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生物

湖北省宜昌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宜昌市一中2015年秋季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命题人:周赟瑞 审题人: 吕琪

满分:90分 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7页,共9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1-30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使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3:1

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2.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①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④科学家获得不同形态的细胞器 ⑤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A.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④差速离心法 ⑤对比实验法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④差速离心法 ⑤同位素标记法

C.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假说—演绎法 ④离心 ⑤对比实验法

D.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④对比分析法 ⑤同位素标记法

3.原产欧洲南部喷瓜的性别不是由性染色体决定,而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aD对a+为显性,a+对ad为显性,它们的性别表现与基因型如下表所示。现有两株喷瓜杂交,产生的后代有雄性、雌雄同株、雌性这三种性别表现,则其比例为

性别类型基因型
雄性植株aDa+、aDad
雌性植株adad
两性植株(雌雄同株)a+a+、a+ad

A.4:2:1B.3:1:1

C.2:1:1D.1:2:1

4.在果蝇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构成不可能是

A.8条B.6+XXC.6+YYD.6+XY

5.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

A.DNA分子的复制B.含有同源染色体

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D.出现四分体

6.下列各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湖北省宜昌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A.图③④⑤⑥中都具有同源染色体

B.属于有丝分裂过程的图是③④⑤

C.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

D.细胞①的形成过程是④→③→⑤→②→⑥→①

7.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6:3:2:1。据此推测,下列不正确的有

A.F1中纯合子比例为3/8

B.两只亲本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相同

C.F1中灰色短尾鼠的基因型相同

D.F1中黄色长尾鼠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1

8.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其X染色体上,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白眼基因中(A+T)/(C+G)的比值为1

B.上述实验相关基因分离时细胞内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C.摩尔根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进一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白眼基因的出现是由于红眼基因中发生了遗传信息的改变

9.下列关于遗传物质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进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同位素示踪实验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通过DNA复制实现遗传信息的表达

D.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模型,每个磷酸基团上连接1个脱氧核糖

10.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某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湖北省宜昌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一定都会表达

D.染色体上有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11.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12.某果蝇种群只有Aa、aa个体,各种基因型个体均能存活,该种群随机交配,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果蝇占5/8,则该果蝇种群中Aa占

A.2/3B.1/2C.1/3D.1/6

13.人体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

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可转录形成多种mRNA

C.复制场所是细胞核或核糖体D.存在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

14.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但原核生物的mRNA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针对这一差异的合理解释是

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B.原核生物的tRNA呈三叶草结构

C.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进入细胞核D.真核生物的mRNA必须通过核孔后才能翻译

15.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表现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湖北省宜昌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A.①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

B.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

C.③过程中需要多种转运RNA,转运RNA不同,所搬运的氨基酸也不相同

D.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16.一个mRNA分子有m个碱基,其中G+C有n个,由该mRNA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肽链,则其模板DNA分子的A+T数、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m、m/3-1B.m、m/3-2

C.2(m-n)、m/3-1D.2(m-n)、m/3-2

17.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能转运氨基酸 ③能与核糖体结合 ④能转录产生RNA ⑤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 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18.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

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19.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下列哪些生理过程或生物技术中

①种子的萌发 ②病毒的增殖过程 ③细菌的分裂过程 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 ⑤DNA分子杂交技术的使用 ⑥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④⑤D.②③⑤⑥

20.下表中亲本在产生后代时表现出交叉遗传现象的是

选项遗传病遗传方式父本基因型母本基因型
A红绿色盲X染色体隐性遗传XbYXbXb
B抗维生素D佝偻病X染色体显性遗传XAYXaXa
C外耳廓多毛症Y染色体遗传XYDXX
D苯丙酮尿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Eeee

21.下图左图1所示为人的一对性染色体,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下列遗传图谱中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Ⅱ-1片段的是

湖北省宜昌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A.①②④B.④C.②③D.以上都不对

2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二倍体

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3.一般认为,艾滋病病毒最可能产生的变异是

A.环境改变B.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

24.洋葱(2n=16)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物(4号染色体有3条)。在减数分裂时,这三条染色体的任意两条向细胞一极移动,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细胞中其余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下列关于三体洋葱(基因型BBb)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三体洋葱自交,后代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基因型是BBb,占10/36

B.该三体洋葱与基因型为Bb的洋葱杂交,子代出现三体洋葱的概率为1/3

C.该三体洋葱植株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体细胞中最多含有34条染色体

D.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两个B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减Ⅰ和减Ⅱ的后期

