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政治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八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命题人:崔朵华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错选、多选、漏选均不给分,每题2分,共50分)

1.有人说,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下列属于文化生活中所讲的文化现象的是

①学校举办校园艺术节

②绚丽多彩的雨后彩虹

③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

④参加党的十九大选举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粉身碎骨全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名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这说明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受时代的限制 

③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类所特有的 

④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邓小平说:“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出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主要表明了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D.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4.如图中“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教”字的右边象征一只手拿着一根“教鞭”(棍棒),左下是一个“子”字,左上两个又是被“教鞭”抽打的象征符号,金文、小篆只是甲骨文略加变形而已,演变至楷体,字形变化较大。宋朝朱熹依据“教”的楷体字形训诂字义:“‘文’‘孝’谓之‘教’。”这一演变告诉我们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八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A.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要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5.《三国演义》故事情节变化多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描绘了魏、蜀、吴三国大约半个世纪的纷争的兴衰过程。这主要表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D.我们必须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6.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主要说明

A.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B.民族精神是民族的决定力量

C.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D.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7.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这一观点

①正确地回答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②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

③没有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④把民族精神等同于民族文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伴随着移动终端和4G网络的普及、自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正逐步进入“全民在线”传播时代,移动阅读已逐步成为用户获取资讯的主要手段。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大众传媒促进了先进文化的传播  ③传媒的商业性给文化生活带来可喜的变化④科学技术进步影响文化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应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样做有利于   

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③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④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12.“民族的和世界的,并不对立。不要因为全球化,就要消除我们的民族文化特性;恰恰相反,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特性,才能使之具有世界意义”。这一表述主要是强调

A.世界性比民族性更加重要 B.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尊重文化多样性才能繁荣世界文化 D.尊重、培育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13.某学生在给母校的毕业留言中写道:校园随处可见的社团海报给校园带来了缕缕色彩,青涩的我怀着憧憬成为“社团人”,从心怀忐忑不善谈吐到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在社团的百花丛中寻求我们青春与梦想的舞台。这表明

①在文化活动中学生能自发提升文化素养     

②文化氛围时刻都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③校园社团文化能直接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④积极参加校园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4.在唐代,西域佛教燃灯礼佛习俗融入正月十五传统节庆活动中,从而形成我国元宵节观灯习俗。这表明
①开放与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

②元宵观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西域佛教燃灯礼佛的习俗取代了中国原有的元宵节

④中华文化起源于西域佛教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5.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 

A.秦的统一  B.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文字的发明  D.撰写史书

16.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现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是

①创造文化 ②文化传递

③文化沟通 ④文化共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下列不能体现这一风格的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C.“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8.“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数,永远不会老去”无论你走多远,总有一个地方让你想起来就会觉得温暖。无论你身在何处,常有一些山水精致会勾起你对故土和亲人的无尽思念。乡愁

①是故乡山水与乡土习俗的文化积淀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④反映了文化对个人生活的持久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

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

B.礼仪为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C.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精神

20.“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部署和要求。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弘扬主旋律,抵制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②有利于强基固本,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③有利于凝聚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

④有利于引领思潮,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②③D.①④

21. 与传统日历相比,《故宫日历》通过大量故宫藏品图片、国宝日读等,让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千年风景,使公众潜藏于心的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真爱被激发出来。《故宫日历2017》发行仅一个月就占据了各大书店和电商图书销售榜前列。《故宫日历》的出版发行

①体现了文化自觉,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自信 

②弘扬了民族精神,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滋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提高了文物的收藏价值,保障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22.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十五分之一。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 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④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宿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网络文艺顺应了文艺大众化的趋势,但也有一些作品将低俗等同于通俗,将欲望等同于希望,将单纯的感官娱乐等同于精神快乐,成了文化百花园中的毒株败草。这一现象

①反映了当代文化消费的大众化特点

②凸显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③表明文化发展必须坚持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④要求文艺创作应引领文明风尚激发正能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4.2016年12月5日是第31个国际志愿者日。全国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并注重用“阵地”留着“雷锋”,让服务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A.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B.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C.有利于形成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D.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5.央视公益广告《筷子》以筷子这种最贴近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事物为载体,巧妙串联家庭场景,将启迪、传承、明理、关爱、思念、睦邻、感恩等传统美德书写得淋漓尽致,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筷子》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立足社会实践,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②奏响主旋律,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③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第Ⅱ卷(共50分)

本卷共包括3道材料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8分,共50分。

26.材料一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条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弘扬中国精神。(14分)

材料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6分)

27.党的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某班政治教师就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道德滑坡现象,组织学生收集、整理当前道德突出问题,下面是学生收集到的材料,请你参与其中进行研究:时下地沟油、老人跌倒、黄赌毒、拜金……一些道德失范现象令人发指。面对“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问题,有人发出“扶起”跌倒的公德心的呼吁,有网友发问:现在的社会到底怎么了?难道经济发展提速了,道德价值观念反而落后了?

(1)结合材料,运用“思想道德建设”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扶起”跌倒的公德心?(12分)

(2)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请以此为主题拟写一份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6分)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

1-5、 BDBCC 6-10、CBCCA  11-15、DDBAC 16-20、DBCDA 21-25、BDBCD

二、非选择题(3道题,共50分)

26、(1)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各民族的精神纽带和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5分)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4分)③民族精神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2分)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社会正能量,能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3分) 

(2)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6分)

27、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主体作用。③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每点3分、共12分)
28、①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只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才能为人们道德行为提供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今道德失范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分重要。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培育文明新风尚。④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特殊时期,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每点3分、12分)

(2)①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魄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②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③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社会的的方方面面。(6分)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