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生物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阶段考

高一生物试题

(命题范围:必修1第5章第2节—第6章第1节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其中第1-20题每小题1分,第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植物形成ATP的途径分别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B.ATP的A代表腺嘌呤

C.ATP的结构简式为:A-T~P~P D.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ATP是生物体内主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②ATP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腺苷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中  ③在有光条件下,叶绿体中才能合成ATP     ④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转化速度很快  ⑤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⑥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③④⑤

3.生物体内不需要消耗ATP的生命活动是(   )

A.蛙的腓肠肌收缩 B.根毛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C.电鳗放电 D.植物体内葡萄糖聚合形成纤维素

4.用小刀将数只荧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磨成粉末状。取两支试管,标上甲、乙,各加入2 mL水和等量的荧火虫发光器研磨粉末,结果发现两支试管均有短时间黄色荧光出现。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现象和再进行分别处理出现的结果如下:

一段时间后,试管中黄色荧光消失加入2 mL ATP溶液,试管中又出现黄色荧光
一段时间后,试管中黄色荧光消失加入2 mL葡萄糖溶液,试管中不出现黄色荧光

由此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葡萄糖不是能源物质 B.荧火虫发光不需要消耗能量

C.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D.葡萄糖氧化分解可产生ATP

5.下列过程中能使ATP含量增加的是( )

A.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两极B.小肠中Na+进入血液的过程

C.线粒体基质中CO2生成的过程D.叶绿体基质中C3化合物被还原的过程

6.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光反应中的光能全部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C.ATP只在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7.用含18O 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 转移的途径是( )

A.葡萄糖 → 丙酮酸 → 水       B.葡萄糖 → 丙酮酸 → 氧

C.葡萄糖 → 氧 → 水            D.葡萄糖 → 丙酮酸 → 二氧化碳

8.把鼠肝细胞磨碎后放入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其中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可是加入丙酮酸,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c层必定含有的成分是(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细胞质基质    ④ADP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②和③

9.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可以判断此过程( )

A.一定是有氧呼吸        B.一定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C.一定是无氧呼吸     D.一定不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10.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 )

A.1:6 B.1:3 C.1:2 D.1:1

11.慢跑和激烈奔跑,在消耗同样多的葡萄糖的情况下,比较产生能量的情况是( )

A.慢跑多 B.激烈奔跑多 C.产生的能量一样多 D.无法判断

1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

13.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研磨绿叶不需要加入( )

A.无水乙醇 B.碳酸钙 C.二氧化硅 D.层析液

14.某研究小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15.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A.CO2→C3→糖类 B.CO2→C5→C3→糖类

C.CO2→C3→C5→糖类 D.CO2→C3→[H]→糖类$来&源:

16.下列实验中,科学家使用的技术手段显著不同于其他的是( )

A.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C.卡尔文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D.科学家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研究

17.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O2需要光和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

A.①② 和 ①③ B.②③ 和 ①② C.②④ 和 ①③ D.②③ 和③④资*源%库

18.动物、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发生在哪些时期( )

A.前期和中期 B.末期和间期 C.前期和末期 D.末期和中期

19.右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A.图中AB段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

B.图中BC段细胞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C.图中CD段染色体数目不变

D.图中DE段的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20.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 )

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资*源%库

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

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21.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22.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还有基粒

23.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24.农民在种庄稼时常要中耕松土,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促进根的呼吸作用,有利于矿质元素的吸收

B.增加土壤中的空气,有利于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增加土壤的肥力

C.增加土壤中的空气,抑制某些细菌将NO3-转变为N2,减少土壤肥力丧失

D.增加土壤中的空气,有利于植物吸收水分及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5.一只小白鼠和一盆栽的天竺葵在光下共同生活于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已知小白鼠每星期产生6 molCO2,天竺葵每星期消耗1.2 mol葡萄糖。该密闭的玻璃罩中每星期氧的净产量是1.8 mol,则玻璃罩中每星期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的总量是 ( ) 资*源%库

A.2.5 mol B.3. 0 mol C.4.0 mol D.5.4 mol

26.给绿色植物施加含15N的氮肥,羊吃了绿色植物后,在尿液中检测出15N。下列有关15N的转移途径,不正确的是( )

A.15N(15NH4+15NO3-)经主动运输到根细胞内部

B.经同化作用15N转变成葡萄糖、淀粉,最后转化成植物蛋白

C.羊吃进植物蛋白,经代谢后,在细胞内15N参与组织蛋白的合成

D.羊体内部分组织蛋白可分解产生尿素等,含15N的尿素经肾脏排出

27.下图表示20 ℃时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①b点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移动

②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③当植物缺Mg时,b点右移

④c点时,叶片脱色后用碘液染色,则有叶绿体的细胞,都含有被染成蓝色的淀粉颗粒

⑤若曲线表示阴生植物,则b点应右移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③④

28.下图表示研究NaHCO3溶液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A.将整个装置放在光下,毛细管内的红色液滴会向左移动

B.将整个装置置于暗室,一段时间后检查红色液滴是否移动,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当NaHCO3溶液浓度不变时,在B内加入少量蠕虫,对红色液滴移动不产生明显影响

D.为使对照更具说服力,烧杯A中的蒸馏水应不含NaHCO3并放入等量的伊尔藻

29.下列图文相符的有( )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30.如果将1株绿色植物栽培在含H218O的完全培养液中,给予充足的光照,经过较长时间后,可发现18O存在于下列哪些物质中(  )资*源%库