25.下列关于遗传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正确的是

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同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B.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细胞含5个染色体组

C.一个不含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原料中经过n次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32P的DNA分子数为2n-2

D.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则与此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可能是AaXb、Y、Y

26.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获得的新品种可以直接投放到环境中不会影响生态环境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农作物新品种导入的抗除草剂的基因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2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不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28.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29.设处于遗传平衡的某个种群,A基因频率为p,a基因频率为q,且2pq>p2=q2,若AA基因型个体不断被淘汰,则该种群AA、Aa、aa3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过程为

湖北省宜昌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A.②→③→④B.③→④→①

C.①→②→④→③D.②→③→④→①

30.脊椎动物对糖和氨基酸的反应分别需要独特的味觉受体分子,R2味觉受体可“发现”甜味,而结构与其相近R1味觉受体则可“发现”氨基酸味道。在进化过程中,蜂鸟的祖先失去了编码R2的基因,只有编码R1的基因,但蜂鸟还会被花蜜所吸引。下列有关蜂鸟味觉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蜂鸟和鲜花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属于共同进化

B.特殊味觉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R1味觉受体可能出现了感知甜味的结构变化

D.花蜜诱导编码R1的基因突变为编码R2的基因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5分)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31.(每空2分,共14分)如图所示,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湖北省宜昌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图1 图2

  1. 图1中DE形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图可以表示的细胞分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2中_____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3. 图2中丙细胞含有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
  4. 图2中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丁细胞中的M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N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常”、“X”或“Y”)。

32.(每空1分,共7分)某种雌雄同株植物(2n=18)的叶片宽度由等位基因(D与d)控制,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下图是花瓣细胞中色素形成的代谢途径示意图。某科学家将一株紫花宽叶植株和一株白花窄叶植株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紫花宽叶,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有315株为紫花宽叶、140株为白花窄叶、105株为粉花宽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若只考虑花色的遗传,让F2中全部紫花植株自花传粉,在每株紫花植株产生的子代数量相等且足够多的情况下,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种,其中粉花植株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控制花色与叶片宽度的基因一共在__________对染色体上。
  2. 为了获得这种植物的四倍体,科学家低温处理它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导致其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四倍体植株和二倍体植株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该后代是否可育?__________(“是”或“否”)。
  3. A基因和B基因分别编码酶1和酶2参与花色的控制。该事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

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33.(每空2分,共12分)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高酚抗虫的,也有低酚不抗虫的,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彩色棉不需要染色就可制成各种原色棉布;低酚棉具有棉纤维酚含量低、对人体皮肤无负影响的优点,但抗虫能力普遍下降。现有白色低酚不抗虫棉及紫色高酚抗虫棉的两种纯合品种,欲培育出紫色低酚抗虫棉品种。某育种机构设计的育种方案如图所示,请回答该方案中的相关问题:

湖北省宜昌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1. 截止F2的这一阶段在育种工作上经常采用,因为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它依据的遗传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要制备出所需要的转基因细胞,作为其中的受体细胞应从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的棉株上获得,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最终得到的紫色低酚抗虫棉转入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使其基因型发生了改变,它和亲本植株_____________(“是”或“不是”)同一物种。
  4. 另一育种机构通过“太空育种”的方法也获得了紫色低酚抗虫棉,这一方法中主要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4.(每空2分,共12分)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携带者。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请据图回答问题:

湖北省宜昌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1. 两种病中__________病为血友病。
  2. 若Ⅲ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Ⅲ11与Ⅲ13婚配,则其孩子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______。
  3. D和d是一对等位基因。为了研究A、a与D、d的位置关系,遗传学家对若干基因型为AaDd和AADD个体婚配的众多后代的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后代的基因型只有AaDD和AADd两种。据此,可以判断这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宜昌市一中2015年秋季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30每题1.5分,共45分)

1-5 BBCDD 6-10 CADBD 11-15 BBBDC 16-20 DBDAB 21-25 BDCBD 26-30 BDABD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31.(每空2分,共14分)

  1. 着丝点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2. 丙、丁
  3. 8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4. 次级精母细胞   常

32.(每空1分,共7分)

  1. 9 5/36 2
  2. 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 27 否
  3. 酶的合成

33.(每空2分,共12分)

  1. 使不同亲本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体上(集优) 基因重组
  2. 紫色低酚不抗虫棉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3. 基因突变

34.(每空2分,共12分)

  1. 11% 1/2 1/6
  2. 同源 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只产生Ad、aD两种类型配子,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已有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