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生物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河北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生物周练(七)

一、单选题:共20题 每题3分 共60分

1.如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

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A.甲图D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B.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C.从研究内容来看,甲和乙、丙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群落水平和群落水平

D.乙图中B取食A占的比例由1/2调整为5/6,则A供养的B数量是原来的2.2被(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2.下图表示某紫粒玉米植株上所结玉米穗的一面,据此可推断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A.玉米穗的另一面黄色粒居多

B.玉米是自花受粉植物

C.黄色玉米粒都是纯合体

D.紫色玉米粒都是杂合体

3.阳光穿过上层植物的空隙形成光斑,它会随太阳的运动而移动。下图为红薯叶在光斑照射前后吸收CO2释放O2的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A.图中a点叶肉细胞间隙O2浓度最高

B.ab段变化的原因是ADP和NADP+浓度的限制

C.光斑移开后一段时间光合作用仍在进行一段时间

D.Ⅰ、Ⅱ所指示的阴影面积是相等的

4.如图是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A.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可产生ATP和[H]

B.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均可用于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等生命活动

C.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内进行,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

D.线粒体中产生的CO2进入叶绿体内参与光合作用至少穿过6层膜结构

5.果蝇的X、Y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Ⅰ片段)和非同源区段(Ⅱ1、Ⅱ2片段)。有关杂交实验结果如表。下列对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一P:刚毛(♀)×截毛( ♂)→F1全刚毛
杂交组合二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
杂交组合三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A.Ⅰ片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B.通过杂交组合一,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

C.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1片段

D.减数分裂中,X、Y染色体能发生交叉互换

6.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得如右所示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

7.玉米的高杆(H)对矮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A.0

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

C.p=a时,显性纯合体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9

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5/9

8.人体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I-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II-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

IV-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I-1

若II-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II-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
9.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麦穗离地27cm的mmnnuuvv和离地99cm的MMNNUUVV杂交得到F1,再用F1代与甲植株杂交,产生F2代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81cm,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 )

A.MmNnUuVv B.mmNNUuVv

C.mmnnUuVV D.mmNnUuVv

10.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
A.4种 B.5种 C.9种 D.10种

11.控制西瓜的瓜重的基因不止1对,瓜重由显性基因及其显性基因个数决定,不同的显性基因作用效果一致。用瓜重平均为6公斤的西瓜植株与瓜重平均为4公斤的西瓜植株杂交,F1的平均重5公斤;F2中又出现了2公斤与8公斤重的西瓜,各占1/64,亲本可能的基因型是( )

A.TTEE × ttee

B.TTee × ttEe

C.tteehh ×TtEeHh

D.TTeehh × ttEEHH

12.仙人掌等多肉植物生长于热带干旱地区,这些植物经长期适应和进化,发展处特殊的固定二氧化碳的方式—景天酸代谢途径(见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A.晚上气孔开放,CO2被PEP固定为OAA再被还原成苹果酸储存到液泡中

B.白天这些多肉植物通过光反应可生成[H]和ATP

C.白天气孔关闭,暗反应固定的CO2均来自细胞质基质中的苹果酸直接脱羧

D.采用景天酸代谢途径可防止仙人掌等多肉植物在白天大量散失水分

13.丝瓜为雌雄同株的异花植物,某同学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分别泡在下表列出的5种溶液中24h,种植后长成植株.一段时间后比较最初开出的雌花与雄花的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实验结果如下表:

溶液雄花雌花比值(雄花:雌花)
水(对照)21.13.85.6
赤霉素(100mg/L)4.74.71.0
CP(100mg/L)(一种生长调节剂)6.26.80.9
乙烯利(1000mg/L)19.63.75.3
整形素(10mg/L)33.11.227.6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A.花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外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B.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的性别分化也影响不大

C.可能因为人为添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自身激素的正常比例,而影响了雌雄花的性别分化

D.赤霉素(100mg/L)、CP(100mg/L)有利丝瓜雌花的形成,整形素(10mg/L)有利丝瓜雄花的形成

14.某遗传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遗传系谱图,有关基因用A和a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A.此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7号为杂合子的概率为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C.7号8号结婚,出生的女儿12号为杂合子的概率为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D.假如10号携带色盲基因,则13号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15.分析甲、乙、丙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A.甲图表示温度对绿色植物代谢的影响,光照相同时间,在25℃条件下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B.甲图表示温度对绿色植物代谢的影响,温度为20℃时,每天光照10小时,植物可以生长

