是大陆当代最好的小说之一,比之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并不逊色。”

②陈忠实著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长篇小说《白鹿原》.《陈忠实小说自选集》(3卷),《陈忠实文集》(5卷),散文集《告别白鸽》等。短篇小说《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作品奖、《立身篇》获1980年飞天文学奖,中篇小说《康家小院》获上海首届小说界文学奖、《初夏》获1984年当代文学奖、《十八岁的哥哥》获1985年长城文学奖,报告文学《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全国1990﹣1991年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1993年陕西双五文学奖、199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杯文学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陈忠实作为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说获得了一系列大奖,如代表作《白鹿原》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得了全国1990﹣1991年的文学奖。

B.陈忠实继1979年捧出了荣获当年全国优秀敌小说奖的小说《信任》后,又陆续完成了9部中篇、80多篇短篇小说和50多篇报告文学作品。

C.陈忠实虽出身于一个只有三四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却幸运地拥有一个当私塾先生,会读古典小说和秦腔剧本,还能为乡亲书写对联的父亲。

D.陈忠实高中即将毕业,先是因为父亲的阻挡,失去了当兵的机会,接着因为腿上一块小小的疤痕,失去了空军招收飞行员的资格。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在不断深入的写作过程中,陈忠实会反思自己的作品,甚至有时会质疑自己的作品。也正因为这样才有了后来《白鹿原》的完成。

B.陈忠实在当年高考作文题目二选一的情况下,选择了自己最擅长的议论文“说鬼”,却没能正常发挥写作水平,意外败北。

C.西方学者曾高度评价小说《白鹿原》,认为该小说从各个层面讲都堪称大陆当代最好的小说这一,并不逊色于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

D.当失去了当飞行员、当兵、读书的机会,陈忠实不情愿地去到了他最不想去的农村,却也让他沉静下来,开始了艰难的自修文学写作之路。

E.因为陈忠实从小就有一根对文学敏感的神经,所以当他迷上被乡里人称为浪漫而又不着边际的文学时,他自己并不感到奇怪。

(3)陈忠实感慨生命对他足够深情。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生命对他的深情表现在哪些地方?

3.(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角 度

镇政府办主任老张快要退休了。看着一脸稚气的新秘书小王,老张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王啊,你别看这小小的主任,如果你起草的工作总结稍有一点疏忽,那小王们政府工作就白做了。”

小王不以为然:“写写这种工作总结,起草份镇里的文件,还用得着花多少心思吗?要知道自己可是市作家协会的会员啊!”小王没有听老张唠叨什么,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过了一些天,镇所属的陈村村民把镇政府告上了县法院,起诉镇政府没有经过村民委员会的同意,强行把村里的一块土地划进了开发区,结果是村民胜诉。

就是这件事,县政府要求镇政府写个报告上去,听候处理。镇长当然急得不得了,指示办公室认真对待,写出总结材料。老张让小王写:“你写吧,看看你够不够格当这个秘书。”

小王一听老张的口气,心里就愤愤不平,嘀咕着:“你老张看着吧,我写给你看!”

小王找来了所有的相关资料,通读了三遍,还摘出重点,为了把总结写得更有声有色,特意花了一天的时间,走访了陈村的许多村民。看看材料全部齐了,只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写出洋洋五千字的总结材料。看了几遍,觉得非常满意,可以说文字优美,事件一目了然,哪个领导看了都会觉得好的。题目就是﹣﹣镇政府败诉始末调查。

第二天一早就交给了老张,小王心里挺得意的,看老张还有什么话好说。

可老张只看了一眼题目就还给了他:“不行,你得重写。”

小王忙申辩道:“你看都没有看,就知道不行,你,你也太……太那个了吧。”小王心里尽管很不高兴,但又不好对老张发作。

老张却笑笑说:“你不相信?那好,你送给镇长试试。”

小王一听心里更不舒服了,想道:“试试就试试,我不相信镇长会不满意!”于是小王二话没说,就气呼呼地送给镇长看。

镇长低头看了几眼,脸色阴得好难看,冷冷地道,“你们办公室怎么写这么个东西出来?”说着就把总结丢给小王,没有半点商量的口气指示他“重写”!小王吓得什么话都不敢说了,心里也很不明白,怎么会不行呢?

没有办法,只好去请教老张。老张见小王哭丧着脸,就笑了笑问小王:“如果让你看这个总结,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小王想都没有想就道:“镇政府应该把工作做得更细一些,应该依法办事嘛!”“对,你说得很有道理。”老张很肯定地说。小王听老张的称赞,心里忽然轻松了许多。

老张却又问小王:“如果你是县长看了这份总结又会怎么想呢?”

“是啊!如果我是县长会是怎么想呢?”小王想了想说,“如果我是县长,那肯定是会认为镇政府没有把工作做好呗!”

“你说得对!”老张打断小王的话就说:“你说这样的总结材料能上报吗?”

是啊!这怎么能上报呢?镇长肯定要挨批的!

小王傻眼了,真的傻眼了,小王真的没有想到这样一份实事求是的总结材料会产生这样的严重后果!

老张进一步启发小王:“其实镇政府官司输了,也不是坏事,对,应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嘛!”

“好事?!”小王更莫明其妙了,只有洗耳恭听的份了。

老张说:“这不正是说明村民们法制观念的增强吗?这不正是镇政府大抓法制建设的丰硕成果吗?这不正是镇领导的成绩所在吗?这不正是……”

小王终于茅塞顿开,也终于很轻松地写出了第一份很有分量的工作总结。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小王经过走访调查,写出了文学优美,洋洋五千字的工作总结,但是老张却让小王重写,原因是小王的总结文辞虽美但不够言简意赅。

B.老张认为“镇政府官司输了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是因为这给了镇政府反思自己工作的机会,以后也便于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

C.小王最后“写出了一份很分量的工作总结”,可以推知这个工作总结肯定是找到了一个有利于领导彰显政绩的写作角度来完成的。

D.“小王真的没有想到一份实事求是的总结材料会产生这样的严重后果”中的“严重后果”是指总结材料中指出了“镇政府在官司中输了,而村民却胜诉了”的后果很严重。

(2)一篇工作总结,小王满意,老张却不满意,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3)小说的主人是“小王”还是“老张”?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太祖略地滁阳,善长迎谒。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太祖称善。从下滁州,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甚见亲信。太祖威名日盛,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之太祖。复为太祖布款诚,使皆得自安。有以事力相龃龉者,委曲为调护。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善长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太祖军和阳,自将击鸡笼山寨,少留兵佐善长居守。元将谍知来袭,设伏败之,太祖以为能。

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复制钱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太祖初渡江,颇用重典,一日,谓善长:“法有连坐三条,不已甚乎?”善长因请自大逆而外皆除之,遂命与中丞刘基等裁定律令,颁示中外。

太祖即帝位,追帝祖考及册立后妃太子诸王,皆以善长充大礼使。置东宫官属,以善长兼太子少师,授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余如故。已,帅礼官定郊社宗庙礼。帝幸汴梁,善长留守,一切听便宜行事。寻奏定六部官制,议官民丧服及朝贺东宫仪。奉命监修《元史》,编《祖训录》、《大明集礼》诸书。定天下岳渎神祗封号,封建诸王,爵赏功臣,事无巨细,悉委善长与诸儒臣谋议行之。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乃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时封公者,徐达、常遇春子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及善长六人。而善长位第一,制词比之萧何,褒称甚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善长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

B.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善长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

C.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善长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

D.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善长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布衣蔬食”常形容生活俭朴;“布衣百姓”指广大劳苦大众,文中指汉高祖出身平民。

B.郊社,郊指冬至日祭天于国都南郊,社指夏至日祭地于北郊。这两项祭典都在郊外举行,所以常常统称为“郊”。

C.便宜,谓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也指有利国家,合乎时宜之事。文中“便宜”是第二个意思。

