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历史

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8届高三9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2018届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检测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I卷(选择题48分)

本卷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

  1. 春秋时期,在诸侯国争夺王位的斗争中,像齐国小白、晋国重耳这样的王室贵族流落他乡的情形较为多见。这说明了
    A.贵族政治已经崩溃 B.宗法秩序受到冲击
    C.王位世袭难以为继 D.诸侯争霸异常激烈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3. 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门第等级依然森严         B.士族退出历史舞台
    C.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D.人才选拔资格放宽
    4.乾隆时规定:到退休年龄,主动申请退休,获准退休后级别不变的官员,可以“食全俸”;没有到退休年龄,但在考核中发现年老有病,朝廷可以特批退休,但即便获准级别不变,也只能“食半俸”;被朝廷勒令退休的官员,就不能享受任何食禄了。此规定
    1. 利于增强政府机构的活力 B. 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C. 对官吏体制作出法律规范 D.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5.明清时期,很多地区的宗族组织以祠堂为主要场所,合族祭祖、催收赋税、赈济救助、褒善罚恶。这一现象有助于

  1. 制约地方政府权力的膨胀 B. 弥补国家行政力的不足

C. 宗族之间矛盾的妥善处理 D. 完善国家基层行政机构

6. 17世纪,中国人已普遍穿着棉布冬装,而不再穿着宋代时流行的麻布或亚麻布服装。与前文所述现象出现无关的是

A.中国棉纺织技术的进步 B.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C.新的经济作物品种的种植 D.社会经济生产的专业化

7.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均田制度的逐渐破坏 B.政府掌握的土地数量减少

C.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 D.部曲奴婢的社会地位下降

8.明朝初年政府“命在京兵马指挥司并管市司,每三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稽考牙侩(中间商)姓名,时其物价”。此举意在

A.垄断城市商业贸易 B.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C.维护市场公平交易 D.征税补充军费开支

9. 明中叶以后,江南湖州的农民大部分种桑养蚕,山东、河南许多农民种植棉花,湖广一带的农民则以种粮为主,苏州、福州、松江等地的人多从事于纺织业。这种现象促进了

A.区域分工加强 B.农业迅速发展

C.南方超越北方 D.商品经济发展

10.《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

A.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

C.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 D.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

11.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 B.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

C. 当时社会对君权的藐视 D.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

12.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

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 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

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 D.否定“六经”的权威地位

13.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

A.文化变革的经济动因 B.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C.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 D.士商互动的社会风气

14.李约瑟认为,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在明代,中国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这说明

A.传统科技已发展为近代科技B.西学东渐促进中国科技发展

C.传统科技与西方科技难分高低D.中国科技明清仍然领先于世界

15.鸦片战争后十多年间,以“夷”指外国人,每每可见可闻于朝堂内外,《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国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一变化反映清政府

A.外交观念发生改变B.已沦落为洋人的朝廷

C.逐步实施平等外交D.开始向西方学习法律

16. 治外法权是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之一,而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以夷制夷”的一种策略罢了。形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列强意图加强控制中国B.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C.中西方法律观念的差异D.国人普遍缺乏国家主权的观念

17. 清人杨勋的《别琴竹枝词》写道:茶馆开张帝叔铺(tea shop),特零克帝(drink tea)有鸿儒。试看多少痴男女,并坐谈心廉耻无。据此可知

A.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全盘西化 B.近代中国对女性束缚的加强

C.国人大多坚持男尊女卑观念 D.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艰难性

18.1912年6月,在上海出版的《新世界》第2期刊登了朱执信译述的《社会主义大家马儿克之学说》,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基本内容。国内出版的多种报刊如《民立报》《社会》《社会世界》等也出现多篇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这说明辛亥革命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

C.提供了舆论自由的社会环境 D.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 近代学者胡适曾赞叹说:“民国十五六年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真是六七十年所没有的新气象。”材料中的“新气象”反映出

A.国民党成为广大人民的政党 B.中国共产党鼓励人们加入国民党

C.辛亥革命实现了政治民主化 D.国民革命激发了民众的政治热情

20.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三家合并,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随着时局变幻,该公司不断经历波折。图7摘自《汉冶萍公司史》目录,请判断第四章第三节的标题可能是

