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历史

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姓名: 考号:

线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理科试题

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 )

  1.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B.“千耦其耘”的大规模简单协作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大规模分工合作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

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 )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

4.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

A.手工业作坊大量增多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产生

C.手工业技术水平空前提高

D.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5.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 )

A.粤商和徽商 B.徽商和晋商 C.闽商和粤商 D.台商和港商

6.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重要阶段,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B.东方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C.东西方之间的政治经济交流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其他国家

7.下列关于殖民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加快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工业革命被提上日程

C.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造成了这些地区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D.促使欧洲封建国家进行改革

8.“黑奴贸易”的航程顺序是( )

A.美洲→非洲→欧洲→亚洲 B.非洲→美洲→亚洲→欧洲

C.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D.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9.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

  1. 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 人们可乘火车外出

C. 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 电话成为重要的通信工具

10.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所以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得更为迅猛,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它在很多国家同时进行

B.它打破了英国对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

C.它使世界联系更加密切

D.它是科学研究用于工业生产的结果

11.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

A.抑制通货膨胀,实现财政改革

B.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福利措施

C.采取报复措施,大幅度提高关税

D.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12.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是在( )

  1. 50年代中期 B. 60年代 C. 70年代 D. 90年代初

13.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由此,苏联转而( )

A.进行二月革命 B.进行十月革命

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实行新经济政策

14.“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

A.外国资本 B.官僚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15.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1. 新中国的建立 B. 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6.“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

A.农业合作化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

A.农村 B.沿海地区 C.城市 D.国营经济

18.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1.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2.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3.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4.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 )

  1.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 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20.下列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火力,把企业搞活

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

D.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21.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1. 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B.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D.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

①世界银行   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④布雷顿森林体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3. 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是指( )

① 欧洲联盟 ② 北美自由贸易区 ③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④ 欧洲共同体

  1.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4.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

  1. 1986年 B. 1995年 C.2001年 D.2003年

25.波音飞机是著名的民用飞机,它的零部件是在全球七十多个国家生产的,中国也参与了波音飞机一些主要机型的制造。这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 )

A.多极化趋势 B.全球化趋势 C.区域集团化 D.制度化趋势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问答题(26题12分;27题13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包含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科技实用化和思想的人文化等方面。有学者把工业文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①16世纪初到1 8世纪工业革命前,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起:②工业革命开始到1 9世纪末,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同时工业文明从西欧扩展到全球:③20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全面到来,社会出现了剧烈的震荡,也进行了调整和探索;④二战后到70年代初,人类吸取了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工业文明顺利推进;⑤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工业文明深入发展。

  1. 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思想方面阐明第一阶段为“前工业文明时期”。(4分)
  2. 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为使工业文明顺利推进而构建了新的世界经济体系。简述这一体系建立的过程。(4分)
  3. 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说明第五阶段“工业文明深入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3分)

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联系紧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二:1866年方举赞创办发昌机器厂。三年后,仿洋商企业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在19世纪70年代,这个工厂发展很快,已经能够制造了小火轮船,不久又生产车床,汽锤等。不过直到此时,发昌机器厂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它制造的小火轮船,发动机系英商企业造。……90年代,发昌机器厂终于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逐渐从无到有,工艺从落后到先进,资本由薄弱到增强,顽强成长。下图是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其中标有“振兴国货”“挽回利权”和“还我河山”的字样

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1)材料一表明,松太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指出变化产生的原因?此变化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有何内在联系?(6分)

(2)据材料二指出发昌机器厂与外商企业的关系。(4分)

(3)据材料三指出如此设计的历史原因?它体现出民族火柴业顽强发展的精神力量是什么?(3分)


姓名: 考号:

线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理科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5. A.D.C.B.B. 6--10.C.D.C.B. D. 11--15.D.C. D. B.C. 16--20. B.A.A. A. B.21—25. B.D.A. C.B

二.材料问答题

26.(12分)

答案:

(1).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思想上,人文精神得到传播和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4分)

(2)金融方面: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国际贸易方面: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4分)

(3)政治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4分)

27.(13分)

答案:

(1)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原因:外国商品的冲击。内在联系: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6分)

(2)关系:受外商企业诱导产生;依赖外商企业的先进技术;受外商企业排挤。(4分)

(3)历史原因:中国受到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精神力量: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3分)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