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试题>生物

西藏林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林芝地区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

高二生物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学号、姓名等信息准确填写。
  2. 考生做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题号下;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考生做非选择题时,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答题区域内作答,有作图题请用2B铅笔清晰画图,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 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时,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否则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答题卡上。)
    1.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血浆蛋白质的合成
    B.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
    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
    2.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去向不包括( )
    A.部分被分解者利用B.部分被第二营养级摄取
    C.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D.部分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
    3.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 种 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其原因主要是( )
    A.高温条件下生长素转移到根部B.高温条件下脱落酸降解
    C.大雨提供萌发需要的水分D.雨水条件下乙烯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4.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这时生态因素对该种群没有作用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稳定
    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
    5.演替过程中乔木层逐渐取代了灌木层,其主要原因是( )
    A.乔木的繁殖力较强B.灌木的寿命较弱
    C.灌木较为低等D.乔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6、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无机盐       ④激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
    7、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
    A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 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 抗原
    8、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 )
    A 红细胞 B 吞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血小板
    9、以下可以口服的是 ( )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抗体 D.甲状腺激素
    10、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 )
    ①呆小症 ②糖尿病 ③侏儒症 ④白化病 ⑤镰刀型贫血症 ⑥夜盲症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③ D.①③⑥
    11、如果母鸡长出公鸡的鸡冠和羽毛,并好斗,那么发生这种变化的最大可能是( )
    A.注射了生长激素 B.除去了母鸡的卵巢 C.移植了睾丸 D.除去卵巢,移植了睾丸
    12、下面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
    B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
    C 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D 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
    13、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
    A 抑制侧芽生长 B 抑制其开花结果 C 抑制向光性 D 促进侧芽生长
    14、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 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C.除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D.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是生长素不均分布所致
    15、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 ( )
    1. 种间竞争、种内斗争 B. 共生、寄生 C. 寄生 D. 种内斗争

16、 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 )

A.蚯蚓       B.白菜      C.硝化细菌     D.酵母菌

17、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A 光照强度 B 食物种类 C 湿度 D 温度

18、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 ( )

  1. 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19、一个池塘中,藻类、水蚤、虾、鲤鱼等所有生物集合起来组成一个( )

  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0、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 )

 A、线粒体和染色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叶绿体和核糖体  D、线粒体和内质网

21、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 ( )

A 第二营养级 B 三级消费者 C 次级消费者 D 初级消费者

22、在生态系统中,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 (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异化作用

23、在置于暗室中的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然后从右侧照光,结果是胚芽鞘将 ( )

A、向右弯曲 B、向左弯曲 C、向前弯曲 D、直立生长

24、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

西藏林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25、右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26、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 )

A.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

27、“朵朵葵花向太阳”的生理基础是( )

A.茎的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 B.茎的向光侧细胞分裂快

C.光合作用需要更多的光 D.茎的背光侧细胞伸长的快

28、“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麻虾、麻虾吃泥巴(其中有水藻)”这是一句幼时的儿歌,在这句儿歌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9、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利用价值的是( )

A.美景激发诗人创作灵感,而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佳句

B.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30、池塘中,鲢鱼在上层,鳙鱼居中上层,乌鱼在底层。这反映了

A.种群密度B.种群特征C.群落结构D.生态系统的成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个小6题,每空1分,共40分。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给出框内填上正确结果。)

31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西藏林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1) 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_,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
(2)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_______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

西藏林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32.右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 mol/L,此浓度对根的生长的效应是 。

(2)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

(3)从图中分析,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

三者敏感程度依次增强是 。

33.下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西藏林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1)图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图甲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3)图乙中④处的液体为 。

(4)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元间信号的传递在神经递质参与才能下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⑤融合经_________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5)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需要___________直接提供能量,所以在突触小体含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器)。

(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 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

35、(1)人在饥饿是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这说明体内的血糖浓度 ,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所以通过 方式加速热量的产生,全身颤抖。另一方面 方式,减少热量散失,所以面色苍白。参与上述调节的组织和器官,在神经系统中有大脑皮层、 和垂体,内分泌腺有 , 和 等。

(2)某学生一参加打扫卫生活动,就会打喷嚏,流鼻涕,甚至喘不过气来,离开现场后症状就消失。该同学的表现叫做 反应;引起该反应的物质叫 ,引发该反应的物质可能是 。

36、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

西藏林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1)图中B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 。

(2)①与②为碳循环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

①表示 。

②表示 。

(3)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

营养级是 ,在生态系统中成分属于

(4)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

→ →

(5)物质循环与 是沿同一渠道同时进行。

答案

  1. 选择题:

1——5:CBCBB 6——10:BDCDC 11——15:DDDBA

16——20:BBDAB 21——25:CBDBB 26——30:BDCBC

二、填空题:

31、(1)、草 光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二氧化碳

32、(1) 10-4, 抑制生长

(2)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 (3)茎、芽、根

33、(1)效应器 (2)C (3)组织液

(4)高尔基体 胞吐

(5)ATP 线粒体

(6)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4、 (1)下丘脑 垂体

(2)细胞代谢 发育和功能 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35、(1)下降 骨骼肌收缩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下丘脑

肾上腺 胰岛 甲状腺

(2)过敏 过敏原 灰尘

36.①分解者 ②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③第一营养级 生产者

④ A → D→ E ⑤能量流动

已有0人点赞