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历史

青海省西宁市五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5-2016年西宁五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古代俗语说:“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针线。”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消费结构 B.市场意识 C.小农思想 D.节俭习惯

2.“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

A.宗教习俗 B.农业生产 C.祭祀祖先 D.纪念庆典

3.北宋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这首

诗描写的灌溉工具较早出现于

A.商周时期 B.汉魏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4.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 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机器大工业 D.家庭手工业

5.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6.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铁犁牛耕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唐朝时期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C.宋代的“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元朝时期的粉彩瓷器远销欧亚许多国家

7.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

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应出区域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是功能完善的地方性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乡谊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地域性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8.《清史稿》记载了晋商捐赠白银给清王朝,清王朝则用“赐产”“入籍”“赐职”以及特许经营等方法予以回报的史实。可此可见,当时晋商的发展

A.加快了清朝统治的没落趋势 B.与清政府有相互借力的一面

C.表明清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D.使商人与政府经济利益一致

9.有学者用“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来评价晚清的某一运动。下列创办的企业不属于这一运动的“现代化尝试”的是

A.江南制造局 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 D.发昌机器厂

10.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中国民营工业兴起的条件有

①政府的鼓励提倡 ②外资企业的刺激 ③自然经济的解体 ④西方放松经济侵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1873年侨商陈启源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出丝精美,

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B.得益于清政府放宽对设厂限制

C.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

12.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在此之前,通商口岸所需

的煤炭几乎全被洋煤垄断。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达到了

分洋商之利的目的。材料中体现出开平煤矿的作用是

A.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 B.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C.对打破洋煤垄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D.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13.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

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民族工业尚未起步 B.孟买的棉纱质优价廉

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家庭纺织业逐步解体

14.有学者认为,北京政府(1912-1928)无力干预经济,市场近似于一个自由市场,民营

工业有了中国工业史上的所谓“黄金时期”。这一时期

A.政府开始放宽设厂限制 B.纺织和面粉业发展最为迅速

C.欧美、日本均无暇东顾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得以开展

15.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段较快的发展期。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8.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

A.全面抗战的需要B.国民政府推出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

C.国共合作的推动D.西方列强完全放弃对华的经济侵略

16.据国民政府经济部1942年的统计,国统区共有工厂3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654

家,占全部工厂总数的44%。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企业增长迅速 B.四川人办实业风气盛行

C.欧洲加大对四川的投资 D.抗战爆发,大量工厂内迁

17.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等近代实业家感叹“不幸”的原因不包括

青海省西宁市五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A.限制实业的传统政策

B.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近代中国的社会动荡

D.政府推动的公私合营

18.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

发展的状况。与右图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大跃进”运动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

D.包产到户的基本实现

青海省西宁市五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19.宣传画是一种以鼓动、制造社会舆论为目的的艺术形式。

右图为1958年出版的宣传画,它宣传鼓动的运动

A.推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困难

C.将农民个人财产收归公有,提高公有化程度

D.推广包产到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

怎么过”,它反映的20世纪五十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A.建设经验缺乏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国际形势紧张 D.“左”倾错误泛滥

21.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9月《人民日报》根据《决议》精神发表了“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的社论;到11月,就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人民公社。这一运动

A.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22.下列图表反映了1957~196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变化(单位:万吨),对该图表评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糖料产量
195719505164.0419.61189.3
195820000196.0477.01563.1
195917000170.9410.41214.7
196014350106.3194.1985.5
19611475080.0181.4506.5

A.1957年至1958年我国农业主要农产品产量处于上升趋势

B.1958年至1961年我国农业主要农产品产量处于较快下降趋势

C.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是产量上升的原因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产量下降的原因

23.观察《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表》,我们可以看出

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
消费水平农村8.9%
城镇4.5%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农村发展水平长期相对滞后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青海省西宁市五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24.下图是上世纪80年代初某次会议的决定,该决定

A.使中国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B.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C.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D.明确提出加快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25.1988年,山东农民褚延泽被授予“全国售粮大户”的光荣称号。过年时,他高兴地贴出春联:“吃陈粮烧陈柴承包政策好,迎新春迈大步科技威力大”。春联反映了

第十八章 南方吹来春天的风

第一节 改革走到十字路口

第二节 又一篇解放思想的宣言

第三节 迈出改革新步伐

第十九章 市场经济终于植根中国

第一节 配套的改革规划

第二节 重大的改革措施

第三节 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A.农村互助合作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完全确立促进了粮食增产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生产的发展

D.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给农民带来了实惠

26.由当代历史学者编著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三

卷共有四编,每编由若干章节组成。下图所示是

该书其中一编的部分目录,这些章节应属于

A.第一编 改道与转型(1949—1956)

B.第二编 受挫与调整(1957—1978)

C.第三编 改革与发展(1978—1991)

D.第四编 辉煌岁月(1992—2000)

27.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从图一票证的逐渐取消到图二票证的广泛流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

青海省西宁市五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青海省西宁市五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图一 图二

A.改革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 B.政企关系从政企合一向政企分开转变

C.经济体制改革转向市场经济 D.经济形态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

28.鸦片战争后,西方商贾来宁经商者日益增多,为迎合外国人餐饮的需要,亦适应国人的交际需求,西餐馆在古城金陵也应运而生,其中最早的西餐馆,是创办于清末、位于贡院东街的“金陵春中西餐馆”,当时民间俗称“番菜馆”。对材料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青海省西宁市五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A.餐饮种类变多,吃西餐成为一种选择

B.中外文化交流,东西方食俗逐渐共存

C.尊孔排外盛行,西式餐馆被普遍抵制

D.社会发生巨变,饮食文化呈现多样化

29.右图是林徽因(右一)1916年就读北京培华女中时的

校服照。下列结论可以由材料直接得出的是

A.西式服装受到部分青年学生的欢迎

B.中国的传统服饰彻底淡出历史舞台

C.大部分国人已经采用西方生活方式

D.民国成立后传统社会风俗变化不大

30.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3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中心,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构成。

——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清世宗(雍正)实录》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出现的经济新现象。(3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2分)该政策有何消极影响?(2分)

(3)材料三的观点是什么?(2分)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清政府没有采纳黄宗羲观点的根源是什么?(2分)

32.(18分)在全球化日渐加速的今天,公司影响着世界经济的运行。自19世纪中期公司登陆中国以来,经过一次次试验和修正,崭新的中国公司终于找到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青海省西宁市五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二 创办大生纱厂,对于张謇而言……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践行……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面对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藉“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李玉《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的几个面相》

材料三 194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终于拥有了立足的基础,一个主权完整的新国家。此时出现在舞台中央的是国营工厂……计划体制下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国家巨型公司,政府成了一应事务的总管……又一次公司热到来了……1992年的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在北京,公司以每个月2000家速度递增。

——央视专题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企业和清政府的哪一运动有关?其中哪一航运企业推动了我国交通近代化的进程?(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大生纱厂的性质和创办的主要动力。(2分)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10分)

(3)材料三中,1992年后“又一次公司热”的出现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92年以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2分)

(4)公司的兴起、发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影响中国近现代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33.开放与交流是文明间对话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汉代丝织品曾远销到古罗马。汉代中西方货物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是什么?(2分)

(2)明清时期中国昧于世界近代化潮流,这和政府推行的哪一封闭性政策有关?(1分)请简要分析这一政策的消极后果。(4分)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一重大决策重启了东西方文明对话和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针对古代以来中国政府对待东西方文明间对话的不同态度,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