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黑龙江省教育厅
综合
公办

大学概况

黑龙江大学简介

志存高远,爱国奉献,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黑龙江大学是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综合性大学,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办学70多年以来,黑龙江大学形成全国高校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作为黑龙江省学科门类最全、专业覆盖最广、后发优势最强的综合性大学,若干学科已进入国内一流行列,目前,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全国排名第6位,哲学学科排名第10位,法学学科排名第21位,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第26位,化学学科排名第29位,学校连续多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跨入重点大学行列。
黑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优势明显,共设有33个教学院部,拥有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1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78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1个,可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5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99个;2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1个学科群、12个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2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50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6个,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4部,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联合设立的中俄学院被教育部列入全国17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之一。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黑龙江大学坚持教学立校,以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依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教育质量优异,教学成果斐然。在2001年和2008年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结论。共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79项;拥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提名6篇(次),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41篇。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4000余名,其中,各类研究生5000余名。建校以来已为龙江和祖国培养了16万优秀毕业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有以阎明复、张左己、姜大明等为代表的诸多政界精英;有以叶正大、刘晓江等为代表的多位高级将领,有以李凤林、潘占林等为代表的数十名共和国优秀外交官,有以李锡胤、吕冀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新时期,还陆续涌现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何建章、“网络感动中国人物”陈顺达等先进人物。
黑龙江大学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条件优良,校区占地面积1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91亿元,馆藏图书400余万册,拥有可容纳3万余名学生住宿生活的大学城,以及设施先进的实验楼、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餐饮中心等办学基础设施,以及宽带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资源。
黑龙江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人才云集。现有教职员工近3100名,其中专任教师近1700人,研究生导师70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930人。其中,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6人,位居全国高校第19位,列地方高校第一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获得者200余人次;学校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普京奖”获得者1人,“普希金奖章”获得者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74人。
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重点,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落脚点,走科研兴校之路。现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糖料改良中心、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开放合作基地、农业部甜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科院黑龙江科技示范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催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众多国家级高端科研创新平台;拥有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个,以及俄罗斯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院等6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现已基本构成多学科、立体化、完整均衡的科研创新发展体系。“十五”以来,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项,连续多年被SCI、EI、CSSCI收录的论文均达到700余篇,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0000余项,其中有800余项成果获国家、部委、省级的奖励,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17项。李锡胤、潘国民教授主持编撰的《俄汉详解大词典》获国家图书奖,并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国家领导人。黑龙江大学编辑出版的《求是学刊》《外语学刊》《自然科学学报》《中国糖料》《满语研究》《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黑龙江教育》《北方法学》《俄罗斯学刊》《远东经贸导报》(俄文版)等高水平学术刊物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黑龙江大学牢固树立“立足龙江、面向全国”的观念,通过整合、凝练和优化校内外优势资源及校企合作等方式,形成了以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大学科技园为主的综合性科技文化创新服务体系,努力为高教强省和科教兴国做出积极贡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黑龙江大学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围绕龙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通过广泛参与决策咨询,承担高层次项目和应用性研究课题,参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担任实际部门顾问等多种形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对俄经贸文化交往和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在自然科学领域,黑龙江大学强化理工科优势特色,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力度,特别是在生物技术、化学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中取得了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第一个机群并行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无模型控制器、IC卡电脑加油机、L—乳酸菌系列保健产品等科研项目成功实现成果转化,为龙江产生经济效益均数亿元。黑龙江大学积极整合科技资源、搭建成果转化平台,辟建了黑龙江省第一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以计算机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科技产业群体,年均产值上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黑龙江大学校办产业学府书城是全国大学最大的书城,年营业额上亿元,曾获全国文化产业先进集体称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作为全国地方性大学出版社的杰出代表,曾多次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并荣获“出版业网站百强”荣誉称号。
黑龙江大学注重通过树立和涵养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以丰富多样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和谐校园。黑龙江大学曾圆满承接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主运动员村任务,开中国大学承办国际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之先河;曾成功承办亚洲男篮锦标赛、全国女篮甲A联赛、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以及教育部主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大型校园文艺演出活动等众多在国际、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大型文化活动。黑龙江大学通过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关爱平台,开辟了学生工作一站式服务区、校长信箱、学业导师网络平台、学生工作热线、后勤服务热线、心理咨询热线和“校园110”热线等。黑龙江大学是被教育部确定的依法治校示范校,并获“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十佳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
黑龙江大学突出国际化开放式办学特色,高度重视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已建构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和汉语推广工作平台。截至目前,黑龙江大学已与世界30多个国家的13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等签署了交流协议,同全球14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先后派出联合培养留学生1600余人,培养外国留学生14000人。现拥有中俄人文合作和上海合作组织教育合作俄语翻译中心,经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共办的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俄罗斯政府建立的俄语中心,俄罗斯境内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及与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共建的汉语国际推广东北基地等对外交流合作平台。
风雨砥砺开创优良传统,继往开来谱就精彩华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黑龙江大学将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遵循“教学、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牢牢把握省部共建的战略机遇,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澎湃的活力和更加豪迈的情怀奔向无限美好的未来,为努力实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省部共建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开拓奋进、再铸辉煌!

