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历史

江西省师大附中、九江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6届江西师大附中、九江一中高三联考历史试卷

命题人:张鹏     审题人:张兆金 殷星桥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Ⅰ选择题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I卷(选择题)

1.“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根据以上材料,作者认同的是(  )

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宗法制

2.吕思勉指出:“汉代注释与阐述儒家经典的经学作为一门正统学问,成为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如郑玄遍注群经,号称最博学的人。而其经说,支离破碎,于理决不可通,以及自相矛盾之处,都不知凡己。此等风气既盛,治经者遂变为无脑筋之徒,虽有耳目之思,都用诸琐屑无关大体之处。”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学脱离社会现实B.儒家正统思想逐渐走向僵化

C.儒家教化逐渐普及D.儒学成为功名利禄的敲门砖

3.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为此,促使了下列哪一制度的实施(  )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4.宋代智圆法师强调儒释一致。他主张“儒者饰身之教,故谓之外典;释者修身之教,故谓之内典。……吾修身以儒,治心以释,拳拳服膺,罔敢懈慢。”根据材料,智圆法师主张(  )

A.三教合一B.儒学为体,佛学为用

C.“菩提心即忠孝心”D.佛学为体,儒学为用

5.陈寅恪在《金明馆丛稿二编》中说:“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材料中“空前之世局面”指的是(  )

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

6. 吕思勉《中国通史》中写道“隋炀帝本好辞华,所设的进士科,或者不过是后汉灵帝的鸿都门学之类。……这是制度本身的变化,不能执后事以论其初制的。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纪念的。”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德主才辅的人才观逐渐形成B.科举从学术研究转为选才手段

C.选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选官考试内容日趋经世致用化

7. 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

B.绒棉、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

C.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

D.黄道婆改进织造技术

8.清代学者恽敬在《读货殖列传》中说:“盖三代之后,仕者为偱吏、酷吏、佞幸三途,其余心力异于人者,不归儒林,即归货殖,天下盖尽于此矣......是故货殖者,亦天下人古今之大会也。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  )

A.商人势力不容忽视 B. 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商人社会地位较低 D. 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认真执行

江西省师大附中、九江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9.右侧图片为清末福州传教士医生雅丹金接受官方赠匾,这反映了( )

A.清朝末年“西学东渐”

B.国人开始接受西方医学

C.西医传播得到朝廷支持

D.沿海民众容易接受西学

10.同治六年(1867)总理衙门决定在同文馆中增设“天文算学馆”,专授天文学和数学。恭亲王建议翰林、进士、举人都可以申请入学,读了三年之后予以“格外优保”的升官机会。但此建议遭到部分官员的激烈反对,其中一位御史提出建议:“止宜责成钦天监衙门考取年少颖悟之天文生、算学生,送馆学习,俾西法与中法,互相考验。”该御史的建议旨在(  )

A.倡导中西两种科学交流B.贬抑西方天文学、数学

C.以委婉的方式引进西学D.沟通与调和东西方文化

11.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D.欧风美雨对中国社会的冲击

12.1930年,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置他的最后死命。这一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的残酷争斗,主要是靠工人阶级的最后激烈斗争---武装暴动。”这表明作者(  )

A.是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发展

B.客观认识了当时中国社会现实

C.强调城市与农村革命的均衡发展

D.实际否定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13.右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  )

江西省师大附中、九江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A.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 

B.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C.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的主要兵力 

D.中国军队正在积极准备战略反攻


14. 从1957~1960年工业产值增长23倍,而农业产值却下降228%,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农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   )

A.提出“大办农业,全面跃进”B.彻底纠正“左”倾错误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D.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

15.1972年中美之间结束敌对状态,是求同存异原则的灵活运用。这一时期中美的“求同”主要体现在( )

A.淡化意识形态的分歧B.推动国际关系走向多极化

C.谋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D.遏制苏联在亚太地区扩张

16.伯利克里如此描述雅典的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

A.法律只调节私人争端B.法律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实行多数人的民主

17.《十二铜表法》中有多条这样的规定,如“恩主诈骗被保护人的,应宣誓充作‘牺牲’,奉献于神”;以蛊术损害他人庄稼的,科处极刑;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处死以祭谷神;施魔法或以毒药杀人的处死刑。上述规定共同体现了罗马法(  )

