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备考>化学

致高考的你:一轮复习方法与技巧

思维类学科

致高考的你:一轮复习方法与技巧

熟练运用集中模式和发散模式

猜测你学习时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决心今天一定把电磁复合场吃透,却以各科任务都多与提高自己兴奋度为理由,一会却去做整体卷,甚至学语文去了;或者做着一道数学最后一道大题最后一问,就别着一根筋,投入两个小时倔脾气不解决不罢休。

如果为了探究真理那无可厚非值得嘉奖,但想短期快速提高考试成绩,却是愚蠢的选择。

大脑思考有两种不同的模式:集中模式(Focusedmode)与发散模式(Diffusemode)。集中模式指仅有部分的神经处于活动状态,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思考某一数学题用擅长运算的那一部分神经。发散模式则是指人放松的时候,神经信号活动面积放大,可发挥创造力从而深化理解或用以解决难题,例如散步洗澡闲聊时突发灵感。

这两个模式虽可以来回切换,却不能同时进行。当你目标提高单科成绩提高做题速度时,需处于集中模式锻炼大脑指定部分的敏感度,这意味着,其实做一会数学一会语文这样的学习方法是低效的。相反的,在学习新知识或遇到难题进入瓶颈时,就需要切换到发散模式,放松去洗个澡跑个步主动进入发散模式来加深理解或实现突破,而一根筋浪费时间则是不理智的。

记忆类学科

建立相关知识间的联系

最快速有效记忆的关键在于建立相关的知识之间的联系,由已有连接新的部分,使大脑形成了坚固的神经连接。

首先和解决理科问题一样需要集中力

总有同学表示,“动脑子做题还行,但我脑子记不住那些个单词”当记忆新知识时,大脑努力建立新的神经结构,分心会占用有限的神经使得原本的你想要的很难形成。认定自己记不住这个想法便会使你分心,导致真的记不住。所以首先要克服恐惧心理。

再而去理解,从而建立联系巩固记忆

比如巩固consolidate,solid跟“固”有关,如同义词solidify;相近义cement有glue的趋向取义,又有名词水泥的意思,经常用于architecture...这样可以无限往下,建立记忆思路,去理解记忆。

最后要练习

利用理解形成类比联想开创无限连接后,不再是记一个单词,想起无论哪一个单词就联想到最初要记的那个,形成上下文。不断的使用相关的知识块进行练习,直到不仅理解了如何使用这个知识,还熟悉这个知识在整张知识图中的位置。然后在这张图上发现模糊的部分花精力时间在最难的部分,而不是永远停留在abandon。

克服拖延

从今天开始蜕变

长久的应试教育可能已经让你的大脑建立起稳定的神经结构,使得学习会自动产生痛苦;而此时你若建立诱惑源如手机游戏电脑朋友圈,大脑会加强结构,建立习惯,从而让你自动拿起手机打开网页继而玩30分钟,一个小时;如此便难将注意力转到你决定要做的事情上,因为你不再是进行单个选择,而是要改变一个习惯。例如坚持看到这里的你,或多或少认可本文观点,有了提升成绩的思路,产生激情澎湃的情绪——

课本

课本复习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所有知识点。有看法表示:书本复习最高境界是明白出题人思路,但是大多同学对这种要求感觉飘渺:出题人思路猜不中。其实出题解题完全两种技术要求:课本复习到根据知识点能猜题难且几乎无用。然而所有的题都来自你学过的知识却是真的。所以课本复习到无疏漏是为了有底气:不论什么题,即便一时没有解题思路,但你有能力会。但很多同学表示,时间精力搁在复习课本,但是再看也会有疏漏。

别眼睛死看,集中的要义在于思考。如果实在对某知识点那一行符几行字无感思考不起来,高考必中网小编推荐一个办法:做讲义,虚拟授课。为了让“你的学生”掌握头疼知识点,你需要理解并解释:这玩意儿呢(单词/公式),是从xx(其他知识点)而来,啥意思,一般咋用,举个例子(选个例题)...”甚至可以假设可能被问,去自主无疏漏理解,甚至生成重点。可以加入肢体动作去带入情景(管别人怎么看)。这复习不能再实在了吧,而且YY还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