基本属性

创办时间: 1941

电话咨询: 0451-86608114

官网地址: http://www.hlju.edu.cn/

联系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师资力量

黑龙江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人才云集。现有教职员工近3 000名,其中专任教师近1700人,研究生导师8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900余人。其中,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6人,位居全国高校第19位,列地方高校第一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获得者200余人次;学校拥有“千人计划”专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高层次人才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人,国家

数据统计

男女比例
读研比例
出国比例

    男生比例47%

    女生比例53%

食宿条件

图片大小:276K作者:更新时间:2004-6-213:45:10下载次数:今日:1本周:2本月:6总计:464"href="http://zsb.hlju.edu.cn/Photo_Show.asp?PhotoID=175"target="_blank">图片大小:147K作者:更新时间:2004-6-213:41:02下载次数:今日:1本周:3本月:9总计:864"href="http://zsb.hlju.edu.cn/Photo_Show.asp?PhotoID=174"target="_blank">图片大小:347K作者:更新时间:2004-6-211:42:05下载次数:今日:1本周:2本月:8总计:444"href="http://zsb.hlju.edu.cn/Photo_Show.asp?PhotoID=172"target="_blank">

奖助学金

奖助学金黑龙江大学为了培养素质全面的新世纪合格人才,制定并实施了多种奖助学金制度,以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奖学金(一)普通奖学金1.国家奖学金:是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的奖励特别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奖励标准:每人每年8000元。2.综合奖学金:旨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锐意进取,遵章守纪,全面发展。综合奖学金分三等:一等每年1500元,二等每年1000元,三等每年500元。3.新生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每年黑龙江省高分考入我校的考生,以及外省超过本省重点分数段的文、理科第一名考生。奖学金额度按成绩由高至低暂定为5000——1000元。4.学习标兵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每学年学习成绩在全年级(或专业)中排名第一的学生。学习标兵奖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获奖者每人奖励2000元。(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学金1.国家励志奖学金:是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奖励标准,每人每年5000元。2.优秀特困大学生奖学金:旨在奖励家庭生活困难且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一等:每人每年600元,二等:每人每年400元,三等:每人每年200元。二、助学金1.国家助学金:是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的助学金。资助标准为:一等:每人每年4000元,二等:每人每年3000元,三等:每人每年2000元。2.新长城项目助学金:新长城项目是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以特困大学生为帮助对象,提供经济资助和成长成才支持的社会公益事业。新长城项目助学金资助对象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品学兼优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高考录取新生。资助标准:每人每年最多不超过3000元。3.中国肯德基曙光基金:是由百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及其所属肯德基公司委托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设立的资助贫困大学生的专项公益基金。基金的资助标准为一至四年级按7000元、5000元、5000元、3000元的额度发放,如无特殊情况,经考评合格,受助学生可以连续申请连续资助,直到本科毕业。此项基金要求受助学生必须到肯德基店参加社会实践活动。4.欧莱雅助学金: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合作,以校园义卖形式筹集资金在我校设立的,用来资助我校贫困大学生的助学金。资助金额及人数视每年实际情况而定。5.中国建设银行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成才计划奖(助)学金:是中国建设银行为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激励少数民族学生勤奋学习,而向我校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提供的资助。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000元。6、汇龙集团助学金:是由汇龙集团出资在我校设立的一项助学金,此项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资助标准:按受助学生所在专业实际学费标准进行资助,每名学生每年最高不超过5000元。7、新疆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确保内地普通高校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培养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而设立的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补助。补助对象及要求: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根据学生实际困难程度以及学习成绩和日常行为表现,分等级资助。补助金额及人数:视当年我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人数而定。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借款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的不足,毕业后分期偿还。一、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应符合的条件1.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生、研究生;2.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3.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须由其法定监护人书面同意);4.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5.学习努力,能够正常完成学业;6.因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完成学业所需基本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7.严格遵守国家、经办银行、就读学校对于国家助学贷款的各项规定,承诺正确使用所贷款项并按规定履行还贷义务。二、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发放1.学生申请贷款额度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5000元。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只能申请一次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借款学生须如实提供如下材料:⑴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书;⑵《哈尔滨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⑶本人录取通知书、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⑷本人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说明;⑸本人在收到我校录取通知书后,到所在乡、镇、县、区、市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证明(即《黑龙江大学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2.助学贷款实行一次申请、一次授信、分期发放的管理方式。学费贷款由经办银行按学年直接划入学校指定账户。三、国家助学贷款的期限、利率及贴息1.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期限最长不超过借款人毕业后6年。贷款毕业生在毕业后2年内只还利息,从第三年开始归还本金和利息,6年内还清。对直读研究生、第二学位借款学生,经学生本人向经办银行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经办银行应为其办理展期手续,财政部门继续按在校生实施贴息。2.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执行,不上浮、不计复利。3.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财政部门100%承担,借款学生毕业后,利息由借款学生自行支付,自付利息的开始时间为其正常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之日的下月1日(含1日)。四、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1.借款期间出国(境)、休学、停学、退学或被开除学籍的学生,必须提前中止合同,一次性还清贷款,方可办理有关手续。不能偿还的,学校不予办理任何离校手续。2.借款学生若分期还款,可直接向贷款经办银行开立的存款账户中存款,贷款银行在约定的还款日主动从户中扣收。借款学生若一次性还清贷款,需到贷款经办银行任一网点办理还款手续。3.借款人毕业后,学校要通知其就业所在用人单位学生的贷款情况;在其工作变动时,要将新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提前告知经办银行。4.对借款逾期不归还贷款本息,蓄意逃脱银行债务,不履行还款责任,致使银行贷款形成风险的,银行可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其他有关部门采取债权保护措施。必要时,贷款人有权在公开报刊及有关媒体上公布违约借款学生的姓名、入学前家庭地址、毕业学校、毕业后就业单位、身份证号码、拖欠贷款本息金额,依法追偿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