C.若乙图表示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变化情况,据图可知脱落酸与细胞分裂素共同抑制种子萌发

D.若丙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在b点时种内斗争最为激烈,故蝗虫数量应控制在b点以下

16.果蝇有一种缺刻翅的变异类型,这种变异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的,并且有纯合致死效应,但雄果蝇中不存在缺刻翅的个体.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Fl,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缺刻翅变异类型具有可逆性

C.Fl中雌雄果蝇比例为l:1

D.F2中缺刻翅:正常翅=1:6

17.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在对抗HIV感染引起的艾滋病时只有细胞免疫应答

B.辅助性T细胞表面有识别HIV病毒的受体

C.HIV上的抗原被降解成多肽后移至巨噬细胞表面与MHC结合形成复合体

D.HIV在宿主细胞内通过逆转录酶催化合成子代HIV的遗传物质

18.等位基因一般位于( )

A.DNA的两条链上 B.复制后的两条染色单体上

C.非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 D.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

19.将新鲜紫色洋葱绿色叶片的叶肉细胞,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其细胞状态如图所示.有关此时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A.细胞可能正在吸水,恢复原状

B.在该状态下的细胞,单位时间内进出的水分子数目相同

C.此时①为红色,②为绿色

D.此时①无色,②为紫色

20.下列属于单倍体的是( )

A.二倍体种子长成的幼苗

B.四倍体的植株枝条扦插成的植株

C.六倍体小麦的花粉离体培养的幼苗

D.用鸡蛋孵化出的小鸡

二、综合题:共2题 每题20分 共40分

21.在某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经济作物中,控制抗病(A)与易感染(a)、高茎(D)与矮茎(d)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控制阔叶(B)与窄叶(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

(1)两株植物杂交,F1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3/8,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F1中抗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与F1相比,F2中D基因的基因频率 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用X射线照射纯种高茎个体的雄蕊后,人工传粉至多株纯种矮茎个体的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在不改变种植环境的条件下,获得大量植株,偶然出现一株矮茎个体。推测该矮茎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某农场拟通过一次杂交育种培育出一批在幼苗时期就能识别出雄性的植株,请设计一个简单实用的杂交方案。(提供的植株有: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方案)。

22.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A图细胞取自富营养化的河水,B图细胞是某种衣藻,C图细胞取自某哺乳动物的血液,请回答: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1)A图细胞不同于B图细胞的显著结构特点是_______。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C图中的红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

(2)衣藻捕获光能的场所在叶绿体的_________,用14C标记的14CO2,供衣藻进行光合作用,14CO2的转移途径是:14CO2→_______________。

(3)化学物质X能抑制某种衣藻的光合作用,诱导其产氢。已知缺硫也能抑制该种衣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缺硫对衣藻产氢的影响,设完全培养液(甲组)和缺硫培养液(乙组),在特定条件培养衣藻,一定时间后检测产氢总量。实验结果:乙组>甲组,说明缺硫对衣藻产氢有_______作用。为探究化学物质X、缺硫两种因素对衣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则需增设两实验 组,其培养液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甲代表人体液中物质交换,A是组织液,B是淋巴,C是血浆,D是细胞内液。淋巴和细胞内液之间能进行物质交换,如淋巴和位于其内的淋巴细胞,故A错误。丙图中A是生产者,C是初级消费者,B是分解者,分解者不属于营养级,故B错误。甲是个体水平,乙和丙都是生态系统水平,故C错误。乙表示食物网中能量流动,A是生产者,B可以位于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原来B增重1千克需要A1/2*10+1/2*10*10=55千克,而调整后需要5/6*10+1/6*10*10=150/6,55*6/150=2.2,故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计算能力。

【名师点睛】1.能量在营养级之间流动过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1)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2)在各营养级中,能量的三个去路:①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②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③被分解者利用。

(3)概括能量流动的特点

①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②逐级递减: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

2. 写出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公式

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100%。

3. 能量传递的相关“最值”计算

(1)如食物链A→B→C→D

①已知D营养级的能量为M,则至少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M÷(20%)3,最多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M÷(10%)3

②已知A营养级的能量为N, 则D营养级获得的最多能量=N×(20%)3,最少能量=N×(10%)3

(2)在某食物网中,确定生物量变化的“最多”或“最少”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因分离定律的有关内容。由图可知,紫粒玉米植株上所结玉米穗以紫色玉米粒为多,同时出现了少量的黄色玉米粒,这表明紫色是显性,黄色是隐性。所以玉米穗的两面黄色粒所占比例大体相同,A错;玉米是异花受粉植物,B错;黄色玉米粒都是隐性纯合体,C正确;紫色玉米粒是杂合体或纯合体,D错。故本题选C。