D.铁券,是中国封建时代皇帝赐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类似于现代普遍流行的勋章,允其世代享有优厚待遇及免死罪的一种特别证件,也叫免死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善长有智慧谋略,通晓法家学说,谋划事情大多符合实情。太祖询问天下战争何时平定时,他给出了令太祖满意的答案。

B.李善长颇受太祖信任,跟随太祖攻占滁州,给太祖出谋划策,并参与重要事情的决策,主管军队的物资供应,威名一天天大起来。

C.李善长对太祖忠心不二。郭子兴听信流言而怀疑朱元璋,逐渐剥夺他的兵权。又想从朱元璋身边把李善长夺过来辅佐自己,李善长坚持辞谢不去。

D.李善长有一定的作战指挥才能。太祖在和阳驻军时,留下很少一部分兵力给李善长留守。元军将领偷袭和阳,李善长设下埋伏打败了元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从下滁州,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甚见亲信。

②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

5.(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诗从小斋常具之物琴、棋上着眼,并没有去描写琴棋生活,而是借琴、棋二物以写志抒怀,显得机杼独出,别开生面。

B.首联单刀直入,直陈本意。怜,是爱的意思。作者“爱琴”不是为了听音,而是为其“弘直”;作者爱棋不是为了对弈娱戏,而是因其“局方”。言在物“品”,意在人“品”。“直”就是正直,不邪僻;“方”就是有棱角,不圆滑。

C.颔联二句分承首联,是对首联句意的补说。“未用较得失”承“怜琴”句,因为只爱“弦直”,不在音声,所以没付出记宫商五音;“那能记宫商”承“爱棋”句,因为只爱“局方”,不在对弈,所以没有用它较量性胜负输赢。

D.前两联言心之所尚,后两联言行之结局。因年纪愈长,为浊世所疏,因为自己的拙笨,百途不通。颈联字字是说已,塑造了诗人怀才不遇、落魄潦倒的悲苦形象。“拙”字暗示诗人心中悔意。

E.末联将诗意再推进一步。虽然琴棋二物始终相随,方直之品持守不变,却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兴亡了。感慨由一已浮沉提升到了家国兴亡的高度,诗境更高。

(2)本诗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手法?诗人想借琴棋抒发什么样的情怀?

6.(5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排偶句“   ,   ”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   ,   。

(3)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身世浮沉雨打萍。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4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两项是(  )

A.如今书坛画坛到处是圈起来的围墙篱笆,且展出的作品参差不齐.若去看看那些展览,你悲哀的并不是这些艺术家,而要浩叹这个时代的荒芜来了.

B.作为“节能减排”的倡导者之一,他身先士卒,坚持上下搭乘公共交通设施,并将垃圾进行分类和循环利用;不仅自己坚持环保的生活方式,还带动身边的家人和朋友.

C.乔峰和乔布斯,都是英雄,一个出版金庸武侠小说,称得上路人皆知,一个在西方电子技术中引领时代潮流.

D.为了顺利完成硕士论文答辩,他争分夺秒,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可谓宵衣旰食,最终,他的答辩赢得了教授们的一致好评.

E.他在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三天三夜,这期间两次在身体不适治疗后又回到工作岗位,最终因心力交瘁而病发,救治无效,不幸离世.

8.(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总理对当地负责人说,棚户区改造既是弥补历史欠账的民生工程,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还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衡健康发展.

B.“一带一路”建设汇聚各国民众,惠泽世界目光,已经成为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事件.

C.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指出,儿童阅读需要讲究心理秩序,“从情感、情节到情趣,这是一个依次递进的过程”.

D.天津和河北这两起渗坑事件,虽然目前还未完全调查清楚,但至少涉及以渗坑渗井等逃避监管排污和非法排放危险废物两方面的违法行为.

9.(3分)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论坛上介绍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 , , 。 ; ; 。

①不是“独角戏”

②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形成合力

③在立法方面,中国已形成高水平、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④而是唱响“合奏曲”

⑤在司法方面,今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知识产权法院试点将满3年,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执法方面正在全面从严

⑥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和实施细则的保护范围、保护力度和国际水平接轨。

A.②③⑥⑤①④B.②③①④⑥⑤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④③②⑥⑤

10.(5分)下面这段文字是已经毕业了的某学生向当年的大学导师贺寿的一个片段,有些地方需删改,请按要求加以修改。

我们这次专程从全国各地莅临阔别已久的母校,给我们的恩师刘老师贺寿。刘老师那淡如水的名利观,如山重的事业观,着实让我们钦佩。七十高频还在笔耕不辍的他,最近,又把新出版的大作专门发快递亲自赠送给我们几个高徒,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①   应删去。

②   就改为   。③   应改为   。

④   应改为   。⑤   应改为   。

11.(5分)下面是一幅漫画,请为它取一个题目,再描述它的内容,并说明它的寓意。要求:题目不超过5个字;描述和寓意须语言简明,句子通顺。

2019年贵州省贵阳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八)(含解析).docx

题目:   

内容:   

寓意:   。

四、写作(60分)

12.(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于凡在《百家讲坛之庄子心得》上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田头有两个人。一个勤劳的农人在炎炎烈日下,汗流浃背地种麦子,另一个人懒洋洋地躺在树荫下喝着茶哼着小曲。干活的人当然会觉得自己是勤勉的,在道德上一定有资格去训诫那个懒汉,所以他就说:“你看看你这么懒惰,你以后吃什么喝什么呀?你怎么能每天就这样浪费大好时光呢?”乘凉的人悠悠闲闲地说:“好运我问问你,你现在这么卖命吃苦受累,你又为了什么呀?”“我为了丰收啊!”“那你丰收为了什么呀?”“丰收以后我就可以用这么多的粮食去卖钱啊!”“卖了钱以后你想干什么呀?”“等我卖了钱以后,衣食无忧了,再遇到这样的炎炎夏日,我就不必下地干活,可以找一个树荫,躺着喝茶哼曲,我就可以悠悠闲闲地享受生活了。”“那我现在就已经在过着这种生活了,我现在的生活就是你未来的梦想。”

于丹用这个故事来注释庄子“活在当下”的思想。然后于丹又加了一句自己的评论:“我们随手可得的事情,被我们观念上的一个误区给遮蔽了。”

节目播出以后,有人从树荫下喝茶的人那儿获得了生活的启示,从于丹那儿获得了生活的启示,也有很多人并不认同这种思想。那么,在当今社会,你对故事中的两个人怎么看?你有哪些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你赞同耕者还是赞同享荫者?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陈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和抄袭。

参考答案:


2017年贵州省贵阳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八)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诗情,咏不完的“飞花令”

如果生活真的“有毒”,诗歌或许就是一味对抗浮躁的“解毒剂”;未必人人都有诗才,但至少可以存有一份诗心。

为你写诗,写一辈子。媒体报道,94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冯端先生,至今已给妻子陈廉方写了60年情诗。相知相守的温暖、诗歌传情的浪漫,感动了无数网友,也让单身族们艳羡不已。

光阴流转,日久最见真情。也许,写一首情诗并不难,但数十年的坚守与执着殊为不易,最终书写出沉甸甸的爱。也正因此,在妻子眼中,冯老先生就像一块“璞”,尽管貌不惊人,内心却晶莹剔透。在冯端夫妇爱到“欲罢不能”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有个“飞花令”环节,选手须按要求轮流吟咏含关键字的诗句。对于两位老人而言,他们既质朴又浪漫的诗意人生,不正宛若一场围绕着情字、吟咏不尽的飞花令么?

诗由情而生,情因诗更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吟咏优美诗句,堪称中国人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真情实感一旦与诗歌结合,便容易激发奇妙的化学反应。那些饱含真情的诗篇,不仅让天各一方的两颗心灵相互融通,更流传久远,让更多人感到温暖。如今,无论是风花雪月的元宵佳节还是源自西方的情人节,当热恋男女已经熟练掌握了互赠鲜花与巧克力的技巧,不知还会否有人送给对方一首真挚动人的情诗?