A.鲜明的宗教色彩B.同态复仇的原则

C.鲜明的等级特征D.轻罪重罚的特点

18.恩格斯曾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做过这样的评述:“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恩格斯的评述主要说明(  )

A.德意志帝国分裂局面仍然没有消除

B.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C.《帝国宪法》为工人合法斗争提供了平台

D.德意志帝国并不害怕德意志工人武装起义

19.经济史学家奇波拉说:“荷兰人摆脱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早期盛行的传统而奉行一种势必在近代推广的原则。中世纪商人一般都企图从单位商品中谋取最大利润因而他们偏爱高档品。荷兰人从根本上转向大众产品,他们在日趋增多的活动次数中,靠扩大销售数量的办法努力增值利润。”荷兰商人热衷于大众消费品贸易的历史前提是(  )

A.荷兰航海业的发达促进了贸易的繁盛 B.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消费群体扩大 D.欧洲商业中心的转移

20.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

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

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主

要说明进化论在当时(  )

A.并没有对传统的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B.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C.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D.顺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


21.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的权利来源发生了变化。其变化是(  )

A.由议会变为内阁B.由上帝变为议会

C.由上帝变为国民D.由上帝变为辉格党

22.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 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 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

23.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促使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法案中规定工人有权参加工会并同资方集体谈判劳动条件。1935年最高法院宣布这个法案违反宪法。如果罗斯福要保留被判违宪的法案中的主要东西,他可以(  )

A.解除大法官的职务B.令国会复议,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C.避开法律程序,用行政手段实施D.搞出新的法案作为代替

24.苏维埃革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1921年写道:“墙上的马克思在注视,突然,张开嘴,开始呵诘:庸俗理不清的纱线缠上了革命,庸俗生活比白匪军更为恶劣,最好拧下金丝雀的首级——因此,共产主义,将不会败于金丝雀。”诗人写作的主要意图是(  )

A.抨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思想混乱B.肯定列宁时代民众的私人生活方式

C.肯定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D.抵制资产阶级庸俗腐朽的生活方式

25.“他始终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差不多每幅画都力求做到构图严谨、色彩单纯、形象典雅。他代表着保守的学院派,与当时新兴的浪漫主义画派对立。”在下列名画中,属于这位画家所代表的流派的作品是(  )

江西省师大附中、九江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A.《卧室》 B.《荷拉斯兄弟之誓》

江西省师大附中、九江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C.《机械师》 D.《蒙娜丽莎》

Ⅱ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

二、必做题。(本大题第26题8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5分,第29题15分)

26.(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三日(1900年12月24日),张之洞写信给新任浙江按察使世杰,随信赠送其《劝学篇》:

“附上拙作《劝学篇》□部,此书成于戊戌之春。其时因末流波靡,邪说纷出,大有犯上作乱之忧,又以迂谬书生,食古不化,亦将有神州陆沈之祻。爰酌中持平,抒其管见,冀杜横风,而弃迂说。乃未及数月而康党逆为乱阶,驯致今年,而拳匪又开巨衅,各执一偏之谬论,遂致大局之几危,不幸言中,可为浩叹。”

——茅海建《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

(1)根据材料,指出材料中“邪说”“拳匪”各指的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之洞的政治思想主张。(4分)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大跃进 大倒退

“三五”(1966—1970):三线建设 备战备荒

“四五”(1971—1975):严重失控 调整战略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改革 闯关 治理 整顿

“八五”1991-1995:邓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 经济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两个五年计划,概括其特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评析。

28.(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7月13日至7月30日,国际足联决定在乌拉圭举办第一届世界杯。但在临近开幕的2个月,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申请参与比赛。后来经过雷米特(Jules Rimet)会长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四支欧洲球队——法国、比利时、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于6月21日从欧洲启航,途经好望角并于29日抵达里约热内卢,在那里他们与巴西队汇合后重新起程,终于在7月4日来到了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