【考点定位】分离定律

3.A

【解析】图中氧气的释放速率一直大于0,所以叶肉细胞内O2浓度最高的点在最右侧,A错误;ab段光照开始,氧气的释放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因为ADP和NADP+浓度是有限的,不能形成足够的ATP和NADPH,B正确;光斑移开后一段时间,由于仍然有数量的ATP和NADPH,所以光合作用仍在进行一段时间,C正确;Ⅰ、Ⅱ所指示的阴影面积是相等的,D正确。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影响,其中氧气的释放量代表光反应强度,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代表暗反应强度。

4.A

【解析】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发生的光反应,可以ATP和[H],线粒体中发生的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也可以产生ATP和[H],A正确;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B错误;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内进行,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C错误;线粒体中产生的CO2进入同一个细胞的叶绿体内参与光合作用,至少通过4层膜结构,D错误。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5.C

【解析】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I片段)上,P:截毛(XbXb)×刚毛(XBYb)→F1刚毛(XBXb):截毛(XbYb)=1:1,性状在子代中有差别,A正确;从表中杂交组合一,P:刚毛(♀)×截毛(♂)→F1全刚毛⇒刚毛为显性性状,截毛为隐性性状,B正确;设控制刚毛的基因为B,控制截毛的基因为b,若基因位于非同源区段(Ⅱ一l)上,P:截毛(XbXb)×刚毛(XBY)→F1刚毛(XBXb):截毛(XbY)=1:1;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I片段)上,P:截毛(XbXb)×刚毛(XBYb)→F1刚毛(XBXb):截毛(XbYb)=1:1;综上所述根据杂交组合二,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不能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一l片段,C错误; 减数分裂中,X、Y染色体能发生交叉互换,D正确。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 分析题干可知,本题为伴性遗传题目,观察题图,明确X、Y染色体同源区段存在等位基因,非同源区段无等位基因,然后根据表中杂交实验结果,结合选项描述做出判断.

6.C

【解析】Aa连续自交结果中杂合子比例越来越小,最终无限接近于0;纯合子无限接近于1,A正确;Aa连续自交结果中杂合子比例越来越小,最终无限接近于0,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的比例相等,无限接近于1/2,所以显性纯合子的比例正是b曲线所描述的形态,B正确;Aa连续自交结果中杂合子比例越来越小,最终无限接近于0,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的比例相等,无限接近于1/2,所以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正是b曲线所描述的形态,C错误;Aa连续自交结果中杂合子比例越来越小,最终无限接近于0,所以c曲线可代表处自交n代后杂合子所占的比例,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根据题意,最初该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Aa的基因型频率为100%,A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50%.该种群中个体连续自交n次后,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1/2n)/2、1/2n、(1-1/2n)/2.杂合子数量不断接近于0,而显隐性纯合子各自的数量不断趋近与0.5,纯合子总数不断趋近于1,因此a为纯合子,b为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c为杂合子.

7.D

【解析】当H的基因频率大于0、小于1时,亲本都可能只含有纯合子,A正确;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种群基因频率的公式是:H=HH+1/ 2 Hh,h=hh+1/2 Hh,如果H和h的基因频率相等,则HH和hh的基因型频率相等,分析题图可知,只有H的基因频率为b时符合该条件,B正确;当H的基因频率为a时,Hh与hh的基因型频率相等,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得2a(1-a)=(1-a)2,解得a=1/ 3 ,则显性纯合体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 3 ×1/ 3 =1/ 9 ,C正确;由题图可知,当H的基因频率为c时,Hh与HH的基因型频率相等,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得2c(1-c)=(c)2,解得c=2/ 3 ,F1的基因型及比例是:HH=2/ 3 ×2/ 3=4/ 9 ,hh,=1/ 3 ×1/ 3 =1/ 9 ,Hh=2×2/ 3 ×1/ 3 =4/ 9 ,子一代自交,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1-1/ 2 ×4/9 =7 /9 ,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频率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Ⅰ-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A正确;图中Ⅰ-1、Ⅰ-2(XAbY)有病,其女儿Ⅱ-3正常,说明双亲各含有一种显性基因,则Ⅱ-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B正确;Ⅳ-1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Ⅲ-3,Ⅲ-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Ⅱ-3,Ⅱ-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Ⅰ-1或Ⅰ-2,C错误;若Ⅱ-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Ⅱ-2(XaBY或XabY)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D正确.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9.C