原因二:复习时避重就轻

高考必中网小编建议,想有效无疏漏记书,扔掉那些个各色记号笔,一只铅笔一个橡皮足矣。记号笔的重点圈画会使复习者产生错觉:因为这些知识是重点,每次只看它,忽略当页其他知识点;或者认为划过重点的部分已经掌握,导致直接跳过,甚至忽略重点;无论哪种情况都是悲剧;相反铅笔不容易造成差别复习。另一方面,永久性笔记会使思考它的美观整洁而慎重,铅笔记错无须担心修改或美观而大幅加速复习。在紧张高考中强迫自己不去做表面功夫,而是更实在高效地复习。有人担心铅笔会不会掉色,但那个时候你都高考完了,担心什么呢。

原因三:停留在基层复习

看了一定会忘,有效记忆的关键在于如何确保忘的都能记起来。保证记忆的方式是,理解加串联,不让一个知识点孤立化;好像幼稚园老师防止小孩丢的方式从古至今就是手拉手。首先最直观的是通过课本目录与排版顺序联系:知识点出现顺序有理可循。其次根据做题,哪些知识点容易一块出现。最后发挥想象力,还是有冷门知识点的话,强行联系;这很有趣,毕竟你无须告诉任何人你怎么记住它的:)

综上去做,复习可以专注了,看的时候全看了,忘了也能记起来;何漏之有?

至于刷题,高考复习简单讲,就是会做的题不做错,不会做的去会做。

不会做如何会做?

情况一:偏科,对弱科产生逃避心理,越弱越怕。

但越是弱科提升空间越大。没有难的科目,甚至没有无聊的科目。办法:强按牛头,根据症状严重程度下药,若实在严重甚至可以忽略老师进度(毕竟老师是根据全班平均水平制定计划)。正视弱科,找到弱点。

情况二:进入题海僵死模式,见题就做;提升有限。

这种行为往往源于强迫症,或不安全感:习惯性埋头下笔从头做到尾,或心底对所有题都没把握觉得再做一遍总没坏处;坏处当然有:浪费了本可用来见识更多题型找到薄弱的有限时间精力。办法:读完题干判断有一定把握的题,用别的方法解题,或干脆直接跳过。这样做不是没风险:这些判断相似的题里,或许有两道貌似神离别出心裁,但在第一轮复习还有大块模糊知识的时候,用省下的时间查漏补缺弥补弱项才是理智之选。

核心在于有底气,如果做到上文所提课本复习无疏漏,而所有题目不超纲,意味着你有解题能力,好像你拿着一大串钥匙,总有一个能打开门。自信,专注,思考。扒拉扒拉钥匙,多试试。看似做好“找到不会的题、变会”就足矣;但事实是,题库基数大在变化。使题目回归知识点的能力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解题王道。

情况一:错题本的各种问题:

老师强调一定要有却觉得没用、抄下来浪费时间啊、根本没时间看或什么时候看之类的。错题一定要记;有用,甚至是潜意识的;觉得浪费时间可以题干只抄关键信息;没时间就不看,甚至有学霸君表示可以抄完一本扔一本免得烦恼。

情况二:不知道怎么举一反三:

一道题本来不会,梳理了会了,但变一点就不会了。往往两个可能:该题联系的某知识点是你的弱项,还是思路怪出新转不过来弯。前者较好解决,针对该点回归课本联系理解找题专攻直到突破;至于后者,出现少正常,学神都有不会的;但这样的情况多说明,你being所提的解题能力有点弱,照上述方法再努力努力。

会做的如何不错?

会做的做错大多因为大意。一般输在审题;如上述,如果大眼一看判断会,干脆跳过;如果决定做就要警惕,尽管熟悉也要待每道你决定要下笔的题如初恋。(其实粗心大意就是上述提到“无甄别题海战术”的必然会养成的坏习惯:觉得熟悉就会无意识放松警惕,然后依据记忆默许,忽略题干细节,对题发现审题失误不重视,觉得粗心事小反正会做;然而平常做题养成的习惯考场很难改变,要注意)

高考必中网小编推荐:高中化学知识的趣味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形象比喻记忆法就是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比喻,把那些难记的概念形象化,用直观形象去记忆。如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这个问题是比较抽象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

以上致高考的你:一轮复习方法与技巧为高考必中网小编整理,化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希望同学们都能学好化学,想要了解更多化学相关知识,请关注高考必中网。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