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8届高三9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A.汉冶萍确立官办的体制 B.汉冶萍举借日债及后果

C.汉冶萍在重庆再建新厂 D.国民政府接收汉冶萍产业

21. 抗战初期,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以法币为基础发行根据地货币,保护法币的主体地位;配合物资战,对物资在根据地的输出和伪币的输入实行限制,对对外贸易实行控制;保护法币,使其沉于民间,防止被伪币套取。这些举措

A.为持久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持 B.挫败了日寇对华经济侵略

C.体现了国共团结抗日的精神 D.体现了工农政权的性质

22.下表是当时全国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资产总值(6749万元)所占的比例。据此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1894年官方与民间资本的比例

官方资本民间资本
有总额(万元)47571992
所占比例70%30%

(注:官办企业中,重工业的资产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89.7%;轻工业的资产仅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10.3%)

A.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B.“实业救国”已成为一股杜会思潮

C.淸政府重视对洋务企业的投资D.列强尚未控制中国的重工业资源

23.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康有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在幕后积极操作君主立宪制 B.借助历史传统宣传维新主张

C.顺应革命潮流推进社会的变革 D.从西方文化中寻找变法依据

24.“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B.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C.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至迟自西周开始,已经就医药事物设官立制。汉代出现了太长太医和少府太医令两种职能上有所区分的官职;北齐发展为太常寺太医署和门下省尚药局两种机构,并初置为太子服务的门下坊药藏局。隋炀帝时将药藏局归殿内省,实现了药藏局职能和隶属关系的统一。唐朝建设医疗制度,因革汉、北齐、隋之制而损益之。……唐代在中央设立了各级医疗机构;在地方也设立了一定数额的医学人员,包括医博士、助教以及医学生等。配合这些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设置,唐代还针对医疗事物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性规定,最集中的体现是唐令中有专门的《医疾令》。此外,根据各个时期需要,唐代的皇帝还曾针对医疗问题发布过一些敕文,如玄宗时期的《考试博学多才道术医药举人诏》等。

——摘编自程锦《唐代医疗制度研究》

材料二广州是近代中国最早与西方世界接触的前沿,也是西方医学最早输入和最先繁荣的城市。早在1835年广州就有了传教士建立的第一所眼科医院,1838年“中国医学传授学会”在广州组成。……1846年美国医生伯驾引入了乙酰麻醉法在教会医院第一次试用,使医院在实施外科手术上有重大进步并保持技术优势。1920年以后,广州的公共卫生和预防疾病运动全面发展。

——摘编自《中国医学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医疗制度的特点及促进唐代医疗制度完备的因素。(1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广州近代医疗事业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3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8届高三9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从图中任选三个关键词,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选考题

请考生从27、28二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借口中国的司法制度过于野蛮残酷,不能适用于西方人,因此强迫清政府承认外国的领事裁判权。1906年秋,清廷设立专门司职审判的大理院,从机构设立上启动了行政、司法分立的进程,如果说这一改革还只是对传统体制稍加变动的话,那么在地方各级,从袁世凯在天津府地方试办新式审判厅开始,到京师地方、东三省及江苏等地试办各级审判厅,以及后来各省城、商埠各级审判厅等各级新式审判机构的设立,无疑是对传统体制的重大突破。从其人员任用上看,传统体制中,各级行政官即是审判官,审判所需的法学专门知识主要是靠其司法审判的辅佐人员,而新式审判机构的审判官员,既需要较长时期的专业学习,考试选拔合格,并经过一定时期的试用后,才能正式成为其一员。袁世凯在天津试办新式审判厅时,“经试办数月,积牍一空,民间称便”,甚至开厅以后,洋商因为该厅审判公正,“亦有不先赴该国领事投禀而径赴该厅起诉者”。清末政府通过《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以及其后几部法律,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规定了辩护和律师制度。被告人有权对自己所受到的控诉进行辩护,并随时可以自己选任或由法定代理人为其选任辩护人。

——摘编自春杨《论清末中国司法体制的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指出晚清司法审判制度的主要变化。(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审判制度改革的作用。(6分)

2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姚鼐(1732 -1815),安徽桐城人。其一生,仅八年的仕宦生涯,而读书、教书、著书,则是他毕生的主要活动。