“东坡饮酒,秦观夜话;稼轩论剑,清照煮茶”。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有的人因醉心于古典诗词而从传统文化中得到了滋养,也有不少人罹患了某种“春节综合征”。平时因为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深度沟通,无形中累积了不满和怨气,假期里相处时间相对长了,反而容易因琐事而脾气暴躁、触发矛盾。难怪有人直呼,“春节有毒”“感情经不起假日考验”。如果生活真的“有毒”,诗歌或许就是一味对抗浮躁的“解毒剂”。当你“想静静”的时候,不妨打开一本尘封已久的诗集,挑出几首,念给你的恋人,发给你的好友,寄给你的亲人。那么,不论五律还是七绝、中文还是西语,相信对方都能从中读出你的真情。

有人说,“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的确,未必人人都有诗才,但至少可以存有一份诗心。而真正的诗心,无关年龄,无关金钱,无关地位,它只关乎一点,那就是源自内心的对真善美的热爱。正如冯端夫妇,在他们的生命体验里,房子、车子、票子等物质享受永远不会居于主流;而从一位妻子的视角出发,丈夫创作的专属情诗远比钻石更美好、更珍贵、更恒久。

“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诚哉斯言。处身于社会生活中的广袤原野,如果每个人都愿捧着一颗真心、葆有一份诗心,在诗意中传递一份真爱,那小王们就不难在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大大拓展自小王的精神疆界。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02月15版)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人们未必都有诗才,但存一份诗心是可以做到的。诗歌可能是一剂对抗现代人“浮躁症”的良药。

B.中科院院士冯端先生,至今已给妻子陈廉方写了60年情诗,这些情诗的价值远比房子、车子、票子珍贵。

C.真情实感一旦结合诗句,便会激发奇妙的化学反应,让天各一方的两颗心灵相互融通,并且能流传久远,让更多人感到温暖。

D.当今社会,不少人因为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深度沟通,无形中累积了不满和怨气,埋下了家庭矛盾的隐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A.无数网友能够冯瑞先生的事迹感动,单身族们能够投去艳羡的目光,说明相知相守的温暖和诗歌传情的浪漫值得小王们追求和拥有。

B.真正的诗心是源自内心的对真善美的热爱,与年龄、相貌、金钱、地位、名誉等外在功利的内容没有关系。

C.在某些时候,小王们挑几首诗歌,无论它是什么形式,寄给小王们的亲友,吟诵给小王们的恋人,相信对方都能感受到小王们的真情。

D.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人的诗心需要被激活,但真正的诗心和年龄、金钱、地位是有关的。冯端先生的事迹,可以称得上是激活诗心的因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冯端先生之所以在妻子眼里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璞”,主要是因为他用数十年的坚守与执着书写出对妻子沉甸甸的爱。

B.如果小王们能够两位老人那样,围绕着“情”字吟咏不尽的“飞花令”,那小王们的人生也可能会充满浪漫的诗意。

C.诗由情而生,情因诗更浓。吟诗优美诗句这种堪称中国人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会比互赠鲜花与巧克力的技巧更加真挚动人。

D.如果小王们每个人都愿怀着一份诗心,在诗意中传递一份真爱,那小王们就不难在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安宁,找到精神的慰藉。

【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 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 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解答】(1)C、“便会激发奇妙的化学反应”错误,原文第四段说的是“便容易激发奇妙的化学反应”.故选C.

(2)D、“真正的诗心和年龄、金钱、地位是有关的”错误,原文倒数第二段表述为“真正的诗心,无关年龄,无关金钱,无关地位,它只关乎一点,那就是源自内心的对真善美的热爱”.故选D.

(3)C、“比互赠鲜花与巧克力的技巧更加真挚动人”错误,原文第四段只是说明了一种现象“如今,无论是风花雪月的元宵佳节还是源自西方的情人节,当热恋男女已经熟练掌握了互赠鲜花与巧克力的技巧,不知还会否有人送给对方一首真挚动人的情诗”.故选C.

答案:

(1)C

(2)D

(3)C

【点评】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意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的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其前后句含意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意.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隐含在前面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理解句子要瞻前顾后,审读语境,这既是理解句子较普遍的方法,也是理解句子最基本的原则.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陈忠实 生命对小王足够深情

鲁 颂

2016年的春夏之交,天还是那个天,原也还是那道原,而写下那道原并注定会载入史册的那个人,却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

1942年伏天,陈忠实出生于西安东郊一个只有三四十户人家的小村里。他的太爷爷是一位私塾先生,留给他的是一堆手工抄写的“旧书”,那仿佛印上去的工整端庄的汉字书法,给了他对祖辈以及文字最初的震撼;他的父亲只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识字,会打算盘,能在劳作的空闲里,读古典小说和秦腔剧本,还能在年关、红白事时为乡亲书写对联。几十年后,陈忠实仍很感佩父亲的“文化意识”:“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小王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

困窘的生活里,他却喜欢文学了。迷上文学,不仅大大出乎白鹿原下土里刨食的父母的意外,也让陈忠实自己颇感奇怪。通常情况下,乡里人供给孩子读书的目的很现实,而爱好文学是被视为浪漫而又不着边际的事情,怎么会发生在一个穿着粗布衣服吃开水泡馍的人身上呢?多年以后,陈忠实把这归结为天分﹣﹣一根对文字敏感的神经﹣﹣天生对人情冷暖敏感,对语言、故事敏感。文学的兴趣由此发端。除了作文老师要求的记叙文议论文外,陈忠实开始尝试诗歌、小说的创作,并显示出很高的天分,甚至闹出一篇诗稿被老师怀疑抄袭的事件。

1962年,陈忠实高中即将毕业。先是因为腿上一块小小的疤痕,失去了空军招收飞行员的资格;接着因为父亲的阻挡,失去了当兵的机会;最令他不可思议的是当年的高考居然名落孙山,而导致败北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居然是他最拿手的作文。

这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两选一:一为“雨中”,一为“说鬼”。陈忠实说自己“鬼使神差”地放弃了拿手的记叙文“雨中”而选了不太擅长的议论文“说鬼”,“说”得如何姑且不论,关键是还没写完,终考的铃声就响了。为此他不仅紧张地尿了一裤子,而且彻底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在大学、兵营和乡村三条人生道路中,他在最不想去的这条逼仄的乡村之路上落脚了,12年的艰难求学生活画了一个圆圈,最终又回到原点,虽有遗憾,却使年轻的陈忠实沉静下来:“小王的人生参照系是中国最庞大的人群﹣﹣农民,小王悬空的心便落到鸡鸣狗叫猪哼哼的村巷里。”当捷径都已堵死,“反而把未来人生的一切侥幸心理排除干净了;深知自修文学写作之难,却开始了:一种义无反顾的存储心底的人生理想,标志是一只用墨水瓶改装的煤油灯。”

他断断续续地写他谙熟于心的农村题材小说。1973年,他写作并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接班以后》,尽管也逃脱不了演绎和图解政策的时病,但就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能见出作者的功力。

1976年,《人民文学》发表了陈忠实的小说《无畏》,这部被认为是“迎合当时潮流的反‘走资派’小说”,在粉碎“四人帮”后,不仅给陈忠实带来了新一轮的麻烦,而且使他很长一段时间“陷入在真实的又不想被人原谅的羞愧之中”。陈忠实称那是一段充满“自虐式的反省和反思”的日子。他在文中说,是自己主动辞去的行政职务。转到郊区文化馆工作,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安静读书,“用真正的文学来驱逐、涤荡小王的艺术感受中的非文学因素”。

就这样,陈忠实面壁两年,1979年,终于捧出了荣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信任》.他也以此得以重新站上新时期的文学前沿。

