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历史

黑龙江大兴安岭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大兴安岭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学年度

第一次月考考试历史试题

赵志佳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 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下列最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中国早期政治极具神权色彩 B.中国早期政治带有民主遗风

C.中国早期政治实行君主专制 D. 中国早期政治充满迷信愚昧

2.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3、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沿海居民生活艰难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海禁政策后果严重

4、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A.肯定了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5、罗马法规定:采用“要式买卖(买卖的一种方式)”时,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另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司秤人。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对这段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罗马法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B.以铜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D.买卖行为重视法律形式和程序

6、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1. 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B. 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 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D. 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7、下表汇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的最主要变化在于
    纪念周年枚数和内容
    15周年4枚:卢沟桥风云、平型关胜利、欢送新四军抗日、领袖策划反攻
    20周年4枚: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40周年2枚: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
    50周年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60周年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1枚小型张:和平与正义
    A.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
    B.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力量
    D.强调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8、2012年是《南京条约》签署170周年,百年荣辱起于此,某班同学以此为契机开展研究性学习,利用不同史观解读《南京条约》。下列研究性成果不正确的是
    A.西方工业文明与东方农耕文明的冲突—文明史观
    B.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全球史观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必然结果—革命史观
    D.晚清人们生活习俗出现西化—社会史观
    9、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重视“美”的人文精神B.注重保护妇女权利
    C.法治和法律程序不健全D.司法审判注重民主原则
    10、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德意志皇帝”称号。上述材料表明
    1. 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B.德意志帝国仍是封建专制政体

C.德意志帝国分裂割据局面仍没有消除 D.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主义之争

11、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说:“通商口岸的报刊一般用大部分篇幅来报道地方的和商业的新闻,商业版一般是其他版的两倍。反之,维新派报纸有两个主要版面。一版专用于报道新闻,另一版专用于社论。通商口岸报纸中占很突出地位的商业和地方消息,在维新派报纸中却明显地缺乏。”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报纸成为维新派宣传政治纲领的工具B.通商口岸比维新派活动地区商业发达

C.阅读报刊已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D.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事业发展前途艰难

12、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历史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13、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一亿五千多万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说明1954年宪法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落实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4、亚历山大·温特在其书中这样写道:“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是对美苏关系‘实质’深刻的、概念上的重新评估……在这种重新评估的基础上,苏联能够单方面地迅速结束冷战这个似乎已经固化的冲突。”从中可以看出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A.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B.使社会主义阵营分裂

C.直接导致了“冷战”的结束      D.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15、关于未来多极化格局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级论”(美国、欧洲、东亚)、“五级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美、日、欧、俄、中、印度)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        B.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美国实力的衰弱                 D .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

16、清朝张廷玉《明史·食货志》中记载,宪宗即位,以没人曹吉祥地为宫中庄田,皇庄之名由此始。其后庄田遍郡县。给事中齐庄言:“天子以四海为家,何必置立庄田,与贫民较利。”这表明

A.皇室兼并土地加剧社会矛盾

B.皇室已成为最大的土地占有者

C.明朝时期自耕农的生活困苦

D.这是引发农民起义的最重要原因

17、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末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A.江西制瓷工艺水平相对较高 B.明朝统治者生活日益腐化

C.全国瓷器主要来源于江西 D.社会市场对瓷器需求量较大

18、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往往足君子之泽,数世而斩。所谓‘千年土地八百主’的谚语正是惯见人世沧桑之后的概括。”文中的谚语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B.地主士地私有制的变迁

C.自然经济渐趋瓦解 D.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性

19、资料记载元月十五日,京城中几个主要佛寺竞相举办法会,吸引人群;大街上百姓提灯游行,争奇斗艳,四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可能发生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20、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裕劳动力

C.劳动力的商品化已经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及

21、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 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作者在这里主要表述的是

A、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挥现代经济

B、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但没有政治权利

C、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迅速完成了城市化

D、社会文明进步应体现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黑龙江大兴安岭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22、右图反映了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的三角贸易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机器工业品大量倾销到美洲 B.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加速

C.非洲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3、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祟明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竞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由此可见

A.清政府大力支持洋务派创办工业

B.封建势力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C.民族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日趋澈烈[来源:中,教,网z]

D.近代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外来势力控制

24、《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在中国近代工业中,消费资料的生产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生产的比重逐年下降

B.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D.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5、189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规定:"凡托拉斯或其他形式成立合同,联合或共谋限制州际贸易或对外贸易者,均属非法;任何人如缔结此类合同,或从事任何此类联合或共谋,均应认为是犯罪;任何人如垄断、企图垄断……均应认为是犯罪。这一法案有利于

A.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改变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

C.阻止生产资本的集中趋势 D.保障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

26、(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顺畅。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8分)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4分)

27、(20分)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曲折坎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典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表

时   间名     称
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
1873年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1878年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2分)为什么?(4分)

材料二  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工业比重图

黑龙江大兴安岭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黑龙江大兴安岭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图1                            图2

(2)依据图1,指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局限。(2分)与图1相比,图2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2年,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货币制度改革。

1935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3)依据材料三,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6分)

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黑龙江大兴安岭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三项有关这两项军事行动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地图及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学年度第一次月考考试答案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BADAACDCDDACC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CBAADBCDBBDD

26、(18分)

(1)背景:工业革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多)。(6分)

(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普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8分)

(3)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4分)

【评分说明:本大题学生在答题时,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即同等评分,但本大题学生最高得分不得超过18分。】

27、(20分)

(1)特点:沿海通商口岸。(2分)

原因:沿海城市最早开放为通商口岸;自然经济最早瓦解(4分)

(2)局限: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或:重工业发展缓慢)(2分)

变化:轻重工业比例趋于平衡。(或:重工业得到发展)(2分)

原因:新中国的成立;开展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4分)

(3)积极:国家形式上的统一;国民政府的推动、支持。(2分)

消极:内战的破坏;官僚资本挤压;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外国的侵略。(4分,答出两点即可)

28.(12分)

信息1:北伐的对象发生了变化。

说明:图一讨伐的是清政府,图二讨伐的是北洋军阀。

信息2:北伐的中心区域发生了变化。

说明:图一主要范围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图二主要范围在长江流域的南方地区。

信息3:北伐的力量、线路不同。

说明:图一力量、线路单一,图二国共合作,多路并举。

信息4:北伐面临的形势不同。

说明:图一缺乏支援,图二形成了南北配合之势。(其它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