【解析】由题干已知,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基因型为mmnnuuvv的麦穗离地27cm,基因型为MMNNUUVV的麦穗离地99cm,所以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的高度是(99-27)÷8=9.现将将麦穗离地27cm的mmnnuuvv和离地99cm的MMNNUUVV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是MmNnUuVv,高度为27+9×4=63(cm).F1MmNnUuVv与甲植株杂交,产生的F2代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81cm,(36-27)÷9=1,(81-27)÷9=6,说明产生的F2代的麦穗的基因型中显性基因的数量是1个到6个。 让F1MmNnUuVv与MmNnUuVv杂交,产生的F2代的麦穗的基因型中显性基因的数量是0个到8个,A错误;让F1MmNnUuVv与mmNNUuVv杂交,产生的F2代的麦穗的基因型中显性基因的数量是1个到7个,B错误;让F1MmNnUuVv与mmnnUuVV杂交,产生的F2代的麦穗的基因型中显性基因的数量是1个到6个,C正确;让F1MmNnUuVv与mmNnUuVv杂交,产生的F2代的麦穗的基因型中显性基因的数量是0个到7个,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正确理解“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麦穗离地高度是数量遗传,属于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0.C

【解析】已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即显性基因越多,颜色越深,显性基因的数量不同颜色不同.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的基因型是R1r1R2r2,让R1r1R2r2自交得F2,则F2的显性基因的数量有4个、3个、2个、1个、0个,所以F2的表现型有5种。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11.D

【解析】由F2中又出现了2公斤与8公斤重的西瓜,各占1/64,说明控制瓜重性状有3对等位基因控制,F1代为杂合子,亲本组合TTeehh、ttEEHH,故选D.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点是F2中又出现了2公斤与8公斤重的西瓜,各占1/64,可以推测该性状有3对等位基因控制。

12.C

【解析】在热带干旱地区,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一般是白天气孔关闭晚间开放,由图知,在晚间CO2+PEP→OAA→苹果酸等,A正确;光反应的产物是【H】和ATP,B正确。白天暗反应的CO2除了苹果酸的脱羧,还有线粒体呼吸,C错误;白天气孔关闭,能有效降低蒸腾作用,防止水分大量散失,D正确。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的过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从图中获取信息能力,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3.B

【解析】

试题分析:A、不同组织器官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表中数据看出,利用植物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能够影响丝瓜的雌花和雄花的比例,因此花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A正确;

B、而乙烯利与水比较,雄花与雌花的比值相差不大(5.3和5.6),说明乙烯利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但不能说明对其它植物的影响情况,B错误;

C、表格中加水的可以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其它四组与水比较可知,人为添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可能打破了自身激素的正常比例,而影响了雌雄花的性别分化,C正确;

D、赤霉素和CP液与水比较,雄花与雌花的比值减小,说明赤霉素能促进雌花的形成,而整形素与水比较,雄花与雌花的比值为27.6,明显大于5.6,说明整形素液有利于雄花的形成,D正确.

故选:B.

14.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双亲1号和2号表现正常,所生女儿6号患病,则该病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A正确;

B、6号患病为aa,则表现正常的双亲1号和2号都是杂合子Aa,1号和2号所生健康的7号的基因型是AA或Aa,其中AA占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Aa占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B正确;

C、4号患病为aa,则所生表现正常的8号为Aa,7号的基因型是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AA、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Aa,7号8号结婚,所生后代AA=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aa=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Aa=1﹣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则出生的女儿12号为杂合子Aa的概率为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C正确;

D、9号男性没有色盲,则所生女儿一定正常,故13号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0,D错误.

故选:D.

15.B

【解析】

试题分析:A、甲图中,虚线表示光照下CO2的吸收,即净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实线表示黑暗条件下的CO2释放,即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的量,图中约在25℃条件下净光合作用量最大,因此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最多,A错误;

B、图中温度为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为2.5mg/h,呼吸作用强度为1.0mg/h,则一天中的CO2的净吸收=2.5×10﹣1.0×24=1mg/h,因此可以看出该条件植物能生长,B正确;

C、乙图中,随着种子的萌发,脱落酸的数量逐渐下降,而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有所增加,因此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C错误;

D、丙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在K值时种群数量最多,种内斗争最为激烈,D错误.

