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985211研究生院
福建
教育部
综合
公办

大学概况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0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27个学院(含76个系)和10个研究院,拥有3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7个专业可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76个专业可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83个专业可招收本科生;拥有5个一级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涵盖3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6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67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713人,占全职教师总数的64.0%(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1918人,占71.6%。学校共有两院院士22人(其中双聘院士10人),国家“973”、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7人,中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入选者38人(其中“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0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5人、讲座教授1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8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6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6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列入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51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
现有在校生近40000人(本科生19570人,硕士生17490人,博士生2919人),其中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2800余人。学校获第四、五、六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4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9门课程入选全国“精品课程”,30门网络课程和2门教学案例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13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教育培养计划。现有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校外实践基地。学校推行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多次在中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比赛中获奖。2005年底,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评估。厦大毕业生是最受社会欢迎的群体之一,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学校设有16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3个,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福建省重点实验室、中心28个,厦门市重点实验室、中心16个。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福建省内唯一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自然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共承担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课题700多项,在Science和Nature(含子刊)以及CancerCell、TheLancet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实力雄厚,南洋研究、台湾研究、高教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等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十一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研究项目157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立项数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教育部第四届和第五届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分别有19项和14项成果获奖。
学校已与英、美、日、法、俄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27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已与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大学合作建立了15所孔子学院。2008年,厦门大学汉语推广南方基地获批并启动建设,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提供有力支撑。2013年,学校荣获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称号,同时国家决定依托学校建设孔子学院院长学院。在对台交流方面,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难以替代的人文优势,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交流的重要高校。
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学校占地近9000亩,其中思明校区位于厦门岛南端,占地2500多亩,漳州校区占地2568亩,翔安校区规划建设用地3645亩(2012年9月,翔安校区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校舍建筑总面积199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448万册(另有电子图书39204GB),固定资产总值42亿元,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5.3亿元。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建设的规模、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成为CERNET2的核心节点之一。校园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已成为公认的环境最优美的中国大学校园之一。目前,厦门大学正昂首阔步朝着“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以上数据截至2013年12月31日)

基本属性

创办时间: 1921

电话咨询: 0592-2188888

官网地址: http://www.xmu.edu.cn/

联系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 361005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67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713人,占全职教师总数的64.0%(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1918人,占71.6%。学校共有两院院士22人(其中双聘院士10人),国家“973”、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7人,中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入选者38人(其中“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0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5人、讲座教授1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8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列入

数据统计

男女比例
读研比例
出国比例

    男生比例57%

    女生比例43%

食宿条件

餐饮服务: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承担着全校5万名师生的日常供餐任务,所属的12间学生餐厅(校本部9间、漳州校区3间)皆为公益性餐厅。中心有近1400名素质优良的员工,有本专科以上学历43人,高级烹饪技师2名,技师1名,高、中、初级厨师百余名,公共营养师35名。中心以“三服务、两育人”为宗旨,以“三统一、三自主”为管理模式,以“多种经营、多层次服务”为理念,注重全国各地口味菜肴的制作,每天有上百种菜肴可供挑选。每间餐厅配备了清洁卫生的不锈钢餐具。中心设置食品化验室,检测食品原材料、餐厅餐具盛具、水质、空气质量等,确保卫生安全。同时,学校对全日制本科生实行米饭补贴的政策,体现了学校对同学的人文关怀和培养同学节约、平等、感恩的意识。厦大餐饮以规范的管理、良好的施舍、优质的服务、可靠的卫生条件和特有的“厦大餐饮”文化受到师生的好评。2006年12月中心获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09年度荣获“全国高校伙食工作先进单位”。根据测算,目前在校学生每月平均伙食费为350元左右。学校为所有全日制非在职学生提供免费米饭。“厦大餐饮”注重全国各地口味菜肴的制作,每个餐厅都有数十种菜肴可供选用。全校餐厅实现售饭(菜)微机化、餐具不锈钢化和食堂餐厅化等目标,师生员工可免带、免洗餐具进入食堂用餐。

奖助学金

厦门大学奖助体系情况为激励学生积极学习,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校建立了包括“奖、贷、助、补、减”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奖助体系。一、绿色通道为切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学校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二、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主体。我校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由中国银行承办,全校每年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人数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每人每年最高贷款金额为6000元。三、国家奖学金为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中央政府出资设立国家奖学金,奖励金额为8000元。2009年全校共有304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四、国家励志奖学金为奖励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央政府出资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金额为5000元。2009年全校共有660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五、国家助学金为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央政府出资设立国家助学金。我校资助标准为:一等3000元,二等2000元。2009年全校共有2000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六、学校设立的奖学金1、优秀新生奖学金凡高考总成绩(卷面原始分)名列所在省份前30名的文、理科考生,第一志愿填报我校且被录取的新生,给予免交四年学费,并一次性分别给予2万元(第1—10名)、1.5万元(第11—20名)和1万元(第21—30名)的奖励。凡第一志愿填报我校,文或理科高考总成绩(卷面原始分)超过所在省份本一批分数线80分以上,且名列我校在其省份文或理科计划前5%的新生,给予2000元奖励。高考总成绩(卷面原始分)名列所在省份前30名的文、理科考生不重复参评此项奖励。2、优秀学生奖学金学校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用于奖励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评定标准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奖,覆盖面达学生人数的30%。设立单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有特殊才华的在校本科生。3、校级奖学金目前,我校共设立了以“嘉庚奖学金”、“本栋奖学金”和“亚南奖学金”为主的共32项校级奖学金,每年奖励人数约800人,奖励总金额达200多万元。除此之外,我校各院(系)还设立了数量众多的院(系)级奖学金。七、勤工助学学校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全校每年设立1000多个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供学生申请,勤工助学劳酬标准为每小时8元(每月不超过50小时)。八、困难补助学校设立各种形式的困难补助。2009年,我校共拨出专款2000多万元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能获得有效资助。许多社会团体、人士专门为我校学生设立助学金,每年资助人数约1000人,总额约300万元。九、减免学费我校根据国家政策减免部分学生的学费。更详细内容请浏览:http://xsc.xmu.edu.cn/s/122/t/377/p/1/c/6259/li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