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备考>语文>基础知识

庙号、谥号、年号分别是什么意思?

古代文化常识作为高中语文的重要知识点,学习古代文化常识,不管是文言文写作应用还是阅读理解都是很有帮助的,对于语文来说,就是靠这些来支撑,不管是必背古诗文还是文言文理解,学会文化常识,是十分有必要储备的知识。

庙号、谥号、年号分别是什么意思?

庙号、谥号、年号

庙号: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谥号: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谥号是周朝开始出现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汉代开始又实行了。唐以前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

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为建元二年,以此类推。

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一世一元)。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正统,天顺),另外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祺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

比较著名帝王称呼

(1)庙号:

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宋高宗赵构、

元太祖铁木真、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元璋

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

(2)谥号:

夏桀(商汤给取的)、商纣王(周谥)、周文王(自称)、周武王(自称)、

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元帝、汉光武帝、孝文帝。

隋文帝、隋炀帝、

(3)年号:

明朝如洪武、永乐、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崇祯等

清朝从顺治帝开始,都是用年号称呼,如康熙、乾隆、光绪等等

小编推荐使用《蝶变古代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市面上的文化常识类的教辅小编都有了解过,但是没有纯粹的高中知识类的文化常识教辅,但是蝶变的文科专项真的是很惊艳。蝶变的图书,知识点覆盖广泛,主要针对基础方向。里面包含实战模拟,真题典例,可以准确的提高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书中对古代文化常识,古今异议词,实词虚词及常用句式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讲解。可以在文言文学习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