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
山东省教育厅
工科
公办

大学概况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博市,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理工科大学。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弘扬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校风,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5个农业推广硕士招生领域,拥有MBA专业学位授予权;有73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专业涵盖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已逐步形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现有21个学院,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33182人,研究生2413人。学校现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办学实力雄厚、办学设施齐全。学校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的原则,按照生态化、园林化、数字化、人文化的建设目标,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学校校园占地240万平方米,校内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处处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校舍建筑面积107.16万平方米,网络多媒体教室近258个,运动场面积16.4万平方米,体育教学设施齐全。图书馆藏书299.05万册,电子图书9500GB,中外文期刊26971种(含电子期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5亿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0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13个,设有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先进的校园网络覆盖全校,并设有教育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
学校按照汇聚人才、培育团队、成就大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着力打造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学校现有1893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233人、副教授70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5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等各类人选16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7人,国家一级学会常务理事6人,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各类人选34人,博士生导师39人。另聘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及一批校外兼职教授。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大力倡导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德业双修、学而不厌的学风。深化学分制改革,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近年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7项,其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27部。深入实施大学生研究与创新训练计划,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2006年以来,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等重大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300余项,其中,国际奖励48项、国家特等奖15项、国家一等奖189项。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荣获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拥有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3个,学校被评为首届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学科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科研工作方针,整合科研力量,组建学术团队,选定主攻方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院、1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学校注重产学研结合,积极参与山东制造业强省建设,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设立了80余个科技研发机构,成为山东省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十一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300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国家级项目等210余项;荣获各级科研奖励1200余项,其中2006年、2007年各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英、韩、俄、澳、新等国家的50余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达成交流合作协议。探索与国外学校合作办学的渠道,推进办学国际化进程,与多个国家的有关高校开展了8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已培养留学生2600余人。大力开展学者互访、学术交流,重视引进国外智力工作,聘请高层次的国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和讲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山东理工大学将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科研工作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关键,全面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强校、人才兴校、特色名校、开放活校战略,着力提升内涵,着力打造特色,解放思想,开放办学,创新体制,科学发展,为早日建成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数据截止到2014年1月)

基本属性

创办时间: 1956

电话咨询: 0533-2780673

官网地址: http://www.sdut.edu.cn/

联系地址: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工2423人,专任教师1936人,其中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244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7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35人、硕士学位的1030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4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一级学会常务理事6人,“长江学者”、“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2人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人,省级拔尖人才2人,省级教学名师13人,博

数据统计

男女比例
读研比例
出国比例

    男生比例71%

    女生比例29%

食宿条件

山东理工大学饮食服务中心是校办大型后勤实体,承担学校饮食、商贸两项职能。现有员工810余人(校内饮食服务人员550人),其中学校事业编制56人,中心(企业)编制23人、合同工700余人。现有各类校内食堂、餐厅、酒店16个,校外托管食堂4个,1个食品联合加工厂,中心所属的“山东理工大学经贸协作公司”管理运营2个超市和全校商贸网点。饮食、商贸优势互补,使饮食服务中心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学校采用“投资多元化、管理契约化、运行企业化”的后勤运行机制和“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后勤管理体制,由后勤管理处代表学校以出资者的身份用契约的方式对饮食服务中心领导、管理。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伙食工作,支持饮食服务中心进行各项改革。饮食服务中心采用中心----食堂(部)二级管理模式,馒头、烤制品、豆制品、蔬菜、肉食等集中加工为成品、半成品后统一配送,打破校区界限实行条条管理,实现了财务、采购、人事、国资、制度、卫生监督六个统一。大胆探索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采购制度”、“财务制度”等改革,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很好地发挥了“保障、服务、育人、效益”的职能,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三食堂被省卫生厅评为食品卫生A级单位;多次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山东高校伙食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标准化食堂”;被淄博市卫生局和淄博市卫生防疫站授予“淄博市学校食品卫生示范单位”、“淄博市食品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目前,饮食服务中心党政领导班子正在团结带领全体员工,在校党委、校行政和后勤处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坚持“最大限度的满足就餐者、把学生当亲人,视学生为家人”的核心理念和“食品卫生是生命线”不动摇,贯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饮食工作方针,发扬“练内功、比奉献、创特色、争第一”的饮食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制度为保障、以发展为主题、以队伍为重点、以创新为灵魂”,不断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走“工作制度化、管理科学化、市场社会化、服务人性化、员工团队化”的路子,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全员责任制”管理法,按照企业机制运作,精心打造高校“理工饮食”“理工超市”品牌,为建设“高效、稳定的具有山东理工大学特色的饮食服务体系”而努力奋斗!

奖助学金

按照国家、省以及学校有关资助政策,学校不断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以奖助学金、勤工助学为重要支撑,以社会资助、困难补助、绿色通道为辅助的多元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奖助学金我校现行的奖助学金主要包括以下形式: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社会团体或个人在学校设立的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我校国家助学贷款现阶段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国家开发银行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信用贷款,学生可在开学前向入学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勤工助学学校设有勤工助学专项经费,每年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约2000个校内固定勤工助学岗位。爱心基金针对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或突遇特殊困难的学生,学校通过“爱心基金”予以资助。绿色通道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开辟“绿色通道”,允许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再根据学校有关资助政策申请相关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