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历史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前考试历史试卷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学前考试

历史 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教师:苗波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范围:必修1。

I卷

  1. 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记载,夏商时已存在“就地封爵”的册封政策,到周初则实行“封邦建国”,并任命王族或功臣到被征服的土地上建立诸侯国,以代天子进行统治。此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的稳固性 B.宗法原则已经得到贯彻
    C.统治者对地方控制强化 D.地方诸侯的独立性增强
    2、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不包括
    ①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②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③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④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或谓所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也。”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该中央机构
    A.主持中央政务 B.提高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C.对皇权构成制约 D.适应了专制皇权加强的需要
    4、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
    A.皇帝地位高且大权独揽 B.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君臣共治,皇权削弱
    5、交子来源于唐代的一种汇兑票据——飞钱。交子最初由北宋四川十六家富商联合发行,每年发行一定额度的交子,持交子者可以随时兑现。交子三年界,界满后持旧交子换新交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笔费用,流通区域也仅限于四川。这说明 
    1. 交子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B.飞钱是北宋四川地区主要的流通货币

C. 唐代灭亡后飞钱直接发展为交子 D.飞钱是政府与私人共同发行的官方货币

6、据南宋吴自牧所著《梦梁录》记载:“杭城(杭州)食店,多是效学京师人”;“更有瑜石车子卖糖糜乳糕浇,亦俱曾经宣唤,皆效京师叫声”。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地区 B.发达的外贸促进了大众消费

C.京杭大运河促进了南北交流 D.文化情怀对商品经济的作用

7、下图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表明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前考试历史试卷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前考试历史试卷

A.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 B.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C.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 D.清代统治者最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

8、中国古代的官员,掌权时试图拯救社会,无权时则寄情于皎月柔水;早晨还是积极的官员,晚上则变成浪漫诗人或是放浪形骸之徒。该变化主要受益于哪家思想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资*源%库

9、右图为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官僚资本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中所占比例变化情况表。据此可以得出

A. 民族工业逐渐陷入绝境

B.美国企图独占中国市场

C.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D.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

10、早期维新思想家郑观应主张与西方“决胜于商战”,强调“用官权以助商力所不逮,而后战本固,战力纾也”。据此可知,郑观应

A.对洋务运动的破产进行了深刻反思 B.认为中西之间的主要差距在于经济

C.主张发挥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D.应把经济发展作为对外战争的后盾

11、下表为19世纪前半期中国主要农副产品茶、丝的出口变化统计情况。这一现象表明

30年代5000万磅鸦片战争前不超过12000包
1845年8000万磅1847年22000包
1853年以后1亿磅以上1853年62000包

A.对外贸易给国家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B.中国茶丝受到西方国家的普遍好评

C.自然经济对外国经济的依赖性增强 D.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 近代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某史学家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B.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C.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D.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13、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需求相结合
    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①④
    14、近代中国出现这样的婚姻程序:“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此现象说明
    A.婚礼由繁琐走向了简约 B.主婚权发生了重大变动
    C.婚姻实现了社会性变革 D.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
    15、公元前2世纪,罗马法逐渐废除血腥的同态复仇法;与之同期,西汉政府也进行了以劳役代肉刑的法制改革。这说明
    A.西汉罗马有法制交流行为 B.罗马私法具有普世性价值
    C.法制改革致力于巩固统治 D.法制改革的人文主义性质
    16、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出现了三个分属不同背景的政治派别:代表平原地带氏族贵族利益的平原派;代表沿海地区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海岸派;代表山地贫穷牧民的山地派。梭伦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山地派利益的是
    A.颁布“解负令” B.划分四个选区
    C.设四百人会议 D.划分公民等级
    17、在罗马自然法中,合法的婚姻在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缔结:他们是罗马市民,男性确实适婚,而女性具有结婚的自然能力,根据法律的规定结合,不论他们是家父还是家子,但在家子之情形下,他们需要得到他们处于其权力下的尊亲的同意。这一规定体现了罗马法资*源%库
    1. 对市民的婚姻自由进行限制 B. 提倡不同等级间的市民通婚

C. 要求在婚姻关系中尊亲敬老 D. 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原则

18、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A.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B.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经典力学理论的提出

C.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

D.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

19、麦迪逊认为,“政府本身即是人性的集大成者,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没有必要成立政府”,“美国革命最重要的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和防范”。基于对“人性黑暗”的防范,启蒙思想家们提出

