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政治

甘肃定西临洮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考场

……………………………………………密…………………………………………封…………………………………线………………………………………………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选出并填写在答题栏中。每题2分,共60分。)

1.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这身边的一切,都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这说明

A.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文化与世界相伴而行,是自然形成的

C.文化与文明是同一的D.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精神生活

2.对文化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④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又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A.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去开发,不使其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随着我这逐步融入国际社会,就会被别的国家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品。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古代花木兰的故事改编的动画片在我国热播就是一个明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B.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D.拒绝外来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4.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其中,“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源远流长B.唯我独尊C.博大精深D.独树一帜

5.我们从小就跟文字打交道,关于文字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B.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见证  

D.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道

6.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表明

A.中华文化源远才能流长.

B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

C.中华文化独具特色

D.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

7.最风靡全球的音乐当属韩国歌手朴载相的一首“江南style”,而世界各国的音乐爱好者,将各自国家改造版的style上传至网络,让人们见证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要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应该

①尊重差异,理解个性②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③和睦相处,融合统一④以民族文化改造外来文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电视纪录片《中国有个暑立里》不仅“接地气”,而且“拉天线”——具备国际视野,让外国人看明白并获得感动,为世界认识中国搭了一座桥梁。材料启示我们进行文化创作应

A.立足于国际视野和国外群众的需求B.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与平等性

C.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D.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9.2016年5月启动的“美好江苏’’文化民生基层文艺巡演专场演出60余场,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推动文化下乡

A.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内在要求B.表明农民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

C.能维护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D.体现了广大农民对真善美的追求

10.春运,不是迁徙,而是情感的回归;春运的列车无论驶往哪个方向,都是开往回家的路上。在布满现代生活方式的今天,春节民俗依然活跃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每年的这个时刻,无论身处何方;都会燃起人们对“家”的渴望。这表明

A.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一成不变

C.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主要标志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春晚除了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重要品牌外,也是全国观众一顿重要的年夜饭。据此回答11—12题

11.2013年除夕,全国达7.5亿观众收看央视蛇年春晚,总收视率达31.17%,比去年提升1.01个百分点。席琳.迪翁与宋祖英,中西合璧共同演绎重新改编的《茉莉花》惊艳全场,让人耳目一新;从群众所喜爱的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的草根明星们纷纷亮相春晚,拉近了春晚与观众的距离,接了地气;“房姐”、“浪费”等社会热点问题频繁出现,直击社会现实,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尽管对春晚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本届春晚确有其成功之处。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你认为此次春晚的成功在于:

①丰富内容、改变形式,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赋予了春晚以创造力

②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全盘传承中华文化,赋予了春晚以生命力

③立足生活实践,迎合大众流行口味,赋予了春晚以感染力

④满足群众需求,反应社会现实问题,赋予了春晚以亲和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资*源%库12.央视春晚,作为传统年夜大餐与凝聚十几亿中国人亲情与乡愁的符号,尽管众口难调,但开门办春晚的理念深得观众欢迎,从阿宝、李玉刚到旭日阳刚、唐山菜农等一批草根明星登上春晚舞台,开创了央视春晚30年来的“新纪元”。这说明文化创新应该

  1. 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B. 借助于不断发展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C. 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D. 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
    13.“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国,尤其在春节来临之际,离家在外的游子眼中往往只有一个目标——回到故乡,回到亲人身边。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②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④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对于传统艺术或者前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后者。这是因为
    A.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B.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
    C.继承和发展是统一的D.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15.2013年2月7日,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其中,一幅4D版的《康熙南巡图》,以360°视角,展现了白昼变换、四季更替,加上栩栩如生的动画设计,再次把人们带进那历史的繁华之中。这表明
    A.文化创新是历史的忠实再现B.科技进步促进文化创新
    C.传统文化因技术才得以传承D.博采众长促进文化融合
    16.近几年是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深人发展、硕果累累的几年,德国“中国文化年”、土耳其 “中国文化年”、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俄罗斯“中国文化节”等轮番开场,为外国民众献上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盛宴这有利于
    ①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归属感
    ②中外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③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④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下列选项中属于腐朽文化的是
    ①愚昧、庸俗的文化②殖民文化③黄赌毒文化④民俗文化
    资*源%库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8.大学生的成才问题备受各界关注。如何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进行“成人、成才、成功”教育,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之所以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是因为
    A.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B.加强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C.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资*源%库 D.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

    班级 学号 姓名 考场

    ……………………………………………密…………………………………………封…………………………………线………………………………………………

    19.吃“麦当劳”、“肯德基”,玩数码宝贝、蜡笔小新,唱流行歌曲,追青春偶像,这是时下部分青少年追求的时尚文化,它与传统文化相比具有超强的冲击力和吸引力。对于时尚文化我们应该

    A.自觉加以防范和抵制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大力进行弘扬和创新D.依靠政府予以改造
    20.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一观点:
    A.割裂了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B.认为“才”比“德”更重要
    C.认为“德”比“才”更重要
    D.认为“德”“才”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来&源:21.“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宇宙观,必须掌握一个研究科学的科学方法!这样,他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致迷失道路;这样,他在科学研究上的一切辛勤劳动,才不会白费,才能真正对人类、对自己的祖国做出有益的贡献。”钱学森这段话告诉我们( )
     A.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接受哲学指导的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资*源%库23.任何哲学都是 (  )
    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②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③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社会变革的先导
    1. ①③④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4.孟子和老子都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

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C、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

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

25.“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人与规律的统一

D、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26.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哲学具有时代性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C、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

27.目前,专业迷信网站越来越多,网上迷信活动日益猖獗,还有些网站利用迷信活动非法敛财,令人担忧。对于迷信思想,我们必须反对,这是因为( )

A.迷信思想和行为是脱离现实的B.人们的活动受世界观的支配

C.世界观就是哲学D.世界观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28.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了,李载仁大怒,叫人立即从厨房里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说:以后如果胆敢再打架,一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李载仁用吃肉来惩罚仆人的错误,从哲学角度看这种行为( )

A.脱离了客观实际,以个人好恶来办事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体现了人们由于利益的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不同

C.说明意识能够决定事物的发展

D.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29.下列观点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A.①②B. ②③ C. ③④   D .④

30.“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下列与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B.心外无物 

C.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40分)

31.《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统一、鼓励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升华这一民族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6分)

32、免费文化大餐,塑造国民品格

从2003年起,杭州市图书馆就开始实行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图书馆对这些特殊读者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这一举措推行以来,引起一些读者的不满。对此,馆长楮树青的回答是: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

资*源%库   2011年3月2日,中国美术馆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馆长范迪安说,免费开放对于原本就爱看展览的观众或许只是“花钱”与“不要钱”的区别,但对于普通民众,或许就是“从未”与“从此”的区别。

文化应如阳光,平等地照耀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在公共文化服务面前,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职业、不分地位……这是崇高的目标,也是基本的要求。如今这一理念随着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的免费开放而深入人心。  

请你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国家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措施的合理性。(12分)

33、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请你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2分)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

政治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选出并填写在答题栏中。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DBACBACC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DCCBCCDBD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CCBDCCBADA

33.(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主心骨”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化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才、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5)、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32、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免费开放公益性文化设施,为提高国民素质提供了一定的物质载体;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开放公益性文化设施为提高国民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绪方式。开放公益性文化设施,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实践活动顺利进行;④文化塑造人生。开放公益性文化设施,有利于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他观点,只要符合试题要求,言之有理,皆可给分)

33.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因此,要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其他观点,只要符合试题要求,言之有理,皆可给分)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