此后的日子里,陈忠实不负众望,完成了9部中篇、80多篇短篇和50多篇报告文学作品。然而,随着写作的深入,陈忠实对自己的创作有了新的思考和新的追求,对自己以前的作品也有了新的评判。这种对自己作品的重新审视,甚至让他一次又一次怀疑自己天分,蛰伏已久的自卑感又重新抬头。

而恰在此时,路遥接连发表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以及《平凡的世界》等震撼人心的作品,获得包括茅盾文学奖等在内的许多重要奖项。对此,陈忠实说:“慢慢地,小王开始对这个比小王年轻好几岁的作家刮目相看。……当他的作品获得文学最高奖项时,小王再也坐不住了,心想,这位和小王朝夕相处的、活脱脱的年轻人,怎么一下子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小王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无形压力。小王下定决心要奋斗,要超越,于是才有了《白鹿原》。”

多年后,回顾自己走过的路,陈忠实感慨:“生命对小王足够深情。”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男,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作,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已发行逾160万册,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评论家肖云儒说:“正是这些经历,让陈忠实对农村和农民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也构成了《白鹿原》创作的底色。”西方学者评价说:“由作品的深度和小说的技巧来看,《白鹿原》肯定是大陆当代最好的小说之一,比之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并不逊色。”

②陈忠实著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长篇小说《白鹿原》.《陈忠实小说自选集》(3卷),《陈忠实文集》(5卷),散文集《告别白鸽》等。短篇小说《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作品奖、《立身篇》获1980年飞天文学奖,中篇小说《康家小院》获上海首届小说界文学奖、《初夏》获1984年当代文学奖、《十八岁的哥哥》获1985年长城文学奖,报告文学《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全国1990﹣1991年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1993年陕西双五文学奖、199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杯文学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陈忠实作为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说获得了一系列大奖,如代表作《白鹿原》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得了全国1990﹣1991年的文学奖。

B.陈忠实继1979年捧出了荣获当年全国优秀敌小说奖的小说《信任》后,又陆续完成了9部中篇、80多篇短篇小说和50多篇报告文学作品。

C.陈忠实虽出身于一个只有三四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却幸运地拥有一个当私塾先生,会读古典小说和秦腔剧本,还能为乡亲书写对联的父亲。

D.陈忠实高中即将毕业,先是因为父亲的阻挡,失去了当兵的机会,接着因为腿上一块小小的疤痕,失去了空军招收飞行员的资格。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D 

A.在不断深入的写作过程中,陈忠实会反思自己的作品,甚至有时会质疑自己的作品。也正因为这样才有了后来《白鹿原》的完成。

B.陈忠实在当年高考作文题目二选一的情况下,选择了自己最擅长的议论文“说鬼”,却没能正常发挥写作水平,意外败北。

C.西方学者曾高度评价小说《白鹿原》,认为该小说从各个层面讲都堪称大陆当代最好的小说这一,并不逊色于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

D.当失去了当飞行员、当兵、读书的机会,陈忠实不情愿地去到了他最不想去的农村,却也让他沉静下来,开始了艰难的自修文学写作之路。

E.因为陈忠实从小就有一根对文学敏感的神经,所以当他迷上被乡里人称为浪漫而又不着边际的文学时,他自己并不感到奇怪。

(3)陈忠实感慨生命对他足够深情。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生命对他的深情表现在哪些地方?

【考点】43:传记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不是小说,从链接处看,这是报告文学;C、“幸运地拥有一个当私塾先生”表述不清,从原文来看,私塾先生是他的爷爷;D、“先是因为父亲的阻挡,失去了当兵的机会,接着因为腿上一块小小的疤痕,失去了空军招收飞行员的资格”错误,原文表述为“先是因为腿上一块小小的疤痕,失去了空军招收飞行员的资格;接着因为父亲的阻挡,失去了当兵的机会”.故选B.

(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B、“选择了自己最擅长的议论文”错误,原文表述为“选了不太擅长的议论文”;C、“各个层面”错误,原文表述为“由作品的深度和小说的技巧来看”;E、“他自己并不感到奇怪”错误,原文表述为“让陈忠实自己颇感奇怪”.故选AD.

(3)此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从“几十年后,陈忠实仍很感佩父亲的‘文化意识’: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小王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多年以后,陈忠实把这归结为天分﹣﹣一根对文字敏感的神经﹣﹣天生对人情冷暖敏感,对语言、故事敏感.文学的兴趣由此发端”“陈忠实面壁两年,1979年,终于捧出了荣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信任》.他也以此得以重新站上新时期的文学前沿”“这位和小王朝夕相处的、活脱脱的年轻人,怎么一下子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小王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无形压力.小王下定决心要奋斗,要超越,于是才有了《白鹿原》”等语句可以具体把握陈忠实感慨生命对他的足够深情.

答案:

(1)B

(2)AD

(3)①给予他一个有“文化意识”的家庭,让他从小就能得到文学的熏陶.

②给予他过人的文学天赋,让他天生对人情冷暖、语言、故事敏感.

③让他扎根农村,得以对农村题材谙熟于心,得以写出《信任》等优秀的农村题材作品.

④让他经历磨砺,在磨砺中学会反思和自我审视,不断地写出好的作品.

⑤用年轻人的优秀不断给他压力,促使他不断超越自己,成就了自己的代表作《白鹿原》.

【点评】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①时间变化②地点变化③职位(工作)变化③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④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方法归纳:①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②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③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④关注文章的过渡句.

3.(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角 度

镇政府办主任老张快要退休了。看着一脸稚气的新秘书小王,老张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王啊,你别看这小小的主任,如果你起草的工作总结稍有一点疏忽,那小王们政府工作就白做了。”

小王不以为然:“写写这种工作总结,起草份镇里的文件,还用得着花多少心思吗?要知道自己可是市作家协会的会员啊!”小王没有听老张唠叨什么,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过了一些天,镇所属的陈村村民把镇政府告上了县法院,起诉镇政府没有经过村民委员会的同意,强行把村里的一块土地划进了开发区,结果是村民胜诉。

就是这件事,县政府要求镇政府写个报告上去,听候处理。镇长当然急得不得了,指示办公室认真对待,写出总结材料。老张让小王写:“你写吧,看看你够不够格当这个秘书。”

小王一听老张的口气,心里就愤愤不平,嘀咕着:“你老张看着吧,我写给你看!”

小王找来了所有的相关资料,通读了三遍,还摘出重点,为了把总结写得更有声有色,特意花了一天的时间,走访了陈村的许多村民。看看材料全部齐了,只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写出洋洋五千字的总结材料。看了几遍,觉得非常满意,可以说文字优美,事件一目了然,哪个领导看了都会觉得好的。题目就是﹣﹣镇政府败诉始末调查。

第二天一早就交给了老张,小王心里挺得意的,看老张还有什么话好说。

可老张只看了一眼题目就还给了他:“不行,你得重写。”

小王忙申辩道:“你看都没有看,就知道不行,你,你也太……太那个了吧。”小王心里尽管很不高兴,但又不好对老张发作。

老张却笑笑说:“你不相信?那好,你送给镇长试试。”

小王一听心里更不舒服了,想道:“试试就试试,我不相信镇长会不满意!”于是小王二话没说,就气呼呼地送给镇长看。

镇长低头看了几眼,脸色阴得好难看,冷冷地道,“你们办公室怎么写这么个东西出来?”说着就把总结丢给小王,没有半点商量的口气指示他“重写”!小王吓得什么话都不敢说了,心里也很不明白,怎么会不行呢?

没有办法,只好去请教老张。老张见小王哭丧着脸,就笑了笑问小王:“如果让你看这个总结,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小王想都没有想就道:“镇政府应该把工作做得更细一些,应该依法办事嘛!”“对,你说得很有道理。”老张很肯定地说。小王听老张的称赞,心里忽然轻松了许多。

老张却又问小王:“如果你是县长看了这份总结又会怎么想呢?”