——《足球简史》

材料二

届数 年份 举办地 参赛球队数
1 1930 乌拉圭 13
2 1934 意大利 16

3 1938 法国 15
5 1954 瑞士 16
9 1970 墨西哥 16
12 1982 西班牙 24
15 1994 美国 24
16 1998 法国 32
19 2010 南非 32
20 2014 巴西 32

——《足球简史》

材料三比赛结束了,比赛结束了。第二十届世界杯的冠军已经产生,德国队他们在1990年之后,时隔24年之后再次获得了世界杯冠军!德国队本届比赛的踢法充分的发挥了团队的战斗力,他们每个位置分工合作,既要精诚团结,又要独当一面,每个个体的队员都有出色的专项位置技术,同时,他们和周边的同伴也能够产生高效的呼应,建立在完备的个人能力上的高效团队足球,他们几乎把每个人都融入了集体,无法找到明显的漏洞,这样的作战模式就如同一架精密运转的的机器一样呼啸而来,所向披靡。勒夫和他的团队在简练高速的运作过程当中生产出了最佳的作品,同时德国人严谨谨慎的性格也为这种踢球提供了最好的基础。可能有些人不喜欢德国队踢球的特征,但是你无法不佩服他们,德意志战车真是名不虚传!”

——2014年巴西世界杯决赛央视解说词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届世界杯欧洲球队参赛不积极的原因。(4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杯参赛球队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试从经济方面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目前这支德国队的技战术特点。分析这种技战术特点的推崇与工业革命的关系。(6分)

29.(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公元8年,西汉外戚王莽代汉建新。建国后,王莽试图缓和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王莽改制”。 公元9年,王莽颁布了一道著名的变法诏令:“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秦为无道,厚赋税以自供奉,罢民力以极欲,坏圣制,废井田,是以兼并起,贪鄙生。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奸虐之人因缘为利,至略卖人妻子,逆天心,悖人伦,缪于‘天地之性人为贵’之义。……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诏令发布后的第三年,宣布取消“王田”、“私属”制度:“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犯私买卖庶人者,且一切勿治。”

——《汉书 ·王莽传》

(1)根据材料指出王莽改制的目的。(3分)并概括公元9年王莽变法诏令的主要内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王莽改制失败的主要原因。(8分)


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BDCCCBAAABBDC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DDBACCBBCDDB

26.

  1. 邪说指的是康梁的维新变法思想;拳匪指的是义和团运动(4分)
  2. 张之洞政治思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方面张之洞抵制康梁等比较激进的维新变法思想,另一方面也不认同顽固派的政治反动。(4分)

27. 例1:一五计划,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苏联的帮助下进行工业化建设;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4分)评析: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后期出现了片面强调高速的倾向。(8分)

例2:二五计划,特点:片面强调高速度;经济建设出现了失误和倒退。(4分)评析:受“左倾”错误的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了严重经济困难。(8分)

28.

  1. 欧洲距离美洲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旅途费用高昂;(2分)本届世界杯处于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期(2分)
  2. 不断增加(1分);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交通工具的改进,尤其是民航业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发展,世界杯能够给参赛球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等(任答两点,即给4分)
  3. 团队型球队(2分);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人们讲究分工协作,精诚团结,融入集体,从而达到生产的最高效率。(2分)德国队是如今足球世界里面团队型球队的巅峰代表,这样的足球正好暗合了工业化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的的运转原理。(2分)

29.

(1)目的:抑制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3分)

内容: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实行土地国有制,不得买卖;多占的土地分给宗族邻里;(2分)二是将奴婢改称“私属”,不得买卖;如果有人煽动人破坏法令,则将其流放至边境地区。(2分)

(2)原因:带有复古色彩,违背历史潮流;脱离社会实际;触犯地主和官僚集团的利益;采用高压手段,不得人心;错误吸取秦亡教训。(每点2分,共8分。若学生其他答案也符合题意且表述准确,也可得分。)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