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211一流大学
湖北
教育部
农业
公办

大学概况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是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已有117年办学历史。学校于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校园环境优美学校位于武汉市武昌南湖狮子山,占地面积7425亩。校园三面环湖,坐拥青山,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教学科研基地集中连片,建筑楼群错落有致,是学习科学、追求真理的理想园地。
学科优势明显学校生命科学特色鲜明,农、理、工、文、法、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设有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等18个学院(部),现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3个;2011年中科院有关学科排名报告显示,学校分子育种生物技术世界排名第5,植物染色体工程世界排名第10;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学校6个学科进入前10%,1个学科排名第1,2个学科排名第2,3个学科排名第3;2015年3月美国ESI统计数据显示,学校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4个学科领域进入国际同类学科领域前1%。
培养体系齐全学校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本科专业5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二级学科10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二级学科6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师资力量雄厚学校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30人,副教授594人,博士生导师35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2人,“万人计划”专家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
科研实力强劲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46个(中心、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部省级优秀创新团队3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优质棉花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成果。
教育质量优秀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门,省级精品课程5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1门;“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新增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1篇、提名奖26篇;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5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有国家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1项,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校友中有一批两院院士、部省级领导干部、知名企业家;在校学生中涌现出了以“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为代表的一批大学生典范。2013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为我校“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勉励大学生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对外交流活跃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英国、法国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360余所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人才的合作伙伴关系。自2003年成为“高层次专家培养高学历留学生”全国首批试点单位以来,目前有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我校求学深造。

基本属性

创办时间: 1898

电话咨询: 027-87282027

官网地址: http://www.hzau.edu.cn/

联系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1号,邮编:430070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2600多人,其中教师1502人,教授33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4.8%;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千人计划”入选者18人;“万人计划”入选者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7人;国际学术咨询委员会主席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6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数据统计

男女比例
读研比例
出国比例

    男生比例62%

    女生比例38%

食宿条件

九个学生食堂,汇集南北各种风味,可适宜各种人群。平均伙食标准350-400元/月

奖助学金

奖励及资助办法学校建立绿色通道、奖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等“六位一体,联动助学”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奖励品学兼优学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绿色通道:学校铺就全程式“绿色通道”,确保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在缓交学费的情况下顺利入学。奖学金:学校现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学习成绩优秀奖学金、校友奖学金、知名专家设立的奖学金、行业和企业奖学金等多种类型奖学金,最高奖励金额为10000元/生•年。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渠道畅通,应贷尽贷。凡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均可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用于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困难补助:包括国家助学金和学校临时困难补助、寒衣补助、伙食补助、学生住院补助、路费补助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资助。勤工助学:学校建立若干个勤工助学基地,设立一批固定或临时勤工助学岗位,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和实践锻炼的机会,每个上岗学生每月最高可获得800元的报酬。减免学费:学校每年酌情减免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品学兼优学生的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