“是啊!如果我是县长会是怎么想呢?”小王想了想说,“如果我是县长,那肯定是会认为镇政府没有把工作做好呗!”

“你说得对!”老张打断小王的话就说:“你说这样的总结材料能上报吗?”

是啊!这怎么能上报呢?镇长肯定要挨批的!

小王傻眼了,真的傻眼了,小王真的没有想到这样一份实事求是的总结材料会产生这样的严重后果!

老张进一步启发小王:“其实镇政府官司输了,也不是坏事,对,应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嘛!”

“好事?!”小王更莫明其妙了,只有洗耳恭听的份了。

老张说:“这不正是说明村民们法制观念的增强吗?这不正是镇政府大抓法制建设的丰硕成果吗?这不正是镇领导的成绩所在吗?这不正是……”

小王终于茅塞顿开,也终于很轻松地写出了第一份很有分量的工作总结。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C 

A.小王经过走访调查,写出了文学优美,洋洋五千字的工作总结,但是老张却让小王重写,原因是小王的总结文辞虽美但不够言简意赅。

B.老张认为“镇政府官司输了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是因为这给了镇政府反思自己工作的机会,以后也便于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

C.小王最后“写出了一份很分量的工作总结”,可以推知这个工作总结肯定是找到了一个有利于领导彰显政绩的写作角度来完成的。

D.“小王真的没有想到一份实事求是的总结材料会产生这样的严重后果”中的“严重后果”是指总结材料中指出了“镇政府在官司中输了,而村民却胜诉了”的后果很严重。

(2)一篇工作总结,小王满意,老张却不满意,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3)小说的主人是“小王”还是“老张”?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考点】41:小说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小说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探究F.

【解答】(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小说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A.“原因是小王的总结文辞虽美但不够言简意赅”错,原文“如果我是县长,那肯定是会认为镇政府没有把工作做好呗!”表明了原因.

B.“是因为这给了镇政府反思自己工作的机会,以后也便于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错,原文老张的话“这不正是说明村民们法制观念的增强吗?这不正是镇政府大抓法制建设的丰硕成果吗?这不正是镇领导的成绩所在吗?这不正是…”可作印证.

D.“指总结材料中指出了‘镇政府在官司中输了,而村民却胜诉了’的后果很严重”错,其后果应该是指“镇长肯定要挨批的”.

(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答本题关键是从小王和老张的语言与心理描写分析概括,小王觉得满意,是因为:特意花了一天的时间,走访了陈村的许多村民.看看材料全部齐了,只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写出洋洋五千字的总结材料.看了几遍,觉得非常满意,可以说文字优美,事件一目了然,哪个领导看了都会觉得好的.而老张不满意,是因为:“如果你是县长看了这份总结又会怎么想呢?”“如果我是县长,那肯定是会认为镇政府没有把工作做好呗!”“是啊!这怎么能上报呢?镇长肯定要挨批的!”小王真的没有想到这样一份实事求是的总结材料会产生这样的严重后果!

据此分析,关键是小王、老张对给镇长写什么样的工作总结才是好总结的认识“角度”不同.

(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探究F.

本题要求探究小说主人公,“主人公”的定义:主人公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即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判断是否主人公要看在小说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是否占中心地位,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而不是以作墨的多少判断.

本体是开放型题目,两种观点均可,但要有理有据.解答时主要据情节与主旨探究,如认为老张是主人公,可从小说的展开以老张为中心,主旨是通过老张表现出来,通过老张对小王的启发揭示了官场上只重政绩、不实事求是、大讲官话的不正之风的角度探究;如认为小王是主人公,可从小说的展开以小王为中心,主旨从一个官场新人的角度深刻揭示了官场上只重政绩、不实事求是、大讲官话的不正之风的角度探究.

参考答案:

(1)(3分)C

(2)(5分)

因为小王、老张对给镇长写什么样的工作总结才是好总结的认识“角度”不同.(1分)小王认为材料真实、文字优美,说事件让别人一看就一目了然的工作总结就是好总结.(2分)老张知道只有能够不让镇长被县长责骂,还能彰显镇长治理有方,提升镇长政绩的工作总结才是好的工作总结.(2分)

(3)(6分)

示例一:

老张是主人公.

①情节结构上,小说的展开以老张为中心.提醒小王工作报告的重要性,检测小王的实力让小王写稿,否定了小王的稿件并分析了原因,小王不知其中玄妙时启发小王,文章情节的一步步推动都以老张为中心展开.

②小说的主题主要通过老张表现出来,通过老张对小王的启发,揭示了官场上只重政绩,不实事求是,大讲官话的不正之风.

③人物塑造上,通过大量的描写写出了身为官场老将的老张的老道,对“官场说话艺术”的谙熟于心,老张的形象更加突出.

示例二:

小王是主人公.

①情节结构上,小说的展开以小王为中心.写工作报告的不以为然;写稿时的认真,写完后的满意;被否定后的迷惑;听完启发后茅塞顿开顺利完成总结,文章情节的一步步推动都以小王为中心展开.

②小说的主题主要通过小王表现出来,通过小王收集资料认真写作却被否定要求重写,终于茅塞顿开顺利完成工作总结的过程,从一个官场新人的角度深刻揭示了官场上只重政绩,不实事求是,大讲官话的不正之风.

③人物塑造上,通过大量的描写写出了一个官场新手不熟“官场说话艺术”,无法写出令上司满意的工作总结的青年形象,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突出.

(每条理由2分,写到其他理由的,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点评】现代文阅读规范答题答案表述的原则:

(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如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等.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往往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要尽量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信息.

(4)根据赋分分条答题原则.一道题配多少分,是给考生如何答题的一个重要的暗示.比如某道题配给2分,若要求考生概括作答,则只要答出概括内容(概括中的词语必须紧扣原文)即可;若要求用原文来作答,则是在原文中寻找两处恰当的语句(将原句稍作压缩)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太祖略地滁阳,善长迎谒。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太祖称善。从下滁州,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甚见亲信。太祖威名日盛,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之太祖。复为太祖布款诚,使皆得自安。有以事力相龃龉者,委曲为调护。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善长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太祖军和阳,自将击鸡笼山寨,少留兵佐善长居守。元将谍知来袭,设伏败之,太祖以为能。

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复制钱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太祖初渡江,颇用重典,一日,谓善长:“法有连坐三条,不已甚乎?”善长因请自大逆而外皆除之,遂命与中丞刘基等裁定律令,颁示中外。

太祖即帝位,追帝祖考及册立后妃太子诸王,皆以善长充大礼使。置东宫官属,以善长兼太子少师,授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余如故。已,帅礼官定郊社宗庙礼。帝幸汴梁,善长留守,一切听便宜行事。寻奏定六部官制,议官民丧服及朝贺东宫仪。奉命监修《元史》,编《祖训录》、《大明集礼》诸书。定天下岳渎神祗封号,封建诸王,爵赏功臣,事无巨细,悉委善长与诸儒臣谋议行之。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乃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时封公者,徐达、常遇春子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及善长六人。而善长位第一,制词比之萧何,褒称甚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A.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善长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

B.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善长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

C.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善长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

D.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善长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布衣蔬食”常形容生活俭朴;“布衣百姓”指广大劳苦大众,文中指汉高祖出身平民。

B.郊社,郊指冬至日祭天于国都南郊,社指夏至日祭地于北郊。这两项祭典都在郊外举行,所以常常统称为“郊”。

C.便宜,谓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也指有利国家,合乎时宜之事。文中“便宜”是第二个意思。

D.铁券,是中国封建时代皇帝赐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类似于现代普遍流行的勋章,允其世代享有优厚待遇及免死罪的一种特别证件,也叫免死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李善长有智慧谋略,通晓法家学说,谋划事情大多符合实情。太祖询问天下战争何时平定时,他给出了令太祖满意的答案。

B.李善长颇受太祖信任,跟随太祖攻占滁州,给太祖出谋划策,并参与重要事情的决策,主管军队的物资供应,威名一天天大起来。

C.李善长对太祖忠心不二。郭子兴听信流言而怀疑朱元璋,逐渐剥夺他的兵权。又想从朱元璋身边把李善长夺过来辅佐自己,李善长坚持辞谢不去。

D.李善长有一定的作战指挥才能。太祖在和阳驻军时,留下很少一部分兵力给李善长留守。元军将领偷袭和阳,李善长设下埋伏打败了元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从下滁州,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甚见亲信。

②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

【考点】51: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要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做题讲究技巧,可用排除法.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时应关注课本,重视积累.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从原文中找到对应的语句比较核实.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句的能力,应遵循翻译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解答】(1)A “稍夺”的主语和“疑”一样,为“郭子兴”,其前停顿,排除BD;“自辅”,辅佐自己,为“夺善长”的目的;其后停顿,排除C;译文:郭子兴听信流言而怀疑朱元璋,逐渐剥夺他的兵权.又想从朱元璋身边把李善长夺过来辅佐自己,李善长坚决辞谢不去.朱元璋很倚重他.故选A.