①周围空气的氧气中    ②周围空气的二氧化碳中

③周围空气的水分子中     ④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中

A.只有①是正确的     B.只有①③是正确的

C.除④之外都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31.在下列表中4种实验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实验1234
CO2浓度(%)0.100.100.030.03
温度℃30203020

从以上实验可知对光合作用速率限制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BCD
实验2光强度0.01%CO2温度温度
实验40.03%CO2光强度光强度0.03%CO2
P点温度温度CO2光强度

3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

B.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能在呼吸作用中被利用

C.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肉细胞和根细胞中进行

33.右下图的甲和乙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细胞器,a、b、c均为基质。在光照充足时,有关代谢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A.乙产生的O2全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甲被利用

  B.在a、b、c中,都能合成ATP  

C.乙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来自细胞内和细胞外

D.a中合成的C6H12O6直接进入b,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34.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含量加倍             

B.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D.B~D段的团藻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35.下图Ⅰ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与中心体之间的平均距离变化曲线,则图Ⅱ中能正确表示此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之间的平均距离变化曲线的是( )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36.(每空1分,共4分)请根据下列反应式回答: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1. 上述反应从左向右进行时,能量用于 。
  2. 上述反应从右向左进行时,能量被贮存在 中。
  3. 在动物和人体内,ADP转化为ATP时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 ;在绿色植物体内,所需的能量还可来自 (两空都填生理过程)。

37.(每空2分,共10分)甲图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的生命力)。实验开始时U形管左侧与右侧液面相平,每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出右侧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实验结果见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资*源%库

  1. 种子为什么要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                    。
  2. 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
  3. 分析0~3.5小时内气体体积变化原因                    。
    分析3.5小时~4.0小时内标尺读数没增加最可能的原因             。
  4. 本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设计对照实验,因此实验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请设置此实验的对照实验                            。

38.(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6分)将等量萌发的种子和煮沸自然冷却后的种子分别放入甲、乙两支试管中,如下图所示(本实验中石蜡油短期内不影响生物的生长)。两试管中均无空气存在。据图分析回答: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1. 甲试管放置几个小时后,管内顶部出现气泡,其中的气体成分主要是    ;将该气体通入          溶液中,可使该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 甲试管中产生气泡的现象是种子进行       造成的,写出表示这一过程的反应式                            (2分)。
  3. 乙试管在与甲试管同样的时间内,试管内顶部未出现气泡,原因是     

                              。

39.(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下图表示a、b、c三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日变化。请据图回答。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1. 在6∶00~8∶00时之间,单位时间内吸收CO2最多的是      植物叶片。
  2. b植物叶片在晴天中午光照强烈时,光合作用速度出现了低谷,这一现象被称为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 下图为a植物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①在A中   上分布有色素,所以能吸收光能,把H2O分解成O2和 ,在A中发生的反应称        。

②CO2进入叶绿体后,在基质中被 后形成C3,还原C3需要在A中发生的反应提供的物质有         ,最后形成甲物质。若突然停止光照,C3/C5的比值变化是 ,用14C标记CO2进行光合作用,可在 结构中测到放射性。

40.(每空2分,共10分)下图为在一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植物CO2吸收量和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据图回答: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1. 该植物呼吸作用速度为每小时释放CO2mg/dm2
  2. b点表示            。光照强度为b点时,某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3. 若该植物叶片面积为10 dm2,在光照强度为25klx条件下光照1h,则该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为 mg,积累的葡萄糖为 mg(取小数点后一位)。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41.(每空1分,共5分)对某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中的DNA含量进行测定,在细胞周期中每个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纵坐标为DNA相对量,横坐标为细胞周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B时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主要是进行                。
  2. 图中B—C表示      (时期),此时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之比为       。
  3. 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在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
  4. 染色单体消失在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4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5分)下图是一个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 该细胞此时有 条染色体。
  2. 此细胞正常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核内有  个DNA分子。
  3. 此时期继续发展,将在赤道板位置出现 ,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最终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4. 请画出此时期的前一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2分)

    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阶段考高一生物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其中第1-20题每小题1分,第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DBBCC   6-10  DDCBB   11-15  ACDBA
    16-20  ABCCC   21-25  BBBDA   26-30 BDBCD
    31-35 DBCDC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36.(每空1分,共4分)(1)进行各种(或项)生命活动   (2)ATP(或的高能磷酸键)
    (3)细胞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37.(每空2分,共10分)
    1. 杀死种子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2. 测定种子萌发时吸收(或消耗)氧气的速率
    3. 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放出CO2被KOH溶液吸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缩小(或减小)     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O2
    4. 用等量的消毒液杀菌过的死种子代替实验组中的活种子,其他装置同于实验组

38.(反应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

  1. CO2溴麝香草酚蓝水
  2. 无氧呼吸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3. 被煮沸过的种子已经死亡,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39.(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b   (2)中午光照强烈,温度高,为减少体内水分散失(或蒸腾作用旺盛),叶片的大部分气孔关闭,通过气孔进入的CO2量减少(或CO2供应减少)(2分)
    (3)①类囊体薄膜   [H](或NADPH或还原氢)   光反应 
    ②固定   ATP、[H](缺一不可)  变大(或增大)   B(叶绿体基质) 
    40.(每空2分,共10分) (1) 5   (2)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或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或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大于 
    (3) 250 136.4
    41.(每空1分,共5分)(1)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有丝分裂)前期   1:2:2    
    (3) CD(或C—D或C→D)
  4. DE(或D—E或D→E)

4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5分)

  1. 8   (2) 4   (3)细胞板   (4)略(2分)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