故选:B.

16.D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分析可知,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

B、缺刻翅变异属于染色体片段的缺失,是不可逆的,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子一代中雌果蝇:雄果蝇=2:1,C错误;

D、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的基因型是XAXa、XAY、XaXa、XaY,其中XAY致死,雄果蝇的基因型只有一种是XaY;子一代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XA:Xa=1:3,子一代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Xa:Y=1:1,子一代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AXa:XAY:XaXa:XaY=1:1:3:3,其中XAY致死,XAXa表现为缺刻翅,XaXa、XaY表现为正常翅,缺刻翅:正常翅=1:6,D正确.

故选:D.

17.BD

【解析】

试题分析:A、人体对HIV的防御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A错误;

B、辅助性T细胞表面有识别HIV病毒的受体,B正确;

C、HIV上的抗原分子被降解成肽后,移动到T细胞表面再与MHC结合成复合体,C错误;

D、HIV病毒为单链RNA的逆转录病毒,故在宿主细胞内通过逆转录酶催化合成子代HIV的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BD.

18.D

【解析】

试题分析: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DNA的两条链上不可能含有等位基因,A错误;

B、复制后的两条染色单体上是相同基因,B错误;

C、非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为非等位基因,C错误;

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正确.

故选:D.

19.C

【解析】

试题分析:A、细胞放入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

B、细胞失水,单位时间内出的水分子多于进的水分子,B错误;

C、因为细胞壁是全透的,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所以蔗糖可以透过细胞壁,不能透过细胞膜.部位①是细胞壁内部和细胞质的外部,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红墨水能够自由通过,因此部位①是红色的;部位②是细胞膜的内部,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红墨水不能通过,所以不可能是红色.又因为是用叶肉细胞做的实验,所以部位②是绿色(植物叶片原来的颜色),C正确;

D、叶肉细胞是绿色的,D错误.

故选: C.

20.C

【解析】

试题分析:A、二倍体种子长成的幼苗还是二倍体,A错误;

B、四倍体的植株枝条扦插成的植株,染色体数目没变,还是四倍体,B错误;

C、六倍体小麦的花粉离体培养的幼苗,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成,所以是单倍体,C正确;

D、用鸡蛋孵化出的小鸡,发育起点是受精卵,是二倍体,D错误.

故选:C.

21.

(1)AaBb、Aabb

(2)5/6 不变

(3)高茎基因D突变为矮茎基因d 片段缺失

(4)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解析】

(1)F1中抗病矮茎(A_bb)出现的概率为3/8(3/4×1/2),则后代A_的概率为3/4,bb的概率为1/2,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时,产生AB、Ab、aB、ab4种比例相等的雌雄配子.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雄配子的比例为AB:Ab:aB:ab=2:2:1:1.因此,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15:5:3:1,其中抗病植株的比例为5/6.与F1代相比,F2代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不变。

(3)纯种高茎的基因型为DD,与矮茎dd杂交,后代应该全部是Dd高茎,其中出现了一株矮茎个体dd,可能是高茎基因D突变为矮茎基因d,也可能是含高茎基因D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4)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育种培育出一批在幼苗时期就能识别出雄性的植株,应选择阔叶雄株(XBY)作为父本,窄叶雌株作为母本(XbXb)进行杂交,遗传图如下: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练(七)生物试卷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名师点睛】一条染色体上一个基因突变导致性状改变,可判断为显性突变,突变型为显性性状。野生型雌株与突变型雄株杂交,若符合交叉遗传特点即后代表现为雄株都是野生型,雌株都是突变型,则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后代性状与性别无关联,则在常染色体上。

22.

(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膜

(2)类囊体薄膜14CO214C3→(14CH2O)

(3)促进 添加化学物质X的完全培养液 添加化学物质X的缺硫培养液

【解析】

(1)A图细胞为蓝藻,属于原核生物,B为衣藻,属于低等植物,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红细胞,是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膜。

(2)衣藻属于低等植物,衣藻捕获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若用14C标记CO2,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生成三碳化合物,然后发生三碳化合物的固定,生成有机物,所以则光合作用过程中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

(3)分析两组实验可知,甲组完全培养液,乙组是缺硫培养液,实验结果:乙组>甲组,说明缺硫对衣藻产氢有促进作用;如果探究化学物质X、缺硫两种因素对衣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在甲、乙两组实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增加两组实验,一组是添加化学物质X的完全培养液,一组是添加化学物质X的缺硫培养液。

【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