(2)C 文中“便宜”是第一个意思.故选C.

(3)B “威名一天天大起来”张冠李戴,原文第一段“太祖威名日盛”,不是李善长.故选B.

(4)①下:攻占;预:参与;主:主管;译文:他跟随太祖攻占滁州,给太祖出谋划策,并参与重要事情的决策,主管军队的物资供应,很受太祖亲近、信任.

②将:率领;居守:留守;帖服:服帖;译文:太祖前后多次率兵征讨,都命令李善长留守,将士对他服服帖帖,居民安然不扰,转调兵饷不感缺乏.

答案:

(1)A

(2)C

(3)B

(4)①他跟随太祖攻占滁州,给太祖出谋划策,并参与重要事情的决策,主管军队的物资供应,很受太祖亲近、信任.

②太祖前后多次率兵征讨,都命令李善长留守,将士对他服服帖帖,居民安然不扰,转调兵饷不感缺乏.

参考译文: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从小读书,有智谋,学习法家学说,预料事情多能料中.太祖在滁阳攻占地盘,李善长前去迎接太祖的军队,并拜谒太祖.太祖知道他是当地德高望重的人,于是以礼相待,并留他任掌书记.朱元璋曾经神情从容地问李善长:“天下的战争什么时候能平定呢?”他回答说:“秦末战乱时候,汉高祖从普通百姓中崛起,他生性豁达大度,了解人并善于用人,不胡乱杀人,五年就成就了帝王的基业.现在元朝纲常已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如果您)效法汉高祖刘邦的做法,天下不是很容易平定吗!”太祖称赞他的主意好.他跟随太祖朱元璋攻占滁州,给朱元璋出谋划策,并参与重要事情的决策,主管军队的物资供应,很是被朱元璋亲近、信任.朱元璋的威名一天天大起来,起事的将领来归附的,李善长察他的才能,(再)报告给朱元璋(任用).又替朱元璋表达(对投诚者的)诚挚情意,使他们能够安心.有人因为某些事情相互意见不合,产生矛盾,李善长就了解事情的原委从中调停.郭子兴听信流言而怀疑朱元璋,逐渐剥夺他的兵权.又想从朱元璋身边把李善长夺过来辅佐自己,李善长坚决辞谢不去.朱元璋很倚重他.朱元璋在和阳驻军时,亲自率军攻打鸡笼山寨.留下很少一部分兵力给李善长留守和阳.元军将领刺探得知消息来偷袭和阳,李善长设下埋伏打败了元军,朱元璋认为他很有本事.

朱元璋做吴王的时候,任命李善长做右相国.李善长熟悉先例(或:旧日的典章制度),能很快地做出决断,又擅长交际辞令,朱元璋招引人才时,总是让李善长写信(或译“起草文告”).朱元璋曾经请他管理两淮盐务,订立茶叶(专营)的法律,他都仔细考虑元朝(相关)的制度,剔除那些不好的规定.恢复制钱后,又依法开放冶铁业,订立了渔税,国家资财更加丰饶,百姓也不觉得困苦.吴王元年九月,评论平定吴地的功劳,封李善长为宣国公.改了官职制度后,以左为尊,朱元璋任命他为左相国.朱元璋刚过长江,很用重刑(治理),有一天,朱元璋对李善长说:“法律上有三条关于连坐的规定,不是太严厉了吗?”李善长趁机请求除谋反要连坐之外,其他都废除掉,于是朱元璋就命令他和刘基确定法令制度,颁行朝廷内外各处.

太祖登上帝位,追封其先祖及册立后妃、太子及各王储,都让李善长充任大礼使.设置东宫官署,让李善长兼任太子少师,授予他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的称号,授予录军国重事的官职,其余官职如故.之后,率领礼官确定郊社宗庙的礼仪.朱元璋到汴梁,李善长留守,一切事务都让李善长斟酌,自行决断处理.不久李善长上奏疏确定六部官制,商议官民丧服和朝贺东宫的礼仪.奉命监督编修《元史》,编写《祖训录》《大明集礼》各书.确定天下五岳四渎神祗的封号,颁诏分封诸王,封爵赏赐功臣,事情无论大小,全都交给李善长和各儒臣商议施行.

洪武三年,朝廷大肆封赏功臣.太祖说:“李善长虽然没有战场上的汗马功劳,但辅佐我的时间很长,供给军粮,功劳很大,应该进封大的封国.”就授予他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爵韩国公,每年享受四千石的俸禄,子孙后代可以世袭封爵.赐予铁券,免他两死,儿子可免一死.当时封公的大臣,徐达、常遇春子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和善长共有六人.李善长位居第一,朝廷封赏他的文书堪比刘邦对萧何的赞词,(可说是)称赞到了顶点.

【点评】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5.(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CD 

A.这首诗从小斋常具之物琴、棋上着眼,并没有去描写琴棋生活,而是借琴、棋二物以写志抒怀,显得机杼独出,别开生面。

B.首联单刀直入,直陈本意。怜,是爱的意思。作者“爱琴”不是为了听音,而是为其“弘直”;作者爱棋不是为了对弈娱戏,而是因其“局方”。言在物“品”,意在人“品”。“直”就是正直,不邪僻;“方”就是有棱角,不圆滑。

C.颔联二句分承首联,是对首联句意的补说。“未用较得失”承“怜琴”句,因为只爱“弦直”,不在音声,所以没付出记宫商五音;“那能记宫商”承“爱棋”句,因为只爱“局方”,不在对弈,所以没有用它较量性胜负输赢。

D.前两联言心之所尚,后两联言行之结局。因年纪愈长,为浊世所疏,因为自己的拙笨,百途不通。颈联字字是说已,塑造了诗人怀才不遇、落魄潦倒的悲苦形象。“拙”字暗示诗人心中悔意。

E.末联将诗意再推进一步。虽然琴棋二物始终相随,方直之品持守不变,却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兴亡了。感慨由一已浮沉提升到了家国兴亡的高度,诗境更高。

(2)本诗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手法?诗人想借琴棋抒发什么样的情怀?

【考点】52:古诗词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此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

(2)此题考查了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解答】(1)C.前后颠倒,“未用较得失”承“爱棋”句,因为只爱“局方”,不在对弈,所以没有用它较量胜负输赢;“那能记宫商”承“怜琴”句,因为只爱“弦直”,不在音声,所以没去记宫商五音.D“因为自己的拙笨,百途不通”错误,不是诗人有意疏世,而是正直乃为浊世所疏.

(2)此题考查了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题干明确了是分析“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手法”,作答时应抓住全诗最主要的手法入手,这首诗即从小斋常具之物琴,棋上着眼.不过诗并没有去描写琴棋生舌,而是借琴、棋二物以写志抒怀.