在学术思想方面,姚鼐极为崇尚程、朱之学,可“正之”,但不能诋毁、讪笑,否则便是“诋讪父、师”,要遭天谴。姚鼐虽加意维护程、朱,但较为通速,能兼容其它学说,甚至能吸纳汉学之长。他还提出文章的核心在于“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的统一。“又理”,是指当时的理学思想,主要来自宋学;“考据”,是指文章要有实据,避免空泛,主要来自汉学;“辞章”,是指文章还要有结构、文字、音韵上的文学之美。这一理论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是有相当积极意义的。

他先后任杨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等书院主讲,精心培养了梅曾亮、姚莹等一大批弟子,他以自己的古文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使“桐城家法”得到广泛的传播。姚鼐一生的著作等身,有《惜抱轩诗文集》、《惜抱尺牍》等。与创始人方苞、刘大槲并称为“桐城三祖”,被盛誉为“中国古文第一人”、“中国古文的高峰”。

——摘编自李帆《姚鼐学术思想论述》

(1)根据材料,概括姚鼐的主要成就并进行简要评价。(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姚鼐思想没有发展为早期启蒙思想的原因。(6分)


选择题答案:

BADAB BCCDB BADBA DDCDB ACBA

25.特点:设官立制早(或历史悠久);随着历代政治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医疗机构的职能日益明确;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医疗系统;有配套的法令或制度保障。(每点2分,任答3点6分)因素:借鉴前代的医疗制度;统治者重视;唐代医学的发展;唐代国力强盛;科举制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的推动。(6分)

(2)新变化:西医传入,中西医并存;出现专科医院;教会医院保持着技术优势;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每点2分,任答3点6分)影响:开风气之先,促进了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冲击了传统的医疗制度与医疗观念,促进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助推了列强的侵华活动。

26、(12分)示例1:关键词:中外朝制度 军机处 科举制

观点: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3分

① 汉武帝时提拔亲信近臣,构成新的决策机构中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等官僚机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加强了君主专制。3分

② 唐朝时期科举制将选官权集中到中央和皇帝手中,为君主专制选拔人才。3分

③ 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3分

示例2关键词:天人感应 存天理灭人欲 科举制

观点:儒家思想一定程度上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

董仲舒新儒学宣传“天人感应”鼓吹君权神授,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

程朱理学将儒家伦理纲常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南宋末年后成为官方哲学。

③ 明清时期科举制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

示例3关键词:天人感应 存天理灭人欲 黄宗羲

观点:儒家思想既有约束君主专制的一面又有维护君主专制的另一面。

维护:程朱理学将儒家伦理纲常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专 制统治。

约束:① 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出“天人感应”,用天意来限制君主专制的过度膨胀,促使行仁 政。

②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等具有民主色彩的新儒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专制。

示例4关键词:科举制 黄宗羲 军机处

观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并达到顶峰

① 明清时期科举制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

②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等新儒学主张,反映了当时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③ 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军国大事 都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其他主题,言之成理即可。评分标准参见下表

等次得分观点论证表述
第一等8—10分观点正确史实准确,
史论结合密切
思路清新、表达确切
第二等4—7分观点基本正确史实基本准确,
史论结合不够密切
有基本思路,表达不够确切
第三等0—3分观点不准确未能结合史实,
仅列举部分史实
缺乏条理性,表达欠通顺

27.(15分) (1)西方列强获得领事裁判权,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行政、司法分立,确立司法审判的独立地位;审判官员专业化,效率提高,冤案减少;确立辩护和律师制度,给予当事人辩护的权利。(每点3分,任答三点满分9分)

(2)积极:对传统的司法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改造;标志着司法审判制度迈向近代化,对近代中国法律与司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足: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许多新法律大部分没有得到执行。(6分)

28.(15分)(1)成就及评价: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统一的学术思想,有助于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推动文学事业发展;注重考据,有利于弥补理学的空谈,但也助长了脱离实际为考据而考据的社会风气;尊崇理学,束缚了思想且从汉学中找实据具有保守性;通过书院讲学,培养了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著书立说,使中国古文达到顶峰。(9分)

(2)原因:君主专制强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理学占统治地位,早期启蒙思想影响不大;西学东渐影响有限;姚鼐自身尊崇理学思想。(6分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