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历史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铜仁一中2016-2017年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卷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刘燕 侯方程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自战国至西汉时期,两种思潮历经盛衰方向相反的变化。这两种思潮是指( )

A.法家与道家 B.法家与儒家

C.墨家与兵家 D.黄老与儒家

2.战国某思想家认为,如果人们依顺天生具有的“性、情”做事,追求利益、满足欲望的话,他们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带来坏结果。为此,他最有可能主张( )

A.要同等爱护所有的人 B.治理国家要清静无为

C.用仁政回复人的善性 D.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

3.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针对中国古代史书有关日食的记录指出: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该材料表明在中国古代( )

A.天人感应的思想影响深远 B.历代史学家多能秉笔直书

C.君权神授的观念深入人心 D.日食和统治状况息息相关

4.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悦,雪夜私奔。对此,宋明理学家会认为( )

A.“逾墙淫奔,无耻之尤”

B.“正获其身,非失身”

C.“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D.“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5.下面是某同学总结的宋代理学示意图,表格空白处应填写为( )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A.致良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三纲五常 D.格物致知

6.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中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文中的意思是( )

A.四书、五经是儒学的根本 B.孔孟经典是儒学的根本

C.《论语》是儒学的根本 D.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7.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勤俭节约;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 )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不同,但都以发展小农经济为出发点

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D.三者立论不同,但都以实现国家统一为出发点

8.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发大夫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 )

A、兼爱 B、心即理也

C、致良知 D、以仁入法

9.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民族政权并立有利于文化交流

B.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

C.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D.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处于巅峰期

10.下表为古代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对其评述正确的是

年代科技发明
(件)
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来&源:29%
公元1001-15 00年673867%资*源%库2943%
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

A.十六世纪前后,四大发明传至欧洲 B.清朝初期前,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

C.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 D.鸦片战争使中国科技受到严重打击

11.“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

A.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 B.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

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D.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

12.元朝马致远的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取材昭君出塞故事,其笔下的汉室奸佞当权、外族凭陵,官员都是一批“干请了皇家俸”却不能“安社稷、定戈矛”的废物;汉元帝本来宠爱昭君,却因异族索要而只能恨恨地唱:“我呵,空掌着文武三千队,中原四百州,只待要割鸿沟。”这充分反映出( )

资*源%库 A.元朝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 B.理学空谈误国的惨痛教训

C.士人无缘政治只好戏说历史 D.汉族文人的家国衰败之痛

13.下图为“熊”字书法作品。按其字体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是( )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4.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市坊融为一体 ②活字印刷首创 ③儒家信仰重建 ④世俗文学兴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1896年孙家期在《议覆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称:“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有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排斥西学 B认识到了中学的不足

C.认为西学处处在中学之上 D.开始认识到西学有其优越之处

16.近代学者林纾有言:“知腊丁(拉丁文)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该观点主要针对( )

A.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B.康有为维新变法主张

C.胡适之文学革命言论 D.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

17.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路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路历程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18.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 )

A.胡适坚持契约精神

B.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

C.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

D.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

19.2011年6月26日,上海图书馆举办“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中国”特别展览,其中提到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曾于1902年9月在上海《新民丛报》第18号上发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文章对马克思作了简要介绍,称其为“社会主义之泰斗”。此后,梁启超又多次发表文章提到马克思。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梁启超( )

A.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B.由资产阶级维新派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C.是较早在著述中介绍马克思的中国人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20.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21.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

A.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22.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资*源%库23.“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历史这样回答他 ( )

A.“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来&源: B.“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C.“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D.“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24.邓小平说:“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绝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它人,绝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下列最符合其讲话精神的是

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对外开放方针的确定

C.“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D.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25.下框内是新华社对我国某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发表的评论。根据评论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科学技术成果应该是( )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

C.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D.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第Ⅱ卷( 共50分 )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材料二董仲舒:“……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材料三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4分)并指出这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6分)
  2. 根据材料三、四,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6分)

(3)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怎样正确的认识它?(4分)

$来&源:

27.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

材料二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

材料三“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

材料四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了这两位先生。

——陈独秀

请回答:

  1. 上述四则材料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8分)

(2)以上材料反映中国近代思想是如何演进的?(4分)在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过程中,其主流是什么?(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数次的斗争。

材料二1930年4月2日李立三同志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兵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

材料三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的革命道路主张;根据民主革命的实践来评价毛泽东主张的革命道路。(8分)
  2. 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怎样的观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年的“南方谈话”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4分)
    高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BDAADBBDBCBDDDB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CDBCCCAAAC
    二、材料题
    26.
    1. 主张: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4分)

结局及原因:孔子: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无法实现:董仲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6分)

(2)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

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任答三点就可得6分)

(3)剔除封建糟粕;吸收民主精华;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培养民族精神。(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

27.

(1)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与科学。(一点2分,共8分)

(2)演进:器物——制度——思想文化。(4分)主流:救亡图存。(2分)

28.

(1)毛泽东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李立三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4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后来成为全党的革命指导思想;是正确的指导思想,最终带领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4分)

(2)观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分)

历史意义: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或答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书)(4分)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