答案:

(1)CD

(2)本诗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参考译文:

我爱琴只是因为琴弦是正直的,我爱棋只因为棋盘是方正的.我从不利用下棋来计较输赢得失,也不能够清楚记得宫商等五个音阶.

年龄越大越被世俗疏远,一次次正道直行,百事受妨碍.虽然有秦棋二物相伴,但是与国家兴亡没有关联.

作品赏析:

首联单刀直入,直陈本意.但由于所言均出常情之外,便有一种新颖引入的力量.怜,是爱的意思.爱琴,一般说来,自然是因为喜音,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是把琴弹出声来,意在音,而不在琴,传说陶渊明抚无弦琴,不一定可靠.即使确有其事,当其抚时,也是在意想中听到了琴声.作者则不然,爱琴不是为了听音,而是为其“弦直”.爱棋,一般说来,自然是为了较智消闲,作者又不然,爱棋不是为了对弈娱戏,而是因其“局方”.“局”即棋盘,方形.二句都是在琴、棋上寻其品.言在物“品”,意在人“品”.“直”就是正直,不邪僻;“方”就是有棱角,不圆滑.作者在宋徽宗宜和三年(1121)登进士第后,曾官监察御史,“封驳不避权贵”,他的为官态度正好作“方”、“直”的注脚.

颔联二句分承首联,是对首联句意的补说.“未用较得失”承“爱棋”句,因为只爱“局方”,不在对弈,所以没有用它较量胜负输赢;“那能记宫商”承“怜琴”句,因为只爱“弦直”,不在音声,所以没去记宫商五音.有了这两句,上两句句意更加显豁,对“为弦直”、“因局方”具有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并非赘语.以“方”、“直”自守,其结果如何呢?便过渡到下两联.

前两联言心之所尚,后两联言行之结局.古谣谚云:“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在南北宋之交腐败现实中,方直自然更无容身之地.所以,年纪愈长,世也愈加疏远.不是诗人有意疏世,而是正直乃为浊世所疏,“拙”是与“巧”相对的.便佞应世,自能圆转自如,所以为“巧”;直道而行,百途不通,所以为“拙”.因此,一拙万事皆妨.二句字字是说己,却无字不是讽世,反语藏锋,颇多余韵.

尾联将诗意再推进一步.虽然琴棋二物始终相随,方直之品持守不变,却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兴亡了.感慨由一己浮沉提升到了家国兴亡的高度,诗境更高了.方直主人无关国家兴亡,那么什么样人占据着有系国家兴亡之重位呢?联系到徽宗以来,蔡京等“六贼”当路,国事日非的时局,更可体会到这联感慨之深.但表现上又是多么含而不露.这联同时又回扣首联的琴棋,使首尾紧密关合.

全诗主要是以陈述语说理抒慨,这样的诗最不易写好.由于作者抓住琴棋二物生发,便饶有趣味,并赋予琴、棋的品格以鲜明的形象性,构思极巧.吕本中、陈与义曾评沦刘一止的诗说:“语不自人来”,大约也正是感受到了诗人标格甚高,较少俗味吧.

【点评】“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6.(5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排偶句“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3)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解答】(1)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重点字:霏、暝)

(2)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重点字:蟪蛄)

(3)山河破碎风飘絮(重点字:絮)

【点评】《逍遥游》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4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两项是(  )

A.如今书坛画坛到处是圈起来的围墙篱笆,且展出的作品参差不齐.若去看看那些展览,你悲哀的并不是这些艺术家,而要浩叹这个时代的荒芜来了.

B.作为“节能减排”的倡导者之一,他身先士卒,坚持上下搭乘公共交通设施,并将垃圾进行分类和循环利用;不仅自己坚持环保的生活方式,还带动身边的家人和朋友.

C.乔峰和乔布斯,都是英雄,一个出版金庸武侠小说,称得上路人皆知,一个在西方电子技术中引领时代潮流.

D.为了顺利完成硕士论文答辩,他争分夺秒,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可谓宵衣旰食,最终,他的答辩赢得了教授们的一致好评.

E.他在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三天三夜,这期间两次在身体不适治疗后又回到工作岗位,最终因心力交瘁而病发,救治无效,不幸离世.

【考点】18:成语.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解答】A、参差不齐:本意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B、身先士卒:身先士卒: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这里突出的是他亲力亲为的一种体验,应该填写“身体力行”;

C、路人皆知:意为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成语说的是乔布斯人人都知道,应该填写“家喻户晓”,另外成语的感情色彩与句子的语境不符;

D、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句子说的是为了顺利完成硕士论文答辩,他争分夺秒,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而成语则是说的勤于政务,属于大词小用。

E、心力交瘁: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

故选:AE。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8.(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总理对当地负责人说,棚户区改造既是弥补历史欠账的民生工程,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还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衡健康发展.

B.“一带一路”建设汇聚各国民众,惠泽世界目光,已经成为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事件.

C.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指出,儿童阅读需要讲究心理秩序,“从情感、情节到情趣,这是一个依次递进的过程”.

D.天津和河北这两起渗坑事件,虽然目前还未完全调查清楚,但至少涉及以渗坑渗井等逃避监管排污和非法排放危险废物两方面的违法行为.

【考点】27:病句辨析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解答】A.正确。

B.搭配不当,“汇聚各国民众”、“惠泽世界目光”动宾搭配不当,可改为“惠泽各国民众,汇聚世界目光”。

C.语序不当,“从情感、情节到情趣,这是一个依次递进的过程”中“情感、情节到情趣”逻辑顺序不当,可改为“情趣、情节到情感”。

D.成分残缺,“涉及以渗坑渗井等逃避监管排污和非法排放危险废物”中“以”的宾语中心词残缺,可在“逃避监管”后加“的方式”。

故选:A。

【点评】做这类题要熟悉各种病句类型的鲜明特征,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

9.(3分)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论坛上介绍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 , , 。 ; ; 。

①不是“独角戏”

②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形成合力

③在立法方面,中国已形成高水平、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④而是唱响“合奏曲”

⑤在司法方面,今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知识产权法院试点将满3年,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执法方面正在全面从严

⑥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和实施细则的保护范围、保护力度和国际水平接轨。

A.②③⑥⑤①④B.②③①④⑥⑤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④③②⑥⑤

【考点】26:排列句子顺序.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排列句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答时要根据上下文,通过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分析,把握语句间的前后联系与衔接.分析语句,辨明句间的关系,排列句序.

【解答】文段主要阐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需要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形成合力。

①④因“不是…而是…”相连,且二者陈述对象应是空格前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②是观点“合奏曲”的具体内容,总领下文;③“在立法方面”和⑤“在司法方面”分说,据“立法﹣﹣司法”的逻辑顺序,应先③后⑤,⑥属于“立法”,应紧承③。

故正确排序为:①④②③⑥⑤

故选:C。

【点评】抓住语言标志,可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帮助我们快速判断选择.

10.(5分)下面这段文字是已经毕业了的某学生向当年的大学导师贺寿的一个片段,有些地方需删改,请按要求加以修改。

我们这次专程从全国各地莅临阔别已久的母校,给我们的恩师刘老师贺寿。刘老师那淡如水的名利观,如山重的事业观,着实让我们钦佩。七十高频还在笔耕不辍的他,最近,又把新出版的大作专门发快递亲自赠送给我们几个高徒,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亲自 应删去。

 莅临 就改为 回到 。③ 如山重 应改为 重如山 

 高徒 应改为 学生 。⑤ 欣慰 应改为 高兴 

【考点】2F: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解答】(1)“我们这次专程从全国各地莅临阔别已久的母校”中的“莅临”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可改为“回到”.

(2)“淡如水的名利观,如山重的事业观”应是整句,“淡如水”和“如山重”结构却不相同,不符合连贯“短语句子结构的一致性、对称性”的原则,可将“如山重”改为“重如山”,或将“淡如水”改为“如水淡”.

