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
陕西省教育厅
工科
公办

大学概况

陕西科技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重点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
学校现有西安和咸阳两个校区,总面积2003亩,建筑面积118.4万平米。西安校区占地面积1590亩,规划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灞河之滨、未央湖畔。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有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229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400余人。图书馆藏书210万册。
学校设有轻工与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理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体育部等14个学院(部)。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71个,本科专业57个,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有省级优势学科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8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
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第二批试点高校,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中连创佳绩,整体水平居省属高校前列。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3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8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1个;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40项。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十二五”以来,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903项,包括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产业化项目、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等重大项目;获得科技成果奖励152项,省部级以上奖励51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十一五”至今,我校已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196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174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131篇;共获授权专利2349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数据显示:在2014年度全国高校授权专利工作排行榜上,我校排全国高校第26位;在2014年底全国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排行榜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38位;该两项排名已连续4年进入全国高校50强,均位居陕西省属高校第1位。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先后成立了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依托学校成立了省级研究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这些产业化平台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学校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50所、陕西省唯一一所普通高校基层团建试点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先进单位”“陕西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2012年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称号,2014年被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委”称号。科大学子在“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国家级比赛中摘取多项桂冠,形成了以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等为品牌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学生就业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
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陕西科技大学历经“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秉承“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恪守“至诚至博”的校训精神,培养了8万多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站在新的起点,陕西科技大学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管理改革为动力、党建创新为保证,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人才兴校战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学校事业内涵式发展,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
(以上统计截至2015年5月)

基本属性

创办时间: 1958

电话咨询: 029-86168100

官网地址: http://www.sust.edu.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大学园区 邮编:710021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工17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

数据统计

男女比例
读研比例
出国比例

    男生比例64%

    女生比例36%

食宿条件

奖助学金

我校设立了陕西科技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下设大学生阳光助学中心,开办助学经济实体,组织机构健全,队伍建设完善,为我校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2008年我校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我校荣获“全国资助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一等奖。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及奖贷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奖助学金、社会奖助学金、学校优秀学业及优秀团体奖学金、学生勤工助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技能培训、生源地助学贷款、医疗保险等。1、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奖学金(每学年8000元/人);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学年5000元/人);国家助学金(每学年一等:3500元/人,二等:2500元/人)。2、社会奖助学金:周廉奖学金、福慧奖助学金、博世助学金、黄奕聪奖学金、“中之杰”奖助学金、旭日陶瓷企业奖学金、钟香驹奖学金基金、亚马逊化工奖学金、邓杨奖学金、斯道拉恩索奖学金、友达光电奖学金、维美德奖学金、芬欧汇川(中国)奖学金、BASF奖学金、惠昌化工奖学金、斯塔尔实习奖学金、达威奖学金、广州绿北洋奖学金、中国皮革协会奖学金、希望工程助学金、北方窑业奖助学金、蒙娜丽莎奖学金、“克林”奖助学金、狮岭皮具创意奖学金等。3、学校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标兵奖学金、优秀学业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文体优胜奖学金、学习进步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道德风尚奖学金、先进班集体奖学金、先进宿舍奖学金。4、勤工助学:在学校各部门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由阳光助学中心负责勤工助学具体工作,同时通过开办阳光文体用品中心、阳光书报亭、阳光茶坊三个助学经济实体,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长期的勤工助学岗位。5、经济困难学生技能培训:开办公关礼仪、社交技能、就业指导、创业培训、计算机、英语免费培训班等。利用假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调研、参观学习活动。6、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7、医疗保险:西安市大学生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