A.天赋人权说 B.人民主权说 C.社会契约论 D.三权分立说

20、美国学者帕尔默认为:“从1871年到1890年,俾斯麦在他任联邦帝国宰相的二十年间,往往设法在下议院自己这一方取得多数,不过他并不认为在原则上非依赖多数不可,他奉行的信条是:只有皇帝和他的宰相才有权统治这个国家。”这说明当时的德国

A.帝国宰相需对下议院负责 B.帝国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C.君主立宪具有实质性内容 D.皇帝和宰相存在权属关系

21、1870年前,德国经济落后;1871德意志帝国建立,其工业产值占世界的13%,英国占32%;1900年该比例为德国17%,英国20%;1913年该比例为德国16%,英国14%。这说明

A.德国代议制类比于英国的优越性 B.科技创新对工业革命的巨大力量

C.民族国家对工业发展的主导作用 D.欧洲经济强国地位逐渐发丧变化

22、有人根据英国海关记录整理出下表,从表中信息可知英国

18世纪主要年份英国离港商船的吨位情况表

年份1700171417371751177417831800
吨位(单位:万吨)32445052.58496192

A.海上贸易突飞猛进 B.成为“世界工厂”

C.已经掌控世界市场 D.自由经济政策盛行

23、由下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18701896~19001913
比例78%74%72%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4、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B.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C.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25、归纳是从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性的;是对多种事物、现象抽取其共同之处加以概括,形成用以表达这种共同性质的概念、范畴、命题、论述等,即为归纳。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选项具体事物、现象一般性认识
A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斗资批修中共光辉历程
B《权利法案》、1875年宪法、1889年宪法近代民主制度确立与发展
C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D《唐璜》、《悲惨世界》、《梅杜萨之筏》、《等待戈多》浪漫主义

Ⅱ卷

  1. 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前夕,一批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封建士大夫首次紧叩中国封建王朝这座紧闭几千年的城池,要求开启宪政之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知识分子打起了“变法维新”的旗帜,提出“伸民权、争民主、开议院、定宪法”的政治纲领,发动了一场争取民主宪政的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序幕。.——蔡定剑《中国宪政百年回眸与脚下的路》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尽管它没有实现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但这次革命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为后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积累了经验和教训……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历史影响。(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所说的“中国的政治现实”(5分)

27、(12分)材料一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提出“政府应最少地介入经济领域,即使介入,也是暂时的和迫不得已的”。因此世人尊他为“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材料二 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用政府行政干预的方式来影响经济发展,解决失业问题。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遭到严峻挑战。 ——上述材料均摘自魏成元《市场规则论》

材料四 1992年,邓小平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1. 指出材料一、二中的经济政策在1929~1933年的“大萧条”中对美国的不同影响。(4分) (2) “就社会规则的整体理性而言,任何时代的规则都是运用于解决那个特定时代具体社会利益矛盾的结果。”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这一观点。(8分)

28、(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儒家思想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对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材料一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宣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兴起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摘要)

材料二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新儒学是如何“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的?。(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书院进行儒家伦理思想教育所产生的社会影响。(9分)

29、(14分)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6分)


  1. 选择题(25道题,共50分)
    CBDBA DBBAC DADBC AABDD CABCB
  2. 非选择题(26题11分,27题12分,28题13分,29题14分)

26、(1)主张:兴民权、设议会、制宪法、变法维新。(不得摘抄原文)(4分)

影响: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之路。(2分)

  1. 列举: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和内阁制。(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

政治现实: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比较薄弱;封建势力强大;列强侵略中国并与国内反动势力勾结。(3分)

  1. (1)材料一中的经济政策,没有克服经济危机,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依据材料二中的经济政策,实施罗斯福新政,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减缓了经济危机和 社会矛盾;也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出现的重要原因。(4分)
    (2)(8分)
    论述的角度:生产力的进步论证及论据论点:规则都是解决特定时代具体社会利益矛盾的结果
    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后,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摆脱束缚,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主义兴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私人垄断兴起,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大萧条的出现国家干预加强
    20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存在混合经济出现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国内改革阻力重重,国际苏东剧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1)“一手伸向过去”:提出君权神授,三纲五常思想(2分)。“一手指向未来”: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统治地位。(2分)

(2)积极影响:书院教育形成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尤其是形成了一套以“仁”、“孝”等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成为后世学规的范本和办学准则;(2分) 强调学生修身和待人接物,要做到言行一致,有助于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2分) 提倡的忠孝伦理教育有利于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促进了书院发展。(2分) 

消极影响:书院倡导的纲常名教伦理观,也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2分) 纲常名教伦理思想日益僵化,压制思想的发展,束缚人们创造力。(1分) 

29、(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8分)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6分)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