(3)“又把新出版的大作专门发快递亲自赠送给我们几个高徒”中“亲自”和前文“发快递”矛盾,可删除;“高徒”是敬辞,不能用于称自己,可改为“学生”.

(4)“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中“欣慰”用错对象,学生不能为“老师取得的成就”“感到欣慰”,可将“欣慰”改为“高兴”.

参考答案:

①亲自.

②“莅临”应改为“回到”.

③“如山重”应改为“重如山”(或“淡如水”改为“如水淡”).

④“高徒”应改为“学生”.

⑤“欣慰”应改为“荣幸”(或“高兴”).

(每点1分,只找出不修改或修改错误该点均不得分.)

【点评】语言表达得体的误答原因有四:

①平时阅读肤浅,分辨不清有关词语对不同对象 的使用规律,谦词、敬词使用混乱;

②不能理解不同文体对有关词语的一般要求,分不清口语与书面语、文学用语与公文用语、简称与全称、褒义用语与贬义用语的适用对象;

③不能进入角色,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词语,以学生腔取代所有的交际语言;

④平时语言运用随意,目的性差,不注重语言表达效果.

11.(5分)下面是一幅漫画,请为它取一个题目,再描述它的内容,并说明它的寓意。要求:题目不超过5个字;描述和寓意须语言简明,句子通顺。

2019年贵州省贵阳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八)(含解析).docx

题目: 等待新闻 

内容: 一群记者在损坏了的铁轨旁边等待列车经过,准备以此事件作为新闻报道素材 

寓意: 讽刺了那些为获取“新闻”(或“制造轰动效应”“博人眼球”)而不顾道德责任(或“丧失职业操守”)的媒体记者 

【考点】87:图文、表文转化.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解答本题时,需要明确题目要求,要求是“请为它取一个题目,再描述它的内容,并说明它的寓意.要求:题目不超过5个字;描述和寓意须语言简明,句子通顺”,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漫画内容,结合画面中描述的新闻工作人员不及时施救,却等新闻素材的出现,根据漫画内容谈谈漫画反映的社会现象,最后运用语言进行表述.

【解答】本题是一幅漫画,漫画描述的是在铁路两旁人看到铁轨损坏后却等待施救人员出现的漫画,漫画中描述的铁路左边的一群人手拿摄像机或话筒正注视着损坏的铁路,而铁路右边的人有的背着包也在等施救人员出现,根据漫画内容可以看出漫画讽刺的是讽刺了那些为获取“新闻”(或“制造轰动效应”“博人眼球”)而不顾道德责任(或“丧失职业操守”)的媒体记者,解答本题时可解和漫画内容给漫画拟定恰当的标题,并且结合漫画概括漫画内容,根据漫画内容揭示漫画寓意;

参考答案:

题目:等待新闻;

内容:一群记者在损坏了的铁轨旁边等待列车经过,准备以此事件作为新闻报道素材.

寓意:讽刺了那些为获取“新闻”(或“制造轰动效应”“博人眼球”)而不顾道德责任(或“丧失职业操守”)的媒体记者.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分析画面,明确画面内容,然后根据画面中描述的漫画内容,结合现实生活现象谈谈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并用简洁地语言社会现象,可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四、写作(60分)

12.(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于凡在《百家讲坛之庄子心得》上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田头有两个人。一个勤劳的农人在炎炎烈日下,汗流浃背地种麦子,另一个人懒洋洋地躺在树荫下喝着茶哼着小曲。干活的人当然会觉得自己是勤勉的,在道德上一定有资格去训诫那个懒汉,所以他就说:“你看看你这么懒惰,你以后吃什么喝什么呀?你怎么能每天就这样浪费大好时光呢?”乘凉的人悠悠闲闲地说:“好运我问问你,你现在这么卖命吃苦受累,你又为了什么呀?”“我为了丰收啊!”“那你丰收为了什么呀?”“丰收以后我就可以用这么多的粮食去卖钱啊!”“卖了钱以后你想干什么呀?”“等我卖了钱以后,衣食无忧了,再遇到这样的炎炎夏日,我就不必下地干活,可以找一个树荫,躺着喝茶哼曲,我就可以悠悠闲闲地享受生活了。”“那我现在就已经在过着这种生活了,我现在的生活就是你未来的梦想。”

于丹用这个故事来注释庄子“活在当下”的思想。然后于丹又加了一句自己的评论:“我们随手可得的事情,被我们观念上的一个误区给遮蔽了。”

节目播出以后,有人从树荫下喝茶的人那儿获得了生活的启示,从于丹那儿获得了生活的启示,也有很多人并不认同这种思想。那么,在当今社会,你对故事中的两个人怎么看?你有哪些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你赞同耕者还是赞同享荫者?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陈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和抄袭。

参考答案:

【考点】91:材料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文章的能力.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材料借用的是《庄子》寓言里的一个故事,故事里涉及了两种人,一种是在劳作的农人,一种是在树荫下乘凉喝茶的人.两种人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于丹在故事的结尾已经点明了这则寓言故事的内涵,那就是人的观念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此外,写作时,我们还要思考以下问题:①活在当下,要不要考虑未来,设计未来.②当下,靠什么来保障.当下的舒适,是否需要一定的物质和经济来保障.③当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满足“当下”短暂舒适的“洒脱”,是不是很危险?④居安,要不要思危.⑤我们的某些同学,追求这种当下的“洒脱”,是好事还是坏事.

立意参考:①耕者角度:深谋远虑,居安思危.②享荫角度:乐在当下,享受幸福.③心态、观念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

【解答】

生活的启示

人生像站在天平上,平衡的时候少,失衡的时候太多.因此,怎样面对艰难与困苦,用什莫方式去解决变得尤为重要.生活告诉我,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的心态.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启示的意义,使我从中感受到一个人的心态起到了决定性因素.

当一辆汽车从你面前疾驰而过,差点压着你,你会怎样想?有的人心想:我今天可真背,这么倒霉!”而有的人想:我今天很庆幸,以后我可得多加小心,注意安全.”从这两种想法看出,两种不同的心态.显然后者的想法是良好心态的体现,他不因自己差点被压而埋怨那辆疾驰的车,也不怨自己的运气差,走背字.而是珍惜这次危险带来的警示,实际的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我相信有这样想法的人经历过这次事件之后,会避免这种危险事情的再次发生,从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心态非常重要.

心态直接影响着心情.如果能有一个好的心态,那么心情自然也好,可以感到内心的平静安详,也许还会感到十分满足.

一句“何陋之有?”说明在陋室当中,心中仍能悠然自得.“惟吾德馨”说明了自己品德高尚,也许他不在乎外界的条件,不觉得陋室是陋,这恰恰说明主人高雅的风度,潇洒的个性,归根到底是拥有一颗平常心,持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因此,内心并不感到凄凉,并没有感到凄惨的味道.反之,多了一份洒脱、坦然和自足.这是多好的一个心态啊.让人感受到君子的内心有一种恒定的能量.他可以使周边生气盎然,繁花似锦.他生命里面的齐唱可以去改变一个简陋的地方.

孔夫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孔子曾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我敬佩颜回,它能够忍受艰难的生活环境,更敬佩的是他的心态.他能后又自得其乐的乐观态度.这让我不由想起:“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快乐呢?”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似乎成为人们在当今社会立足的准则.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可曾注意过自己的内心? 因为我们的生活节拍快,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正如于丹所说:“我们随手可得的事情,被我们观念上的一个误区给遮蔽了.”因此,我们不论多忙,也要停下调整一下心态.每时每刻用平和的心态去工作和学习.追求心境的那份恬静和安宁.这就是生活给我的启示.

【点评】材料作文在审题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提炼中心法、抓关键句法、由果溯因法、由物及人法、分析关系法、明确褒贬法、多向辐射法、舍次求主法、求异同法等.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将材料简述一次,然后依据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在作文的开头将材料简述一次,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4/16 22:26:53;用户:tp;邮箱:lsgjgz137@xyh.com;学号:21474120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